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水稻 農民 真菌 農業 果蔬小靈通 2019-06-20

水稻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北方,水稻主要種植在東北部,在東北部佔很大比例的糧食作物。因此,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廣大農民朋友們應更加重視水稻的生長和保護。影響水稻生產的因素很多,其中病害問題是影響水稻品質和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分佈在全國各大稻區,主要為害葉片、莖稈、穗部。因為害時期、部位不同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穀粒瘟。稻瘟病是影響水稻生長的第一大病害,發生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因此,做好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勢在必行。今天,小編就從農業管理、化學藥劑等方面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進行剖析,希望能幫助廣大農民朋友們實現稻瘟病的科學合理控制。主要內容包括:水稻稻瘟病的病發症狀、發生規律、發生時間及防治措施。

一、水稻稻瘟病的病發症狀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均可發生。根據稻瘟病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大致分為:苗瘟、節瘟、葉瘟、枝梗瘟、穗頸瘟、穀粒瘟等

1. 苗瘟

苗瘟主要由種子帶菌引起的,通常發生在三葉期前。在初始階段,芽和芽鞘上會出現水漬形狀的斑點,隨後病苗的基部會逐漸變成黑褐色,上部會呈現淡紅褐色,然後枯死。在潮溼時,病部會長出灰綠色黴層。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2. 節瘟

節瘟常在抽穗後發生,初在稻節上產生褐色小點,後漸繞節擴展,使病部變黑,易折斷。穗頸瘟:初形成褐色小點,發展後使穗頸部變褐,也造成枯白穗。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3. 葉瘟

葉瘟主要是指發生於分櫱期後,幼嫩葉片上長有的褐點型(一般見於水稻抗病品種)和白點型(常見於水稻易感病品種)病斑。除此之外,在田間可見的葉瘟病病斑大多數屬於急性型病斑和慢性型病斑。其中,急性型病斑表現為:幼嫩葉片上形成深綠色、形狀接近於圓形或近橢圓形的病斑,病斑的背面處一般覆蓋有褐色黴層;

而慢性型病斑則表現為:形狀多為梭形或紡錘形,病斑中心處為灰白色,邊緣處為黃色或淡黃色,其餘部分為褐色。同時,在病斑的兩端均可見一條褐色的壞死線,病斑背面處也會覆蓋有灰色黴層。一般來說,慢性型病斑多由急性型病斑轉化而來,在發病後期,病斑較多時會連成一大片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大斑,進而導致整個葉片枯死。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4. 枝梗瘟

枝梗瘟一般發生在水稻的枝梗部位,呈現黑色或淡褐色病斑,嚴重時導致穗子枯死,危害較大。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5. 穗頸瘟

穗頸瘟發生於穗頸、穗軸、枝梗上。病斑初期水漬狀褐色點,逐漸圍繞穗頸、穗軸、枝梗擴展和向上下發展,後顏色變深,呈褐色或墨綠色,造成秕穀,甚至白穗。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6. 穀粒瘟

病斑呈梭形或紡錘形,兩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壞死線,病斑中央灰白色稱為崩潰部,邊緣褐色稱為壞死部,病斑外常有淡黃色暈圈,稱為中毒部,溼度大時,病斑背面產生灰色黴層。若為留種,則導致種子帶菌,成為苗瘟的初次侵染源。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二、水稻稻瘟病的發生規律

(一)病原

稻瘟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為灰梨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自然條件下尚未發現。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根~5根叢生,從寄主表皮或氣孔伸出,大小80~160×4~6(m),具2個~8個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頂端曲狀,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個~3個隔膜,大小14~40×6~14(m),基部有腳胞,萌發時兩端細胞立生芽管,芽管頂端產生附著胞,近球形,深褐色,緊貼附於寄主,產生侵入絲侵入寄主組織內。該菌可分做7群,128個生理小種。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二)發生原因

稻瘟病的發生與水稻品種的抗病性、栽培管理措施、病害流行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

1. 品種抗病性與稻瘟病發生的關係

水稻的品種不同,對稻瘟病的抗性也會有所差異。通常而言,株型緊湊,葉片的水滴就會更容易滾落,使病菌的附著量有所降低,可以有效的降低侵染的機會。此外,相同的水稻品種如果處於不同的生育階段,抗性也會不同。成株期的抗性比苗期要更高。對於葉片的抗病性,主要以出葉當天最容易感病,在五天後,抗病性會有所增強,在兩週後就會很少感病。在水稻分櫱末期,就會出現很多的新葉,這時也是葉瘟的高峰期。在始穗期,稻穗更容易感病,在抽穗六天之後,其抗病性就會得到增強。在推廣後3~5年後,大多數抗病品種都

2. 肥水管理與稻瘟病發生的關係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肥水的有效管理,能夠有效促進水稻的正常發育,但是若廢水處理不當會導致水稻稻瘟病的發生。此外,在進行氮肥的施灑時,施灑過早會大大降低水稻的抗逆性,這在較大程度上使水稻出現稻瘟病的機率大大增加。除此之外,使用冷水以及深水進行灌溉,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水稻的發病率。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3. 氣候條件與稻瘟病發生的關係

氣候條件對於稻瘟病的發生影響較為明顯,其中以溫度和溼度尤為重要。當溫度處於25~28℃的較高溫度且伴有高溼條件時,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發和侵染都較為有利。同樣地,當高溼度結露持續一晝夜以上時,病害的發生與流行也較為明顯。陰雨連綿、晝夜溫差大、日照不足都會引起發病。

4. 大面積種植單一品種與稻瘟病發生的關係

除了上述條件之外大面積種植單子品種水稻稻瘟病的發生率也是非常高近些年我國很多水稻田種植單一品種的水稻田產量均比混合種植的水稻田產量減少大約百分之三十。主要是因為這百分之三十水稻大都患有水稻稻瘟病,與此同時其他周邊水稻的品質和產量也會收到較大的影響。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三、水稻稻瘟病的發生時間

病菌在病稻草上越冬,來年溫、溼度適宜,病稻草上病菌即可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到水稻上,遇到適宜溫溼度條件時很快萌發,直接穿透表皮侵入葉片,引起初侵染,使葉瘟發生,再通過氣流傳播引起再侵染,使葉瘟加重,並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而引起穗頸瘟、節瘟、穀粒瘟發生。

葉瘟病始見期為7月上旬,盛發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中旬水稻抽穗後停止蔓延;穗頸瘟始見期為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最為嚴重,至9月中旬停止蔓延。

四、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在對水稻稻瘟病進行防治時,一定要注意田間管理和選擇合適的水稻品種,從而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從而保證水稻產量,提高農民朋友的經濟效益。在具體栽培實踐中,還應結合科學的防治手段,利用最新的防治技術,不斷提高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能力。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1. 種子的選擇

水稻生長過程中的抗病性以及產量與種子品質有較大的關係,這就需要在種植之前對種子進行有效的選擇,在對種子進行挑選的過程中,挑選出一些不同品種的水稻,在種植時計量在同一水稻中種植不同水稻品種,這在較大程度上避免種植的單一化,並且也能夠提高水稻生長過程中的抗病性,以此有效降低水稻稻瘟病的發病率。種子在種植之前,還需要通過藥物進行有效的浸泡,起到殺菌消毒的目的,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生長質量。

2. 加強田間栽培管理

田間栽培是水稻種植的重要階段,如果這個階段的管理不到位的話,會產生嚴重的病害。因此,為了提高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水平,應結合水稻稻瘟病發病症狀的實際情況,加強田間栽培管理。

1) 應重視田間的水肥管理,水稻作物種植需要大量的水肥,水肥資源的有效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農作物的抗逆性,有效防治稻瘟病的發生。在肥料的管理上,主要根據水稻的生長情況,合理選用無機肥料以及經過腐解處理的有機肥料,合理搭配兩種肥料的使用比例,在使用氮磷鉀肥料時,應結合水稻的生長情況,合理把握施肥的時間和肥量,避免過晚施肥影響到肥料的效果。在對水稻進行施肥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控制氮、穩定磷、補充鉀”的原則,通常氮磷鉀的施肥比例大概控制在2∶1∶1的比例,可充分發揮肥料的作用,促進水稻健康生長的同時,也達到防治稻瘟病發生的目的。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2) 合理的栽插方式和栽培密度是構建良好水稻群體的基礎,適當降低栽培密度,除節省生產用種及栽插用工外,還增加了植株間的通風、透光能力,有效減輕稻瘟病的發生,達到安全高效生產的目的。栽插密度粳稻30~37.5萬叢/hm2,秈稻22.5~30萬叢/hm2。機插秧按14cm×25cm的規格移栽,每穴3~5株基本苗,28.5萬叢/hm2。栽插方式採用單行條栽或寬行窄株栽培。

3) 根據水稻的不同生長期進行有效的田間栽培管理,例如,在水稻分櫱末期,不僅要保證水稻的通風,同時也應注意晒田,這樣才能大幅度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進而避免稻瘟病的發生。此外,在田間栽培管理的過程中,應注重水肥管理的結合,合理控制水肥使用量,並對其實施科學的排灌、淺灌,全面提升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水平。

全面介紹水稻稻瘟病!大家要結合科學防治手段,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3. 化學防治

1) 種子處理

水稻種子帶菌是秧苗發病的重要初浸染,特別是自留種帶病率更高。因此在播種前,用25%咪鮮胺乳油2000倍~4000倍液或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000倍~1500倍液浸種2~3天,可有效降低後期稻瘟病發病機率。

2) 藥劑噴霧

稻葉瘟的最佳防治時期是在7月初(倒2葉露尖~劍葉展開)防治葉瘟,噴施4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50毫升/畝,在孕穗末期~齊穗期防治穗頸瘟,噴施2%加收米80毫升/畝+45%咪鮮胺50毫升/畝+米醋100毫升/畝。在齊穗期~抽穗後15天防治枝梗瘟和粒瘟,噴施40%稻瘟靈100毫升/畝+磷酸二氫鉀100克/畝,防治效果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