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書法 鮮于樞 韓愈 草書 書法愛好者之家 書法愛好者之家 2017-09-20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釋文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自“夫前呵,從者塞途”起(據《韓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此作曾有多家書評,其“清森峭勁、風骨稜稜”等語,此處未及刋錄。

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擢清泉以自潔。採于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徒,足將進而趦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汙穢而不羞,觸刑辟吾生以徜徉。

右韓文公《送李願歸盤谷序》,大德庚子,樞以事至東昌,吉甫兄適任總判,遺其子袖此紙徵書。寄寓村舍,文房之具不備。人有千金應科筆相借者,皆南人託名偽作,一入墨鋒便散,凡四五易竟此卷,然皆不成書,僅兌違命之責爾。拙惡之譏,所不敢辭。困學民鮮于樞記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欣賞

鮮于樞(1256-1301),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後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後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於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據《鮮于府君墓誌銘》記載,鮮于樞的高祖曾經做過官,祖父“讀書通大義,不為科舉業”。蒙古軍隊攻下德興府後,攜家南逃,走到居庸關被“盜”所殺,祖母帶全家到處奔波,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范陽(今河北涿州)。鮮于樞的父親從事辦理運糧的差事。常年往返於中都、大都、汴梁以及揚州、杭州之間。鮮于樞少年時不斷隨父遷居。鮮于樞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氣,身材魁梧,鬍鬚濃重,朋友們稱其為“髯公”。同時期的詩人柳貫說他“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橫生。其飲酒諸詩,尤曠達可喜;遇其得意往往為人誦之”。自負隨意的性格,一開始就導致他與周圍環境及上層當權者的種種衝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後,鮮于樞先後輾轉於汴梁、揚州、杭州、金華等地,擔任一些中下級官職,很不順利。常與上司爭是非於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37歲後定居杭州,於西湖虎林築困學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於錢塘,年僅57歲。

鮮于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上由唐人書法人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紮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明代王世楨嘗雲 “鮮于博學,負材氣,貌偉而髯,類河朔傖父。餘見其行草,往往以骨力勝,而乏姿態,略如其人,以故聲稱漸不敵趙吳興。”由於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閒家中,鮮于樞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鑑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修養,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于樞方成為書法大家。鮮于樞早歲學書法,未能如古人,偶於野外看見二人挽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迴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著有《困學齋集》。鮮于樞與趙孟俯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二傑”,但其影響略遜於趙孟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