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定窯黑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蔡襄將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茶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其中“茶盞”條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的問世,對鬥茶之風在朝野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建盞中的精品成了權貴、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詩壇巨匠、文士抒發情懷不斷謳歌的寵兒。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燒造規模不斷擴大,光龍窯就多達10餘條,並很有可能生產底足內刻印“供御”、“進琖”款的建盞進貢朝廷。

  • 微觀建盞

建盞釉中鐵的含量高達7%左右,但石灰釉的溶解上限約為5.5%,餘者一概析出。建釉外觀美不勝收,幕後功臣正是這種析晶作用。兔毫建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佈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陽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而被稱為鷓鴣斑。曜變建盞的典型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曜變”一詞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應來源於日語,意為光彩奪目的窯變。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定窯黑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蔡襄將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茶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其中“茶盞”條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的問世,對鬥茶之風在朝野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建盞中的精品成了權貴、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詩壇巨匠、文士抒發情懷不斷謳歌的寵兒。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燒造規模不斷擴大,光龍窯就多達10餘條,並很有可能生產底足內刻印“供御”、“進琖”款的建盞進貢朝廷。

  • 微觀建盞

建盞釉中鐵的含量高達7%左右,但石灰釉的溶解上限約為5.5%,餘者一概析出。建釉外觀美不勝收,幕後功臣正是這種析晶作用。兔毫建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佈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陽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而被稱為鷓鴣斑。曜變建盞的典型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曜變”一詞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應來源於日語,意為光彩奪目的窯變。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考古發掘或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精品多為兔毫盞,油滴盞屈指可數,海內外市場上的流通品類型也大致如此。不僅建窯系,北方定窯系、吉州窯系等窯址發現的殘片中,油滴紋殘片數量也遠少於兔毫紋殘片。收藏傳承清晰的宋代油滴紋建盞存世量很少,堪稱“少如鳳毛麟角的珍罕”,這也決定了建窯黑釉茶盞以“斑點為貴,條紋次之”,即油滴盞貴於兔毫盞。2016年9月,建盞創造了一個新的價格神話,日本資深藏家臨宇山人持有的一隻南宋建窯油滴盞在紐約佳士得秋拍中以1170.1萬美元成交,摺合人民幣近8000萬元。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定窯黑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蔡襄將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茶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其中“茶盞”條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的問世,對鬥茶之風在朝野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建盞中的精品成了權貴、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詩壇巨匠、文士抒發情懷不斷謳歌的寵兒。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燒造規模不斷擴大,光龍窯就多達10餘條,並很有可能生產底足內刻印“供御”、“進琖”款的建盞進貢朝廷。

  • 微觀建盞

建盞釉中鐵的含量高達7%左右,但石灰釉的溶解上限約為5.5%,餘者一概析出。建釉外觀美不勝收,幕後功臣正是這種析晶作用。兔毫建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佈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陽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而被稱為鷓鴣斑。曜變建盞的典型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曜變”一詞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應來源於日語,意為光彩奪目的窯變。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考古發掘或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精品多為兔毫盞,油滴盞屈指可數,海內外市場上的流通品類型也大致如此。不僅建窯系,北方定窯系、吉州窯系等窯址發現的殘片中,油滴紋殘片數量也遠少於兔毫紋殘片。收藏傳承清晰的宋代油滴紋建盞存世量很少,堪稱“少如鳳毛麟角的珍罕”,這也決定了建窯黑釉茶盞以“斑點為貴,條紋次之”,即油滴盞貴於兔毫盞。2016年9月,建盞創造了一個新的價格神話,日本資深藏家臨宇山人持有的一隻南宋建窯油滴盞在紐約佳士得秋拍中以1170.1萬美元成交,摺合人民幣近8000萬元。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長期以來,優良而稀少的建盞一直是日本上層階級珍藏的寶物,尤其在15世紀達到高潮。成書於16世紀前期日本室町幕府時代的《君臺觀左右帳記》中記載,曜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時至今日,精品建盞也大都被日本收藏,僅存於世的3件曜變建盞都被日本視為國寶,油滴建盞傳世品也僅10餘件,其中一件為日本國寶。而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建盞,更是被吹捧為天下第一名盞。

此盞是三菱彌之助的舊藏,購於日本大正年間(1912—1926年),耗資之巨,令人咋舌,成交價格相當於當時1500套別墅價格之總和。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定窯黑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蔡襄將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茶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其中“茶盞”條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的問世,對鬥茶之風在朝野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建盞中的精品成了權貴、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詩壇巨匠、文士抒發情懷不斷謳歌的寵兒。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燒造規模不斷擴大,光龍窯就多達10餘條,並很有可能生產底足內刻印“供御”、“進琖”款的建盞進貢朝廷。

  • 微觀建盞

建盞釉中鐵的含量高達7%左右,但石灰釉的溶解上限約為5.5%,餘者一概析出。建釉外觀美不勝收,幕後功臣正是這種析晶作用。兔毫建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佈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陽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而被稱為鷓鴣斑。曜變建盞的典型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曜變”一詞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應來源於日語,意為光彩奪目的窯變。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考古發掘或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精品多為兔毫盞,油滴盞屈指可數,海內外市場上的流通品類型也大致如此。不僅建窯系,北方定窯系、吉州窯系等窯址發現的殘片中,油滴紋殘片數量也遠少於兔毫紋殘片。收藏傳承清晰的宋代油滴紋建盞存世量很少,堪稱“少如鳳毛麟角的珍罕”,這也決定了建窯黑釉茶盞以“斑點為貴,條紋次之”,即油滴盞貴於兔毫盞。2016年9月,建盞創造了一個新的價格神話,日本資深藏家臨宇山人持有的一隻南宋建窯油滴盞在紐約佳士得秋拍中以1170.1萬美元成交,摺合人民幣近8000萬元。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長期以來,優良而稀少的建盞一直是日本上層階級珍藏的寶物,尤其在15世紀達到高潮。成書於16世紀前期日本室町幕府時代的《君臺觀左右帳記》中記載,曜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時至今日,精品建盞也大都被日本收藏,僅存於世的3件曜變建盞都被日本視為國寶,油滴建盞傳世品也僅10餘件,其中一件為日本國寶。而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建盞,更是被吹捧為天下第一名盞。

此盞是三菱彌之助的舊藏,購於日本大正年間(1912—1926年),耗資之巨,令人咋舌,成交價格相當於當時1500套別墅價格之總和。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另外,日本人多稱建盞為“天目”,如“曜變天目”等,這是因為宋時日本僧人到浙江臨安天目山學習佛經,隨以“天目”稱吃茶所用的茶盞。後來,這類茶盞隨日本僧人流入日本,被廣泛稱為天目盞。這種說法在日本、中國港臺地區很是流行。經考證,“天目”一詞約在1335年首次出現於日本文獻中,而直到16世紀中期,“天目”才與建盞發生關係。“天目”在古代日本泛稱各類由中國帶入的茶碗,非專指建盞。


建盞的價值客觀來說,建盞外形不如其他瓷器精美,顏色也不夠漂亮,但卻能夠在宋代大放異彩。究其緣由,是因為建盞在美學上符合宋代思想文化的追求,在實用性上符合宋代鬥茶活動的需要,可以說是美學與實用的恰當結合,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其伯父蔡襄,“嘗得水精枕,中有桃花一枝,宛如新折,茶甌十,兔毫四,散其中,凝然作蛺蝶狀,熟視若舞動,每寶惜之”。不難看出,早在北宋時建盞就名滿天下,已價格不菲,燒製精美者恐怕只是少數達貴顯貴、士大夫才能享用,即便地位如蔡襄者,所得“茶甌十,兔毫四”,亦“每寶惜之”。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定窯黑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蔡襄將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茶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其中“茶盞”條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的問世,對鬥茶之風在朝野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建盞中的精品成了權貴、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詩壇巨匠、文士抒發情懷不斷謳歌的寵兒。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燒造規模不斷擴大,光龍窯就多達10餘條,並很有可能生產底足內刻印“供御”、“進琖”款的建盞進貢朝廷。

  • 微觀建盞

建盞釉中鐵的含量高達7%左右,但石灰釉的溶解上限約為5.5%,餘者一概析出。建釉外觀美不勝收,幕後功臣正是這種析晶作用。兔毫建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佈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陽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而被稱為鷓鴣斑。曜變建盞的典型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曜變”一詞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應來源於日語,意為光彩奪目的窯變。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考古發掘或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精品多為兔毫盞,油滴盞屈指可數,海內外市場上的流通品類型也大致如此。不僅建窯系,北方定窯系、吉州窯系等窯址發現的殘片中,油滴紋殘片數量也遠少於兔毫紋殘片。收藏傳承清晰的宋代油滴紋建盞存世量很少,堪稱“少如鳳毛麟角的珍罕”,這也決定了建窯黑釉茶盞以“斑點為貴,條紋次之”,即油滴盞貴於兔毫盞。2016年9月,建盞創造了一個新的價格神話,日本資深藏家臨宇山人持有的一隻南宋建窯油滴盞在紐約佳士得秋拍中以1170.1萬美元成交,摺合人民幣近8000萬元。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長期以來,優良而稀少的建盞一直是日本上層階級珍藏的寶物,尤其在15世紀達到高潮。成書於16世紀前期日本室町幕府時代的《君臺觀左右帳記》中記載,曜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時至今日,精品建盞也大都被日本收藏,僅存於世的3件曜變建盞都被日本視為國寶,油滴建盞傳世品也僅10餘件,其中一件為日本國寶。而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建盞,更是被吹捧為天下第一名盞。

此盞是三菱彌之助的舊藏,購於日本大正年間(1912—1926年),耗資之巨,令人咋舌,成交價格相當於當時1500套別墅價格之總和。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另外,日本人多稱建盞為“天目”,如“曜變天目”等,這是因為宋時日本僧人到浙江臨安天目山學習佛經,隨以“天目”稱吃茶所用的茶盞。後來,這類茶盞隨日本僧人流入日本,被廣泛稱為天目盞。這種說法在日本、中國港臺地區很是流行。經考證,“天目”一詞約在1335年首次出現於日本文獻中,而直到16世紀中期,“天目”才與建盞發生關係。“天目”在古代日本泛稱各類由中國帶入的茶碗,非專指建盞。


建盞的價值客觀來說,建盞外形不如其他瓷器精美,顏色也不夠漂亮,但卻能夠在宋代大放異彩。究其緣由,是因為建盞在美學上符合宋代思想文化的追求,在實用性上符合宋代鬥茶活動的需要,可以說是美學與實用的恰當結合,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其伯父蔡襄,“嘗得水精枕,中有桃花一枝,宛如新折,茶甌十,兔毫四,散其中,凝然作蛺蝶狀,熟視若舞動,每寶惜之”。不難看出,早在北宋時建盞就名滿天下,已價格不菲,燒製精美者恐怕只是少數達貴顯貴、士大夫才能享用,即便地位如蔡襄者,所得“茶甌十,兔毫四”,亦“每寶惜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末明初散茶流行,茶具的選擇傾向質地細膩的白瓷。宜興紫砂茶具崛起,對瓷茶具衝擊巨大,成為明清上流社會茶具的首先。明清時期對建盞的需求多停留在收藏層面,或者是對宋代點茶、鬥茶的復古層面,這種情況明清兩代相差不大。晚清以來,中國頻遭變亂,大量文物藝術品從各種正當、非正當渠道流入發達國家,茶具精品多流入日本。日本學習唐宋茶事並延續下來,對唐宋青瓷、黑瓷、白瓷茶具都極為重視。


"
  • 何為建盞

900年前的宋徽宗趙佶,也曾用他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妙句:“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簡單地說,建盞就是建窯燒製的窯變結晶黑釉茶盞,是由建窯的“建”和茶盞的“盞”的合成的茶具名稱。事實上,建盞的盞、碗、甌之稱甚為混亂,歷代文獻資料中亦不明確,市場上更是盞、碗、甌互稱。有學者比較得出,盞、碗之別在於器壁,壁直者為盞,圓弧者為碗;而碗的器形比甌大,甌的器腹又比碗深。有點混亂是吧,姑且聽之,建盞之名就是建窯黑釉茶盞、茶碗、茶甌的通稱,為敘述方便,本文所言“建盞”之名包括盞、碗、甌,且保留原始材料中的叫法。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紋盞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建盞歷史

考古出土實物證實,中國黑釉瓷器東漢時已經燒製成功,早期南方黑瓷的胎土多數燒結溫度較低,北方的胎土燒結溫度較高。兩宋是黑釉茶具燒製的高峰,黑釉多為石灰釉,著色劑為含鐵量較高的化合物,燒成溫度多在1300攝氏度以上,尤以福建建陽的建窯黑釉茶盞——建盞為代表。建窯又有建陽窯、烏泥窯之稱,始燒於晚唐五代,主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池中、後井兩村一帶,總範圍約11萬平方米,盛燒於兩宋,盞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線斜直者為代表。建盞的胎土多以含鐵質多的紅、黃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顯,燒成後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觸手較粗,胎體厚重壓手,黑釉是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可以形成多種花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建窯黑釉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 建盞的審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為避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宦官亂政的現象,而採取的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之一。茶具的造型設計離不開特定時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盞的興起正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學體系及禪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審美上偏好樸素自然、和諧純淨,建盞造型拙樸、色澤沉靜、意境深邃,正與宋朝的審美觀相符。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特殊的鬥茶文化由來

在茶文化方面,宋代的飲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從閩北民間興起,並向全國傳播。鬥茶又稱“茗戰”、“點試”,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的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它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在鬥茶藝術不斷向更高境界推進的過程中,茶具的品質也須不斷提高,才能適應需求。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 建窯黑釉盞 大英博物館藏


  • 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像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面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像粟米粒那樣在粥面分布。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凝聚不散的稱為“咬盞”;湯花如若散退較快,盞沿會有水的痕跡,叫“雲腳渙亂”,鬥茶時若先現出水痕,即為失敗者。三品茶湯,經過觀色、聞香、品味三道程序,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獲全勝。宋人鬥茶,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 建盞成為鬥茶的工具

作為量身定做的功能之器,黑釉建盞與淺色茶湯、茶沫互相襯托,又因壁厚具有保溫之效。而建盞上大下小的“V”字形設計,為風靡於宋代的鬥茶提供了最為理想的結構空間。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完美適應鬥茶活動所需,故而能夠迅速在各種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甚至連北方的定窯也曾受其影響燒製過一系列黑釉瓷器。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北宋 定窯黑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蔡襄將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進行總結推廣,撰寫了一部茶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其中“茶盞”條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的問世,對鬥茶之風在朝野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建盞中的精品成了權貴、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詩壇巨匠、文士抒發情懷不斷謳歌的寵兒。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燒造規模不斷擴大,光龍窯就多達10餘條,並很有可能生產底足內刻印“供御”、“進琖”款的建盞進貢朝廷。

  • 微觀建盞

建盞釉中鐵的含量高達7%左右,但石灰釉的溶解上限約為5.5%,餘者一概析出。建釉外觀美不勝收,幕後功臣正是這種析晶作用。兔毫建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佈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陽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而被稱為鷓鴣斑。曜變建盞的典型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曜變”一詞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應來源於日語,意為光彩奪目的窯變。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考古發掘或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精品多為兔毫盞,油滴盞屈指可數,海內外市場上的流通品類型也大致如此。不僅建窯系,北方定窯系、吉州窯系等窯址發現的殘片中,油滴紋殘片數量也遠少於兔毫紋殘片。收藏傳承清晰的宋代油滴紋建盞存世量很少,堪稱“少如鳳毛麟角的珍罕”,這也決定了建窯黑釉茶盞以“斑點為貴,條紋次之”,即油滴盞貴於兔毫盞。2016年9月,建盞創造了一個新的價格神話,日本資深藏家臨宇山人持有的一隻南宋建窯油滴盞在紐約佳士得秋拍中以1170.1萬美元成交,摺合人民幣近8000萬元。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長期以來,優良而稀少的建盞一直是日本上層階級珍藏的寶物,尤其在15世紀達到高潮。成書於16世紀前期日本室町幕府時代的《君臺觀左右帳記》中記載,曜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時至今日,精品建盞也大都被日本收藏,僅存於世的3件曜變建盞都被日本視為國寶,油滴建盞傳世品也僅10餘件,其中一件為日本國寶。而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建盞,更是被吹捧為天下第一名盞。

此盞是三菱彌之助的舊藏,購於日本大正年間(1912—1926年),耗資之巨,令人咋舌,成交價格相當於當時1500套別墅價格之總和。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另外,日本人多稱建盞為“天目”,如“曜變天目”等,這是因為宋時日本僧人到浙江臨安天目山學習佛經,隨以“天目”稱吃茶所用的茶盞。後來,這類茶盞隨日本僧人流入日本,被廣泛稱為天目盞。這種說法在日本、中國港臺地區很是流行。經考證,“天目”一詞約在1335年首次出現於日本文獻中,而直到16世紀中期,“天目”才與建盞發生關係。“天目”在古代日本泛稱各類由中國帶入的茶碗,非專指建盞。


建盞的價值客觀來說,建盞外形不如其他瓷器精美,顏色也不夠漂亮,但卻能夠在宋代大放異彩。究其緣由,是因為建盞在美學上符合宋代思想文化的追求,在實用性上符合宋代鬥茶活動的需要,可以說是美學與實用的恰當結合,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其伯父蔡襄,“嘗得水精枕,中有桃花一枝,宛如新折,茶甌十,兔毫四,散其中,凝然作蛺蝶狀,熟視若舞動,每寶惜之”。不難看出,早在北宋時建盞就名滿天下,已價格不菲,燒製精美者恐怕只是少數達貴顯貴、士大夫才能享用,即便地位如蔡襄者,所得“茶甌十,兔毫四”,亦“每寶惜之”。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建窯黑釉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末明初散茶流行,茶具的選擇傾向質地細膩的白瓷。宜興紫砂茶具崛起,對瓷茶具衝擊巨大,成為明清上流社會茶具的首先。明清時期對建盞的需求多停留在收藏層面,或者是對宋代點茶、鬥茶的復古層面,這種情況明清兩代相差不大。晚清以來,中國頻遭變亂,大量文物藝術品從各種正當、非正當渠道流入發達國家,茶具精品多流入日本。日本學習唐宋茶事並延續下來,對唐宋青瓷、黑瓷、白瓷茶具都極為重視。


建盞小議,認識建盞從這裡開始


▲宋 油滴天目茶碗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藏

2000年以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興盛,建盞在國內外的拍賣中價格一路走高,著錄清晰的建盞精品動輒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不過,這些市場上流通的建盞不少配有日本木盒、錦袋,多數還被宣傳附加上日式審美口味。毫不客氣地講,20世紀中國唐宋以來陶瓷茶具的價格,相當一段時間是日本人主導的。而據文博界的老先生回憶,直到上世紀50年代時,一隻宋代兔毫碗在北京琉璃廠的售價也就10元人民幣。盲目的迷戀過去,或者熱衷追隨日本的審美口味,都是不可取的。如今的中國已經邁進了新時代,新時代有新時代的飲茶方式,也必然有與之相配的新時代的飲茶之具,這才是中國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常變常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