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人幾代人的願望!中心城區防洪標準可提至百年一遇的重要水利工程,你瞭解嗎?

水利工程 氣象災害 經濟 農業 張家口新聞網 張家口新聞網 2017-08-25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防洪標準,提高城市供水和農業灌溉保證率,打造舒適安全的人居環境。8月24日,市政府新聞辦、市水務局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進展情況。

烏拉哈達水庫你聽過沒?知道其修建的意義以及對張家口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嗎?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是什麼,水庫徵地及移民安置方案的有關問題又該如何妥善解決?今天就跟小布一起到發佈會現場瞭解一下吧↓↓

張家口人幾代人的願望!中心城區防洪標準可提至百年一遇的重要水利工程,你瞭解嗎?

建設控制性水利樞紐勢在必行

擬建的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崇禮區境內清水河東溝和西溝兩條支流上清水河屬永定河流域洋河干流上的一條重要支流,發源於張北縣與崇禮區交界的樺皮嶺一帶,流域面積2380平方公里,河道全長122km。其中下游段23km由北向南貫穿張家口市中心城區,是市區最主要行洪通道。

由於清水河源短流急,洪水陡漲陡落,在歷史上1924、1943、1975年發生過多次洪災,給市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1924年發生洪水2920m3/s,淹沒怡安街、寶丰街、花園街一帶,橋東一片汪洋,市區死亡近3000人,倒塌房屋11000餘間。1943年和1975年也造成一定災害。因此,在城市上游河流建設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勢在必行。

建設烏拉哈達水庫是重大水利民生工程

建設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是張家口市委、市政府50多年來全力推動的重大水利民生工程。從上世紀60年代初至今,工程建設方案經過多次論證比選,先後經歷了“一庫一壩”“一庫兩壩”大型水庫方案和兩座中型水庫方案。由於“一庫一壩”方案涉及軍事設施佔遷無法解決,2010年我市不得已提出在清水河上游東溝、西溝兩條支流上各修建一座防洪水庫,作為大型水庫的替代方案,即“一庫兩壩”方案。2014年烏拉哈達水庫列入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2015年9月,“一庫兩壩”方案項目建議書審查意見通過國家水利部部長辦公會議並報國家發改委立項。國家發改委認為,該工程由兩座中型水庫組合而成,若按大型水庫工程立項尚無先例,依據不足,建議按兩座中型水庫由地方審批立項。2016年1月,我市決定按兩座中型水庫推進前期工作。在國家、省有關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6月13日,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覆立項。

中心城區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

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由東水庫和西水庫兩座中型水庫組成。總庫容為1.18億立方米,其中東水庫0.64億立方米、西水庫0.54億立方米。工程批覆靜態總投資34.7億元。項目總工期約為48個月。工程計劃今年年底前開工,2021年竣工。工程建成後,可將張家口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時提高了張家口城市供水保證率和下游灌溉區農業灌溉保證率,工程防洪和供水效益顯著。同時對改善崇禮區生態環境,促進崇禮旅遊發展等具有帶動促進作用。

目前,工程已進入籌建階段。經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張家口市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有限公司作為水庫工程建設的項目法人,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開展項目建設,為加強對工程建設工作的決策、指導和協調,確保高效、有序推進工程建設,市政府決定成立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為工程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記者問答】

問題一:建設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對張家口市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作用?

建設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是張家口市人民幾代人的願望,工程建設對張家口市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一是城市防洪的需要。張家口市中心城區現狀人口超過60萬人,根據《防洪標準》,城市防護等級為Ⅱ等,屬重要城市,相應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我市從2005—2010年,投資20多億元對清水河市區段進行了綜合整治,河道防洪標準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近20年一遇,但仍然達不到防洪標準要求。整治後的清水河城區段建有31道橡膠壩,形成了近247萬平米的水面景觀,對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顯著作用,但在汛期防洪壓力較大,特別是張家口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城市之一,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一旦籌辦期間發生較大洪災,將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由於清水河兩岸為城市建成區,無法再通過河道治理滿足防洪要求,因此,在清水河上游修建水庫成為解決中心城區防洪標準低的唯一措施。

二是城市供水的需要。張家口市地下水資源短缺,由於無地表水控制性工程,中心城區只能由北水源和腰站堡2個地下水水源地供水。從長遠看,地表水應是首選水源,地下水為備用水源。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一般年份可向城市供水3430萬m3,占城市供水量的80%以上,可逐步替代地下水。

三是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需要。張家口是首都北京重要的生態屏障。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時作出了“要加強生態建設,樹立生態優先意識,建設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探索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興市、生態強市的路子”重要指示。這對張家口為首都涵養水源,增加出境水量、改善水質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是建設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重要支點之一,工程建成後,一方面可有效攔截清水河上游泥沙,減少官廳水庫淤積;另一方面可通過科學調度調蓄,使下游的清水河、洋河由季節性河流變為常年性河流,從而顯著改善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為向北京提供充沛水源、達標水質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問題二:請介紹一下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

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涉及的東水庫、西水庫樞紐建築物均由攔河壩、溢洪道、洩洪排沙洞以及放水洞等組成,是以防洪為主,結合城市供水,兼顧灌溉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等別為III等,主要建築物按2級建築物設計。兩座水庫大壩均為土質心牆壩。

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901 km2, 佔清水河流域面積的80%。兩座水庫總庫容1.18億m3。其中: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231 km2,庫容0.64億m3,最大壩高56.5m,庫區面積2.23平方公里;西水庫控制流域面積670 km2,庫容0.54億m3,最大壩高43.2m,庫區面積2.77平方公里。

項目共涉及移民搬遷安置人口2537人,工程佔地工9092.8畝(共涉及耕地3209畝)。工程還涉及省道242、406縣道,供電、電信、傳輸等8個專項設施改遷工程等。

問題三: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由兩座中型水庫組成,請介紹一下兩庫建設順序以及洪水調度運用情況。

1、烏拉哈達水利樞紐工程“兩庫方案”是不得已的選擇。

從2002年開始,我市先後提出在清水河干流孤石和朝天窪村附近修建大型水庫的方案,水利部水規總院於2005和2008年對水庫項目建議書(一庫一壩方案)進行了審查,專家一致同意一庫建設方案。但因在幹流上建庫涉及軍事設施的佔遷問題而無法推進。2010年,為避開軍事設施,市政府從國防大局出發,經與部隊協商,提出在清水河支流上游西溝和東溝各建一座防洪水庫方案,即“兩庫”方案作為大型水庫方案的替代方案。兩座中型水庫方案無論從防洪、供水等方面完全可以替代大庫方案,水庫攔河壩等主要建築物按2級設計,也是執行大庫設計標準。

2、兩座水庫同時建設、共同調度,市主城區防洪標準才能達到100年一遇防洪標準。

張家口市區段清水河過流能力為1500m3/s,水庫與市區區間100年一遇洪峰流量為1095m3/s。為滿足張家口市10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水庫建成後限洩流量不應超過400m3/s,其中東水庫限洩240m3/s,西水庫限洩160m3/s。因此,水利部水規總院在項目建議書審查意見中指出,兩座水庫同時建設、共同調度,市主城區防洪標準才能達到100年一遇水平。如“一庫兩壩方案”只建其中一壩,當發生百年一遇洪水時,已建壩下洩流量疊加未建壩所在河流形成的洪峰可能超過3300 m3/s,將遠超過現狀河道承受能力。

問題四:請介紹一下水庫徵地及移民安置方案有關問題。

水庫徵地及移民安置工作複雜而敏感,是水庫建設的難點和重點,將按照國務院頒佈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國務院第679號)要求完成。為作好移民前期工作,2016年10月,在省政府下達停建通告後,崇禮區政府組織崇禮區相關部門、水庫設計單位等,對水庫淹沒影響範圍進行為期2個月實物調查,基本摸清底數。

水庫淹沒影響範圍內主要包括,佔地9092.8畝,2493人。其中東水庫涉及高家營鎮上新營子村、下新營子村及部分南地村,石嘴子鄉上四杆旗村、下四杆旗村及部門啕北營村。還有其它道路、供電等其他專項設施。

移民安置方式,將按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第三條,“國家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採取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的辦法,使移民生活達到或者超過原有水平。”來進行。總體思路為:農村移民生產安置採取農業安置和貨幣補償安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下一步,在工程開工前,設計單位將對淹沒影響區實物量進一步複核,編制具體的移民安置方案,細化措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