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公元766年,杜甫居長安,目睹了長安城西南方的昆明池美景,題詩如是。這座開鑿於2200多年前漢武帝時期的人工湖,位於現今西安市灃東新城,最初為征伐昆明國之用,池“周圍四十里,廣三百二十頃”,水域面積16.6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杭州西湖(6.39平方公里)的大小,是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同時具有訓練水軍、蓄水供水、植物養殖、皇家觀光巡遊等多種功能,發揮著軍事、經濟、生態、文化多重效用。

穿越千年!今年2月,昆明池(一期)試驗段首次開閘試水,當秦嶺清水通過灃惠渠臨時入水口緩緩流入,乾涸了1100多年的昆明池開始重生。並且,這個“千年網紅”的(一期)·七夕公園將於9月28日盛大開園。歷史畫卷終重現於世!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昆明池美景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

因“海軍基地”而生的城市綜合水利工程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意征討昆明國,為訓練水師開鑿昆明池。建成後的昆明池,已不僅僅是那個時期的“珍珠港海軍基地”,更起到了調洪蓄洪、供水首都、園林遊覽等功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複雜又自成體系的綜合性城市水利工程。其中,為長安城供水、調洪蓄洪的作用更為顯著。

史籍記載,西漢時期長安城規模宏大,人口眾多,比同時代古羅馬城還大三倍。漢武帝時期,長安城城區人口達到了40萬,加上郊縣已達100萬,城市供水明顯不足。公元前120年,長安大旱,昆明池恰在這一年開挖。據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李令福介紹,當時昆明池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今日斗門鎮和細柳鎮一代,較長安城更高。其蓄水量在3000萬~5000萬立方米,相當於現代中型水庫,這就為向長安城供水提供了便利條件。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西漢時期昆明池

昆明池水清澈明淨,幾百年後的隋代詩人虞世基在《長安秋》中就曾詠歎:“寒露臺前曉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可想而知,在漢代時,昆明池水或清澈更甚。

水庫一般都起著調洪蓄洪的重要功用,而昆明池的這一功用更加明顯。據專家介紹,昆明池水利系統由包括洨水、石碣、引水渠、洩水渠、“飛渠”以及四周湖堤等多項設施組成。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院教授呂仁義認為,洨水可能就是開鑿昆明池所派生的河流,是一條人為改道形成的河流。石碣又稱石闥堰,堰引洨水北流,穿過細柳原,流入昆明池。“洨水在平水期,可以攔截水流入昆明池。而當水位過高時,它可把多餘的水排到灃河,洩水渠就是排除昆明池多餘的水而調節水位的渠道。”現今西安市斗門鎮,就地處昆明池與灃水相通的調節斗渠閘口處。呂仁義說,直到今天的現代化城市建設中,這種修建供水水庫的方法還被廣泛使用。

當時一心為軍事謀劃建昆明池的漢武帝,大約也沒想到,這個“海軍基地”不僅為當時的長安百姓解決了供水問題,也解決了內陸城市旱澇的水利調節。可以說,它造就了兩千多年前的“海綿城市”。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昆明池美景規劃效果圖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牛郎織女的傳說

這是一汪有”故事“的水

世界文明似乎都離不開“水”的潤澤,而不管是仙女湖還是可魯克湖,諸多愛情故事也都跟“水”有關。9月28日,即將開園的正是昆明池(一期)七夕公園,其景觀、雕塑也無不體現出傳統愛情文化的符號——這裡正是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發源地。

東漢時《古詩十九首》中有詩,“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這“盈盈一水間”便指得是昆明池。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牛郎織女的傳說

漢武帝把昆明池比作天上的銀河,並在池的東西兩側分別立了牛郎織女石像,被當地百姓稱作“石爺石婆像”,隨後就逐漸演繹出了牛郎織女的民間愛情故事。1956年,“石爺石婆像”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因為牛郎織女,這裡成了七夕節的發源地。唐時,有白居易《長恨歌》描寫唐明皇楊貴妃之愛情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牽愁照恨了諸多戀愛男女,“七夕節”便作為“中國情人節”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在如今的西安市長安區斗門有座“石婆廟”,就在西漢上林苑昆明池遺址。有意思的是,石婆廟裡供奉的石婆像是石爺牛郎的像(據考,真正的織女石雕現在斗門棉絨加工廠內)。人們卻願將錯就錯,把牛郎當織女供奉著。2010年6月長安區斗門的“牛郎織女傳說”項目,入選文化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石婆廟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石婆廟

昆明池(一期)·七夕公園採取“原位修復,泥水共治”的方式,建立自然生態系統,進一步提高了水體自淨能力,形成了707畝水面,水質基本達到Ⅳ類水標準。成為融山、湖、林、田、水於一體的生態公園。不妨劇透下景區內部:

“捲雲臺”是進入景區後的第一個景點,基本可以從這裡將整個湖面一覽無餘。穿過“落雁”“留仙”,標誌景點“鵲橋”就會映入眼簾,橋身通體潔白,由白玉製成,每個橋墩上都有一個展翅欲飛的喜鵲,橋墩之間的浮雕也都栩栩如生。

據工作人員介紹,開園後,遊客乘坐各式遊船遊覽。湖面上還有八個巨大的龍頭可以向外噴水,寓意“八水潤長安”。在十一黃金週期間,景區還將舉辦音樂之城交響音樂表演周,國際名校賽艇對抗賽,千人相親會等一系列活動。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昆明池美景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善治秦者先治水

千年昆明池裡的城市發展“柔道術”

千年前,昆明池以其“高顏值”、“多功能”造福著長安城的百姓。當昆明池再度歸來,已不僅僅是一幅歷史美景的修復,更是陝西打出的一套融人文、城市、生態、經濟於一體的“柔性治水”的組合拳。

2015年2月,經過水利專家大量技術勘測和論證,陝西省斗門水庫試驗段工程啟動,將利用原昆明池舊址的歷史低窪庫盆遺存進行建設。這不僅能利用原來地形、水道等天然優勢,還能節省成本。時任陝西省省長婁勤儉指出,斗門水庫要按照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的要求對秦嶺水源進行蓄儲調節,以完善關中水系、保障城鄉用水、優化生態環境。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斗門水庫建設動員大會 資料圖

建成後的斗門水庫將解決西鹹新區灃東和灃西新城近200萬人口的飲用水問題,同時還將成為西安城西區域的應急水源。

如今,昆明池一期工程也就是西北湖將開園,二期工程東南湖為城市飲用水庫,調蓄引漢濟渭水量,為西安西郊和西鹹新區供水。東南湖水位比西北湖略高,以保持天然壓力差,確保飲用水區域的潔淨度。到2020年,引漢濟渭工程完工後,萬畝昆明池將全面重現西安。同時,地鐵3號線也將向西南延伸5站,終點設在昆明池東南岸。西鹹新區將啟動建設的地鐵16號線一期(灃東農博園--能源三路),從昆明池西岸經過。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昆明池區位圖

不僅如此,斗門水庫試驗段二期的昆明池西岸,規劃有生態低密度住宅區、國賓館、國際會議中心、兒童水上游樂場,以及漢樓船博物館等。綠地集團、華僑城、寶能等企業也早已相中這塊寶地。

“西鹹新區是陝西獲批的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建設中的西鹹新區需要更可靠的生態承載能力,水資源是核心問題。”西鹹新區灃東新城負責人說,“恢復昆明池周邊生態,不僅可以提升周邊環境,這一水利工程還可以惠及民生。”

至此,以昆明池為核心,聚集包括灃河、豐鎬兩京等西南區域的“大西安”超級新區藍圖初現。人與自然、產業發展與城市版圖也正在演奏著陝西追趕超越的柔美和絃。

我國古代第一大人工湖近日將重現西安

▼水潤新城

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視察時,用一首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遙想“八水繞長安”的盛景,對陝西的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而《上林賦》所描述的場景,就是漢長安城昆明池畔的上林苑。 2017年2月,陝西發佈《陝西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陝西8位主要領導擔任渭河、漢江、黃河陝西段等8條主要河流的河長。其中,渭河西段及昆明池河長更是由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擔任。陝西發展,在快速崛起的同時又創出自己的一套“樂水”、“治水”的“柔道術”。

秋水無痕清見底,蓼花汀上西風起。昆明池上,漢時的水草豐美、鷗鳥翔集,湖畔對飲、踏歌而行,作詩吟唱、怡然自樂將一一復原,古今正進行著一場無縫的對接。善治秦者先治水!千年前,漢武帝造昆明池而鑄練大漢水師,德被長安百姓。穿越時空,昆明池撥開歷史塵埃,在陝西乘勢而上的關鍵時間節點和大西安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空間節點,鳳凰涅磐,終將開啟新時代的“柔性”城市發展新格局。

來源:如眉 208坊

責編:李婷 雷明 監製:渠慎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