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斷的人免疫力強?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9個辦法幫你提升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平時有些小病小痛的人,比起那些平時沒有任何毛病的人更長壽,也就是常說的“小病不斷,大病不來”。這話真的有道理嗎?

小病常犯,免疫增強

在回答以上問題前,我們要知道人的免疫力是從哪裡來的。人的免疫力,並不是從營養中直接獲得的,而是依靠人體內外的各種抗原刺激,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的。這些抗原中包括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細菌等)的組成成分和代謝物。沒有它們的刺激,人體就不能獲得特異性的免疫力。

當少量的細菌、病毒反覆刺激我們的身體後,免疫系統就會針對它們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當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侵入時,就可以迅速投入戰鬥,做到針對性防禦。在這裡,這些極少量的細菌、病毒相當於起了給人體“打疫苗”的作用。

相反,如果人體的內外環境長期處於“乾淨”狀態,一方面不能動員人體的正常防禦系統;另一方面人體的防禦系統長期處於“休眠”狀態也會造成免疫功能紊亂,導致不識別“侵入者”或者“敵我不分”,造成各種錯誤的免疫排斥、抑制、過敏等。

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幾個方法激活它

免疫力對我們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身體能否抵禦疾病的侵襲,取決於免疫系統的強壯程度。美國《赫芬頓郵報》邀請權威專家給出了簡單提高免疫力的9個辦法,幫你把疾病擋在門外。

充足睡眠

研究表明,長期通宵熬夜會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從而更容易感染病毒。

熬夜會消耗機體肌肉組織,現代人群熬夜多為久坐工作,又會導致脂肪堆積,這種體內營養成分的改變,在短期內不易被發現,長此以往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專家介紹,在傳染病高發或季節交替時,易出現因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蕁麻疹、帶狀皰疹等與免疫力下降相關的疾病。

充足的睡眠要保證醒來時體力恢復、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於6小時。

享受下午茶時光

下午3、4點後,人體精力開始衰退,此時,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點心不僅能補充熱量,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還能緩解連續工作後的疲勞,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健康。

多項研究均表明,茶葉中的化學物質烷基胺能夠加強免疫系統抵禦感染的能力。如茉莉花茶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提高免疫力;薄荷茶提神醒腦,改善消化不良等。下午茶還可以搭配堅果、水果等小零食。

每週堅持鍛鍊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一項報告顯示,運動能夠幫助“沖洗”肺部細菌,還能使白細胞流通更迅速,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能力。

日常活動和體育鍛煉都能夠增加人體肌肉量,維持營養狀況。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但在身體基礎狀況正常的情況下保證每週五天,每次30分鐘~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

步行6000步以上、騎車、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運動量的不錯選擇。

老人運動能力和身體耐受性差,爬山、自行車等容易傷害骨關節,造成膝蓋損傷。

多晒太陽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常晒太陽有助於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研究者認為,保持體內高水平維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預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問題。與更少晒太陽的人相比,生活在陽光充足地區的人更少感染流感病毒。

充足的維生素D還能幫助新陳代謝,減少肥胖風險,而晒太陽是最經濟有效地補充方法,已有的調查顯示,國人晒太陽的時間遠遠不夠,孕婦、老人易缺乏維生素D和鈣。

一般來說上午十點、下午四點陽光中紫外線偏低,既能促進新陳代謝,又可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晒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晒完後可以搓熱雙手,按摩臉部,有清心安神、舒緩疲勞的效果。

保持微笑

積極樂觀的心態不僅能降低人體壓力水平,還能促進睡眠。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

愉悅心情能降低應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細胞,從而提高免疫力。過多負面情緒,不僅可能導致抑鬱等心理疾病,還會減少進食,影響身體營養狀況。

六大飲食搭配,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的身體極易招致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容易生病。提高免疫力,不妨試試以下6個“法寶”。

貝類+菌菇類

鋅對免疫力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貝類食物含鋅豐富,其中,生蠔是冠軍。如果不常吃貝類,也可以吃點菌菇類食物,如牛肝菌、香菇、口蘑等。而且,菌菇類食物除了鋅比較豐富,還有生物活性物質——真菌多糖,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另外,動物肝臟、小麥胚粉、瘦肉、山核桃含鋅也比較多。

肝臟+橙黃色蔬果

動物性食物如肝臟、鵝蛋黃、魚肝油中維生素A含量非常豐富。大家都知道維生素A可以保護視力。其實,它與免疫力關係也很密切,不僅可以促進抗體形成,還有利於維持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增強抵抗細菌的能力。胡蘿蔔、南瓜、橘子、橙子等橙黃色蔬果中提供的β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

深綠色蔬菜+山楂

西蘭花、菠菜、芥藍、薺菜、大白菜、油菜等深綠色蔬菜;山楂、鮮棗、獼猴桃、木瓜、草莓、番石榴等水果,都是常見的維生素C高手。維生素C可以促進抗體形成,抗氧化作用還能減少外界因素干擾人體細胞平衡。

海魚

研究發現,維生素D能增強免疫力,可降低多發性硬化症和糖尿病的風險。維生素D攝入不足會影響身體正常機能。晒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最便利的方式,但冬季寒冷、衣服穿得多、室外活動少,接觸陽光少,自身合成有限,最好補充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鯡魚、鮭魚和沙丁魚等海魚,動物肝臟、魚肝油、雞蛋中含量相對較高。

動物血+肝臟

缺鐵會導致免疫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影響抗體產生,導致免疫反應缺陷。不過,補鐵最好不要用菠菜、幹棗、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吸收率較低。紅肉、動物血、肝臟等動物性食物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高。紅肉可以每天吃,推薦每天攝入40~75克(生重);動物肝臟最好每月吃2~3次,每次25克左右即可。

牛奶+雞蛋

人體維持自身免疫力的過程中,抗體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而蛋白質正是形成抗體的物質基礎,飲食中缺少蛋白質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很多,牛奶及其製品、雞蛋、畜禽肉、魚、蝦、大豆等都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牛奶可以每天喝300毫升,大約1~2袋,雞蛋1顆,畜禽肉每天40~75克,魚蝦每天40~75克,一把大豆(30克左右)或相應的豆製品均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