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熬夜寫作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40年教師一番話,讓人猛醒

睡眠 韓國 語文 日本 英語 初中生學習 2018-12-12

晚上,時針已指向十點半。

睡意漸漸朦朧,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打個哈欠,看一眼正寫作業的孩子——

坐在書桌前的孩子,雖然依舊擺出學習的樣子,但已倦意漸濃,眼神迷離,書本翻開著,可速度明顯下降。你忍不住去查問……

家長A:端一杯水(或者牛奶等),輕輕放在孩子書桌適當位置,默默走開; 家長B:告訴孩子:“我們先睡了啊,你快點寫,也早點休息; 家長C:你能不能快點寫,磨磨蹭蹭,都快十一點了,你都快把我們熬死了。

許多家有中學生的家庭,在不同程度地經歷著上述一幕,焦慮,煎熬,也不同程度地困擾著無數家長,更撓頭的是,擔心孩子如此下去身心出現問題,且一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聯合日本國立青少年教育振興機構、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於2017年共同開展了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健康狀況調查,通過數據分析,中國高中生面臨的健康問題更為突出。

其中,中國高中生近視率(78.5%)居四國之首;中國高中生肥胖(10.8%)及體重過輕的比率(32.1%)居四國之首;中國高中生運動興趣較弱,運動習慣缺乏(課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中國高中生只有32.0%);中國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情況嚴重。

這些無疑都給中學生健康問題敲響了警鐘!


那些熬夜寫作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40年教師一番話,讓人猛醒


朋友的孩子正讀初一,所在班級是本市知名中學的快班(小班),剛入學那會兒,家長和孩子都很高興,畢竟,能夠進入知名中學快班的孩子只是少數,那是很有面子的。

可還沒有等掛在臉上的笑容褪去,就開始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作業太多了,幾乎每天寫到十一、十二點還完不成。

如果孩子十二點上床,那他只有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即使家長中午1小時(實際上不能保證,且因為惦記上學不遲到,並不能睡好)午休,也只有7個小時。

從專業角度來說,初中生睡眠不應該低於8個小時,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實際情況正是這樣,假如只是一天兩天晚一點,還不大要緊,如果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長時間不能保證晚上十點休息,那絕對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睡眠不足導致精神倦怠,精神倦怠影響聽課,聽課效果差定會作業困難,作業困難勢必延長寫作業時間,於是又睡眠不足——如此惡性循環,成為學困生就指日可待了。

對此,家長也不是不知道,可身臨其境,首先想到的是如果不寫完作業,第二天孩子就會被批評扣分,扣分還會影響到小組的排名,甚至,這麼不光彩的事情,指不定老師還會發到家長群裡曝光,那跟帶上紙糊的高帽、敲鑼打鼓遊街有什麼區別?於是乎,只有逼孩子完成作業,於是乎到了十一二點。


那些熬夜寫作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40年教師一番話,讓人猛醒


我也是家長,可我孩子上中學時,作業量還沒有這麼多;我更是老師,所以似乎更應該對不能完成作業的情況說點什麼。

學校老師佈置家庭作業應適量,不宜過大過多,且應用心斟酌,不留太易且很費時間;或太難,大部分學生不易寫出答案的題目。

有一個情況需要老師們注意,那就是各科老師的及時溝通。語文老師請課代表在黑板上寫完作業說,今天的作業不多,一節課,最多一個小時就能寫完。接下來數學、英語、物理,甚至政治、歷史、化學等各科老師都這樣說,那對於每個孩子來說,晚上的作業就成了山,任是孫悟空也難以在十一點前完成了。

更有甚者,罰寫作業。有個英語老師,可能是太想出成績了,對於單詞聽寫不過關者,每錯一個,罰寫1000個,後來也感覺太多了,罰寫500個。

我的乖乖,不信你試試,就是你的名字,連寫1000遍,恐怕你自己都不認識了。我還見過罰寫完一根筆芯者(寫什麼內容不限),那孩子向我出示了他寫過的紙頁,那哪裡是字,都可以當柴燒了——這是當老師留作業的大忌!

老師只要用心,且各科老師及時溝通,綜合佈置適量作業,以保證孩子們十點左右完成,是可以做到的。


那些熬夜寫作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40年教師一番話,讓人猛醒


要做到十點前高質量完成作業,孩子們需要做到:

●課堂上精力集中,心無旁騖,特別是對於在預習中感到不解或疑惑的問題,定要聽聽老師怎麼講。

我無數次注意過那些排名靠前的孩子聽課時的狀態,他們坐姿端莊,神情專注,那神態儼然不放過老師講到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這樣的孩子,作業寫起來流利順暢,自然也便節省時間。

同時,也總有那麼幾個,神情恍惚,目光遊離者,窗外的一點動靜,哪怕是一隻鳥雀飛過,都能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去,哪裡還管老師講了什麼——他們要想有質量得完成作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效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對於學生寫作業來說,即在有限的時間,寫完(寫對)更多的作業。

我們都有體會,打起精神做一件事情,其結果是又快又好,反之,則效率很低。對於學生寫作業,更是如此。

家長不妨這樣做,讓孩子自己根據作業量確定大約時間,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那就給記A,計有一定數量的A以後,便給與獎勵,獎勵的具體內容,可根據孩子的內心需求來定。這樣堅持下去的一個好處是:養成效率作業的習慣。

●見縫插針,利用在學校裡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儘量多地寫作業(最好是寫那些難一些的,遇到不會的,還可以問同學或者老師)。

即使課業很緊,學校裡的課餘時間還是有的,中午大課間30分鐘,除去出操,也還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預備鈴之前,也有二十分鐘的時間可以利用,我不贊成小課間十分鐘也用來寫作業,但如果孩子肯擠5分鐘左右,也未嘗不可,還有放學以後,孩子在大人流出大門時用來寫兩道題,也是可以的。

●對於一部分同學來說,有的題目,可以略去不做。

一般情況下,老師佈置家庭作業時,是按中等程度的同學來考慮的,那些題目當中,一定有一部分是比較容易的,上課的時候,已經掌握,再去重新寫一遍,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白花時間。

如果可以保證在考試的時候也能做對,那何必再去重複呢,節省的時間用來寫其他題目,豈不更有效率。

●對於難度很大,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頭緒的題目,不妨暫時放下,第二天到校直接給老師(或者課代表)說明:有道(或者幾道)題,我需要幫助。

各科作業當中,定有些題目,對於不少同學來說,難度較大,正式考試的試題,就大致是按照2:5:3的比例來設計的,平時作業與考試試題相比,雖難度較低,但也分出梯度。

對於那些想得腦袋疼也沒有思路的題目,明智的做法是放一放,先寫會寫的好了。我說的放一放,不是徹底不管,反而要提醒大家,那你放一放的題目,出現在考試題目中的可能性更大。

我沒有退休之前,語文作業一般留得不多。有那麼幾次,每到週六,課代表來問:老師,作業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四個字:日讀萬字。

課代表笑了,代表同學們笑了,他們明白,我只強調他們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實在是學好語文的大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