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多複述和多運用,是理解的兩個表現

(2)掌握複習間隔

艾賓浩斯在記憶保持曲線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複習方法,叫做351-351。具體做法是,當我們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住後,要儘量在3小時之內複習一遍,接下來,在5小時內、10小時內、3天內、5天內、10天內分別複習一遍,經過這6次的學習,長期記憶就會形成,我們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這裡的關鍵,在於複習時用複述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老師有三種方式推動學生複習:課後作業、課前小測和周測。學生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可以在當晚的作業中,設置相應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三天,每節課的課前小測,以及連續兩週的周測,也安排一定量的題目,這樣學生就相當於把知識點複習了6次,以此類推。

作業、小測和周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供反饋,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哪些學生學的不錯,哪些學生有點遺忘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學習小組,利用每週學校安排的培輔時間進行幫扶工作。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多複述和多運用,是理解的兩個表現

(2)掌握複習間隔

艾賓浩斯在記憶保持曲線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複習方法,叫做351-351。具體做法是,當我們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住後,要儘量在3小時之內複習一遍,接下來,在5小時內、10小時內、3天內、5天內、10天內分別複習一遍,經過這6次的學習,長期記憶就會形成,我們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這裡的關鍵,在於複習時用複述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老師有三種方式推動學生複習:課後作業、課前小測和周測。學生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可以在當晚的作業中,設置相應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三天,每節課的課前小測,以及連續兩週的周測,也安排一定量的題目,這樣學生就相當於把知識點複習了6次,以此類推。

作業、小測和周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供反饋,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哪些學生學的不錯,哪些學生有點遺忘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學習小組,利用每週學校安排的培輔時間進行幫扶工作。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合理的複習間隔,勝於不分晝夜地重複。

(3)提高思維能力

很多時候,容易忘記是因為我們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就好像一個字母“O”,你能把它想象成幾種東西呢?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會把它想象成地球、圓圈、零、雞蛋、窗戶、頭、麵包圈、鐵環、杯口、馬車車輪、帽子等物件。這樣的思維可以讓我們為事物建立聯繫,從而令遺忘變緩。

老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第一,善用圖像思維

這裡的圖像思維,指的是視覺化思維,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 視覺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顯示,人腦活動總量的近2/3都用於支持視覺功能。大約1/3的腦部神經元專門處理視覺信息,還有1/3的神經元同時處理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後1/3的神經元處理剩下的各類信息,所以視覺記憶更加深刻。

有時候老師噼裡啪啦講一大堆,學生卻聽得雲裡霧裡,這是因為這個老師沒有啟動學生的視覺,只打動了學生的三分之一。

如果知識點跟圖形有關,老師不妨把圖形放在黑板中央,一邊加工一邊講解,這樣學生會記得更牢。比如總結全等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可以把圖形作為主角進行歸納,如下圖。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多複述和多運用,是理解的兩個表現

(2)掌握複習間隔

艾賓浩斯在記憶保持曲線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複習方法,叫做351-351。具體做法是,當我們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住後,要儘量在3小時之內複習一遍,接下來,在5小時內、10小時內、3天內、5天內、10天內分別複習一遍,經過這6次的學習,長期記憶就會形成,我們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這裡的關鍵,在於複習時用複述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老師有三種方式推動學生複習:課後作業、課前小測和周測。學生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可以在當晚的作業中,設置相應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三天,每節課的課前小測,以及連續兩週的周測,也安排一定量的題目,這樣學生就相當於把知識點複習了6次,以此類推。

作業、小測和周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供反饋,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哪些學生學的不錯,哪些學生有點遺忘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學習小組,利用每週學校安排的培輔時間進行幫扶工作。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合理的複習間隔,勝於不分晝夜地重複。

(3)提高思維能力

很多時候,容易忘記是因為我們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就好像一個字母“O”,你能把它想象成幾種東西呢?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會把它想象成地球、圓圈、零、雞蛋、窗戶、頭、麵包圈、鐵環、杯口、馬車車輪、帽子等物件。這樣的思維可以讓我們為事物建立聯繫,從而令遺忘變緩。

老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第一,善用圖像思維

這裡的圖像思維,指的是視覺化思維,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 視覺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顯示,人腦活動總量的近2/3都用於支持視覺功能。大約1/3的腦部神經元專門處理視覺信息,還有1/3的神經元同時處理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後1/3的神經元處理剩下的各類信息,所以視覺記憶更加深刻。

有時候老師噼裡啪啦講一大堆,學生卻聽得雲裡霧裡,這是因為這個老師沒有啟動學生的視覺,只打動了學生的三分之一。

如果知識點跟圖形有關,老師不妨把圖形放在黑板中央,一邊加工一邊講解,這樣學生會記得更牢。比如總結全等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可以把圖形作為主角進行歸納,如下圖。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知識點與圖形有關,不妨把圖形變成主角

如果知識點和圖形無關,老師不妨用學生熟悉的物品或情境來打比方,讓學生在頭腦中產生畫面,形成深刻的記憶。比如,一頓正常飲食的飽和脂肪酸不得超過20克,而一份中包爆米花卻含37克,幾乎是成人一天所需要的飽和脂肪酸的量,這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美國的阿特·希爾費曼用一張圖就解決了。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多複述和多運用,是理解的兩個表現

(2)掌握複習間隔

艾賓浩斯在記憶保持曲線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複習方法,叫做351-351。具體做法是,當我們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住後,要儘量在3小時之內複習一遍,接下來,在5小時內、10小時內、3天內、5天內、10天內分別複習一遍,經過這6次的學習,長期記憶就會形成,我們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這裡的關鍵,在於複習時用複述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老師有三種方式推動學生複習:課後作業、課前小測和周測。學生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可以在當晚的作業中,設置相應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三天,每節課的課前小測,以及連續兩週的周測,也安排一定量的題目,這樣學生就相當於把知識點複習了6次,以此類推。

作業、小測和周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供反饋,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哪些學生學的不錯,哪些學生有點遺忘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學習小組,利用每週學校安排的培輔時間進行幫扶工作。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合理的複習間隔,勝於不分晝夜地重複。

(3)提高思維能力

很多時候,容易忘記是因為我們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就好像一個字母“O”,你能把它想象成幾種東西呢?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會把它想象成地球、圓圈、零、雞蛋、窗戶、頭、麵包圈、鐵環、杯口、馬車車輪、帽子等物件。這樣的思維可以讓我們為事物建立聯繫,從而令遺忘變緩。

老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第一,善用圖像思維

這裡的圖像思維,指的是視覺化思維,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 視覺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顯示,人腦活動總量的近2/3都用於支持視覺功能。大約1/3的腦部神經元專門處理視覺信息,還有1/3的神經元同時處理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後1/3的神經元處理剩下的各類信息,所以視覺記憶更加深刻。

有時候老師噼裡啪啦講一大堆,學生卻聽得雲裡霧裡,這是因為這個老師沒有啟動學生的視覺,只打動了學生的三分之一。

如果知識點跟圖形有關,老師不妨把圖形放在黑板中央,一邊加工一邊講解,這樣學生會記得更牢。比如總結全等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可以把圖形作為主角進行歸納,如下圖。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知識點與圖形有關,不妨把圖形變成主角

如果知識點和圖形無關,老師不妨用學生熟悉的物品或情境來打比方,讓學生在頭腦中產生畫面,形成深刻的記憶。比如,一頓正常飲食的飽和脂肪酸不得超過20克,而一份中包爆米花卻含37克,幾乎是成人一天所需要的飽和脂肪酸的量,這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美國的阿特·希爾費曼用一張圖就解決了。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古典得到專欄《超級個體》

第二,善於運用比喻

很多時候,比喻可以把陌生的、難以理解的事物變成我們熟悉的東西,把枯燥的理論性問題形象化、具體化。老師在幫助學生記憶的過程中,應該儘量把所要記憶的內容比喻成某些熟悉的事物,這樣能夠加快記憶的速度。

比如學習菱形和矩形,有個同事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菱形和矩形就像平行四邊形生出來的兩個兒子,因為是親生的,所以它們都繼承了平行四邊形所有的性質,不僅如此,它們還發展了自己的個性,像菱形的四條邊相等和對角線垂直,像矩形的四個角為直角和對角線相等。同事邊說邊板書,學生邊笑邊記住。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多複述和多運用,是理解的兩個表現

(2)掌握複習間隔

艾賓浩斯在記憶保持曲線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複習方法,叫做351-351。具體做法是,當我們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住後,要儘量在3小時之內複習一遍,接下來,在5小時內、10小時內、3天內、5天內、10天內分別複習一遍,經過這6次的學習,長期記憶就會形成,我們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這裡的關鍵,在於複習時用複述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老師有三種方式推動學生複習:課後作業、課前小測和周測。學生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可以在當晚的作業中,設置相應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三天,每節課的課前小測,以及連續兩週的周測,也安排一定量的題目,這樣學生就相當於把知識點複習了6次,以此類推。

作業、小測和周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供反饋,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哪些學生學的不錯,哪些學生有點遺忘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學習小組,利用每週學校安排的培輔時間進行幫扶工作。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合理的複習間隔,勝於不分晝夜地重複。

(3)提高思維能力

很多時候,容易忘記是因為我們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就好像一個字母“O”,你能把它想象成幾種東西呢?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會把它想象成地球、圓圈、零、雞蛋、窗戶、頭、麵包圈、鐵環、杯口、馬車車輪、帽子等物件。這樣的思維可以讓我們為事物建立聯繫,從而令遺忘變緩。

老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第一,善用圖像思維

這裡的圖像思維,指的是視覺化思維,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 視覺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顯示,人腦活動總量的近2/3都用於支持視覺功能。大約1/3的腦部神經元專門處理視覺信息,還有1/3的神經元同時處理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後1/3的神經元處理剩下的各類信息,所以視覺記憶更加深刻。

有時候老師噼裡啪啦講一大堆,學生卻聽得雲裡霧裡,這是因為這個老師沒有啟動學生的視覺,只打動了學生的三分之一。

如果知識點跟圖形有關,老師不妨把圖形放在黑板中央,一邊加工一邊講解,這樣學生會記得更牢。比如總結全等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可以把圖形作為主角進行歸納,如下圖。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知識點與圖形有關,不妨把圖形變成主角

如果知識點和圖形無關,老師不妨用學生熟悉的物品或情境來打比方,讓學生在頭腦中產生畫面,形成深刻的記憶。比如,一頓正常飲食的飽和脂肪酸不得超過20克,而一份中包爆米花卻含37克,幾乎是成人一天所需要的飽和脂肪酸的量,這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美國的阿特·希爾費曼用一張圖就解決了。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古典得到專欄《超級個體》

第二,善於運用比喻

很多時候,比喻可以把陌生的、難以理解的事物變成我們熟悉的東西,把枯燥的理論性問題形象化、具體化。老師在幫助學生記憶的過程中,應該儘量把所要記憶的內容比喻成某些熟悉的事物,這樣能夠加快記憶的速度。

比如學習菱形和矩形,有個同事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菱形和矩形就像平行四邊形生出來的兩個兒子,因為是親生的,所以它們都繼承了平行四邊形所有的性質,不僅如此,它們還發展了自己的個性,像菱形的四條邊相等和對角線垂直,像矩形的四個角為直角和對角線相等。同事邊說邊板書,學生邊笑邊記住。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比喻為陌生和熟悉的信息之間搭建一條橋樑

第三,善於建立聯繫

記憶一個獨立的事物並不怎麼容易,但如果老師能幫助學生將這個事物與其他事物建立一定的聯繫,學生就能夠舉一反三,記起一件事物,就能記起與之相關聯的所有事物。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聯想。

目前為止,常用的聯想規律有四種:

第一種是相似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相似的另一個東西。比如由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想到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也相等。

第二種是接近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在時間和空間上接近的另一個東西。比如一條直線上有三個角,中間的角是直角,由此想到兩邊的角加起來等於90°。

第三種是對比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性質或特點相反的另一個東西。比如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由利潤的最大值,想到成本的最小值。

第四種是因果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在邏輯上有因果關係的另一個東西。比如看到平行線,就想到可能會出現相等的同位角和內錯角,或者是互補的同旁內角。

"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小王和老李在同一個年級教數學,小王剛畢業兩年,老李是學校的骨幹教師。

小王上課風風火火,把知識點一列,例題一講,接著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做完七八道題是常有的事,而且質量看起來還不錯。他感覺老李上課慢吞吞的,一個知識點能讓學生玩上大半節課,剩下的時間學生能做一道題就不錯了。練習量不夠怎麼辦?下一節課再搭半節課的時間,有時乾脆全搭。

小王認為,就老李這樣的速度,一學期能把新課上完就不錯了,再看自己,學生也學得不錯,進度還遙遙領先,估計到了期末複習,老李就得忙死,而自己還可以喝喝茶。

頭幾回測驗,成績一比,兩人的各項指標都不相上下,小王的及格率還略勝一籌,這讓小王得意萬分,覺得老李也不過如此嘛!

可是,第一階段考試過後,小王發現情況不對勁。自己班的成績指標一步步地往下掉,而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像是被釘住似的,偶爾會鬆動一下,但就是掉不下來。

小王翻閱兩個班的學生試卷,找到了原因:如果試題考查剛學不久的知識點,兩個班的學生正確率差不多;可是如果試題考查學了有一段時間的知識點,老李班的正確率還是穩穩的,而小王班學生普遍錯得一塌糊塗,好像沒學過一樣。

小王很納悶:“學生當初不是學得挺好的嘛,怎麼會這樣?”他不甘心,想把成績扳回來。很快到了期末,有很多複習學案。小王把學案發下去,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在課上評講,這樣複習進度就能快速推進。很快,小王覺得複習學案不夠用了,再看老李,一張學案居然能讓學生做三四節課!

“這複習速度慢的,學案能用的完嗎?”小王感覺自己期末穩操勝券,得意地笑了。不料,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老李班的成績指標全面橫掃小王班,平均分還足足高了10分!看著成績,小王覺得好奔潰。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快,成績反而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小王最大的問題,在於盲目地趕進度。這是許多老師都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基礎不好,卻又有點希望的時候。盲目趕進度的老師,通常會壓縮學生消化知識的時間,或者乾脆讓學生用課外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導致學過的知識難以及時得到複習。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有時間和知識接觸,卻沒時間把知識留住。因為在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的遺忘也拉開了序幕。一個知識點如果不及時回顧,一個禮拜後可能就忘掉七七八八了,更不用說等到期末複習了。

老師能趕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教學進度,而決定學生成績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趕不了的。如果忽略了學生的記憶規律,把教學進度等同於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快,忘得也越快。老師在教學中投入的辛苦,到頭來還是白費功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進度是表象,遺忘是關鍵。

要想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鞏固,老師不妨從遺忘的規律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1.遺忘有什麼規律?

在心理學上,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簡單說,就是以前學過的東西,現在要麼想不起來,要麼記錯了。比如有的學生見到“求半徑為5的半圓的面積”,問我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這是遺忘;有的學生見到“求50°的餘角”,很開心地寫上130°,這是把知識點記錯了,同樣也是遺忘。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呢?亞里士多德和桑代克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簡單說,記憶就像我們在海浪衝刷的海灘踩下的腳印,如果不再理會,腳印很快就會被沖淡消失;如果你希望腳印能夠保留下來,就要經常回來踩一踩,把腳印加深一點。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實驗研究,繪製出一條遺忘進程的函數曲線,用來反映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圖中的數軸表示記憶保持量,用百分比顯示;橫州表示記憶時間,用天數表示。 從左往右看,遺忘曲線剛開始比較陡,然後越往右越平緩,這揭示了遺忘的一般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的速度會先快後慢。

就拿上圖來說,剛學完時,記憶保持量是100%,第一天下來,只剩下33.7%,足足遺忘了近七成(100%減去33.7%)的記憶!隨後,到了第六天,保持量還有25.4%,五天的時間遺忘的記憶不到三成(33.7%減去25.4%再除以33.7%),遺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有的人被上圖的數據嚇壞了:“難道我辛辛苦苦背的一篇課文,睡一覺就只記得標題啦?”其實沒必要緊張,遺忘曲線最大的價值,在於反映了遺忘速度的變化規律,而不是遺忘速度本身。上圖的數據之所以看起來“慘烈”,是因為艾賓浩斯用無意義音節組做的實驗,而且在實驗中儘可能地排除複雜環境,忽略人的個性特點。

什麼是無意義音節?艾賓浩斯把德語中的字母分為兩類:一類是元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韻母;另一類是輔音字母,有點像我們漢語中的聲母。把一個元音字母夾在兩個輔音字母中間,形成一個組合,如果這個組合在德語辭典中找不到,就把它稱為無意義音節,我們無法從中聽出什麼內涵或者意義,只能靠強記,比如zog, xot, gij, nov, 等等。

艾賓浩斯發現,不同材料的遺忘趨勢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如果識記的內容有意義,我們的遺忘速度會比無意義材料的遺忘速度更緩慢,回憶起來也更容易。下圖反映的,就是詩與散文這兩種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音節的遺忘曲線的對比,顯然,詩和散文的遺忘曲線更平坦,這意味著它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遺忘曲線忽略了人的個性,它是一個對所有人記憶遺忘特點的籠統概括。每個人因為生理特點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記憶方式和特點可能也會不一樣,從而對記憶的遺忘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小孩子背一首詩就像過家家似的,老人家可能就比較費勁。下圖反映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遺忘曲線對比,可以看出,年輕人的遺忘曲線要更平坦些,意味著他們的遺忘速度更慢。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心理學理論怎麼用》

艾賓浩斯還發現,如果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複習,並能恰到好處地卡好時間段時,我們就能很好地減緩遺忘的速度,甚至是停止記憶的流失,就像下圖的遺忘曲線。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記憶力心理學》

這條遺忘曲線平坦得近乎水平線,意味著遺忘速度幾乎為0。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這足以看出及時複習的威力!

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遺忘?

遺忘是記憶的孿生兄弟,也是記憶的頭號大敵。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逃不過時間的作用。學生如果想要把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長期地保存在大腦裡,最好的選擇,不是企圖消滅遺忘,而是降低遺忘的概率。為此,老師能做什麼來幫助學生呢?

(1)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自成體系的學科,如果學生能把數學知識點的整體框架把握好,即使某個知識點暫時忘記了,也可以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重新回憶起來。

比如特殊三角函數值,初中要記的一共有9個,有的學生不遺餘力地背誦和默寫,結果一到做題,寫不出的錯誤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犯不斷。比如把30°的正切寫成正弦,把45°的正弦寫成60°的正切等等。其實只要花點時間,理解計算三角函數的原理,做題時如果不記得,就停下來,畫一個特殊直角三角形進行推理,結果一下子就出來了,還能確保萬無一失。起初可能慢點,但是隨著推理越來越熟練,停頓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對解題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基於理解的材料,比基於機械記憶的材料記得更牢固

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白知識點的由來和發展,同時積極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遺忘的概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學進度有必要推得那麼快嗎?沒必要,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理解速度,而不是我們的講課速度。

學生怎樣才算理解?理解有兩個表現,一個是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知識,另一個是能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不妨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讓部分學生上臺展示,其他人補充質疑;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讓思維在爭辯中碰撞;可以抽查學生給自己講解,看看是否真懂;還可以佈置週末作業,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寫故事,既鍛鍊了複述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比單純發一張週末試卷更有價值。

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學生多用。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可以開展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變,讓學生在適應問題的變化中,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多複述和多運用,是理解的兩個表現

(2)掌握複習間隔

艾賓浩斯在記憶保持曲線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複習方法,叫做351-351。具體做法是,當我們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住後,要儘量在3小時之內複習一遍,接下來,在5小時內、10小時內、3天內、5天內、10天內分別複習一遍,經過這6次的學習,長期記憶就會形成,我們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這裡的關鍵,在於複習時用複述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老師有三種方式推動學生複習:課後作業、課前小測和周測。學生學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可以在當晚的作業中,設置相應的題目;在接下來的三天,每節課的課前小測,以及連續兩週的周測,也安排一定量的題目,這樣學生就相當於把知識點複習了6次,以此類推。

作業、小測和周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提供反饋,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哪些學生學的不錯,哪些學生有點遺忘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學習小組,利用每週學校安排的培輔時間進行幫扶工作。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合理的複習間隔,勝於不分晝夜地重複。

(3)提高思維能力

很多時候,容易忘記是因為我們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就好像一個字母“O”,你能把它想象成幾種東西呢?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會把它想象成地球、圓圈、零、雞蛋、窗戶、頭、麵包圈、鐵環、杯口、馬車車輪、帽子等物件。這樣的思維可以讓我們為事物建立聯繫,從而令遺忘變緩。

老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第一,善用圖像思維

這裡的圖像思維,指的是視覺化思維,就是把思維用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 視覺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顯示,人腦活動總量的近2/3都用於支持視覺功能。大約1/3的腦部神經元專門處理視覺信息,還有1/3的神經元同時處理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後1/3的神經元處理剩下的各類信息,所以視覺記憶更加深刻。

有時候老師噼裡啪啦講一大堆,學生卻聽得雲裡霧裡,這是因為這個老師沒有啟動學生的視覺,只打動了學生的三分之一。

如果知識點跟圖形有關,老師不妨把圖形放在黑板中央,一邊加工一邊講解,這樣學生會記得更牢。比如總結全等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可以把圖形作為主角進行歸納,如下圖。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知識點與圖形有關,不妨把圖形變成主角

如果知識點和圖形無關,老師不妨用學生熟悉的物品或情境來打比方,讓學生在頭腦中產生畫面,形成深刻的記憶。比如,一頓正常飲食的飽和脂肪酸不得超過20克,而一份中包爆米花卻含37克,幾乎是成人一天所需要的飽和脂肪酸的量,這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美國的阿特·希爾費曼用一張圖就解決了。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圖片來自古典得到專欄《超級個體》

第二,善於運用比喻

很多時候,比喻可以把陌生的、難以理解的事物變成我們熟悉的東西,把枯燥的理論性問題形象化、具體化。老師在幫助學生記憶的過程中,應該儘量把所要記憶的內容比喻成某些熟悉的事物,這樣能夠加快記憶的速度。

比如學習菱形和矩形,有個同事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菱形和矩形就像平行四邊形生出來的兩個兒子,因為是親生的,所以它們都繼承了平行四邊形所有的性質,不僅如此,它們還發展了自己的個性,像菱形的四條邊相等和對角線垂直,像矩形的四個角為直角和對角線相等。同事邊說邊板書,學生邊笑邊記住。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比喻為陌生和熟悉的信息之間搭建一條橋樑

第三,善於建立聯繫

記憶一個獨立的事物並不怎麼容易,但如果老師能幫助學生將這個事物與其他事物建立一定的聯繫,學生就能夠舉一反三,記起一件事物,就能記起與之相關聯的所有事物。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聯想。

目前為止,常用的聯想規律有四種:

第一種是相似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相似的另一個東西。比如由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想到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也相等。

第二種是接近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在時間和空間上接近的另一個東西。比如一條直線上有三個角,中間的角是直角,由此想到兩邊的角加起來等於90°。

第三種是對比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性質或特點相反的另一個東西。比如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由利潤的最大值,想到成本的最小值。

第四種是因果聯想,就是由一個東西想到與之在邏輯上有因果關係的另一個東西。比如看到平行線,就想到可能會出現相等的同位角和內錯角,或者是互補的同旁內角。

數學教學中最美麗的錯誤,就是趕進度

聯想能幫助學生舉一反三

儘管記憶很重要,但我們必須明白,記憶並不是學生最終的目標,它只是圍繞目標服務的一種方法和手段,記憶的真正目標是長期貯備足夠的知識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我們老師能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記憶的效率,降低遺忘的概率。

- End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