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生活在關中平原的人們極似這深秋成熟的果實。他們一年中在這皇天后土上默默無聞地生存和耕作,磨礪了一種沉穩、敦厚、質撲、勤勞的性格。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享受著這大自然的賜予。每年一到這柿子染紅枝頭的季節,他們的臉龐便帶著滿足和喜悅的紅暈,閤家老少架踏梯挎竹籃趕驢車朝那柿子林下奔去,採摘那懸掛枝頭的紅透的柿子與心中希望的太陽。每當這個時候,往日寂靜得能聽得見風吟的柿林子裡,就有了呼兒喚女和開懷歡愉的笑聲,時而夾雜著一兩聲粗曠的或細柔的秦腔哼唱。如果這時你也去柿林中採摘,你就會看到林下老爺爺上翹的白髯、老奶奶笑眯了的細眼、中年漢子合不上嘴的白牙、農婦那掩藏不住的笑臉。再加上放學歸來的孩童們在柿林裡的追逐嬉戲打鬧,更使那幅美麗的圖畫增加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若是趕上晩歸的時光,在那火樣的晩霞照映下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滿載的柿子,一筐筐殷紅的果實,一隊隊帶著歡笑的農人,逆著夕陽,留下一幅迷人的剪影圖畫;又好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著一支豐收喜悅的交響。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生活在關中平原的人們極似這深秋成熟的果實。他們一年中在這皇天后土上默默無聞地生存和耕作,磨礪了一種沉穩、敦厚、質撲、勤勞的性格。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享受著這大自然的賜予。每年一到這柿子染紅枝頭的季節,他們的臉龐便帶著滿足和喜悅的紅暈,閤家老少架踏梯挎竹籃趕驢車朝那柿子林下奔去,採摘那懸掛枝頭的紅透的柿子與心中希望的太陽。每當這個時候,往日寂靜得能聽得見風吟的柿林子裡,就有了呼兒喚女和開懷歡愉的笑聲,時而夾雜著一兩聲粗曠的或細柔的秦腔哼唱。如果這時你也去柿林中採摘,你就會看到林下老爺爺上翹的白髯、老奶奶笑眯了的細眼、中年漢子合不上嘴的白牙、農婦那掩藏不住的笑臉。再加上放學歸來的孩童們在柿林裡的追逐嬉戲打鬧,更使那幅美麗的圖畫增加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若是趕上晩歸的時光,在那火樣的晩霞照映下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滿載的柿子,一筐筐殷紅的果實,一隊隊帶著歡笑的農人,逆著夕陽,留下一幅迷人的剪影圖畫;又好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著一支豐收喜悅的交響。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據說,關中柿樹的種植已有很久的歷史。這片四季雨水適宜的黃土高原,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很適合柿子樹的生長。但是,你可知道,柿子樹從土裡長出來它並不是柿子樹,它還有一次婚嫁。它的母體是軟棗樹,後來通過嫁接成了柿子樹。就像人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樣,嫁接了什麼樣的品種,就結什麼樣的柿子。柿子大體上只分甜、澀兩種。如果按色澤和形狀來分,那就有紅橙黃綠黑和大小方圓扁等等。關中人愛柿子,不僅愛它色澤鮮亮營養豐富,而且更愛它配上糧食做成的各色各樣的美食。西安城北院門裡有一種美食叫油炸柿子餅,就是以它為原料製作的,很受遊客們的喜歡。據說柿子還是救命之果。聽老一輩人講,曾在災荒之年很多人以它為糧延續了生命的存在。柿子樹的柿蒂、柿霜、柿葉還是珍貴的藥材,如對於腸胃病、心血管病、眼睛乾澀、止血通便、降壓解酒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生活在關中平原的人們極似這深秋成熟的果實。他們一年中在這皇天后土上默默無聞地生存和耕作,磨礪了一種沉穩、敦厚、質撲、勤勞的性格。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享受著這大自然的賜予。每年一到這柿子染紅枝頭的季節,他們的臉龐便帶著滿足和喜悅的紅暈,閤家老少架踏梯挎竹籃趕驢車朝那柿子林下奔去,採摘那懸掛枝頭的紅透的柿子與心中希望的太陽。每當這個時候,往日寂靜得能聽得見風吟的柿林子裡,就有了呼兒喚女和開懷歡愉的笑聲,時而夾雜著一兩聲粗曠的或細柔的秦腔哼唱。如果這時你也去柿林中採摘,你就會看到林下老爺爺上翹的白髯、老奶奶笑眯了的細眼、中年漢子合不上嘴的白牙、農婦那掩藏不住的笑臉。再加上放學歸來的孩童們在柿林裡的追逐嬉戲打鬧,更使那幅美麗的圖畫增加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若是趕上晩歸的時光,在那火樣的晩霞照映下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滿載的柿子,一筐筐殷紅的果實,一隊隊帶著歡笑的農人,逆著夕陽,留下一幅迷人的剪影圖畫;又好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著一支豐收喜悅的交響。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據說,關中柿樹的種植已有很久的歷史。這片四季雨水適宜的黃土高原,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很適合柿子樹的生長。但是,你可知道,柿子樹從土裡長出來它並不是柿子樹,它還有一次婚嫁。它的母體是軟棗樹,後來通過嫁接成了柿子樹。就像人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樣,嫁接了什麼樣的品種,就結什麼樣的柿子。柿子大體上只分甜、澀兩種。如果按色澤和形狀來分,那就有紅橙黃綠黑和大小方圓扁等等。關中人愛柿子,不僅愛它色澤鮮亮營養豐富,而且更愛它配上糧食做成的各色各樣的美食。西安城北院門裡有一種美食叫油炸柿子餅,就是以它為原料製作的,很受遊客們的喜歡。據說柿子還是救命之果。聽老一輩人講,曾在災荒之年很多人以它為糧延續了生命的存在。柿子樹的柿蒂、柿霜、柿葉還是珍貴的藥材,如對於腸胃病、心血管病、眼睛乾澀、止血通便、降壓解酒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每年的深秋柿子成熟之際,農家的家裡家外房前屋後近處遠方山上山下高崗深溝到處是一片紅紅火火,昭示著生活的美好與希望的光芒!在農人們的心裡,它是年底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或是蓋房修屋的用度,或是孩子讀書的開銷,或是兒女婚嫁的資金;再是寓含“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向往。咱中國人講文化,萬事圖個吉利,要討個好口彩。“事(柿)事(柿)如意”既討了好口彩又有祝福吉祥之意。所以,人們對它愛得深切,愛得深沉。再看農人們,他們把採摘回來的柿子,按大小和品種的不同進行分別加工:有的用溫水暖果去澀作新鮮水果售賣,食之脆甜生津適口;有的削皮穿繩房前屋後掛起來涼晒成柿餅(乾果),嚼來甘飴粘糯彈勁十足;有的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它自然軟化(如臨潼的火晶柿子),剝皮輕吸滑嫰冰爽甜潤。無論你如何食用,都是十分美味的享受。經過農人加工過的柿子,不但便於保存,而且還可以作為商品幹(鮮)果品上市,供人們享受大自然贈予的甜美,享受這一年四季都能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如果親朋好友之間相互來往走動,帶一份柿子幹(鮮)果作饋贈禮物,不但有個好口彩,也會使相互間的關係更加牢固和甜密,那親朋好友會愛死你的。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生活在關中平原的人們極似這深秋成熟的果實。他們一年中在這皇天后土上默默無聞地生存和耕作,磨礪了一種沉穩、敦厚、質撲、勤勞的性格。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享受著這大自然的賜予。每年一到這柿子染紅枝頭的季節,他們的臉龐便帶著滿足和喜悅的紅暈,閤家老少架踏梯挎竹籃趕驢車朝那柿子林下奔去,採摘那懸掛枝頭的紅透的柿子與心中希望的太陽。每當這個時候,往日寂靜得能聽得見風吟的柿林子裡,就有了呼兒喚女和開懷歡愉的笑聲,時而夾雜著一兩聲粗曠的或細柔的秦腔哼唱。如果這時你也去柿林中採摘,你就會看到林下老爺爺上翹的白髯、老奶奶笑眯了的細眼、中年漢子合不上嘴的白牙、農婦那掩藏不住的笑臉。再加上放學歸來的孩童們在柿林裡的追逐嬉戲打鬧,更使那幅美麗的圖畫增加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若是趕上晩歸的時光,在那火樣的晩霞照映下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滿載的柿子,一筐筐殷紅的果實,一隊隊帶著歡笑的農人,逆著夕陽,留下一幅迷人的剪影圖畫;又好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著一支豐收喜悅的交響。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據說,關中柿樹的種植已有很久的歷史。這片四季雨水適宜的黃土高原,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很適合柿子樹的生長。但是,你可知道,柿子樹從土裡長出來它並不是柿子樹,它還有一次婚嫁。它的母體是軟棗樹,後來通過嫁接成了柿子樹。就像人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樣,嫁接了什麼樣的品種,就結什麼樣的柿子。柿子大體上只分甜、澀兩種。如果按色澤和形狀來分,那就有紅橙黃綠黑和大小方圓扁等等。關中人愛柿子,不僅愛它色澤鮮亮營養豐富,而且更愛它配上糧食做成的各色各樣的美食。西安城北院門裡有一種美食叫油炸柿子餅,就是以它為原料製作的,很受遊客們的喜歡。據說柿子還是救命之果。聽老一輩人講,曾在災荒之年很多人以它為糧延續了生命的存在。柿子樹的柿蒂、柿霜、柿葉還是珍貴的藥材,如對於腸胃病、心血管病、眼睛乾澀、止血通便、降壓解酒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每年的深秋柿子成熟之際,農家的家裡家外房前屋後近處遠方山上山下高崗深溝到處是一片紅紅火火,昭示著生活的美好與希望的光芒!在農人們的心裡,它是年底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或是蓋房修屋的用度,或是孩子讀書的開銷,或是兒女婚嫁的資金;再是寓含“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向往。咱中國人講文化,萬事圖個吉利,要討個好口彩。“事(柿)事(柿)如意”既討了好口彩又有祝福吉祥之意。所以,人們對它愛得深切,愛得深沉。再看農人們,他們把採摘回來的柿子,按大小和品種的不同進行分別加工:有的用溫水暖果去澀作新鮮水果售賣,食之脆甜生津適口;有的削皮穿繩房前屋後掛起來涼晒成柿餅(乾果),嚼來甘飴粘糯彈勁十足;有的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它自然軟化(如臨潼的火晶柿子),剝皮輕吸滑嫰冰爽甜潤。無論你如何食用,都是十分美味的享受。經過農人加工過的柿子,不但便於保存,而且還可以作為商品幹(鮮)果品上市,供人們享受大自然贈予的甜美,享受這一年四季都能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如果親朋好友之間相互來往走動,帶一份柿子幹(鮮)果作饋贈禮物,不但有個好口彩,也會使相互間的關係更加牢固和甜密,那親朋好友會愛死你的。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不知你喜不喜歡柿子。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歡迎你來關中觀賞和品嚐這紅豔甜美的柿子,說不定還會一下子愛上了它。有人說,秋天吃柿子,事業就紅火;在品嚐它的時候,最好一次連吃兩個,你才能事(柿)事 (柿)如意。這是悄悄話,一般人不告訴他!

(圖片:網絡)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生活在關中平原的人們極似這深秋成熟的果實。他們一年中在這皇天后土上默默無聞地生存和耕作,磨礪了一種沉穩、敦厚、質撲、勤勞的性格。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享受著這大自然的賜予。每年一到這柿子染紅枝頭的季節,他們的臉龐便帶著滿足和喜悅的紅暈,閤家老少架踏梯挎竹籃趕驢車朝那柿子林下奔去,採摘那懸掛枝頭的紅透的柿子與心中希望的太陽。每當這個時候,往日寂靜得能聽得見風吟的柿林子裡,就有了呼兒喚女和開懷歡愉的笑聲,時而夾雜著一兩聲粗曠的或細柔的秦腔哼唱。如果這時你也去柿林中採摘,你就會看到林下老爺爺上翹的白髯、老奶奶笑眯了的細眼、中年漢子合不上嘴的白牙、農婦那掩藏不住的笑臉。再加上放學歸來的孩童們在柿林裡的追逐嬉戲打鬧,更使那幅美麗的圖畫增加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若是趕上晩歸的時光,在那火樣的晩霞照映下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滿載的柿子,一筐筐殷紅的果實,一隊隊帶著歡笑的農人,逆著夕陽,留下一幅迷人的剪影圖畫;又好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著一支豐收喜悅的交響。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據說,關中柿樹的種植已有很久的歷史。這片四季雨水適宜的黃土高原,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很適合柿子樹的生長。但是,你可知道,柿子樹從土裡長出來它並不是柿子樹,它還有一次婚嫁。它的母體是軟棗樹,後來通過嫁接成了柿子樹。就像人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樣,嫁接了什麼樣的品種,就結什麼樣的柿子。柿子大體上只分甜、澀兩種。如果按色澤和形狀來分,那就有紅橙黃綠黑和大小方圓扁等等。關中人愛柿子,不僅愛它色澤鮮亮營養豐富,而且更愛它配上糧食做成的各色各樣的美食。西安城北院門裡有一種美食叫油炸柿子餅,就是以它為原料製作的,很受遊客們的喜歡。據說柿子還是救命之果。聽老一輩人講,曾在災荒之年很多人以它為糧延續了生命的存在。柿子樹的柿蒂、柿霜、柿葉還是珍貴的藥材,如對於腸胃病、心血管病、眼睛乾澀、止血通便、降壓解酒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每年的深秋柿子成熟之際,農家的家裡家外房前屋後近處遠方山上山下高崗深溝到處是一片紅紅火火,昭示著生活的美好與希望的光芒!在農人們的心裡,它是年底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或是蓋房修屋的用度,或是孩子讀書的開銷,或是兒女婚嫁的資金;再是寓含“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向往。咱中國人講文化,萬事圖個吉利,要討個好口彩。“事(柿)事(柿)如意”既討了好口彩又有祝福吉祥之意。所以,人們對它愛得深切,愛得深沉。再看農人們,他們把採摘回來的柿子,按大小和品種的不同進行分別加工:有的用溫水暖果去澀作新鮮水果售賣,食之脆甜生津適口;有的削皮穿繩房前屋後掛起來涼晒成柿餅(乾果),嚼來甘飴粘糯彈勁十足;有的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它自然軟化(如臨潼的火晶柿子),剝皮輕吸滑嫰冰爽甜潤。無論你如何食用,都是十分美味的享受。經過農人加工過的柿子,不但便於保存,而且還可以作為商品幹(鮮)果品上市,供人們享受大自然贈予的甜美,享受這一年四季都能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如果親朋好友之間相互來往走動,帶一份柿子幹(鮮)果作饋贈禮物,不但有個好口彩,也會使相互間的關係更加牢固和甜密,那親朋好友會愛死你的。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不知你喜不喜歡柿子。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歡迎你來關中觀賞和品嚐這紅豔甜美的柿子,說不定還會一下子愛上了它。有人說,秋天吃柿子,事業就紅火;在品嚐它的時候,最好一次連吃兩個,你才能事(柿)事 (柿)如意。這是悄悄話,一般人不告訴他!

(圖片:網絡)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作者簡介●

樑有勞,男,陝西人氏。曾用名,無。筆名:木力、晴空萬里。甲子開外,退役軍人,曾服役於西藏、成都、西安等地。非詩人,好詩歌,閒暇時,喜弄墨。曾有詩作和文章刊於《空軍軍事學術》、《航空雜誌》、《西藏日報》、《西藏研究》等刊物。於1987年停筆主營軍事。2016偶遇《美篇》,重提筆爬格,有詩、文見世與讀者交流。


"

原創:樑有勞(陝西)

深秋時節,萬物蕭瑟。沒有了春的豔麗,夏的翠綠。在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風中,落葉、枯草的焦黃成了主色調。如若突然有一處或者多處紅紅火火的色彩出現,不知你是否會驚詫!

大家知道,初秋時的樹葉是一片一片掉落的。到了深秋時節,隨著霜降的到來,且經白霜剎打過後的樹葉,就爭先恐後地從樹上往下飄落。無風時還落得有些溫柔,有風吹過,便齊刷刷嘩啦啦撲簌簌地從樹上往下掉,顯得有些急迫。若是有果子的樹還好些,起碼枝頭有幾點紅、黃色的果實點綴,不覺得蕭殺和孤獨;那些沒有果子的樹,僅剩下些光禿禿的枝枝丫丫,瞅著確實有點叫人揪心。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有一種果樹,到了深秋時節,卻是最熱鬧而且大顯風彩。它不同於其它的果樹,在它的枝頭擠擠挨挨的掛滿了似火燃燒一樣的果實,而且紅得有些張揚。這種果樹,平日裡最能忍斂。春夏和初秋的時候,埋沒於萬木蔥蘢的綠海之中,很不起眼。它春不與百花爭豔,夏不與千樹爭寵,既不奪萬果時令,也不顯嬌魅尊貴。只有到了這風寒蕭瑟之際,才把那一個個燈籠似的果實紅火火地舉在被秋風剝光了綠葉的枝頭,顯山露水的去裝扮那個日漸蕭瑟的秋天。這個樹,就是柿子樹。

最令人心旌盪漾的還是在藍天如洗、白雲似絮、山清水碧的時光。當你站在緩緩流過關中平原的渭水河畔,放眼向北望去,隨著黃土塬的梯次抬升,那紅紅火火、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綿綿延延的柿樹柿林,在藍天白雲、黛山綠水的映襯下,紅火而熱烈,明豔而不俗,誘惑而不魅,充滿著喜慶的光彩。它圍繞著村莊,在房前屋後微笑;裝點著陌野,在田間地頭放歌。彰顯出獨有的迎風傲霜的個性。在這初冷微寒的季節,給那大千世界點上暖暖融融的顏色,恰如國畫大師們濃墨重彩渲染出的壯麗畫卷一般。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生活在關中平原的人們極似這深秋成熟的果實。他們一年中在這皇天后土上默默無聞地生存和耕作,磨礪了一種沉穩、敦厚、質撲、勤勞的性格。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享受著這大自然的賜予。每年一到這柿子染紅枝頭的季節,他們的臉龐便帶著滿足和喜悅的紅暈,閤家老少架踏梯挎竹籃趕驢車朝那柿子林下奔去,採摘那懸掛枝頭的紅透的柿子與心中希望的太陽。每當這個時候,往日寂靜得能聽得見風吟的柿林子裡,就有了呼兒喚女和開懷歡愉的笑聲,時而夾雜著一兩聲粗曠的或細柔的秦腔哼唱。如果這時你也去柿林中採摘,你就會看到林下老爺爺上翹的白髯、老奶奶笑眯了的細眼、中年漢子合不上嘴的白牙、農婦那掩藏不住的笑臉。再加上放學歸來的孩童們在柿林裡的追逐嬉戲打鬧,更使那幅美麗的圖畫增加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若是趕上晩歸的時光,在那火樣的晩霞照映下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滿載的柿子,一筐筐殷紅的果實,一隊隊帶著歡笑的農人,逆著夕陽,留下一幅迷人的剪影圖畫;又好似一支樂隊,在演奏著一支豐收喜悅的交響。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據說,關中柿樹的種植已有很久的歷史。這片四季雨水適宜的黃土高原,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很適合柿子樹的生長。但是,你可知道,柿子樹從土裡長出來它並不是柿子樹,它還有一次婚嫁。它的母體是軟棗樹,後來通過嫁接成了柿子樹。就像人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樣,嫁接了什麼樣的品種,就結什麼樣的柿子。柿子大體上只分甜、澀兩種。如果按色澤和形狀來分,那就有紅橙黃綠黑和大小方圓扁等等。關中人愛柿子,不僅愛它色澤鮮亮營養豐富,而且更愛它配上糧食做成的各色各樣的美食。西安城北院門裡有一種美食叫油炸柿子餅,就是以它為原料製作的,很受遊客們的喜歡。據說柿子還是救命之果。聽老一輩人講,曾在災荒之年很多人以它為糧延續了生命的存在。柿子樹的柿蒂、柿霜、柿葉還是珍貴的藥材,如對於腸胃病、心血管病、眼睛乾澀、止血通便、降壓解酒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每年的深秋柿子成熟之際,農家的家裡家外房前屋後近處遠方山上山下高崗深溝到處是一片紅紅火火,昭示著生活的美好與希望的光芒!在農人們的心裡,它是年底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或是蓋房修屋的用度,或是孩子讀書的開銷,或是兒女婚嫁的資金;再是寓含“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向往。咱中國人講文化,萬事圖個吉利,要討個好口彩。“事(柿)事(柿)如意”既討了好口彩又有祝福吉祥之意。所以,人們對它愛得深切,愛得深沉。再看農人們,他們把採摘回來的柿子,按大小和品種的不同進行分別加工:有的用溫水暖果去澀作新鮮水果售賣,食之脆甜生津適口;有的削皮穿繩房前屋後掛起來涼晒成柿餅(乾果),嚼來甘飴粘糯彈勁十足;有的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它自然軟化(如臨潼的火晶柿子),剝皮輕吸滑嫰冰爽甜潤。無論你如何食用,都是十分美味的享受。經過農人加工過的柿子,不但便於保存,而且還可以作為商品幹(鮮)果品上市,供人們享受大自然贈予的甜美,享受這一年四季都能事(柿)事(柿)如意的美好。如果親朋好友之間相互來往走動,帶一份柿子幹(鮮)果作饋贈禮物,不但有個好口彩,也會使相互間的關係更加牢固和甜密,那親朋好友會愛死你的。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不知你喜不喜歡柿子。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都歡迎你來關中觀賞和品嚐這紅豔甜美的柿子,說不定還會一下子愛上了它。有人說,秋天吃柿子,事業就紅火;在品嚐它的時候,最好一次連吃兩個,你才能事(柿)事 (柿)如意。這是悄悄話,一般人不告訴他!

(圖片:網絡)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作者簡介●

樑有勞,男,陝西人氏。曾用名,無。筆名:木力、晴空萬里。甲子開外,退役軍人,曾服役於西藏、成都、西安等地。非詩人,好詩歌,閒暇時,喜弄墨。曾有詩作和文章刊於《空軍軍事學術》、《航空雜誌》、《西藏日報》、《西藏研究》等刊物。於1987年停筆主營軍事。2016偶遇《美篇》,重提筆爬格,有詩、文見世與讀者交流。


深秋,那紅紅的柿子  (散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