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書法 篆刻 藝術 美術 黃河風攝影網 黃河風攝影網 2017-10-05

遠 去 的 星 光

一一追憶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在中國當代書壇有一位書家,以縱橫恢弘、古樸厚重、雄渾典雅、變化萬千的風格而聞名藝壇,這就是當代書法家、篆刻家、隨緣堂主人王海先生。

王海先生生前酷愛書畫、印學,於音樂、繪畫、書法、篆刻無所不通,而於書法、篆刻藝術成就最高。後入我國極有成就的美術史學家、書法篆刻家於安瀾先生門下近二十年,勤奮敬業,學習古文字學,臨習歷代名家書帖碑版,研摹秦漢璽印,於書法、印學大長進。他的書法,上追魏晉,下取諸家,形成了古樸厚重、雄渾典雅的個人風格他的篆刻取法秦漢,博採眾長,古拙質樸,獨具特色。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王海先生的篆刻以巨印見長,他的巨印蒼茫斑駁、古意盎然。普通印章,則古雅靈秀,別具一格。所作巨印六十釐米見方,參加國際書法展覽,堪稱“巨印之王”。 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畫院院長張海先生曾評價其巨印“蒼茫斑駁,古意盎然”,普通印章則“古雅靈秀,別具一格”。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王海先生長於篆刻,從十歲刻章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一九八六年,河南書法家們在北京舉辦的《墨海弄潮》展覽,中國當代知名漫畫家、美術史家、美術評論家、書法家、作家黃苗子先生被王海的書法、篆刻作品深深吸引,黃老對王海先生做出這樣的評價:沉潛木訥、不趨時髦是莊子裡的“真畫者”;是一心撲在藝術上,不拘俗套的書畫迷;是一位對藝術對社會都抱著一片至誠的藝術工作者。而於安瀾先生謂其篆書篆刻“渾成圓勁,蒼秀朴茂”;“國際書法展覽”中評其篆刻為“渾樸茂密,氣勢宏大”;王遐舉先生評其印為“刀筆渾融,氣韻生動”;黃苗子先生則以“健秀渾成”四字贊之。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執行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劉江先生為《王海篆刻集》作序,贊其篆刻參秦鑄漢,自出機杼,有古雅雄渾、淳樸勁健之氣。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王海先生是封丘縣黃陵人,是河南乃至全國頗有影響的一位書法篆刻家,他潛心金石翰墨之道四十多年,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並以其獨具特色的書法篆刻技藝遠近聞名,書法篆刻之間相互滲透,其印中表現出深厚的書法功底和廣闊的書學路子,其書中則體現出一種金石氣息。印以書出,書以印入,書印相輔相成,塑造了王海的藝術風格。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書法篆刻理論家李剛田對王海篆刻藝術評析如是:健秀渾成,氣韻生動。

這四字印評其實概括了王海先生篆刻中氣與韻,力量與醇厚,現代形式與古典意義、金石趣與翰墨情等諸多美學中的對立統一關係。與河南其它印人一樣,王海先生篆刻中沒有太多師法明清流派印的痕跡,對其印風影響至深的是漢印形式及由漢印中傳達出的漢代藝術雄渾博大的精神境界。王海先生篆刻中“渾成”一面的基礎來自漢印,漢印平直質樸,形式似為單調,而正是這種個人氣質的表現。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細心玩味其印面,可以看到刀與石相激發的那種天趣,可以看到“使刀為使筆”的墨趣,他不是把“爛銅印”搬到石面上,而是以爽爽刀意去再塑漢印精神,表現作者激情。王海篆刻除了漢印的直平排疊,還表現出一種裝飾之美,這種裝飾性每每體現在對細節的刻畫上。漢印的自然之美與王海先生匠心獨特的裝飾之美同時揉合在印面上,所以王海先生的印形式新而意味古。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還有王海先生篆刻的邊款,他好像不太究心於邊款的形式變化出新,而是順著刀筆自然款款而行。但對款文內容卻十分用心,或論諸藝術,或感悟人生,或詩或文,不拘一格,從中展示了作者的藝術觀和人生觀。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著名詩人馮傑這樣說到:王海先生“在書藝上,他一直是建造、破壞、再完善。創作不斷變化,翻雲覆雨卻最難見其面目,但字裡行間始終透出高古與文人的書卷氣。對書道的追求,他一直拒絕成熟,成熟就意味著敗落,字是隨形就勢,哪怕外形不美,也追求內在的豐富與心靈的和諧。”王海先生徜徉於藝術世界,追摹魏晉風骨,無飾無礙,古意盎然。當我們細細閱讀詩人馮傑的這篇文字時,似乎仍能嗅到當年那讓人“失望”卻又“玄妙”的淡然悠遠的墨香。

遠去的星光一一追憶著名書法篆刻家“隨緣堂主王海先生”

王海先生的書法以雄渾奔放見長。雄渾表現於他用筆的質量和凝練,奔放表現於他結字的恣肆和機變。

王海先生曾經說過:“把字寫像誰都會,這很容易。一個小孩練上半年都可以像柳公權、趙孟,可是寫出個性就難,是一輩子的事”。王海先生做到了,用他畢生的精力投放。

張海:他是很淡泊的人,淡泊應該是真正藝術家的必要品質。淡泊並非不參與競爭,而是不在乎一時一事的得失,一切以藝術為本位,一切以創造真、善、美為目的。

王澄:他之創作的確是豐富多彩的,篆刻、書法,古典、現代,多種書體、不同面目令我目不暇接。這無疑是他的一種“隨緣”,他不願多言,只有以筆代口,幾十年的藝術積澱,幾十年的人生體悟、幾十年的心路歷程,都要以他自己的筆墨語言,隨緣道出“何其累,何其難”但我相信他能做到。

周俊傑讀了王海的作品時的感受心境:“如登山、如觀海、如騎馬縱橫草原,令人奮進、令人心醉”!

馮傑:王海先生是位澹泊孤獨的行動者,潛心書藝,不事張揚炒作,為書為人一直處於低調,照世俗之見這是“吃虧”的,他甚至把自己弄得還有一種“苦相”。也許正是這種大靜泊大孤獨的狀態使他對書藝的內核更接近,在他近四十年的書法生涯中,秋風冬雪,硯池裡充滿著對世事的洞察與感悟,對宗教禪宗情懷的嚮往,對內心世界的深挖剖析;其用功之深,探練之勤甚至到他生命最後時刻。

王海先生一生鍾情於書法這一中國古老的藝術,用周俊傑先生之言就是“已將自己的生命與之融合到了一起,將自己平生的理想與追求都與書法聯繫了起來,並視其為宗教”,兩位書法藝術家惺惺相惜,曾一起在陝西漢中拜謁了魂牽夢縈的《漢褒斜道刻石》、《石門頌》、《石門銘》、《西狹頌》等曠世名碑石刻,藝術的靈魂一同被震撼過。

時光如梭,轉眼間王海先生離開我們整整15個年頭了!為紀念王海先生逝世15週年全方位介紹王海先生在書法、篆刻、繪畫及文學方面的藝術成就,迎接2017年6月在新鄉博物院舉行的《王海書畫篆刻藝術展》,追憶“隨緣堂.王海先生”,翻看著當年這些影像、資料,始然思緒萬千每每不能入睡,故整理之以示敬仰之情,以慰先賢、以饗師友。

張金貴

2017年5月26日午夜於雋聞齋


作者簡介:

張金貴(黃河風)雋聞齋主人,漢族,1962年出生於封丘,大專學歷,中共黨員,下過鄉、當過兵、河南新鄉農行主管宣傳工作、攝影和影視工作20餘年。現任新鄉大華書畫院院長,國際攝影學會副主席、中國數碼攝影協會副主席、《中國時代名牌》雜誌記者、新鄉市藝術攝影學會副會長、黃河風影視藝術總監。在各級各類媒體發表作品千餘件。2006年創辦《黃河風攝影網站》。攝影作品獲得“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河南省群藝館”舉辦的第九屆藝術大展自然風光、生態類金獎、獲得“2005--2006年度亞洲風采攝影比賽佳作獎”、2008年攝影作品入選“平遙國際攝影大展”、2010年“七彩新鄉全國攝影大賽”一等獎。第十九屆河南省攝影藝術展一等獎,第十二屆新鄉市攝影藝術展一等獎,新鄉市2009—2010年度攝影創作獎,2015年度攝影貢獻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