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有個“大胃王” 每天吃165噸垃圾 產的是水泥

水汙染 海螺水泥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貴州都市報 2017-06-04

清鎮有個“大胃王” 每天吃165噸垃圾 產的是水泥

(“大爪子”將垃圾抓起來。)

它只要一張開五爪,一把就能抓住約一噸重的垃圾,平均每天能“吃掉”300噸垃圾。無論是城市產生的生活垃圾,還是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只要一“吃進”它的肚子裡,二噁英、惡臭味、汙水、灰渣,將統統被它徹底“吃幹榨盡”。在生產線的終端,還會產出水泥為人類作貢獻。它就是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及汙泥的處理系統,被稱為專吃垃圾的“大胃王”。6月3日,記者在清鎮市站街鎮採訪了這個“大胃王”。

日產200噸城市垃圾何去何從?

清鎮有個“大胃王” 每天吃165噸垃圾 產的是水泥

(工人在操縱“大爪子”。)

“垃圾圍城”,是令每座城市管理者都非常頭疼的大事情。

2009年5月,清鎮市在距離城區25公里的站街鎮中寨村,新建了一座公益性傳統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該填埋場於2009年5月動工建設,佔地面積246畝,總設計庫容149.8萬立方米,設計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為300噸/天,設計使用年限僅為11.5年,2011年7月建成投入運行。

截止目前,清鎮市共建有3個汙水處理廠。分別是朱家河汙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為50000噸/天;新店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2000噸/天;站街鎮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500噸/天。3個汙水處理廠總產汙泥量約為37噸/天,汙泥脫水後再運至烏當區高雁垃圾場填埋。

據推算,清鎮市垃圾衛生填埋場僅能滿足未來8年的垃圾量,很難滿足8年後城市經濟及人口發展所帶來的垃圾處理難題。另外,清鎮市沒有處理汙泥的有效設施,處理汙泥完全依賴於烏當區高雁垃圾填埋場。如填埋場填滿或拒收,將對清鎮市汙泥處理帶來極大的處置難題。

而且,傳統垃圾填埋場實則是個龐大的汙染源,垃圾滲濾液、有機物腐蝕滲濾液、垃圾堆放所釋放的惡臭氣等,對場地周邊地下水、空氣、土壤都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同時垃圾發酵產生的甲烷氣體也會成為火災及爆炸的重大隱患。

據調查,清鎮市每天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約200噸左右,每天產生市政汙泥約50噸左右。這些城市生活垃圾和汙泥將何去何從?是要讓垃圾繼續“圍城”?還是要給垃圾找個更好的“歸宿”?這成了擺在清鎮市城市管理者眼前的一個嚴峻問題!

把垃圾“嫁接”給水泥

清鎮有個“大胃王” 每天吃165噸垃圾 產的是水泥

(“吃”垃圾產水泥的“大胃王”。)

為構建完整生態鏈社會責任,清鎮市通過坐落在站街鎮的海螺水泥企業,利用其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及汙泥技術,建設日處理300噸生活垃圾、50噸汙泥生產線項目,改變傳統的城市生活垃圾和汙泥填埋處置方式,從而達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的目的。

據悉,這是貴陽市首個利用水泥工業新型幹法窯處置生活垃圾及汙泥項目。該項目配套建設300噸/天(垃圾)和50噸/天(汙泥)處理系統,一次性解決了清鎮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產生的汙泥。項目選址在站街鎮海螺水泥廠內,由清鎮市工業投資部門組織實施。項目總投資近8900萬元,於2014年2月實施建設,2015年5月竣工投入試運行。

該項目自運行以來,運行穩定效果明顯。通過專業機構檢測,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標準。其中,二噁英的檢查嚴格按照規範取樣,樣品送到德國專業實驗室檢測,無論是煙囪出口還是預熱器出口,氣化爐中二噁英的排放濃度均優於國家標準,同時優於國外發達國家標準。

垃圾汙泥被“吃幹榨盡”

清鎮有個“大胃王” 每天吃165噸垃圾 產的是水泥

(智能化操控平臺。)

記者在垃圾處理現場看到,在一個巨大的封閉車間裡,設計有垃圾傾倒口、粉碎機、傳送設備等,全部為智能化操作。只見一名女工在操作檯上有序地操縱著一臺機械化“大爪子”,“大爪子”張開五爪,一把就能將一噸左右的垃圾抓起來放進粉碎機裡,然後由傳輸設備將粉碎後的垃圾送入焚燒間處理。

據海螺水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海螺集團自主創新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全新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水泥工業新型幹法窯系統處理垃圾,對垃圾焚燒產生的廢氣、灰渣、滲濾液進行無害化處理及有效利用。該技術除了能將垃圾焚燒外,還很好地解決了二噁英處理的難題,由水泥窯燒成系統代替垃圾處理工藝的尾氣淨化系統,徹底將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無害化處理掉。

該系統主要包括前期處理及供料系統、垃圾氣化系統、灰渣處理系統、汙水處理系統、除氯系統等組成。其工藝是經過前期處理、供料、點火、喂煤、垃圾焚燒、灰渣處理、垃圾汙水處理、除氯等一系列“消化”環節,讓垃圾中的二噁英、惡臭味、汙水等有害物質被高溫燃燒分解後無害化處理掉,金屬類被自動分揀出來回收再利用,不燃燒的灰渣則被自動吸收成為生產水泥的原料,使垃圾處理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最終,垃圾、汙泥被該系統全部“吃幹榨盡”消化掉。

“多虧有了這個項目,我們每天產生的數百噸垃圾、汙泥,它都能‘吃幹榨盡’。”清鎮市工業投資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大胃王”一天“吃”165噸垃圾

據清鎮市工業投資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利用該項目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汙泥,具有利用穩定高溫環境消滅二噁英、鹼性環境中和酸性氣體、固化重金屬、灰渣組分生產水泥等優勢,以達到將垃圾完全消化的目的。徹底解決了生活垃圾和汙泥佔用土地、汙染土地、汙染水源、二噁英汙染大氣、灰渣傾倒等二次汙染問題。

據統計,該項目於2015年5月試生產以來,截止2017年4月30日,已累計焚燒生活垃圾12萬多噸,處理汙泥8100多噸,平均每天處理垃圾量為165噸。目前,清鎮市市區每天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約200噸左右,市政汙泥約50噸左右。該項目的建成運行,極大緩解了清鎮市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汙泥的處理難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

據相關專業評估結果顯示,採用這項新技術能節約大量環境資源和社會成本。一是在處理過程中沒有廢渣排出,不需要再規劃填埋用地,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以處理300噸/天生活垃圾為例,年節約土地25畝(垃圾堆高按10米計)。二是汙泥與垃圾混燒後,產生的灰渣不需要填埋,也節約了一定的填埋土地。三是從清鎮城區到處理點的運距短,減少了運輸成本。四是處理責任由項目單位負責運營、管理,節約了大量的政府管理資本。

“‘吃幹’了垃圾,也就更好地保護了‘兩湖’水質。”清鎮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該項目不僅成了政府的好幫手,還成了城市的“淨化器”。(胡太勇 記者 賈華 攝影報道)(都市報作品,轉載須署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