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徵方臘為何會失敗?歷史上宋江有沒有真的徵過方臘?

水滸傳 宋江 方臘 明朝 國家人文歷史 2017-04-04

《水滸傳》與真實歷史有所齟齬的有很多處,畢竟是小說嘛,不過其中最為離譜之處當屬小說中所說的宣和四年,接受招安的宋江北伐契丹遼國,短短八個月內連續攻城略地,幾乎殺盡遼國的著名將領,最終迫使遼主乞降這段。歷史上的這一年宋軍的確是在權閹童貫率領下北伐了,只不過結果是被已經在金人打擊下氣息奄奄的遼軍在幽州(今北京)打得大敗虧輸顏面掃地。《水滸傳》中的宋江伐遼,恰與《說岳全傳》之末寫岳家軍後人攻破金國一樣,屬於後世文人的“意淫”典範。也難怪明末吳中才子金聖嘆將其視為狗尾續貂,與宋江征伐田虎、王慶一起在評點本中刪去。

宋江徵方臘為何會失敗?歷史上宋江有沒有真的徵過方臘?

話說回來,金聖嘆將全書終止於梁山泊英雄聚義,而將招安及以後情節一概刪卻。由於所刪近半,只餘七十回,故有金聖嘆“腰斬”《水滸》之說,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無論如何,宋江徵方臘這段,實在是值得保留的,20世紀90年代的央視版《水滸傳》連續劇也正是如此處理的,即宋江接受招安之後,徑直前去征伐方臘,情節反而變得更加緊湊完整。

《水滸傳》用第九十回後半至九十九回的龐大篇幅描繪了“徵方臘”的全過程。眼看“如今江南草寇方臘反了,佔了八州二十五縣,從睦州(今杭州建德)起,直至潤州(今鎮江),自號為一國,早晚來打揚州”,剛剛從伐遼戰場返回的梁山好漢們又被朝廷投入了南方戰場。與方臘的戰鬥異常慘烈,梁山諸英雄各個本領超群,卻有宋萬、焦挺等十人於亂軍之中被馬踩死,何其悲涼。在杭州之戰中,張順單憑自己的一股衝動妄想潛入敵軍,最終落得個慘死於湖底的下場。在獨鬆關一役,“雙槍將”董平在左臂受了炮火之傷後,不等待身體恢復好,就與厲天閏、張韜交戰,終歸使槍不應,只得後退。他還拼了命去救張清,結果被張韜一刀剁成兩段,連全屍都未曾留下。又如王瑛和扈三娘本是去哨探情況,但遇到敵人主力時,是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知進退,最終慘死於敵人刀下。另有中埋伏身死的解珍、解寶兄弟立功心切,冒險探路,在烏龍嶺上,中了敵人埋伏,最終從百丈高崖墜下身亡。粗算一下,被馬踏身死的梁山好漢有10人;因中箭、飛石器械及火炮而亡的有張順、曹正等 18 人;又有交戰中身死者,如周通、董平等 18 人,再有中埋伏犧牲者解珍、解寶等 6 人;另有患病和落水而亡的好漢共計 17人,108好漢在“徵方臘”之中,竟有近70人殞命,讀來實在令人唏噓。

宋江徵方臘為何會失敗?歷史上宋江有沒有真的徵過方臘?

梁山好漢戰官軍,徵契丹都毫髮無傷,反而在方臘一戰損失如此慘重,究竟是何原因?其實《水滸傳》裡早已有了暗示,吳用評價高俅征討梁山時手下那十個綠林出身的招安武將時就說,“那十節度已是背時的人了”。其實,“徵方臘”時的梁山眾人又何嘗不是呢?梁山英雄徵遼大勝而歸,朝廷卻不仁不義,眾兄弟皆是“白身”且連入京玩賞的自由都沒有,眾將領“盡有反心,只礙宋江一個”,顯示眾人對宋江所謂的“愚忠”感到不滿了。自此之後,眾兄弟出於宋江的深重“義氣”,雖明知前途灰暗,卻仍然跟隨宋江“愚忠”至死。結果,在異常殘酷的徵方臘戰役中,梁山英雄損兵折將,雖勝猶敗,近乎同歸於盡。即使為數極少的“徵方臘”後全身而退的梁山好漢裡,如李俊本也已看破紅塵,情願遠走高飛,只為“宋公明恩義難拋”,硬是堅持幫宋江打完了方臘才歸隱江湖。

至於歷史上的宋江到底有沒有真的徵過方臘呢?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海州(今連雲港)知府張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加上一些“輕兵”“壯卒”“焚其舟”“擒其副賊”迫使宋江投降。時任亳州知州的侯蒙曾經建議招安宋江去打方臘,但皇帝“命知東平府,未赴而卒”。史書上的確有宋江作為偏將在童貫部下參加戰鬥的記載,不過也僅此而已。故而歷史上宋廷派童貫率15萬大軍“徵方臘”,並未留下多少史料可以作為《水滸》中宋江“徵方臘”的創作素材。

宋江徵方臘為何會失敗?歷史上宋江有沒有真的徵過方臘?

從《水滸傳》的描述看,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杭州人施耐庵實際是將當時發生的大新聞——朱元璋徵張士誠的經過“張冠李戴”融入了小說中宋江徵方臘的情節之中。方臘起義雖然是北宋末年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但他佔據的地方並不廣,只有“杭、睦、歙、處、衢、婺六州五十二縣”,相當於今天的浙江西部與安徽最南部(歙州即後來的徽州),但在《水滸傳》裡他卻多出了相當於今天蘇南與上海市的地盤,而這裡正是張士誠割據的主要區域。《明通鑑》曾記載朱元璋派遣趙德勝攻打蘇州北鄰的常熟,張士誠的弟弟張士德“守禦城中”,“遇伏,馬蹶,遂為德勝所擒”。而《水滸傳》宋江“徵方臘”中,也有宋江和方臘大戰於蘇南、蘇州一帶,方臘弟弟方貌守禦蘇州被武松“掠斷了馬腳”,“顛將下來”,被“一刀砍了”,“首級解赴京師”的類似描寫,其實歷史上的方臘,並無弟弟方貌。

此外,1939年在陝西出土的宋將折可存的墓誌又說折氏在鎮壓方臘後,“奉御筆捕草寇”宋江,並以此功連升三級至武功大夫(大夫官階之首級)。就此推斷,出於未知的原因,可能宋江在接受招安後又在宣和四年(1122年)發動了第二次起義。而宋江的結局,同方臘一樣,也遭到殘酷殺害。相比之下,《水滸傳》中講宋江於投降後被毒殺,倒是顯得更符合常理一些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