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聯掌故:“南腔北調中國話”對個下聯

蘇小妹 蘇軾 紀昀 老子 談藝錄 談藝錄 2017-09-07

中國對聯,無論江南江北,雅俗共賞是對聯的特性,但其中有一部分對聯,嬉笑怒罵間極盡文采風流,實在是精巧絕妙。今天就來說說這些對聯。

名聯掌故:“南腔北調中國話”對個下聯

(翰林牌匾)

據說紀曉嵐任翰林期間,一位老太監在冬天看見紀曉嵐穿著皮衣,手執一把扇子(文人的習慣),感到十分好笑,於是說道一個上聯: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這個上聯,含春夏秋冬四季,又責問紀曉嵐不讀書無學問,看似平平,實際內含惡毒。紀曉嵐不慌不忙,聽老太監南方口音,便對出了下聯:老太監,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這個下聯,含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最後一句又笑太監是個“無根”之人,可謂犀利。言辭文雅,吃人不吐骨頭的罵人功夫更高一等。

從前,有一位老財主,他一生橫行鄉里,作惡多端,心黑手辣,人們敢怒不敢言。仗著有錢,三個兒子都買了官,更是肆無忌憚,常以各種理由收斂錢財。這一年,他以慶壽為名,讓人們送禮。仗著三個兒子當官,收了不少賀禮。當地有一好“拍馬屁”的冨戶,為了討財主喜歡,準備寫一幅對聯來拍馬屁,於是寫了上聯:“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盡佳餚美味,位尊德大,大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這個上聯極盡拍馬之能事,又以頂針修辭貫通整聯,其實難度不小,上聯寫完卻苦思不得下聯,於是徵聯於來往賓客,賓客中有一窮秀才,實在看不慣,提筆就給對了下聯:“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無葬身之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後悔,悔之晚矣。”這個下聯中豹與暴不是同字,但是同音,也算工整,但更重要的是上聯拍,下聯則全是罵一拍一罵間,妙不堪言,令人稱奇,寫上聯的富戶弄巧成拙,老財主啞巴吃黃連。

名聯掌故:“南腔北調中國話”對個下聯

(壽比南山圖)

頂針格的罵人聯還有極巧妙的。據說明朝年間,江南有一才子,姓孫單子“應”,名孫應,在大比之年,進京趕考,求取功名。這一年,監考官是當朝喬閣老。這位閣老上欺群臣,下壓百姓,無惡不作,大家敢怒不敢言。舉國上下,無人不知,對科考的舉子百般刁難。要想報考先得經過他這一關。不少舉子只得行賄送禮,方可取得科選資格。孫應雖只是一個士子,但一身正氣,一不請客,二不送禮,隻身前去報名。喬閣老看他無送禮的意思,給他出難題說:“要想取得科考資格必須經過我的測試,我出上聯,汝答下聯,答上便可報名參加科考。”孫應明知閣老在使壞,也不得不點頭應允。於是喬閣老出一上聯:“龍書桌,桌書龍,龍在桌上書。”當日,天正下雨,房簷滴水,孫應看了一眼,不加思索就對出下聯:“水滴簷,簷滴水,水在簷下滴。”閣老又道一上聯:“遊僧過廟,小和尚怎會念經。”這個上聯,明顯已有故意取笑難為之意,孫應卻不慌不忙間對出了下聯:“惡犬張嘴,老畜生難吐象牙。”這一答一對,將喬閣老罵了個狗血噴頭。喬閣老哪受得這個,立即差人將孫應一頓棒打,轟了出去,他的科考自然也就泡湯了。雖然如此,卻給天下舉子出了口惡氣。當然,這一類故事多屬傳說,當朝閣老,又是主考官,決不至於這般下作無理吧,那朝的閣老能在那樣的高位,學問涵養上也決不白給,學子雖然有學子的機敏,老師當然也自有老師的深厚學問。來舉個例子,也是對罵對聯,卻上下聯易位而處,也極巧妙。

名聯掌故:“南腔北調中國話”對個下聯

(四書五經)

據說有個秀才,自以為是,有一天他經過一個學校,看到學生和老師在玩耍,就想顯擺一下自己的才華,於是出了個上聯讓老師對下聯:

上聯:稻粱菽,麥黍稷,這些雜種,哪些是先生?

這明顯是在罵人,提到了各種糧食,但其中的“雜種”,明顯是罵人的句子,但字面語義卻只是詢問那一種糧食先種先收,雖是罵人,但也只能以字面迴應,老先生怒從中來,直接對道:

下聯:詩書易,禮春秋,許多正經,何必問老子?

《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是所謂的“五經”,正是秀才應當好好認真讀的書,《老子》則是道家經典,卻不是儒生必讀之書,但語義間顯然以“老子”雙關,真接給懟了回去,秀才聽了下聯,灰溜溜的走了。

還有一幅對子,傳說是窮秀才為了出氣改出來的對聯,倒也精妙,也提一下:據說從前有個大財主,家有萬貫,花錢給自己和兒子買了“進士”出身後,為了炫耀,在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上聯:父進士 子進士 父子皆進士;

下聯: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

當天傍晚,有個窮秀才從這家門口路過,看了這副對聯不禁暗笑,便用筆偷偷的把其中的三個字稍微改動。第二天財主一看,當是就氣的昏倒在地,原來對聯改成了:

上聯:父進土 子進土 父子皆進土

下聯: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

只是添了寥寥數筆,對聯語義皆變,難怪不氣暈財主。

名聯掌故:“南腔北調中國話”對個下聯

(三蘇紀念館門前)

再說一幅。蘇東波與蘇小妹出身“一門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四川蘇家,頂頂的書香門第,才華自不待言,再加上他們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兩人少年之時就極富才名,他們的對聯故事也是遠近聞名。

有一天,兄妹二人對對鬥嘴。蘇東坡見小妹奔兒頭,腦門凸出。就吟了一上聯:“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意思是誇張蘇小妹額頭突出,未進門額頭先碰到中堂畫了。蘇小妹何等敏捷,也不示弱,隨口對出下聯:“去年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意思是誇張蘇東坡臉長,去年掉了一滴眼淚,時過一年才流到腮邊。

蘇東坡見蘇小妹眼窩較深,又做一上聯:“幾次拭淚摸不見,卻是微微兩道泉。”意思是想擦眼卻摸不到,兩隻眼像兩道泉水一樣深不見底。蘇小妹立即回了下聯:“原想覓嘴觸不到,忽聽毛裡有聲傳。”蘇東坡號稱“髥公,是個大鬍子,蘇小妹下聯的意思是蘇東坡的鬍子又長又多,都看不到哪裡是嘴,只有說話時才聽到毛裡有聲傳,嘴被鬍子蓋了個嚴嚴實實。蘇東坡與蘇小妹的誇張戲言,別有風趣,這些故事不一定確有其事,但傳說間卻讓人讚歎他們的學問。

對聯文學,風靡神州大地,大江南北,各類對聯故事數不勝數,今天的對聯上聯是“南腔北調中國話”,其實並不好對,因為上聯中含了“南、北、中”三個方位,且又語義通順,善對的你,對個下聯吧。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