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宋真宗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美女 傍晚談情說愛 2017-07-07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壹·一種能力

喜愛讀書能帶給一個人什麼好處?

宋朝第三個皇帝,宋真宗趙恆專門為此寫了首詩,大意是說,讀了書,成了名,就能左手環抱大美女,右手鈔票多如毛。這個觀念流傳千年深得人心,且前前後後被無數成功人士佐證。

鑿壁偷光的匡衡,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上刻苦攻讀的正面典型,為了讀書不但拆牆偷光,還給大戶免費打工換書看,後來,他成為西漢丞相,被封地3100頃,相當於400個故宮那麼大。

顧炎武6歲啟蒙,10歲讀史,11歲讀資治通鑑,後來成為清初大儒。他在全國各地都置下了房產和小妾,供各地考察出差時用。

紀曉嵐7歲參加童子試獲封“神童”,31歲已成為乾隆身邊的侍讀學士,主要工作就是陪乾隆讀書,後來一路從內閣學士升到禮部尚書,一生娶了7個老婆,私生活方面號稱“日御數女”。你看,書中不但有美女,還有技巧。

魯迅少年時堅持夜讀,邊讀邊嚼辣椒,驅寒解困,後來成為著名文學家,還娶了小自己17歲的女學生。

……

喜愛讀書的人,最終就會得到這些東西嗎?你如果真這樣想,那未免也太膚淺了,太缺乏讀書了,每個人的成功都是複合因素促成的。上面這些結果都是讀書帶來的可預期的顯性結果,真正能幫助孩子成功的是,讀書帶給他們的隱性結果。

比如,終身學習的習慣。

喜愛讀書,意味著,內心對知識有足夠的好奇與渴求,通過讀書,在滿足知識需求的同時,又發現更多的知識缺口。一個人走進書海中,就好比走進了醫院,從一開始不覺著自己缺錢,到最後發現哪兒哪兒都需要錢。讀書也是一樣,從一開覺著自己啥都懂,到最後感覺自己啥都不懂。

然後,帶著一本書的問題,去下一本書中找答案。問題——答案——問題的習慣模式、簡單實用的解決問題的思維就開始成型,那就是去書中找你要的答案,如果一本沒有,那就兩本。漸漸地,就會對讀書,或者說對知識產生了依賴。

願意為豐富學識,去付出時間的人,肯定不會活得很差勁。

就像以上例子中的所有人,他們並非只是在求學時期讀了幾本後,而是終生保持了讀書的習慣,從讀書中獲得的知識,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讓他們看清了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了更旺盛的求知慾望。

被一杯杯水滋養的人,最終會挖出一汪泉,泉多了流成河,河大了匯成海。

最後,銀子,房產,小妾,都是水到渠成嘛。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貳·一種生活

就像有人用音樂填充精神世界,有人用運動喚醒疲憊靈魂。

讀書,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 則義理不交於胸中, 便覺言語無味, 面目可憎。"簡單的說就是,文化人要是三天不讀書,那長得就沒法看了。這是你醜你先睡,我美我讀書的文言文說法。

楊絳先生的父親有一次問楊絳:“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

她說:“不好過。”

“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

她說:“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親笑了,說:“我也這樣。”

到了楊絳這裡,她覺著什麼焦慮什麼難受什麼迷茫,這都不叫事,所有的問題只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和楊絳同時代的冰心,則將讀書當作“生命中最大的快樂”。不為錢,不為名,就為圖個樂呵兒就值得讀一輩子!

平凡人生,真能做到一輩子快快樂樂,就很不簡單,很不平凡。

坊間還流傳一句話,說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氣質根源於一個人內在的深度。

深度體現在日常,拿起手機,你能聊聊一個聾啞學校老師的夢想——怎樣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旅行西藏,你也能說說文成公主為什麼要嫁給松贊干布從而有了布達拉宮;說到吃,你也知道東坡肘子跟蘇東坡關係不大,就像奧爾良並沒有烤翅一樣。

通過讀書,你瞭解到一滴水中藏著的海洋,一粒米身後的廣袤土地。你的世界便不再侷限於尺寸間,點線間,你的生活便拉開了寬度和深度。

一個人的積澱,就是一個人的氣質,就是一個人的模樣。黃庭堅沒說錯,人的長相真的跟讀書多少有關哈!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叄·一種朋友圈

讀書,會給孩子帶來牛逼的朋友圈。

家長們從小教唆孩子,“不要跟壞孩子一起玩。”

這句話裡面包含著一條質樸的道理——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跟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類似——一個人的月薪,差不多就是身邊5個朋友的平均月薪。也就是說,你牛不牛,先看你朋友圈牛不牛。

蔡鍔16歲考入長沙實務學堂,師從梁啟超、譚嗣同,期間與梁啟超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留學日本又與蔣百里、楊度等人同學,被先鋒堆擁簇著前行,想不走時代潮頭上都難。

揚振寧和鄧稼先是同鄉,初中同學,西南聯大同學,一起坐船去美國留學。後來一個成為諾貝爾獎物理學家,一個成為“兩彈元勳”。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胡春宏、倪進仁,是武漢大學本科同學,畢業後同赴清華大學讀研,並住進同一間宿舍,2009,,2013,2015年,三人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屋三院士”成為當時熱門的新聞。

喬布斯14歲認識了斯蒂夫·沃茲尼亞克,21歲時,與他一起創立了蘋果公司。

……

都是喜愛讀書的人,有的因考學聚在一起,有的因為愛好聚在一起,然後,各自散發的力量與光芒,影響著彼此,形成了耀眼的光環。

書,成為光芒鏈接光芒的媒介。

它讓我們相信,光芒萬丈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成語。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肆·一種氣度

茨威格說:“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親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他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由於他們這種崇高的幫助,他將懷著摯愛的同情踏遍整個的世界。”

因見多識廣,而心平氣和;因縱觀萬象,而心生悲憫;因歷經迷思,而心念堅定。

閱讀的真正作用,是在急進的激流中,守護一方精神世界,在浮躁的浮塵中,找回真實的自我。

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個人的房間》中說:“若以書而論,每本書都會變成你自己的房間,給你一個庇護,讓你安靜下來。”

安靜,是這個油頭粉面的世界裡,難得的一份心情。

安靜,不是寂然無聲,而是心安,是惶惶四顧後,心有安放之所。

所以,這才是一個贏家應該有的模樣——

生於浮世,內心安穩,不隨波逐流,也不避世而居,永遠站在與世俗不近不遠的位置上,走少有人走過的路。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