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東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們稱讚而廣泛流傳。有的學者認為東坡肉創造於杭州。當地百姓為向東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謝意,送來肥肉、黃酒。東坡清正廉潔,婉拒饋贈不成,便吩咐廚子將肉切成方塊,用文火慢燉,將肉燉得香嫩酥爛,將肉分送出去,得到眾口稱讚,而流傳廣泛。後人楊靜亭曾作詩稱讚東坡肉“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經過多年的改制發展,東坡肉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菜。稍遜於東坡肉名氣的東坡魚也是東坡精心創制的好菜,東坡喜歡吃魚,並且寫了很多詠魚詩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粉紅石首仍無骨, 雪白河豚不藥人。”。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東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們稱讚而廣泛流傳。有的學者認為東坡肉創造於杭州。當地百姓為向東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謝意,送來肥肉、黃酒。東坡清正廉潔,婉拒饋贈不成,便吩咐廚子將肉切成方塊,用文火慢燉,將肉燉得香嫩酥爛,將肉分送出去,得到眾口稱讚,而流傳廣泛。後人楊靜亭曾作詩稱讚東坡肉“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經過多年的改制發展,東坡肉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菜。稍遜於東坡肉名氣的東坡魚也是東坡精心創制的好菜,東坡喜歡吃魚,並且寫了很多詠魚詩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粉紅石首仍無骨, 雪白河豚不藥人。”。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吃過肉和魚,東坡羹為必不可缺的美食,在《東坡羹頌並引》裡記載了東坡羹的製作方法:“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一瓷碗,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簡單來說,東坡羹就是不加魚肉的菜湯,此創作發明是他在貶謫之地困苦生活的寫照。東坡餅是東坡為湖北所留下的小吃,此種小吃已經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姚偉鈞先生描述過此餅是上白麵粉,配雞蛋清及鹽、糖等調料,油氽而成。形狀好像花朵一樣,顏色金黃鮮豔,口感酥脆,氣味香甜。°蘇東坡當年居住在黃州,閒來無事常去寺裡與一位叫參寥的和尚下棋作詩,在寺裡常吃到一種油酥食品叫“千層油酥餅”,這種餅被後人稱作“東坡餅”。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東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們稱讚而廣泛流傳。有的學者認為東坡肉創造於杭州。當地百姓為向東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謝意,送來肥肉、黃酒。東坡清正廉潔,婉拒饋贈不成,便吩咐廚子將肉切成方塊,用文火慢燉,將肉燉得香嫩酥爛,將肉分送出去,得到眾口稱讚,而流傳廣泛。後人楊靜亭曾作詩稱讚東坡肉“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經過多年的改制發展,東坡肉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菜。稍遜於東坡肉名氣的東坡魚也是東坡精心創制的好菜,東坡喜歡吃魚,並且寫了很多詠魚詩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粉紅石首仍無骨, 雪白河豚不藥人。”。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吃過肉和魚,東坡羹為必不可缺的美食,在《東坡羹頌並引》裡記載了東坡羹的製作方法:“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一瓷碗,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簡單來說,東坡羹就是不加魚肉的菜湯,此創作發明是他在貶謫之地困苦生活的寫照。東坡餅是東坡為湖北所留下的小吃,此種小吃已經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姚偉鈞先生描述過此餅是上白麵粉,配雞蛋清及鹽、糖等調料,油氽而成。形狀好像花朵一樣,顏色金黃鮮豔,口感酥脆,氣味香甜。°蘇東坡當年居住在黃州,閒來無事常去寺裡與一位叫參寥的和尚下棋作詩,在寺裡常吃到一種油酥食品叫“千層油酥餅”,這種餅被後人稱作“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筆者家住黃州對岸鄂州,本地著名的名勝古蹟西山,曾經也是東坡愛去的地方之一,山上靈泉寺的僧人與東坡非常友好,常以靈泉水烹茶和油煎麥麵餅等好食物招待他。後來清代同治時期,湖廣總督官文來到西山吃油煎麥麵餅時問這餅的名字,靈泉寺的長老想到東坡曾吃過此餅,便迴應道:“東坡餅”。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東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們稱讚而廣泛流傳。有的學者認為東坡肉創造於杭州。當地百姓為向東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謝意,送來肥肉、黃酒。東坡清正廉潔,婉拒饋贈不成,便吩咐廚子將肉切成方塊,用文火慢燉,將肉燉得香嫩酥爛,將肉分送出去,得到眾口稱讚,而流傳廣泛。後人楊靜亭曾作詩稱讚東坡肉“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經過多年的改制發展,東坡肉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菜。稍遜於東坡肉名氣的東坡魚也是東坡精心創制的好菜,東坡喜歡吃魚,並且寫了很多詠魚詩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粉紅石首仍無骨, 雪白河豚不藥人。”。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吃過肉和魚,東坡羹為必不可缺的美食,在《東坡羹頌並引》裡記載了東坡羹的製作方法:“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一瓷碗,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簡單來說,東坡羹就是不加魚肉的菜湯,此創作發明是他在貶謫之地困苦生活的寫照。東坡餅是東坡為湖北所留下的小吃,此種小吃已經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姚偉鈞先生描述過此餅是上白麵粉,配雞蛋清及鹽、糖等調料,油氽而成。形狀好像花朵一樣,顏色金黃鮮豔,口感酥脆,氣味香甜。°蘇東坡當年居住在黃州,閒來無事常去寺裡與一位叫參寥的和尚下棋作詩,在寺裡常吃到一種油酥食品叫“千層油酥餅”,這種餅被後人稱作“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筆者家住黃州對岸鄂州,本地著名的名勝古蹟西山,曾經也是東坡愛去的地方之一,山上靈泉寺的僧人與東坡非常友好,常以靈泉水烹茶和油煎麥麵餅等好食物招待他。後來清代同治時期,湖廣總督官文來到西山吃油煎麥麵餅時問這餅的名字,靈泉寺的長老想到東坡曾吃過此餅,便迴應道:“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黃州是蘇軾人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之一,“烏臺詩案“第二年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剛去黃州的時候衣食住行都存在問題,但是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艱苦自立,發明創造了許多美食,慢慢習慣並沉醉於平凡的生活,並堅定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樂觀前行。

東坡一生浮浮沉沉,政治曲折,晚年更為變法派所不喜,為保守派所不諒,在貶謫之地和遷往貶謫之地的路上顛沛流離,仕途失意,沒有給蘇軾居廟堂之高舒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卻讓他得以接觸萬千世界、多元的飲食文化。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對飲食的熱愛與鑽研熱情,他用自己的詩文記錄了與他相伴的美食佳釀,為中國飲食文化史增添了濃重的筆墨。蘇軾的飲食活動及特點是他個性發展的體現,也是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影響下的結果,刻有時代的烙印。透過蘇軾的飲食詩文及飲食活動,我們既從側面更加了解了生活中的蘇軾其人,又瞭解到了宋代飲食文化的特色。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東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們稱讚而廣泛流傳。有的學者認為東坡肉創造於杭州。當地百姓為向東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謝意,送來肥肉、黃酒。東坡清正廉潔,婉拒饋贈不成,便吩咐廚子將肉切成方塊,用文火慢燉,將肉燉得香嫩酥爛,將肉分送出去,得到眾口稱讚,而流傳廣泛。後人楊靜亭曾作詩稱讚東坡肉“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經過多年的改制發展,東坡肉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菜。稍遜於東坡肉名氣的東坡魚也是東坡精心創制的好菜,東坡喜歡吃魚,並且寫了很多詠魚詩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粉紅石首仍無骨, 雪白河豚不藥人。”。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吃過肉和魚,東坡羹為必不可缺的美食,在《東坡羹頌並引》裡記載了東坡羹的製作方法:“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一瓷碗,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簡單來說,東坡羹就是不加魚肉的菜湯,此創作發明是他在貶謫之地困苦生活的寫照。東坡餅是東坡為湖北所留下的小吃,此種小吃已經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姚偉鈞先生描述過此餅是上白麵粉,配雞蛋清及鹽、糖等調料,油氽而成。形狀好像花朵一樣,顏色金黃鮮豔,口感酥脆,氣味香甜。°蘇東坡當年居住在黃州,閒來無事常去寺裡與一位叫參寥的和尚下棋作詩,在寺裡常吃到一種油酥食品叫“千層油酥餅”,這種餅被後人稱作“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筆者家住黃州對岸鄂州,本地著名的名勝古蹟西山,曾經也是東坡愛去的地方之一,山上靈泉寺的僧人與東坡非常友好,常以靈泉水烹茶和油煎麥麵餅等好食物招待他。後來清代同治時期,湖廣總督官文來到西山吃油煎麥麵餅時問這餅的名字,靈泉寺的長老想到東坡曾吃過此餅,便迴應道:“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黃州是蘇軾人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之一,“烏臺詩案“第二年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剛去黃州的時候衣食住行都存在問題,但是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艱苦自立,發明創造了許多美食,慢慢習慣並沉醉於平凡的生活,並堅定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樂觀前行。

東坡一生浮浮沉沉,政治曲折,晚年更為變法派所不喜,為保守派所不諒,在貶謫之地和遷往貶謫之地的路上顛沛流離,仕途失意,沒有給蘇軾居廟堂之高舒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卻讓他得以接觸萬千世界、多元的飲食文化。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對飲食的熱愛與鑽研熱情,他用自己的詩文記錄了與他相伴的美食佳釀,為中國飲食文化史增添了濃重的筆墨。蘇軾的飲食活動及特點是他個性發展的體現,也是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影響下的結果,刻有時代的烙印。透過蘇軾的飲食詩文及飲食活動,我們既從側面更加了解了生活中的蘇軾其人,又瞭解到了宋代飲食文化的特色。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酒、茶、美食等方面探索實踐,不但滿足了他自己的生活樂趣,也豐富了中國飲食文化內容,他留下的經典詩句和逸聞趣事更是豐富了飲食文化內涵。時至今日,很多特色飲食都離不開他的創作,他的飲食活動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不僅僅是簡單的佳餚瓊釀,更是背後深刻的文化意義。

"

蘇軾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飲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飲食文化方面的貢獻頗大。宋代食事移風易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變革期,從烹調技藝到宴飲風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者的士大夫們,雖然享受著珍饈美饌,也知道“農為本、食為天”的道理,掌握著文化傳承的話語權,但由於受到儒家“君子遠庖廚”和禁慾等傳統思想的制約,士大夫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記載卻並不多。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從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遠庖廚”的思想禁錮,往往心有所想即興而發,在他筆下記載和讚頌了不少美食佳釀,還直接參與烹飪實踐,創制出許多美餚佳饌,其關於飲食的佳作和逸聞趣事廣為流傳。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贊詠美食、酒、茶的佳作,還有對品酒釀酒、煎茶品茗、烹飪美食以及飲食養生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其關於飲食的詩文大大提高了飲食的文化內涵,而他直接參與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創新更是對中國飲食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從好吃到善制

東坡好吃美食不僅體現在自己享受美食上,同時還在實踐中創造性的製作了許多美食,興趣使然,東坡愛好創造。也因東坡困頓的一生,在被貶之地困苦的生活而被迫自給,“今歲旱,米貴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墾闢,欲種麥,雖勞苦卻亦有味””,東坡去外地,大都是被貶之後的無奈之舉,在被貶之地幾乎都是任團練副使一類的無實權的閒職,微薄的俸祿且不按時發放,為了生活,他必須自給自足。但無論初衷如何,這些創造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東坡肉是中國曆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統名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因蘇東坡創制而得名。蘇軾有詩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肉即被後世稱為“東坡肉”。關於東坡肉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以黃州說和杭州說兩地最有說服力。當年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上文《豬肉頌》中說道,黃州肉多價賤,但烹飪方法單調。東坡在長期烹煮實踐中將四川老家燒法與黃州燒法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烹飪方法,即“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此被黃州人稱為“煮肉十三字訣”。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東坡常以此肉招待朋友,因而受到人們稱讚而廣泛流傳。有的學者認為東坡肉創造於杭州。當地百姓為向東坡成功治理西湖表示謝意,送來肥肉、黃酒。東坡清正廉潔,婉拒饋贈不成,便吩咐廚子將肉切成方塊,用文火慢燉,將肉燉得香嫩酥爛,將肉分送出去,得到眾口稱讚,而流傳廣泛。後人楊靜亭曾作詩稱讚東坡肉“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經過多年的改制發展,東坡肉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菜。稍遜於東坡肉名氣的東坡魚也是東坡精心創制的好菜,東坡喜歡吃魚,並且寫了很多詠魚詩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粉紅石首仍無骨, 雪白河豚不藥人。”。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吃過肉和魚,東坡羹為必不可缺的美食,在《東坡羹頌並引》裡記載了東坡羹的製作方法:“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一瓷碗,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簡單來說,東坡羹就是不加魚肉的菜湯,此創作發明是他在貶謫之地困苦生活的寫照。東坡餅是東坡為湖北所留下的小吃,此種小吃已經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姚偉鈞先生描述過此餅是上白麵粉,配雞蛋清及鹽、糖等調料,油氽而成。形狀好像花朵一樣,顏色金黃鮮豔,口感酥脆,氣味香甜。°蘇東坡當年居住在黃州,閒來無事常去寺裡與一位叫參寥的和尚下棋作詩,在寺裡常吃到一種油酥食品叫“千層油酥餅”,這種餅被後人稱作“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筆者家住黃州對岸鄂州,本地著名的名勝古蹟西山,曾經也是東坡愛去的地方之一,山上靈泉寺的僧人與東坡非常友好,常以靈泉水烹茶和油煎麥麵餅等好食物招待他。後來清代同治時期,湖廣總督官文來到西山吃油煎麥麵餅時問這餅的名字,靈泉寺的長老想到東坡曾吃過此餅,便迴應道:“東坡餅”。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黃州是蘇軾人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之一,“烏臺詩案“第二年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剛去黃州的時候衣食住行都存在問題,但是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艱苦自立,發明創造了許多美食,慢慢習慣並沉醉於平凡的生活,並堅定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樂觀前行。

東坡一生浮浮沉沉,政治曲折,晚年更為變法派所不喜,為保守派所不諒,在貶謫之地和遷往貶謫之地的路上顛沛流離,仕途失意,沒有給蘇軾居廟堂之高舒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卻讓他得以接觸萬千世界、多元的飲食文化。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對飲食的熱愛與鑽研熱情,他用自己的詩文記錄了與他相伴的美食佳釀,為中國飲食文化史增添了濃重的筆墨。蘇軾的飲食活動及特點是他個性發展的體現,也是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影響下的結果,刻有時代的烙印。透過蘇軾的飲食詩文及飲食活動,我們既從側面更加了解了生活中的蘇軾其人,又瞭解到了宋代飲食文化的特色。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蘇軾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酒、茶、美食等方面探索實踐,不但滿足了他自己的生活樂趣,也豐富了中國飲食文化內容,他留下的經典詩句和逸聞趣事更是豐富了飲食文化內涵。時至今日,很多特色飲食都離不開他的創作,他的飲食活動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不僅僅是簡單的佳餚瓊釀,更是背後深刻的文化意義。

這位大文豪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卻絲毫不妨礙他做“吃貨”的熱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