""美麗河北·人文之美:水沃文安

俯瞰文安。(資料片)

廊坊,曾經是京杭大運河浸潤的沃土,也是大運河肆虐汪洋之地。京杭大運河北端的一部分流域,霸州、文安、永清、香河的確是大運河營造出的福地。幾度桑田滄海,這自千年前流淌而來的水聲,緩緩訴說著難忘的往昔。

“崇尚文禮,治國安邦。”文安之名體現了大唐的氣度,也寄託了文安百姓無盡的期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大運河被多少文人墨客描繪過已經說不清楚了,唐代詩人皮日休感慨它的功績堪比大禹治水也不為過。

靜靜流淌的大運河不僅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繁育運河文化、營造臨河景觀的藝術載體。其中大運河(河北段)全長530公里,順河而行,不是被巧奪天工的水利工程所震撼,就是與那些淳樸且靈性的情境撞個滿懷。

每一座運河流經的城市,都講述著自己與這條千古奔湧而來的河流解不開的緣分。比如,與運河相伴,又因水而得名的文安。

文安,於西漢年間置文安縣。《郡縣釋名》載:“文安,潭名。潭在縣北一十五里。”早在戰國時期這裡已形成村落,原名太陽。隋大業七年(611年)為豐利縣治,唐貞觀元年(627年)省豐利入文安。運河的淺唱低吟伴隨了她上千年。

讓我們費解的是,一個水中城鎮為何名為太陽。翻閱那泛黃的典籍,才發現其中記錄了文安百姓不盡的悲苦。文安自古就有“收了文安窪,糧食飽天下”“澇了文安窪,十年不回家”的諺語。水之於文安的影響,赫然紙上。

《文安縣誌》記載:“文邑災異,自漢迄今,惟水為甚。徵之文獻,考之舊志,水災之迭起環生,幾於無歲之。”《隋書·地理志》記載:“博野有居子澱,文安有狐狸澱。”《新唐書·地理志》有“莫有九十九澱”之說,可見文安窪澱泊之多難以想象。

文安之所以曾被命名為“太陽”,大概是文安人最初的一份慰藉,抑或是一份期望,也只有這綿綿不絕的期望才能夠護佑這些在不盡洪水中掙扎的一方百姓吧。後來,唐代時此地改名文安。“崇尚文禮,治國安邦。”文安之名體現了大唐的氣度,也寄託了文安百姓無盡的期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安自古尚文崇武,古窪水養育了一代代文安人,也淬鍊了他們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的性格。

水是城鎮的靈魂,文安地處京、津之間,位於煙波浩渺的東澱水域之上,與西澱白洋澱一水相連。大運河溝通水域後,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水,這水賦予了文安清澈的靈魂和文化藝術的底蘊,同時文人墨客更是將這份“崇尚文禮,治國安邦”的信條演繹到了極致。

文安在波瀾壯闊的大唐氣象裡,迎來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大詩人——王之渙。他抒懷文安的壯麗詩篇雖未能流傳至今,我們卻願意相信他的詩人豪氣裡一定有著這座古城的氣韻。

北宋年間,山河破碎,風雨飄搖。文安地處宋遼邊境,運河依舊緩緩流淌卻再難有那繁盛之姿。宋代末年,為防遼騎南侵,遂將白洋澱、文安窪窪澱群和天津一帶的窪澱連接在一起而成為“塘濼”以抵外敵。該塘濼東起於泥沽海口,西止於廣信、安肅(今徐水一帶),東西長約150公里。緣連諸水,水深1—1.5米,形成一道“深不可涉,淺不可舟”的“水長城”。可惜仍舊未能擋住那入侵的鐵騎。宋以後,塘濼解體,又恢復了無數窪澱的狀態。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之父蘇洵與文安的淵源可謂深厚。“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蘇洵雖學富五車,卻官路不暢。曾寫詩自嘲“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經韓琦推薦,蘇洵得以任命為祕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主簿,這算是他仕宦生涯的頂峰,蘇洵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了文安這座古城。

蘇洵將南方種植水稻、蓮藕的技術傳入當地,使渭城(宋時定名為勝芳)周邊廣闊水域呈現一派蘆稻相映、菱荷飄香的江南美景。古《文安縣誌》裡就曾記載:“菡萏飄香,綿亙數十里,燦如錦,不減西湖佳勝也。”文安百姓為紀念這位關心人民疾苦的文安先生,將其在大清河上建的木橋,命名為“蘇家橋”,八姓莊也更名為“蘇橋”。此外,還在大清河北面的長村街上建了一座蘇公祠,世代供奉景仰三蘇父子,這裡也成為了文安八景之一的“蘇公勝蹟”。蘇公的故事在坊間流傳了千載,是文安人民對文化的敬仰,也為文安埋下了千載的文化積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安自古尚文崇武,古窪水養育了一代代文安人,也淬鍊了他們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的性格。文安的歷史星河中從不缺少文官武將、俠客豪傑、名流志士、民間藝人。

西河大鼓創始人之一的朱大官,廣集博採民間小調和勞動號子,使西河大鼓融入了運河風土,演唱風格自成朱派西河,在清末華北、東北等地享有盛名。一代宗師董海川,秉性剛直,嫉惡如仇,扶貧濟弱。自創八卦掌四十八法,在武林威望甚高。2016年1月,文安縣在董海川祖居紀念館建成董海川金箔泥塑像,以寄託文安人民對這位守護文安,守護運河的武術宗師的敬仰之情。

明正德年間,政治黑暗腐敗,土地兼併加劇,加之馬患之弊,百姓賣田產、鬻兒女,民不聊生,各地英豪揭竿而起。劉六、劉七二兄弟扯起“官逼民反”的起義大旗,劫富濟貧,應者千民,由河北入山東,後回攻京畿。義軍紀律嚴明,從不妄殺無辜,起義三載,轉戰直隸、山東、河南、湖北等地,所過之處,無不簞食壺漿。後因區域之見,起義軍間缺少配合,而被擊破。雖然起義失敗了,卻震驚朝野,有力地打擊了明朝的腐朽統治。為運河流域增添了一段慷慨悲歌。

官拜清翰林院侍讀學士的陳儀,受命於危難之際。京畿地區河道氾濫,在大學士朱軾的大力舉薦下,陳儀以“擴大狹隘之處,分減盈溢之水,疏通阻塞之所,統攝漫際之流”為治水之道。僅一年,畿內的水患就得到遏制。此後陳儀負責天津局水利營田事宜,兼署文安、大城兩邑堤工。清後期,陳儀的《文安河堤事宜》等著名治河專論,被收入《畿輔河道水利叢書》,成為國家治理本區域水患的經典之作。運河千載揚波,氤氳著昔日歲月的記憶和文安豪邁氣象。

文安窪歷史悠久,歷朝歷代都曾對其進行治理,也記錄下水之利大、水之害亦深的故事。

文安窪是海河流域的一個古老窪澱。溯源文安窪的形成,它早期是以白洋澱、文安窪窪澱群的形式存在的,是在全新世中期高海平面退下後遺留下來的濱海瀉湖窪地的基礎上,又被後期古河道高地堵塞而形成的河間窪地。文安窪歷史悠久,歷朝歷代都曾對其進行治理,也記錄下水之利大、水之害亦深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文安窪在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1983年的519年間,有文字記載的278年中,就有202次水災,其中水深丈餘的特大洪水有17次,洪水決堤和較大洪澇的重大水災有101次,一般水災84次。從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的百年間,文安窪遭受洪澇災害多達73次。其間,從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舊水未消,新水又來,整整30年碌碡沒翻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導永定河於三角澱,永定河干擾大清河、危及文安窪的情況有所好轉。乾隆皇帝四次巡視文安,對此,《日下舊聞考》和《光緒順天府志》均有記載。“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乾隆皇帝對文安疾苦一直掛在心間。文安坊間流傳百年的“望窪樓”便是乾隆皇帝與文安大窪的一段佳話。說它是“樓”,其實是一個亭子,只因乾隆親往此亭,視民之疾苦,官名喚為“皇恩亭”。而百姓們仍願意叫它“望窪樓”。

據傳,當時文安窪的水澇災情十分嚴重,乾隆親臨文安巡視畿南河澱水系。聞聽皇帝駕臨,官員們誠惶誠恐,只想粉飾太平,免受責罰,便阻了百姓,欲將聖駕攔於乘龍舟之上。

正當乾隆皇帝立於船頭,突然看到不遠處的千里堤上有人縱身入水,乾隆皇帝派人打撈,才見竟然是一老儒。老儒見到皇帝並不驚慌,神情鎮定,並從懷中取出一個密封甚固的小包。乾隆打開一看,是一封已寫好的奏摺。上面只有寥寥數字“請我主登堤向南一望”。乾隆對老儒膽識心生敬佩,便依其言登堤遠眺,只見文安窪煙波浩渺,村落飄搖。乾隆聯想到多年來文安百姓塗炭、餓殍遍野,頓使他“愁眉蹙難開”。他隨後下令蠲免文安稅賦錢糧,並賦詩以記之。不知這首《閱文安堤工再疊舊作韻》是否就是當日所寫,但觀其感情真摯,亦不失為一篇佳作:登堤望大窪,銀浪轟雷豗。百里渺無極,愁眉蹙難開。緣因庚寅潦,辛卯繼更災……然則非秋豐,此地賦何來。吾當有明詔,蠲緩蘇民哉!

乾隆多次治理文安窪,當其晚年四巡文安之時,得知文安自辛巳堤建成並增高培厚後,十餘年來並無水患,文安窪一望青蔥。興奮安慰之餘,乾隆皇帝再次揮毫賦詩,其對文安的關注和感情可見一斑。

時光穿梭,滄海桑田,如今的文安已不是那默默垂淚、含情內斂的小姑娘了。她從水中飄然而出,保有著水汽氤氳的聖潔與澄澈,卻又多了幾分北方健兒的雄渾與強健。

"美麗河北·人文之美:水沃文安

俯瞰文安。(資料片)

廊坊,曾經是京杭大運河浸潤的沃土,也是大運河肆虐汪洋之地。京杭大運河北端的一部分流域,霸州、文安、永清、香河的確是大運河營造出的福地。幾度桑田滄海,這自千年前流淌而來的水聲,緩緩訴說著難忘的往昔。

“崇尚文禮,治國安邦。”文安之名體現了大唐的氣度,也寄託了文安百姓無盡的期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大運河被多少文人墨客描繪過已經說不清楚了,唐代詩人皮日休感慨它的功績堪比大禹治水也不為過。

靜靜流淌的大運河不僅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繁育運河文化、營造臨河景觀的藝術載體。其中大運河(河北段)全長530公里,順河而行,不是被巧奪天工的水利工程所震撼,就是與那些淳樸且靈性的情境撞個滿懷。

每一座運河流經的城市,都講述著自己與這條千古奔湧而來的河流解不開的緣分。比如,與運河相伴,又因水而得名的文安。

文安,於西漢年間置文安縣。《郡縣釋名》載:“文安,潭名。潭在縣北一十五里。”早在戰國時期這裡已形成村落,原名太陽。隋大業七年(611年)為豐利縣治,唐貞觀元年(627年)省豐利入文安。運河的淺唱低吟伴隨了她上千年。

讓我們費解的是,一個水中城鎮為何名為太陽。翻閱那泛黃的典籍,才發現其中記錄了文安百姓不盡的悲苦。文安自古就有“收了文安窪,糧食飽天下”“澇了文安窪,十年不回家”的諺語。水之於文安的影響,赫然紙上。

《文安縣誌》記載:“文邑災異,自漢迄今,惟水為甚。徵之文獻,考之舊志,水災之迭起環生,幾於無歲之。”《隋書·地理志》記載:“博野有居子澱,文安有狐狸澱。”《新唐書·地理志》有“莫有九十九澱”之說,可見文安窪澱泊之多難以想象。

文安之所以曾被命名為“太陽”,大概是文安人最初的一份慰藉,抑或是一份期望,也只有這綿綿不絕的期望才能夠護佑這些在不盡洪水中掙扎的一方百姓吧。後來,唐代時此地改名文安。“崇尚文禮,治國安邦。”文安之名體現了大唐的氣度,也寄託了文安百姓無盡的期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安自古尚文崇武,古窪水養育了一代代文安人,也淬鍊了他們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的性格。

水是城鎮的靈魂,文安地處京、津之間,位於煙波浩渺的東澱水域之上,與西澱白洋澱一水相連。大運河溝通水域後,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水,這水賦予了文安清澈的靈魂和文化藝術的底蘊,同時文人墨客更是將這份“崇尚文禮,治國安邦”的信條演繹到了極致。

文安在波瀾壯闊的大唐氣象裡,迎來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大詩人——王之渙。他抒懷文安的壯麗詩篇雖未能流傳至今,我們卻願意相信他的詩人豪氣裡一定有著這座古城的氣韻。

北宋年間,山河破碎,風雨飄搖。文安地處宋遼邊境,運河依舊緩緩流淌卻再難有那繁盛之姿。宋代末年,為防遼騎南侵,遂將白洋澱、文安窪窪澱群和天津一帶的窪澱連接在一起而成為“塘濼”以抵外敵。該塘濼東起於泥沽海口,西止於廣信、安肅(今徐水一帶),東西長約150公里。緣連諸水,水深1—1.5米,形成一道“深不可涉,淺不可舟”的“水長城”。可惜仍舊未能擋住那入侵的鐵騎。宋以後,塘濼解體,又恢復了無數窪澱的狀態。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之父蘇洵與文安的淵源可謂深厚。“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蘇洵雖學富五車,卻官路不暢。曾寫詩自嘲“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經韓琦推薦,蘇洵得以任命為祕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主簿,這算是他仕宦生涯的頂峰,蘇洵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了文安這座古城。

蘇洵將南方種植水稻、蓮藕的技術傳入當地,使渭城(宋時定名為勝芳)周邊廣闊水域呈現一派蘆稻相映、菱荷飄香的江南美景。古《文安縣誌》裡就曾記載:“菡萏飄香,綿亙數十里,燦如錦,不減西湖佳勝也。”文安百姓為紀念這位關心人民疾苦的文安先生,將其在大清河上建的木橋,命名為“蘇家橋”,八姓莊也更名為“蘇橋”。此外,還在大清河北面的長村街上建了一座蘇公祠,世代供奉景仰三蘇父子,這裡也成為了文安八景之一的“蘇公勝蹟”。蘇公的故事在坊間流傳了千載,是文安人民對文化的敬仰,也為文安埋下了千載的文化積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安自古尚文崇武,古窪水養育了一代代文安人,也淬鍊了他們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的性格。文安的歷史星河中從不缺少文官武將、俠客豪傑、名流志士、民間藝人。

西河大鼓創始人之一的朱大官,廣集博採民間小調和勞動號子,使西河大鼓融入了運河風土,演唱風格自成朱派西河,在清末華北、東北等地享有盛名。一代宗師董海川,秉性剛直,嫉惡如仇,扶貧濟弱。自創八卦掌四十八法,在武林威望甚高。2016年1月,文安縣在董海川祖居紀念館建成董海川金箔泥塑像,以寄託文安人民對這位守護文安,守護運河的武術宗師的敬仰之情。

明正德年間,政治黑暗腐敗,土地兼併加劇,加之馬患之弊,百姓賣田產、鬻兒女,民不聊生,各地英豪揭竿而起。劉六、劉七二兄弟扯起“官逼民反”的起義大旗,劫富濟貧,應者千民,由河北入山東,後回攻京畿。義軍紀律嚴明,從不妄殺無辜,起義三載,轉戰直隸、山東、河南、湖北等地,所過之處,無不簞食壺漿。後因區域之見,起義軍間缺少配合,而被擊破。雖然起義失敗了,卻震驚朝野,有力地打擊了明朝的腐朽統治。為運河流域增添了一段慷慨悲歌。

官拜清翰林院侍讀學士的陳儀,受命於危難之際。京畿地區河道氾濫,在大學士朱軾的大力舉薦下,陳儀以“擴大狹隘之處,分減盈溢之水,疏通阻塞之所,統攝漫際之流”為治水之道。僅一年,畿內的水患就得到遏制。此後陳儀負責天津局水利營田事宜,兼署文安、大城兩邑堤工。清後期,陳儀的《文安河堤事宜》等著名治河專論,被收入《畿輔河道水利叢書》,成為國家治理本區域水患的經典之作。運河千載揚波,氤氳著昔日歲月的記憶和文安豪邁氣象。

文安窪歷史悠久,歷朝歷代都曾對其進行治理,也記錄下水之利大、水之害亦深的故事。

文安窪是海河流域的一個古老窪澱。溯源文安窪的形成,它早期是以白洋澱、文安窪窪澱群的形式存在的,是在全新世中期高海平面退下後遺留下來的濱海瀉湖窪地的基礎上,又被後期古河道高地堵塞而形成的河間窪地。文安窪歷史悠久,歷朝歷代都曾對其進行治理,也記錄下水之利大、水之害亦深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文安窪在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1983年的519年間,有文字記載的278年中,就有202次水災,其中水深丈餘的特大洪水有17次,洪水決堤和較大洪澇的重大水災有101次,一般水災84次。從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的百年間,文安窪遭受洪澇災害多達73次。其間,從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舊水未消,新水又來,整整30年碌碡沒翻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導永定河於三角澱,永定河干擾大清河、危及文安窪的情況有所好轉。乾隆皇帝四次巡視文安,對此,《日下舊聞考》和《光緒順天府志》均有記載。“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乾隆皇帝對文安疾苦一直掛在心間。文安坊間流傳百年的“望窪樓”便是乾隆皇帝與文安大窪的一段佳話。說它是“樓”,其實是一個亭子,只因乾隆親往此亭,視民之疾苦,官名喚為“皇恩亭”。而百姓們仍願意叫它“望窪樓”。

據傳,當時文安窪的水澇災情十分嚴重,乾隆親臨文安巡視畿南河澱水系。聞聽皇帝駕臨,官員們誠惶誠恐,只想粉飾太平,免受責罰,便阻了百姓,欲將聖駕攔於乘龍舟之上。

正當乾隆皇帝立於船頭,突然看到不遠處的千里堤上有人縱身入水,乾隆皇帝派人打撈,才見竟然是一老儒。老儒見到皇帝並不驚慌,神情鎮定,並從懷中取出一個密封甚固的小包。乾隆打開一看,是一封已寫好的奏摺。上面只有寥寥數字“請我主登堤向南一望”。乾隆對老儒膽識心生敬佩,便依其言登堤遠眺,只見文安窪煙波浩渺,村落飄搖。乾隆聯想到多年來文安百姓塗炭、餓殍遍野,頓使他“愁眉蹙難開”。他隨後下令蠲免文安稅賦錢糧,並賦詩以記之。不知這首《閱文安堤工再疊舊作韻》是否就是當日所寫,但觀其感情真摯,亦不失為一篇佳作:登堤望大窪,銀浪轟雷豗。百里渺無極,愁眉蹙難開。緣因庚寅潦,辛卯繼更災……然則非秋豐,此地賦何來。吾當有明詔,蠲緩蘇民哉!

乾隆多次治理文安窪,當其晚年四巡文安之時,得知文安自辛巳堤建成並增高培厚後,十餘年來並無水患,文安窪一望青蔥。興奮安慰之餘,乾隆皇帝再次揮毫賦詩,其對文安的關注和感情可見一斑。

時光穿梭,滄海桑田,如今的文安已不是那默默垂淚、含情內斂的小姑娘了。她從水中飄然而出,保有著水汽氤氳的聖潔與澄澈,卻又多了幾分北方健兒的雄渾與強健。

美麗河北·人文之美:水沃文安

文安生態區內,棲息在人工湖裡的野鴨子。 (資料片)

1917年和1939年的兩次特大洪水,深深刺痛著文安人的記憶。據《文安縣誌》載:“民國六年(1917年)六月至七月間,瀦龍河在高陽安瀾橋決口,滹沱河在饒陽縣呂漢、獻縣朱家口、河間沙河橋等處決口,共八十餘道,層波疊浪,灌入文安窪,水深二丈餘,城南北門均閉,東西門築壩,村莊半浸水中。”

1939年,日寇掃蕩未果,便掘堤放水,瀦龍河、永定河、大清河等處河堤依次被掘,文安汪洋一片,文安境內15個村莊被毀,有70多個村莊被衝去大半,倒塌房屋4萬多間,淹凍餓死3000多人。

1963年洪水暴漲,文安人民顧全大局,放棄家園,洪水傾瀉文安窪,為保衛天津和津浦鐵路文安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史籍中多次提及當地百姓扶老攜幼告別故鄉的場景,老人垂淚、青年跪拜、孩童哭鬧。多年家園轉眼間洪水滔天,那是讓太多文安人心碎的記憶。

文安窪的治理成了文安人民的一塊心病。在十年九澇的文安窪的漫長曆史上,曾出現過無數個挖河築堤、開渠營田、勇鬥驚濤、力挽狂瀾的勇士。在近現代,繳煥熙就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他從20歲到80歲,與水斗了半個多世紀。他的事蹟,在千里長堤、大窪內外廣為流傳。1925年7月間,大清河上游大水,千里長堤岌岌可危。當時不滿20歲的繳煥熙隨搶險隊守護左各莊東大堤,並想出了“在堤兩邊打夾堤樁,放軟料”的辦法,一時名聲大振。之後,他的治水生涯便始終不曾停止過,抗日時期一邊參加抗日,一邊抽空讀家傳的《陳儀文集》研究治水,多次為文安水利建設作出卓越的貢獻。2003年1月3日,98歲高齡的繳煥熙因病去世,他和文安窪老一代人的治水經歷,成為後世子孫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

文安窪的洪澇是文安人共同的記憶。姜漢民是文安崔家坊人,1971年任文安縣委書記後,為改變文安窪一遇洪澇,水不能排、地不能種的局面,提出“深渠河網化”的規劃,大力興修農田水利設施,挖河開渠疏通水道。短短几年時間,文安深渠河網的構想就成為現實,先後開挖骨幹渠道21條、210.3公里,支渠1485條、2370公里,鬥、農、毛渠道及條田溝2.6萬條,約1.4萬公里。文安窪在這縱橫交錯的防洪排澇體系中變得溫潤了幾分,旱能澆,澇能排,幾代文安人的夢想,終於實現。

時光穿梭,滄海桑田,如今的文安已不是那默默垂淚、含情內斂的小姑娘了。她從水中飄然而出,保有著水汽氤氳的聖潔與澄澈,卻又多了幾分北方健兒的雄渾與強健。近年來,針對大運河的治理,文安縣全面推行了河長制,緊扣“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生態建設目標,科學有序整治水環境,結合全縣河渠特點和功能定位,探索形成了“河長制+巡河員”“河長雲+無人機”等工作新模式,建立了管水護水新機制,形成了黨政負責、水務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新格局,營造出全民參與護水治水的良好氛圍。

天藍水碧,鳥飛魚翔。如今的文安,還將依託趙王新河溼地公園、環城水系景觀帶和萬畝荷花溼地三大生態亮點工程建設,繼續為建設水韻宜居公園城市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水甘土沃人健田肥,運河水韻必將滋養出大美文安。 (王宏任 佟 麟)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