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計劃”失敗原因分析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總兵力達550萬人的德軍及僕從國軍,在蘇聯與納粹德國、芬蘭、羅馬尼亞邊境北起巴倫支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橫貫歐洲大陸,縱橫3300多公里的戰線上向蘇聯發起全線突擊。擔任主攻的北方、中央、南方三路集團軍群,在德國空軍第1、 2、4航空隊的空中支援下,以第4、3、2、1裝甲集群為先導,7個德國步兵集團軍為中堅,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開始了震驚世界的閃擊進攻。“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為宏大、場面最為激烈殘酷、戰爭損失最為慘重的蘇德戰爭的序幕。

但今人回顧這段歷史,常常如此評價:“納粹德國要進攻無論在面積、人口、資源等方面都遠在其上的蘇聯,必然是失敗的結局。”這種言論實質上是一種成王敗寇論:把已知的確定的歷史事件結果作為最有力的依據,輕率的判定勝利者理應勝利、失敗者必然失敗。可是它徹底忽略掉了歷史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多種複雜因素和進程,其各自所起的作用綜合起來的效應,才導致了事件的最終結果。

成王敗寇論的持有者,就是把已知結果作為支持其結論的唯一強有力後盾的事後諸葛亮。他們會一味強調並誇大勝利者的有利因素及作用,有意無意的忽略或不提不利因素及後果;不是把勝利者最後的勝利看作是正負雙方面因素綜合產成的結局,而是片面且極端的無限誇大或貶低某一方面。成王敗寇論者對於失敗者的評論也是如此處理,僅僅是換了一個方向。但是,如果把他們自信滿滿舉出的作為“某某必勝某某必敗”的觀點稍稍分析,因為其證據及論證的單薄和片面,很容易就會發現其中的荒謬可笑和不堪一擊。成王敗寇論,是侮辱自身思考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為何說“蘇必勝德必敗”是成王敗寇論?且看這種論點最主要的論據,就是蘇德之間巨大的實力差異。乍一看似乎有理,再看歷史上確實是蘇勝德敗,所以似乎它的正確性是無可置疑的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姑且先提取出這種論點的核心思想,就是認為: 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稀少、資源匱乏、文化技術落後的國家,無法戰勝面積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文化技術先進的國家。現在看來,這種言論的可笑就一目瞭然了。世界歷史早已無可置疑的作出了證明:這是謬論! 縱觀史海,小國戰勝大國、窮國戰勝富國的例子俯拾皆是、數不勝數。

例如: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時期的蒙古帝國,憑藉驃悍精銳的蒙古騎兵和來去如風的機動戰術,打下了橫跨歐亞大陸、空前絕後的遼闊疆土。東起白令海峽、西至英倫海峽、南到印度洋紅海之濱、北抵北冰洋岸;凡蒙古騎兵鐵蹄所踏之處,便是金帳汗國的疆域所在。當日蒙軍之威,即使今天的西方人也心有餘悸,斥之為“黃禍”。而鐵木真統一蒙古本部時,卻在疆域、資源、人口、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南宋,但他依然征服了西夏、金、花剌子模、波斯、俄羅斯、歐亞諸國及南宋。蒙古帝國之發源起點與其最盛時期相較,簡直不成比例!

再說英國,往昔的“日不落帝國”也有她輝煌的過去:曾經統治區域的面積高達3350萬平方公里(蘇聯加中國國土面積的總和)、轄下人口3.94億(當時世界人口的1/4),分別是英國本土的137倍和8倍有餘! 如今的許多英聯邦成員國便是“日不落帝國”夕陽西下之後的餘暉。

這只是兩個比較突出的例子,其他如中國的吳國佔領楚國郢都、齊魯長勺之戰、外國的西班牙人征服印加王國、美國13州獨立戰爭、以色列戰勝阿拉伯聯盟……諸如此類,古今中外不勝枚舉。

看到這些歷史事實,有誰還能說小國不可能戰勝大國、窮國不可能戰勝富國?枉論蘇德兩國之間差距遠遠沒有前面所舉的蒙古和英國兩例那麼巨大!

反過來講,如果判定戰爭勝負果真如此簡單的話,交戰兩國只要把雙方的國力簡單作個對比就行了。既然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者必勝,那還打什麼?如果成王敗寇論者還抱著蘇勝德敗不放手,那麼以上史實如何解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從成王敗寇的視角出發,以上史實同樣能證明兩國交戰“弱”“小”者勝,豈不是自相矛盾?

為何小國能戰勝大國?因為面積、人口、資源、技術等因素,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戰爭實力(戰爭實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武裝部隊的多寡精銳與否、武器裝備是否精良、後勤補給是否充足)——“潛力”不等於現實的“實力”。換言之,如果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未能及時轉化為戰爭實力,即使她的潛力再龐大,也有失敗的可能。

國土面積的大小和人口數量及資源豐富程度有著一定的關係,而且它決定了戰略空間的大小和戰場上雙方的旋迴餘地,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進行方式:陣地戰還是運動戰?速決戰還是持久戰?

人口數量直接關係到戰時急需的人力資源:適齡兵役人口的數量決定了軍隊後備兵力的大小,男女壯年人口是戰時擴大軍需生產的主要勞動力來源。

礦產資源的豐富與否和國家能否生產出足夠的戰爭物資、武器裝備有著莫大的關係。石油、鐵、鋁、煤、橡膠、糧食、布料、各種金屬都是戰時需求量極大的戰略物資,缺少了它們,戰爭機器就無法正常運轉。一個國家如果處在戰時被封鎖的狀態,戰略物資無法通過貿易交換等方式獲得的話,資源問題就決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續作戰的能力。

文化技術的高低關係到國家在戰時能夠發明出多少武器裝備、生產設備、軍事理論、運籌科學等成果,他們是國家戰爭實力的放大器:先進的武器可以以一當百,優秀的戰術可以以寡勝眾,卓越的理論可以使戰爭機器的運轉效率最大化。

但是,戰爭潛力的轉化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當程度的時間、空間和物資保障。一旦被敵方使用以快打慢的方式得逞:國土被大片佔領、人民被大批奴役、物資被大量掠奪、技術被瘋狂竊取,戰爭潛力向戰爭實力的轉化就會被強行壓制,國家甚至就可能一敗不能翻身,永遠抬不起頭。

小國如何才能戰勝大國?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主要為四個方面:

1. 使用編制精悍的精銳軍隊,大量消滅敵方龐大但臃腫的軍隊。即以精銳勝平庸,消滅敵方直接抵抗力量。

2. 佔領敵方戰略要點、政經中心、重要城市、資源礦區、生產基地、交通樞紐,阻止敵方進行戰爭動員、物資生產、軍隊集結、部隊調動。

3. 對於已征服地區:徵用敵方人員作為勞工甚至士兵;開發敵方的礦產資源、使用敵方的生產設備作為自己的戰爭補充;利用佔領的戰略要地或軍事基地,作為己方的前進基地和補給後方。

4. 建立傀儡政府、恢復社會運轉;以當地人治理當地人,使敵方人民在符合己方意志的政權領導下,儘快回覆到戰前的正常生產生活狀態,以此最大限度的削弱敵方人民的抵抗意志。

如果一國做到以上4點的部分甚至全部,就能夠有效的壓制敵方,防止其戰爭潛力轉化成現實的戰爭實力,小國戰勝大國便不會是天方夜譚。而用於維持已征服地區所需要的力量,則是遠遠小於戰爭所需,更加不是問題。

總而言之,“以戰養戰、以人治人”,是小國戰勝大國的不二法門。核心就是一個字,“快”!

再舉二戰的軸心國之一日本以佐證:日本的國土、人口和資源都無法和它的兩個交戰國:中國和美國相比。日本要做的,就是壓制中美的戰爭潛力,甚至轉化成自身的戰爭實力,籍此來戰勝兩個大國。在二戰中日本貫穿始終的戰略思想就是:速勝!雖然二戰結果是日本未能如願被拖進了持久戰從而最後戰敗,但無法否認日本的快攻在戰爭初期的確曾奪得相當程度的優勢。

中日之戰,日本妄圖在短期內擊潰中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迅速佔領東北全境;1937年日軍入關,聲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短期內佔領了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大片國土。在淞滬、徐州、武漢等會戰中,日軍的企圖就是包圍並消滅華軍主力,未逞;在日佔區,日寇瘋狂掠奪資源、徵用中國勞力,以戰養戰;在政治舞臺上,建立“滿洲國”操縱傀儡皇帝溥儀、鼓動華北五省自治、扶植汪偽政權…以上種種措施,就是日本企圖壓制中國戰爭潛力、從而戰勝中國的具體運用。雖然在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下,中日戰爭進入了持久戰,日寇的速勝戰略破產,但必須看到的是,日本的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如果中日戰爭沒有外力的加入,單純中國想要憑一己之力取勝,相當困難。

日美之戰,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日本海軍大將、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實際上是極力反對美日開戰,理由就是他相當瞭解美國龐大無匹的戰爭潛力一旦發揮出來,絕不是小小日本所能夠抗衡的。最後雖然他服從國家的命令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但他整套對美戰略也是速勝思想:珍珠港事變力圖摧毀美太平洋艦隊主力、珊瑚海和中途島戰役企圖全殲美殘餘太平洋艦隊。目的就是消滅美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是美國看不到戰爭勝利的希望從而求和。山本五十六自己就曾預測:“在戰爭開始一兩年日本會佔優勢,甚至有打勝的可能,但再發展下去的話,希望不要出現這種場面…”

假設沒有中途島這一過於偶然的戰爭轉折點,使日本在太平洋上速勝希望化為泡影的話,日本是否能戰勝美國呢?回答還是不,只是時間會拉長。因為日美之間和中日之間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就是日美分處地球東西端,中間隔了一個遼闊的太平洋,美國本土基本上不會受到日本的攻擊,自然美國的戰爭潛力能夠從容轉化成戰爭實力。日本縱然能夠在太平洋上稱雄一時,致命弱點是它缺少維持太平洋上漫長交通補給線的足夠兵力、艦艇和物資,更沒有能力把大批部隊投送到美國本土並支持其進行長期作戰。因此,日本的失敗,是必然的。

言歸正傳,德國是否有可能戰勝蘇聯?且看“巴巴羅薩計劃”是否符合以上4點:

“巴巴羅薩計劃”總的戰略目的就體現了這個“以小勝大”的核心,“快”:“在對英國的戰爭結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擊潰蘇聯。”具體實施計劃為:“以大量坦克、摩托化部隊和航空兵為核心的閃電式襲擊,分割圍殲蘇聯西部蘇軍主力,而後向東戰略縱深發展進攻,攻佔列寧格勒、莫斯科和頓巴斯,前出至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建立一條防止蘇聯亞洲部分反擊的戰線,並於1941年入冬前結束戰爭。”

可見,在殲滅軍隊、佔領土地、開發資源三項都相符合,而在治理人民這項,納粹德國在戰爭初期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波羅的海三國是被蘇聯強迫加入蘇維埃聯盟的、波蘭人因為德波戰爭時蘇聯的背後一刀也對其恨之入骨、烏克蘭人也十分反感蘇聯政權,把德軍看成是解放者,用鹽和麵包來歡迎他們。在蘇德戰爭拖向曠日持久之前,蘇聯人民的抵抗尚不至於構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以下德國具備的優勢也對德國戰勝蘇聯添加了若干籌碼:

1. 戰略突然性:德國和蘇聯在1939年9月波蘭戰役前夕,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後,蘇德瓜分了波蘭。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夜,蘇德之間的經貿技術交流始終較為密切,德國甚至出售部分新式裝備給蘇聯,以示友好。為了隱蔽戰略意圖,德軍在向蘇德邊境祕密集結期間,故意把一些二線部隊從東向西調動,試圖造成蘇聯的錯覺。德國在英吉利海峽東岸大張旗鼓、大肆宣傳,製造海獅計劃的實行迫在眉睫的假象:給部隊配發英國地圖,配備英語翻譯,準備登陸器材,舉行登陸演習。還宣稱要實行攻擊直布羅陀、佔領法國南部、進軍北非、以挪威為跳板進攻英國等作戰計劃,力圖把世界的注意力引向上述方向。德國還以“訓練”、“換防”、“借道”等名目,在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家境內調集德軍。

蘇聯領導人以斯大林為首,雖然認識到蘇德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日漸增大,並採取了打造東方戰線、加強軍隊及邊境築壘等措施,但仍然存有麻痺大意的心態和僥倖心理、以及對戰略形勢的誤判,以為德國不會如此之快的進攻蘇聯,客觀上造成軍隊對於蘇德戰爭在心理和物質上的戰爭準備不足。以至於在大戰爆發前一刻,儘管從各方面都得到德軍即將入侵的警告,還是未訓令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6月22日凌晨德軍的突襲,使前線蘇軍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之中,損失極其慘重。

2. 軍力優勢:到蘇德戰爭爆發時,納粹德國武裝力量總人數為720多萬,裝備有坦克及裝甲車輛5600餘輛、各種火炮6萬餘門、飛機1萬餘架、艦艇210多艘。陸軍總兵力約500萬人,編成200多個師,其中33個為裝甲或摩托化師。“巴巴羅薩計劃”投入的兵力(含僕從國軍)有180多個師、4300輛坦克、4.7萬餘門火炮、近5000架飛機,總計550萬人。加之德國在白色方案、威塞演習、黃色方案、懲罰行動等歷次戰爭中獲得的寶貴戰爭經驗,閃擊戰的運用已接近爐火純青;部隊人員素質極高、士氣旺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而當時蘇聯總兵力也有500餘萬人,包括300多個師、7000多輛坦克、十萬門火炮、近兩萬架飛機。但是,蘇軍部隊編制人員不足、素質低下、裝備缺少、武器落後,實際上戰爭準備並不充分。蘇軍部署在西部邊境的總兵力為170多個師約270萬人、1800輛坦克、3.5萬門火炮、1600架飛機,和德軍進攻兵力比約為1:2,處於絕對劣勢。而且,蘇軍戰爭思想較為落後,還未徹底跳出一戰的陣地塹壕戰的窠臼。蘇軍剛剛從德軍閃擊戰的勝利見識到現代化機械戰爭能在瞬間翻雲覆雨、決定勝敗的驚人威力,但還沒有來得及把軍隊的建設、編制、裝備、思想、戰術、訓練調整到適應現代戰爭的模式,如果遇到閃擊進攻,便容易受到重大損失。另外,蘇聯在30年代末的大清洗使蘇軍傷筋動骨:大批富有經驗的高級將領、軍隊骨幹被處決,替補軍官普遍能力不夠、經驗缺乏,嚴重破壞了蘇軍戰鬥力。在蘇芬戰爭中,蘇聯投入百萬大軍、付出重大犧牲才戰勝國小軍寡的芬蘭,可見大清洗對於蘇軍的打擊之沉重。

3. 戰略態勢:德國在對蘇戰爭前已經組織了針對蘇聯的戰略同盟,包括芬蘭、匈牙利、西班牙、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意大利、土耳其等國,這些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派出軍隊參與對蘇作戰。從北向南:芬蘭、德國東普魯士、原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領土上部署的軍隊形成對蘇呈月牙形包圍的態勢。多路進攻部隊實力強大、突擊力量集中、均指向蘇聯要害部位:

德挪威集團軍進攻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意圖切斷蘇聯在戰時僅有的北方補給港口;

芬蘭卡累利阿集團軍和東南集團軍,配合德北方集團軍群進攻列寧格勒,試圖奪回蘇芬戰爭中失去的領土;德北方集團軍群欲經過波羅的海三國,攻佔蘇聯十月革命的聖地:列寧格勒;

德中央集團軍群沿著明斯克、斯摩梭斯克、莫斯科的攻擊軸線前進,目標直指蘇聯心臟;

德南方集團軍群向基輔突擊,兼有奪取烏克蘭境內豐富的糧食、石油、煤等戰略資源的任務;

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協同德南方集團軍群進入烏克蘭,欲報蘇聯強迫割讓土地的一箭之仇。

與德國相反,蘇聯卻在國際上處於極端孤立的境地: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同時也斷絕了與英法等國聯手的希望;進攻芬蘭的後果是蘇聯被驅逐出國際聯盟;與德國瓜分波蘭、逼迫波羅的海三國加入蘇維埃聯盟、發出最後通牒迫使羅馬尼亞交出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等行動更加使蘇聯在世界上聲名狼藉,製造了很多強仇大敵。另外,蘇軍在西部邊境部署的軍隊過於靠前,缺乏足夠的縱深。一旦防線被德軍迅速突破,很容易被分割包圍。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軍整軍整師成建制的被包圍殲滅,損失部隊人數竟高達百萬計。

綜合以上因素,德軍確實有足夠的能力殲滅蘇軍絕大多數武裝部隊,佔領北中南三個戰略城市,推進到烏拉爾山脈一線,完成“巴巴羅薩計劃”制定的目標。只要德軍佔領蘇聯的歐洲 精華 部分,控制住重要城市、掌握住交通樞紐、開發戰略資源,屆時僅僅需要較小規模的武裝力量,就能夠從容應對蘇聯亞洲部分的反擊。雖然失去歐洲部分的殘存蘇聯面積廣大,但是人口稀少、經濟落後、物資缺乏、交通不便,無法集結起足夠的力量向佔領了蘇聯的 精華 部分、如虎添翼的納粹德國挑戰。希特勒認為“巴巴羅薩計劃”所涉及目標之外的蘇聯領土是一片荒蕪的廢地,不值得佔領,並非毫無道理。蘇聯如果到了那個地步,也就和戰敗無異了。因此,納粹德國的確有可能戰勝蘇聯。

由於蘇聯泥濘的雨季和可怕的冬季,極大的影響了德軍的後勤補給和作戰能力,導致其無法在1941年冬季前完成“巴巴羅薩計劃”,致使蘇德戰爭走向長期戰爭。那在1942年後,德軍是否仍然有可能戰勝蘇聯呢?回答是:有!固然德國沒有能夠在1941年速勝,她仍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大批蘇軍被殲滅,大片蘇聯領土被佔領,德軍仍然停留在蘇聯腹地等待下一次進攻。如果德國能夠繼續大量殲滅蘇軍使其大量失血而來不及補充、繼續佔領蘇聯領土使其失去東山再起的依憑、持續奪取蘇聯的資源以戰養戰,還是可以消滅蘇聯戰爭實力、剝奪蘇聯繼續作戰下去的潛力,從而獲得勝利。然而,當時的蘇聯已經獲得了最重要的喘息時間:無數兵役人口加入紅軍、幾十上百個新編師走上前線、大批工廠東遷到烏拉爾山脈已經開工、成百上千件武器裝備走下產線…蘇聯的戰爭實力逐漸擴大,蘇德之間速決戰逐漸演變成兩國綜合實力之間的長期抗衡。伴隨著蘇聯在戰場上的進一步勝利,勝利的天平終於倒向了蘇聯。

最終沒能壓制住蘇聯戰爭潛力轉化成戰爭實力,是導致納粹德國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也不能忘記另外有許多因素也不容忽視。納粹德國,是失敗在這麼許多原因疊加起來的綜合效應,而絕對不僅僅是一兩個因素片面決定的。

1.同盟國敵手:納粹德國雖然在最盛時期,控制了歐洲大陸的絕大部分,成為名副其實的歐陸帝國,但是畢竟造就了太多的敵手。與德國為敵的蘇聯、英國、加拿大、美國、南美非洲亞洲等多國,掌握了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口、資源、物資、經濟和技術力量,尤其是具有強大戰爭潛力的美國對德宣戰後,在同盟國針對軸心國的勝利天平上增加了一顆決定性的砝碼:同盟國和軸心國相比,人力具有4倍優勢、鋼鐵具有3倍優勢、石油的優勢更加巨大、強大的敵手也使德國無法集中全力對付蘇聯,即使在蘇德戰爭如火如荼之際,德國在歐洲西線、挪威、北非也維持了相當規模的兵力,防止未來可能的進攻。德國在蘇聯投入一般保持在陸軍總兵力的 70%左右,遠遠未能盡到全力。

而蘇德戰爭爆發後,最終形成了全面的反法西斯聯盟。蘇聯不僅得到了美英為首國家的軍事支援,即使是長期敵對的日本,蘇聯也與其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得以騰出手來,全力抵抗德軍進攻。在莫斯科會戰最危急的時分,蘇聯就是依靠從西伯利亞調來的常駐軍隊,挽救了千鈞一髮的局面。這好比是德國綁起了一隻手,與可以全力以赴、還可以做場間休息的蘇聯作戰,不利之處非常明顯。

2. 軸心國聯盟:德、日、意雖然早已形成三國軸心,但在整個二戰進程中,軸心國及其若干僕從國始終未能有密切的戰略合作,事實上是各自為戰,甚至互相拆臺。這些跡象在蘇德戰爭前便可見一斑:

意大利和德國結成了鋼鐵盟約,可是波蘭戰役開始前,墨索里尼卻通知希特勒,意大利不準備參加對波作戰,惹得希特勒大發雷霆。反而在法國戰役時法蘭西敗局已定後,意大利倒對法宣戰撿便宜,結果22個意大利師被6個法國師牢牢擋在阿爾卑斯山脈,又讓希特勒大肆輕蔑了一番。

意大利不通知德國,貿然進攻東非、北非、阿爾巴尼亞、希臘,結果意軍不堪一擊,招至慘敗。不僅破壞了原本符合德國期望的巴爾幹和非洲地區的均勢,還使得德國不得不派出部隊挽救丟臉的戰友,間接導致了兵力的分散及“巴巴羅薩計劃”的延遲。

當年希特勒在西班牙內戰時助了佛朗哥一臂之力。但是當希特勒希望佛朗哥回報,實施其制定的“非尼克斯計劃”,佔領直布羅陀海峽掐住英國命脈時,得到的回答卻使他失望。

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決定二戰進程的蘇德戰爭中:

芬蘭雖然和德軍一起進攻列寧格勒,但是讓希特勒驚恐萬狀的是:芬蘭軍隊一到達芬蘭的舊國界線,便不再前進一步!無論德國如何向芬蘭施壓也沒用,德軍只好獨自進攻列寧格勒。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讓日本內閣集體下臺。不久之後,日本還以顏色,也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將國策在“北進”和“南進”之間選擇了後者。假設在 1941年日本和德國東西夾擊蘇聯的話,蘇聯危矣。

如同德國對“巴巴羅薩計劃”諱莫如深一般,日本同樣保守祕密到最後一刻,偷襲珍珠港直接導致了美國的參戰。而希特勒原本長期以來面對著美國的挑釁,忍氣吞聲不予宣戰的意圖,被一舉打破。雖然希特勒對人宣稱:“我們擁有了一名4000年沒打敗過的夥伴了!”但私下裡,恐怕希特勒還是要怒罵鼠目寸光的日本惹出了一位強大的對手吧。丘吉爾就在得悉珍珠港事變後喜形於色,知道勝券在握而安然入睡,也證明了這一點。

3. 戰爭指揮:德軍官兵的作戰素質固然是無與倫比,但蘇德戰爭中德軍高層的指揮卻可以說是問題重重:

希特勒一手建立的德軍最高統帥部(OKW)和陸軍總司令部(OKH)職責範圍重疊,權限交叉。它們之間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希特勒和德軍高級將領間常常意見不和,互不信任。

希特勒獨斷專行,過於集權,不把權力下放,越級指揮。不僅在大的戰略方向上一意孤行,甚至干涉作戰指揮到營連一級,軍隊無法根據戰場情況作出合理處置。德軍司令官自嘲道:“沒有元首的命令,我都不敢把哨兵的崗位從門口移到窗邊。”

德軍在二戰中重大決策錯誤如下,略舉幾例:

莫斯科會戰,德軍敗勢已成後,希特勒堅決不準撤退,直接導致了大批德軍被消滅,大傷元氣。德軍次年起再也沒有發起全面進攻的實力,只好實行重點進攻;

1942年德軍同時進攻伏爾加河和高加索地區,結果力量分散,兩個戰略目標一個都沒達成;

斯大林格勒會戰,把整師整團的德軍精銳野戰部隊投入到城市的絞肉機中,造成大量傷亡;第六集團軍被圍後,不允許撤退,被蘇軍全殲;

庫爾斯克會戰的進攻時期先是一拖再拖,變成了強行進攻既然陣地站而不是閃擊戰;之後又在戰局最關鍵的時候調走南線幾個精銳黨衛隊裝甲師用於應對盟軍的登陸意大利,致使失去了堡壘戰役獲勝的最後一線希望。

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德軍的失敗更多的是受制於軍隊和裝備上的極度劣勢,相當多的時候是拆東牆補西牆,迫於無奈,故不再一一討論。

不可否認,二戰中德國許多錯誤的作戰決策,是導致德軍受到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如果德軍的作戰指揮體

系能夠健全運作、不受干擾的話,德軍的成就理應更佳。

4. 武器裝備:德軍武器雖然性能優良,但過於精密,不便於大量生產。“虎”式、“豹”式坦克最後還是淹沒在T34坦克的群狼戰術中。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不重視戰略空軍,因此根本沒有遠航程大載彈量的戰略轟炸機可以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無法摧毀蘇軍後方原料產地、生產基地、物資中心,從而釜底抽薪。Ju87斯圖卡縱然能在戰場前線耀武揚威,終究不過是揚湯止沸。

5. 種族主義:如前所述,蘇德戰爭初期德軍還被看作是解放者。可是希特勒的種族政策卻決定了他無法把被佔領地的人民爭取過來,斯拉夫人和猶太人都被看成是必須消滅的劣等民族。納粹德國實行的大規模屠殺猶太人、蘇軍戰俘;一律處決蘇軍政治委員的命令;一個德國人死要讓百個蘇聯人償命的反遊擊措施……,這些恐怖措施把蘇聯人推向了自己的敵對面,激起了蘇聯人民的反抗意志,給自己製造了無數的敵人。

6.戰略資源:德國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戰略資源匱乏,一戰失利後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戰時所需物資大多要靠進口,如羅馬尼亞的石油、挪威的鐵礦。儘管蘇德戰爭爆發時德國可以利用的幾乎是整個歐洲的資源,但還是不敷使用,比如德國自己還要生產人造橡膠和人造汽油,雖然成本巨大,但不得以而為之。故在蘇德戰爭中,對戰略資源的掠奪一直就是德軍的一個重要目標,某種程度上也干擾了戰略決策。而當戰爭曠日持久進行下去後,資源更顯不足。德軍在戰場上的失敗又會導致資源產地的進一步丟失,從而加速了戰敗的頹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