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

來源:慈懷讀書會

常言道:人心叵測。

古語也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古以來,想真正辨識一個人,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關於如何識人,《論語》給出了三種方法。

識人首要看他做事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他做事的動機;觀察他以什麼方式達到目的;看他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這樣,他怎能藏得住呢?他怎能藏得住呢?

在識人的時候,孔子認為,首要看他做事。一個人所做事的動機,往往可以據此判斷他的品行好壞。

有一則故事,說:

曾國藩駐軍安慶時,曾有一位老鄉來投。曾國藩派人調查了一番,得知此人頗有才幹,在湖南老家混得不錯。見面之下,又看老鄉長相忠厚老實,覺得可以委以重任。

曾國藩正在準備給這位老鄉安排職務,剛好趕上飯點。也是吃了這段飯,他打消了將老鄉留在軍中的想法,毅然決然地送走了老鄉。

原來煮飯用的是軍糧,軍糧的米,外面有一層薄殼。而這位老鄉本身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但在吃飯時,他卻將米粒外的殼剝開棄掉。

從這個小動作中,曾國藩便看出他這位老鄉雖然外表忠厚,但內心並不老實。

在這則故事中,老鄉前來找曾國藩肯定不是為了敘舊,他是懷著想在軍營中謀個一官半職的目的;同時,他想憑藉跟曾國藩的同鄉情誼和忠厚老實的面相博取信任;然而他本身並非富貴人家,卻不能安於粗糧淡茶。

孔子認為,這樣去觀察一個人,“人焉廋哉?”像曾國藩這位老鄉一樣,他又如何能藏得住的呢?

有的人做事講規矩、守道義、正大光明;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而且若是一個善良的人,就算他是無意中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覺得很不安。反之,若是一個品行不好的人,哪怕偷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感到心安,甚至竊喜。

所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是識人的根本方法。

"

來源:慈懷讀書會

常言道:人心叵測。

古語也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古以來,想真正辨識一個人,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關於如何識人,《論語》給出了三種方法。

識人首要看他做事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他做事的動機;觀察他以什麼方式達到目的;看他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這樣,他怎能藏得住呢?他怎能藏得住呢?

在識人的時候,孔子認為,首要看他做事。一個人所做事的動機,往往可以據此判斷他的品行好壞。

有一則故事,說:

曾國藩駐軍安慶時,曾有一位老鄉來投。曾國藩派人調查了一番,得知此人頗有才幹,在湖南老家混得不錯。見面之下,又看老鄉長相忠厚老實,覺得可以委以重任。

曾國藩正在準備給這位老鄉安排職務,剛好趕上飯點。也是吃了這段飯,他打消了將老鄉留在軍中的想法,毅然決然地送走了老鄉。

原來煮飯用的是軍糧,軍糧的米,外面有一層薄殼。而這位老鄉本身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但在吃飯時,他卻將米粒外的殼剝開棄掉。

從這個小動作中,曾國藩便看出他這位老鄉雖然外表忠厚,但內心並不老實。

在這則故事中,老鄉前來找曾國藩肯定不是為了敘舊,他是懷著想在軍營中謀個一官半職的目的;同時,他想憑藉跟曾國藩的同鄉情誼和忠厚老實的面相博取信任;然而他本身並非富貴人家,卻不能安於粗糧淡茶。

孔子認為,這樣去觀察一個人,“人焉廋哉?”像曾國藩這位老鄉一樣,他又如何能藏得住的呢?

有的人做事講規矩、守道義、正大光明;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而且若是一個善良的人,就算他是無意中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覺得很不安。反之,若是一個品行不好的人,哪怕偷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感到心安,甚至竊喜。

所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是識人的根本方法。

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識人次要看他孝不孝順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他的為人,既孝順父母,又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是從來沒有的。君子專注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在這裡,講了孝順是仁的基礎。

意大利著名文學家的亞米契斯同樣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同樣地,在識人的時候,也一定要觀察這個人是否孝順。

陳毅任中國外交部長的時候,有一次,他從國外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決定抽時間去探望母親。陳毅的母親年高病重,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母親見兒子回來探望她,非常高興,正要和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放在床頭,就趕緊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

陳毅見到久別的母親,心情十分激動,上前抓住母親的手,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只好說出了實情。

陳毅聽完後,說:“娘,您久病在床,做兒子的不能在身邊伺候您,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理應由我去洗。”

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也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攔住並動情地說道:“娘,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回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條,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

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髒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淨淨,母親也欣慰地笑了。

孝順不在表面形式,而是源於內心的。

從小到大,父母為孩子做的事情何其多,等孩子長大成家立業了,是否也有心地去為年邁的父母多考慮考慮呢?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孝悌,他的根、他的本就是好的,那麼,這個人也不太可能會壞到哪裡去。

相反,若一個人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其品行會好嗎?就算他在外面表現得再好,也值得警惕和懷疑。

"

來源:慈懷讀書會

常言道:人心叵測。

古語也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古以來,想真正辨識一個人,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關於如何識人,《論語》給出了三種方法。

識人首要看他做事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他做事的動機;觀察他以什麼方式達到目的;看他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這樣,他怎能藏得住呢?他怎能藏得住呢?

在識人的時候,孔子認為,首要看他做事。一個人所做事的動機,往往可以據此判斷他的品行好壞。

有一則故事,說:

曾國藩駐軍安慶時,曾有一位老鄉來投。曾國藩派人調查了一番,得知此人頗有才幹,在湖南老家混得不錯。見面之下,又看老鄉長相忠厚老實,覺得可以委以重任。

曾國藩正在準備給這位老鄉安排職務,剛好趕上飯點。也是吃了這段飯,他打消了將老鄉留在軍中的想法,毅然決然地送走了老鄉。

原來煮飯用的是軍糧,軍糧的米,外面有一層薄殼。而這位老鄉本身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但在吃飯時,他卻將米粒外的殼剝開棄掉。

從這個小動作中,曾國藩便看出他這位老鄉雖然外表忠厚,但內心並不老實。

在這則故事中,老鄉前來找曾國藩肯定不是為了敘舊,他是懷著想在軍營中謀個一官半職的目的;同時,他想憑藉跟曾國藩的同鄉情誼和忠厚老實的面相博取信任;然而他本身並非富貴人家,卻不能安於粗糧淡茶。

孔子認為,這樣去觀察一個人,“人焉廋哉?”像曾國藩這位老鄉一樣,他又如何能藏得住的呢?

有的人做事講規矩、守道義、正大光明;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而且若是一個善良的人,就算他是無意中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覺得很不安。反之,若是一個品行不好的人,哪怕偷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感到心安,甚至竊喜。

所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是識人的根本方法。

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識人次要看他孝不孝順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他的為人,既孝順父母,又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是從來沒有的。君子專注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在這裡,講了孝順是仁的基礎。

意大利著名文學家的亞米契斯同樣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同樣地,在識人的時候,也一定要觀察這個人是否孝順。

陳毅任中國外交部長的時候,有一次,他從國外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決定抽時間去探望母親。陳毅的母親年高病重,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母親見兒子回來探望她,非常高興,正要和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放在床頭,就趕緊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

陳毅見到久別的母親,心情十分激動,上前抓住母親的手,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只好說出了實情。

陳毅聽完後,說:“娘,您久病在床,做兒子的不能在身邊伺候您,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理應由我去洗。”

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也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攔住並動情地說道:“娘,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回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條,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

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髒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淨淨,母親也欣慰地笑了。

孝順不在表面形式,而是源於內心的。

從小到大,父母為孩子做的事情何其多,等孩子長大成家立業了,是否也有心地去為年邁的父母多考慮考慮呢?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孝悌,他的根、他的本就是好的,那麼,這個人也不太可能會壞到哪裡去。

相反,若一個人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其品行會好嗎?就算他在外面表現得再好,也值得警惕和懷疑。

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識人三要看他身處困境的表現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樹和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在距今兩億多年前,嚴寒使地球大部分植被滅絕,卻產生了耐寒的松柏;兩千多年前,戰亂不迭,周王朝衰微,孔子發出了“歲寒,然後之松柏之後調也”的喟嘆。

在這裡,孔子認為,辨識一個人,要看他在最危急和困難的時候如何表現,此時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

蘇武是西漢中期的大臣。天漢元年(前100年),他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逼利誘,欲使他投降。

單于甚至把蘇武放在地窖裡面,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就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後來,乾脆把蘇武遷到北海邊無人的地方,讓他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歸漢。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靠掘取野鼠儲藏的果實過活。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走路、睡覺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犛牛尾毛全部脫盡。

期間,單于還讓曾同朝為官、後降於匈奴的李陵去勸降於他,蘇武大罵了李陵一頓,使他穢慚形色。

最終,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

有的人,在危難困境之中,會隨波逐流,會委曲求全,甚至會去違背本性;而有的人,比如蘇武,哪怕再是艱難困苦、厄頓不堪,也能一身氣骨,不動不搖,勿忘初心。

正如松柏在天地嚴寒之間,遲遲不凋零的可貴品性一樣,只有在艱辛困苦,甚至遍地汙濁的環境下,才能知道誰人是真正的君子。

"

來源:慈懷讀書會

常言道:人心叵測。

古語也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古以來,想真正辨識一個人,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關於如何識人,《論語》給出了三種方法。

識人首要看他做事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他做事的動機;觀察他以什麼方式達到目的;看他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這樣,他怎能藏得住呢?他怎能藏得住呢?

在識人的時候,孔子認為,首要看他做事。一個人所做事的動機,往往可以據此判斷他的品行好壞。

有一則故事,說:

曾國藩駐軍安慶時,曾有一位老鄉來投。曾國藩派人調查了一番,得知此人頗有才幹,在湖南老家混得不錯。見面之下,又看老鄉長相忠厚老實,覺得可以委以重任。

曾國藩正在準備給這位老鄉安排職務,剛好趕上飯點。也是吃了這段飯,他打消了將老鄉留在軍中的想法,毅然決然地送走了老鄉。

原來煮飯用的是軍糧,軍糧的米,外面有一層薄殼。而這位老鄉本身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但在吃飯時,他卻將米粒外的殼剝開棄掉。

從這個小動作中,曾國藩便看出他這位老鄉雖然外表忠厚,但內心並不老實。

在這則故事中,老鄉前來找曾國藩肯定不是為了敘舊,他是懷著想在軍營中謀個一官半職的目的;同時,他想憑藉跟曾國藩的同鄉情誼和忠厚老實的面相博取信任;然而他本身並非富貴人家,卻不能安於粗糧淡茶。

孔子認為,這樣去觀察一個人,“人焉廋哉?”像曾國藩這位老鄉一樣,他又如何能藏得住的呢?

有的人做事講規矩、守道義、正大光明;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而且若是一個善良的人,就算他是無意中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覺得很不安。反之,若是一個品行不好的人,哪怕偷了別人的東西,他也會感到心安,甚至竊喜。

所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是識人的根本方法。

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識人次要看他孝不孝順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他的為人,既孝順父母,又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是從來沒有的。君子專注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在這裡,講了孝順是仁的基礎。

意大利著名文學家的亞米契斯同樣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同樣地,在識人的時候,也一定要觀察這個人是否孝順。

陳毅任中國外交部長的時候,有一次,他從國外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決定抽時間去探望母親。陳毅的母親年高病重,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母親見兒子回來探望她,非常高興,正要和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放在床頭,就趕緊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

陳毅見到久別的母親,心情十分激動,上前抓住母親的手,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只好說出了實情。

陳毅聽完後,說:“娘,您久病在床,做兒子的不能在身邊伺候您,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理應由我去洗。”

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也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攔住並動情地說道:“娘,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回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條,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

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髒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淨淨,母親也欣慰地笑了。

孝順不在表面形式,而是源於內心的。

從小到大,父母為孩子做的事情何其多,等孩子長大成家立業了,是否也有心地去為年邁的父母多考慮考慮呢?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孝悌,他的根、他的本就是好的,那麼,這個人也不太可能會壞到哪裡去。

相反,若一個人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其品行會好嗎?就算他在外面表現得再好,也值得警惕和懷疑。

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識人三要看他身處困境的表現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樹和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在距今兩億多年前,嚴寒使地球大部分植被滅絕,卻產生了耐寒的松柏;兩千多年前,戰亂不迭,周王朝衰微,孔子發出了“歲寒,然後之松柏之後調也”的喟嘆。

在這裡,孔子認為,辨識一個人,要看他在最危急和困難的時候如何表現,此時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

蘇武是西漢中期的大臣。天漢元年(前100年),他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逼利誘,欲使他投降。

單于甚至把蘇武放在地窖裡面,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就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後來,乾脆把蘇武遷到北海邊無人的地方,讓他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歸漢。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靠掘取野鼠儲藏的果實過活。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走路、睡覺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犛牛尾毛全部脫盡。

期間,單于還讓曾同朝為官、後降於匈奴的李陵去勸降於他,蘇武大罵了李陵一頓,使他穢慚形色。

最終,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

有的人,在危難困境之中,會隨波逐流,會委曲求全,甚至會去違背本性;而有的人,比如蘇武,哪怕再是艱難困苦、厄頓不堪,也能一身氣骨,不動不搖,勿忘初心。

正如松柏在天地嚴寒之間,遲遲不凋零的可貴品性一樣,只有在艱辛困苦,甚至遍地汙濁的環境下,才能知道誰人是真正的君子。

深度好文:識人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結語

在人類社會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識人問題。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一個人跟怎樣的人交往,有怎樣的朋友之中,就能看出他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識人”並非遠在天邊,它就在我們身邊,是一個跟我們生活休慼相關的大問題。

幸運的是,《論語》就給出了幾個行之有效又切實可行的方法。

要辨識一個人。首要看他做事,他的動機,他以什麼途徑達成他的目的,他又安於何處;接著,要看他是否孝順,要知道,一個連孝順都做不到的人,就要謹慎選擇是否深交;最後,要看他在艱難危急時候的表現,這也往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格。

如此,這個人的品行又能藏到哪裡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