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宋朝 李煜 荼蘼 詩歌 日久才能生情 日久才能生情 2017-09-28

天天落雨,心情總歸有些寂寥。昨夜的電閃雷鳴聲裡,望著窗外的雨簾,忽然想起前些天看過的一篇美文,字裡行間充溢著的淡淡憂傷,是關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我初中起就十分喜歡李煜的文字,於被逼無奈的事情,李煜沒有選擇“與其痛苦承受,不如雄起奮鬥”,他的選擇是逃避,之後是逆來順受。就像是他少年時在離金陵不遠的鐘山度過的那段隱居生活一樣,逃離宮中的勾心鬥角,也不必看父親鬱鬱寡歡的臉色,這點相似於昭明太子,每次去位於虞山山麓的讀書檯喝茶,我都望著那石階盡處的亭臺發呆,是不是大梁太子就是因為在這裡讀書忘情著了涼,不幸得了風寒而英年早逝,後來才知道他是水溺而亡,如果繼承大統,也許大梁斷不會中落。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都說胸懷天下,當一個有為的君主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我起初看《明朝那些事》的時候,還有點鄙視這些頑劣皇帝的無所作為,做商人、做木匠的瞎折騰,如今想來都是宿命,誰愛當誰就當去吧!他只願與暮鼓晨鐘、書山墨海為伴,閒時填詞作畫、練練書法,徜徉於“琴棋書畫詩酒茶花”的日子裡,這樣的生活何其逍遙!如同他在《漁父》裡寫的意境:“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他肯定在想,要是一輩子都能這樣泛舟逍遙該有多好,做一個悠然自在的漁翁,沒有紛亂的世事,沒有沉重的煩惱,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其實以文字意淫的角度,我也這麼想,只不過自己明晰“上有老來下有小”的責任,容不得自己放縱不羈。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那段快樂的風流時光,雖然趕不上魏晉遒勁,他給自己取號“鐘山隱者”、“蓮峰居士”,他希望一輩子都能住在這裡,遠離世俗,獨自隱居。李煜在詩詞書畫上的確天賦自來,他擅長行書,以獨特的顫筆筆法行文,線條遒勁,好比寒鬆霜竹,世稱“金錯刀”;還以卷帛為筆,寫非常大的字,人稱“撮襟書”。在畫作上,他畫的竹子,從根到梢都很小很細很瘦硬,被稱為“鐵鉤鎖”,他的詩詞更是獨步天下,也精妙於音律,文化藝術的造詣幾近登峰造極。做一個太平盛世的富貴閒人,是多少人的夢想!可惜,李煜沒有這樣的機會。生於帝王之家,無奈當上國主的李煜,被逼著過起了立志逃避的生活。對於個人而言,遇事持有逃避態度,也許耽誤的是自己,還有波及家庭的福祉,如同當下我的某些狀態;而對一國之主而言,這種逃避,就是在一步步走向亡國邊緣。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離公元1000年差20來年的某個春天,宋太祖趙匡胤以李煜拒絕來朝為荒唐藉口,聯合佔據半壁江南的吳越國發兵攻打南唐。南唐,這個在李煜的統治下苦苦支撐了十四年的國家,終於走到了國破家亡的最後關頭。李煜,也終於從“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當中愕然醒來,決心和這個準備奪走他土地王權的人決一死戰。然而無可奈何花落去,一切都為時已晚,北宋大軍建起了中國史上第一座橫跨長江的簡易大橋“浮橋”,迅速登岸沿長江攻到了金陵,兵臨城下且已無險可守,還有什麼比夢醒之後卻發現無路可逃更悲哀的事情呢?悲催啊!抵抗已經無用,何必連累金陵城中無辜百姓的性命!李煜帶領手下四十餘名官員“肉坦出降”,被俘至汴京,封為“違命侯”,據說李煜被押送渡江的那天,金陵的天空飄灑著片片晶瑩的雪花。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從高高在上的一國之主淪為異國階下之囚,李煜的心中湧出無數蒼涼悽慘,他提筆寫下了著名的一首詞《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從此後,汴梁城的禁院裡,李煜的詞境界大開,從纏綿悱惻的風花雪月到切入骨髓的淒涼悲壯,眼界亦陡然開闊,生出許多人生感慨,意境越發深遠,形成了獨特的詞格。然而這一切都是以亡國為代價的啊!可嘆!生既無歡,死又何懼!然而李煜不想死,他知道他來到這人世間是個錯誤,可是他仍然眷戀,他眷戀那“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的娥皇,他的初戀、他的妻,他那善歌舞通音律、豔壓群芳的大周后。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他眷戀他們在一起重修失傳了兩百多年的《霓裳羽衣曲》殘譜的每一個日日夜夜,眷戀“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開,重按霓裳歌遍徹”的快樂時光;他眷戀她“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的嬌憨可愛、萬種風情,然而他卻做了對不起她的事情,在她重病的時候他還和前來探病的大周后的妹妹偷偷約會:“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這廝竟然姐妹通吃。他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他明明是如此的愛著大周后的啊,也許因為妹妹就像是當年的娥皇那樣青春明媚?也許他不忍看到妻子病中痛苦的呻吟而又一次選擇了逃避?還是,他原本就是個薄情郎,忘卻相濡以沫,辜負了夫妻情深。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然而這浮塵凡世啊,花花世界,偏偏又是如此令人眷戀!那滿腔愁思,彷彿飄散的落梅花瓣,拂了一身還滿。他眷戀他深深愛著的詞,“詞”就是他的精神寄託。他可以在每一個春意闌珊的雨夜,不用時時被亡國的痛苦啃噬,因為“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他也可以在不敢獨自憑欄遠望無限江山的時刻,抒發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然而春已去、國已破,他只是這人世間最不該存在的一個傷心過客。又是一個難眠的漫漫長夜,他的小周後,那個最愛穿“天水碧”羅衫、最愛畫“百花妝”、當年和他偷偷約會的娉婷嫋娜的女孩兒,即使穿著布衣也難掩她清新脫俗的氣質,她又被宋太宗趙光義派人硬生生的給帶走了,面對兵丁手中明晃晃的刀槍,寒光一閃,他怕死,他還不想死。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初秋之夜,只有梧桐葉在風中陪伴他哭泣,這個亡國之君、這個苟延殘喘的階下囚,孤身登上西樓。看著一彎淒冷的如鉤彎月,它經歷了多少次的盈盈虧虧、又見證了人世間多少次的悲歡離合?“三千里家國”江山被人生生奪去是怎樣一種窩心滋味?連最愛的人清白都保護不了是什麼苦澀滋味?離愁,是枝葉離開了根的漂泊無依、孤苦伶仃啊!他寫下了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小周後踉蹌著回來了,衣冠不整、滿臉淚痕。她對著他大哭、大罵,她使勁捶他、咬他,他卻一動不動,心如刀割。他恨,他恨趙匡胤兄弟倆,一個亡了他的國,一個辱了他的妻。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他恨天、恨地,他恨這個世界,他善良,誰也沒有招惹,可是為什麼偏偏要他來承受這一切家國仇恨!可是他更恨自己,為什麼這麼窩囊,如果國器還在,怎麼會承受如此的屈辱!一朝帝王如今淪落到如此地步,怎不叫人扼腕嘆息。他又想如果他不是生在帝王家,也不至於如此悽慘,可是生命沒有太多假設,只有曾經,只有悔恨。他曾經擁有過多麼美好的回憶啊!可是為什麼美好的事物總是那樣匆匆、匆匆那年,他還能回到過去嗎?不可能了,他看著破碎的春、破碎的心、破碎的夢、破碎的山河,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寫下這首讓人心碎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生命也將在冥冥中走向終結。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李煜的生日是中國的“七夕節”,七夕在唐宋是重要節日,尤其是針對乞巧的閨閣女子而言。而他於七月初七自己的生日剛剛填了一首新詞,來抒發他的亡國之恨。國家,他在位時只覺得這個詞是個負擔,而失去時他卻又感到了切身之痛。隨著《虞美人》的歌聲幽怨的飄蕩出來,那痛入心扉的悲哀啊,使聽者都聞之落淚。不幸的是宋太宗派人暗聽的內監也聽見了,隨即飛報,於是小雞肚腸的趙光義殺心頓起:李煜你還在想你的國,難道你還想復國不成!! 於是,他派遣人連夜送去一杯毒酒,據說這種叫做“牽機藥”的劇毒會令人五臟俱裂、痛不欲生。李煜萬般無奈的喝下了這杯毒酒,據說痛苦使他的頭和腳蜷縮在一起,成為一張弓的形狀,他最後七竅流血,在小周後的懷裡痛苦死去,時年四十二歲,而小周後也再無顧忌、再無留戀、再無牽掛,隨之懸樑殉情而死。一雙苦命鴛鴦,再也不能琴瑟和鳴,而多年以後的北宋“靖康之難”,徽、欽二帝被俘之後,帝后妃嬪亦飽嘗百般凌辱,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傳說佛典中記載了天上的一種花,它白色而柔軟,散發著清幽的香氣,只要看到此花的人,心中的惡念自會去除。可是這種花在人間開的時間很短,而且它是春天悄然開放的最後一種花,它的名字叫做“荼蘼”,而當它努力綻放芬芳的時候,表示春天已經過去了。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它的花語是“末路之美”,聽來是如此的悲慼戚。李煜就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他是那樣單純、自然、率真、毫不矯飾,讀他的純美詩詞,彷彿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整個的心靈世界一下子捧到了世人的面前,無論對與錯,都是那樣真誠而坦白,一如潔白綻放的荼蘼。國學大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這樣評價李煜:“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也許是有些人就是揹負了上天的命運與安排吧,李煜擁有了那樣纖塵不染的赤子之心,卻遭遇這樣刻骨的國仇家恨,他來到這人世間,就是要用他的血、他的淚、他的詞直悟人生的苦難無常,所以讀他的詞並不在於字字珠璣的文字綺麗、抒情委婉,而是具有一種強大無比、感染人心的力量。“做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這個自認為來到人世間是個絕對錯誤的君主,他在詞史上做的貢獻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會知道有多麼偉大!他“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在他被俘汴京的那個幾年,引得整個汴京的文人都在爭先恐後的填詞,以至於後人談宋必及宋詞,尤其是我這種醉心於文字的字匠。恐怕連宋太祖趙匡胤也不會想到,他抓來的這個人,會對他所開創的王朝在文學上產生那樣深遠的影響,被人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像是錯來到人世間的荼蘼花,充溢淡淡的憂傷,塵煙過,知多少

他的詞有一種無聲無息的感召力量,我等同他於我喜歡張信哲的歌,淡淡的憂,淡淡的傷,總會在不經意間撥動我們心中的層層漣漪,勾起對境遇的幽幽怨念,甚至是觸景喻人的泛泛怨艾。那些悽麗婉轉的憂傷,原來早已深埋我們心底。當我們在某一個美麗的夜晚,一遍一遍讀著他用血淚寫成的文字,總會覺得他似乎從未走遠,我也從著他的清懷思緒,一如吳地連綿不絕的秋雨,而那首千古絕唱《虞美人》,也在這空簷滴雨的伴奏下低吟:“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配圖用一組美篇模特的粉色窄袖衫襦圖片,頗符合宋人服飾窄、瘦、長、奇的審美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