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書法 藝術 沈尹默 大學 李公麟 Artv美術影音 2018-11-29

書法成為當下中國人修身養性的全民運動,各地博物館的書畫展覽也從未斷過人潮。但是這種練習和觀賞書法作品的熱情卻有些盲目和“任性”,參與者其實並不真正瞭解書法的思想內涵。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朱天曙老師在藝文季中給大眾上了一堂書法普及課。


書法成為當下中國人修身養性的全民運動,各地博物館的書畫展覽也從未斷過人潮。但是這種練習和觀賞書法作品的熱情卻有些盲目和“任性”,參與者其實並不真正瞭解書法的思想內涵。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朱天曙老師在藝文季中給大眾上了一堂書法普及課。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中國書法的四種品質

中國書法實際上包含著四個方面的內容。以下是我的概括:

第一,筆法是中國書法的核心。

第二,審美是中國書法的內容。

第三,人文是中國書法的內涵。

第四,哲學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我想,這四種品質是中國書法最核心、最重要的四個方面,而且是層層遞進的。下面簡單地解釋一下。

筆法品格

第一個方面叫作“筆法品格”。沒有筆法,就不能稱為書法。近三十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書法出版業、書法教育與培訓、書法展覽等都刺激了書法技法層面的發展,書法基本筆法也因此得到傳承和運用,尤其是當代書法專業的高等教育發展和高頻率展覽活動的推動,客觀上促進中國書法在技法方面新的發展和普及。

審美品格

第二個方面是書法的“審美品格”。技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技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

我認為當代書法在審美上有很大的進步。今天的書法展覽形式非常豐富,書法家隨著眼界的開闊,為傳統筆法的內容賦予了時代的審美特色,在章法、形式、碑帖結合、書印融合等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前人。現在全國的書法專業,95%以上都是在美術院校設置的,就是為了強調書法審美方面的品格。當代書家提出“藝術書法”這一命題,也正是對部分技法缺失、審美水平低下等現狀提出的重要問題。

但現在很多人過分地注重書法外在形式的審美,很多作品看似很豐富,實際上缺少內在的內容。


書法成為當下中國人修身養性的全民運動,各地博物館的書畫展覽也從未斷過人潮。但是這種練習和觀賞書法作品的熱情卻有些盲目和“任性”,參與者其實並不真正瞭解書法的思想內涵。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朱天曙老師在藝文季中給大眾上了一堂書法普及課。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中國書法的四種品質

中國書法實際上包含著四個方面的內容。以下是我的概括:

第一,筆法是中國書法的核心。

第二,審美是中國書法的內容。

第三,人文是中國書法的內涵。

第四,哲學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我想,這四種品質是中國書法最核心、最重要的四個方面,而且是層層遞進的。下面簡單地解釋一下。

筆法品格

第一個方面叫作“筆法品格”。沒有筆法,就不能稱為書法。近三十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書法出版業、書法教育與培訓、書法展覽等都刺激了書法技法層面的發展,書法基本筆法也因此得到傳承和運用,尤其是當代書法專業的高等教育發展和高頻率展覽活動的推動,客觀上促進中國書法在技法方面新的發展和普及。

審美品格

第二個方面是書法的“審美品格”。技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技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

我認為當代書法在審美上有很大的進步。今天的書法展覽形式非常豐富,書法家隨著眼界的開闊,為傳統筆法的內容賦予了時代的審美特色,在章法、形式、碑帖結合、書印融合等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前人。現在全國的書法專業,95%以上都是在美術院校設置的,就是為了強調書法審美方面的品格。當代書家提出“藝術書法”這一命題,也正是對部分技法缺失、審美水平低下等現狀提出的重要問題。

但現在很多人過分地注重書法外在形式的審美,很多作品看似很豐富,實際上缺少內在的內容。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人文品質

第三點是書法的“人文品質”。人文品質是中國書法的精神內涵,也是書法內在的一種韻味和氣息。沒有人文品質,書法作品就缺少了內在。而我們當代書法恰恰最缺乏人文品質。很多人重視技法,但是忽略了人文內涵。所以我們強調書法家要重視文化修養,一個好的書家,必然有較好的人文素養,在傳統文化上有較深的理解。但是在現在這種展覽過剩的語境下,很多人在這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失,我個人稱之為“日益稀釋”。

哲學品質

第四點是書法的最高品質,叫作“哲學品質”。中國書法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標本,從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很多精神。哲學品質是中國書法的靈魂所在。所以,書法的哲學品質,實際上是書法文化內容的提升。我講的這個哲學品質,實際上就是古人所說的“道”。蘇東坡當年評李公麟《山莊圖》,說從事藝術的人要“有道有藝”。“藝”主要是技術方面,“道”就是內在的哲學品質。由技到藝,由藝入道,這樣才能實現藝術最高層次的追求。

以上就是中國書法的四個方面的品質。筆法品質、審美品質、人文品質、哲學品質,這四個方面綜合在一起,才構成了完整的中國書法。

用這四種品質來衡量今天的書法和書法家,就可以看到“得”在哪裡,“失”在哪裡。而且這四個品質是層層遞進的:沒有技法,不懂基本的筆法,就不能談審美;沒有基本的審美,就不能進入書法的文化層面;沒有進入文化層面,就談不上哲學思考,談不上哲學境界。

筆法品格

首先,中國書法的筆法究竟是什麼?什麼叫筆法?筆法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執筆,第二是用筆,第三是用墨。這三者是中國書法筆法最重要的內容。

執筆

學習書法,第一件事就是執筆,就是毛筆怎麼握。很多人認為握筆當然會,小時候老師就教怎麼握毛筆。我們今天握毛筆的方法通常是“五指執筆法”。這種方法是上世紀60年代,上海有一位名人叫沈尹默倡導的。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新青年》雜誌的編輯,魯迅先生的同道。沈先生後來做了中央文史館的副館長,一直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成立了中國書法研究會。沈尹默先生認為,我們今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普及中國書法的常識。他非常重視研究執筆法,寫了很多文章介紹中國書法的基本知識。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談執筆。這種方法唐代就有了,後來又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執筆方法。但沈先生認為,“五筆執筆法”是比較科學的。

事實上,中國古代執筆的方法非常豐富。有單鉤法、雙鉤法、撮管法,還有撥燈法,古代的燈,點燃一段時間就要撥一撥燈芯,撥燈法就是類似的動作。

那麼毛筆應該怎麼握呢?蘇東坡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意思是握毛筆沒有固定的方法,怎麼抓都可以,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虛而寬”。毛筆握在手上,第一要虛靈,第二要寬鬆,這樣的執筆方法就是好的。像拿筷子一樣,有的人拿得靠前,有的人拿得靠後,究竟哪種方法對?無所謂,只要舒服就行了。

南朝著名的文學家陶弘景,對執筆曾經提出八個字的原則:“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我想這八個字是有道理的。手上的筆,跟心和頭腦要一致。手受到大腦的控制,又控制筆,達到“心會”的感覺,這才是執筆要達到的效果,要正確理解執筆,陶弘景這八個字值得細細領會。

用筆

毛筆握在手上以後,怎樣寫字呢?中國古代有八種用筆的方法,我概括了一下。

“中鋒”運筆

第一種叫作“中鋒”運筆,它是中國書法最根本的運筆方法,不懂中鋒運筆就說明還不會用筆。什麼叫中鋒運筆?就是毛筆在行走的時候,是毛筆的中間部分在紙上行走。


書法成為當下中國人修身養性的全民運動,各地博物館的書畫展覽也從未斷過人潮。但是這種練習和觀賞書法作品的熱情卻有些盲目和“任性”,參與者其實並不真正瞭解書法的思想內涵。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朱天曙老師在藝文季中給大眾上了一堂書法普及課。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中國書法的四種品質

中國書法實際上包含著四個方面的內容。以下是我的概括:

第一,筆法是中國書法的核心。

第二,審美是中國書法的內容。

第三,人文是中國書法的內涵。

第四,哲學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我想,這四種品質是中國書法最核心、最重要的四個方面,而且是層層遞進的。下面簡單地解釋一下。

筆法品格

第一個方面叫作“筆法品格”。沒有筆法,就不能稱為書法。近三十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書法出版業、書法教育與培訓、書法展覽等都刺激了書法技法層面的發展,書法基本筆法也因此得到傳承和運用,尤其是當代書法專業的高等教育發展和高頻率展覽活動的推動,客觀上促進中國書法在技法方面新的發展和普及。

審美品格

第二個方面是書法的“審美品格”。技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技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

我認為當代書法在審美上有很大的進步。今天的書法展覽形式非常豐富,書法家隨著眼界的開闊,為傳統筆法的內容賦予了時代的審美特色,在章法、形式、碑帖結合、書印融合等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前人。現在全國的書法專業,95%以上都是在美術院校設置的,就是為了強調書法審美方面的品格。當代書家提出“藝術書法”這一命題,也正是對部分技法缺失、審美水平低下等現狀提出的重要問題。

但現在很多人過分地注重書法外在形式的審美,很多作品看似很豐富,實際上缺少內在的內容。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人文品質

第三點是書法的“人文品質”。人文品質是中國書法的精神內涵,也是書法內在的一種韻味和氣息。沒有人文品質,書法作品就缺少了內在。而我們當代書法恰恰最缺乏人文品質。很多人重視技法,但是忽略了人文內涵。所以我們強調書法家要重視文化修養,一個好的書家,必然有較好的人文素養,在傳統文化上有較深的理解。但是在現在這種展覽過剩的語境下,很多人在這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失,我個人稱之為“日益稀釋”。

哲學品質

第四點是書法的最高品質,叫作“哲學品質”。中國書法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標本,從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很多精神。哲學品質是中國書法的靈魂所在。所以,書法的哲學品質,實際上是書法文化內容的提升。我講的這個哲學品質,實際上就是古人所說的“道”。蘇東坡當年評李公麟《山莊圖》,說從事藝術的人要“有道有藝”。“藝”主要是技術方面,“道”就是內在的哲學品質。由技到藝,由藝入道,這樣才能實現藝術最高層次的追求。

以上就是中國書法的四個方面的品質。筆法品質、審美品質、人文品質、哲學品質,這四個方面綜合在一起,才構成了完整的中國書法。

用這四種品質來衡量今天的書法和書法家,就可以看到“得”在哪裡,“失”在哪裡。而且這四個品質是層層遞進的:沒有技法,不懂基本的筆法,就不能談審美;沒有基本的審美,就不能進入書法的文化層面;沒有進入文化層面,就談不上哲學思考,談不上哲學境界。

筆法品格

首先,中國書法的筆法究竟是什麼?什麼叫筆法?筆法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執筆,第二是用筆,第三是用墨。這三者是中國書法筆法最重要的內容。

執筆

學習書法,第一件事就是執筆,就是毛筆怎麼握。很多人認為握筆當然會,小時候老師就教怎麼握毛筆。我們今天握毛筆的方法通常是“五指執筆法”。這種方法是上世紀60年代,上海有一位名人叫沈尹默倡導的。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新青年》雜誌的編輯,魯迅先生的同道。沈先生後來做了中央文史館的副館長,一直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成立了中國書法研究會。沈尹默先生認為,我們今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普及中國書法的常識。他非常重視研究執筆法,寫了很多文章介紹中國書法的基本知識。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談執筆。這種方法唐代就有了,後來又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執筆方法。但沈先生認為,“五筆執筆法”是比較科學的。

事實上,中國古代執筆的方法非常豐富。有單鉤法、雙鉤法、撮管法,還有撥燈法,古代的燈,點燃一段時間就要撥一撥燈芯,撥燈法就是類似的動作。

那麼毛筆應該怎麼握呢?蘇東坡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意思是握毛筆沒有固定的方法,怎麼抓都可以,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虛而寬”。毛筆握在手上,第一要虛靈,第二要寬鬆,這樣的執筆方法就是好的。像拿筷子一樣,有的人拿得靠前,有的人拿得靠後,究竟哪種方法對?無所謂,只要舒服就行了。

南朝著名的文學家陶弘景,對執筆曾經提出八個字的原則:“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我想這八個字是有道理的。手上的筆,跟心和頭腦要一致。手受到大腦的控制,又控制筆,達到“心會”的感覺,這才是執筆要達到的效果,要正確理解執筆,陶弘景這八個字值得細細領會。

用筆

毛筆握在手上以後,怎樣寫字呢?中國古代有八種用筆的方法,我概括了一下。

“中鋒”運筆

第一種叫作“中鋒”運筆,它是中國書法最根本的運筆方法,不懂中鋒運筆就說明還不會用筆。什麼叫中鋒運筆?就是毛筆在行走的時候,是毛筆的中間部分在紙上行走。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中鋒運筆有兩種最基本的方法,一種叫“折釵股”,一種叫“屋漏痕”。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折釵股



前者行筆快,筆畫光潤圓暢,挺秀剛健,給人以秀媚勻淨的美感,就像古代美人頭上的髮卡,線條有彎曲,但是很流暢;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屋漏痕

而後者的形態像漏水一樣,下雨以後,屋頂上的水沿著牆頭流下來,形成線條,很飽滿,很實在,這種筆法毛澀遒勁,頓挫鬱拔,給人以蒼勁老辣的美感,行筆略慢,伴以如逆水行舟般的震顫,比較厚重。這是中鋒運筆裡面最常見的兩種樣式。

“偏鋒”運筆

另一種用筆方法叫“偏鋒”運筆,筆鋒不在筆畫的中間,而在其某一邊行走;即筆鋒處於筆畫的一側,筆腹處於筆畫的另一側,筆鋒與筆腹在並列行走。紙上出現時有時無的墨痕,呈犬牙交錯、參差枯澀狀。所書線條殘破扁薄,不夠豐實完美。中鋒運筆的方法寫出來的字比較飽滿。而偏鋒寫出來的字,很多地方不夠飽滿。用得過分容易成為病筆,但是用得恰當就可以彌補中鋒運筆的單調,使運筆變得更加豐富。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側鋒”運筆

第三種叫“側鋒”運筆,介於中鋒與偏鋒之間的運筆方法。接觸紙面的筆毫方向與筆的運行方向呈約45°左右的夾角。這個夾角越小越接近中鋒運筆;越大,越接近偏鋒運筆。這種運筆方法在王羲之的作品裡面非常多。王羲之的字,有中鋒有側鋒,又以中鋒為主。“中鋒為主,側鋒取妍。”




“側鋒”運筆

第三種叫“側鋒”運筆,介於中鋒與偏鋒之間的運筆方法。接觸紙面的筆毫方向與筆的運行方向呈約45°左右的夾角。這個夾角越小越接近中鋒運筆;越大,越接近偏鋒運筆。這種運筆方法在王羲之的作品裡面非常多。王羲之的字,有中鋒有側鋒,又以中鋒為主。“中鋒為主,側鋒取妍。”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金農 漆書



藏鋒起收

還有一種筆法,叫“藏鋒起收”。毛筆在運行過程當中要“藏鋒”,起筆的時候藏起來,下筆時筆鋒痕跡被覆蓋在筆畫中,不露鋒芒,起筆的方向與點畫運行的方向相反;收筆的時候又藏起來,筆鋒回到點畫內在離開紙面,筆畫外不露鋒芒。這是中國書法的很重要的特點。




“側鋒”運筆

第三種叫“側鋒”運筆,介於中鋒與偏鋒之間的運筆方法。接觸紙面的筆毫方向與筆的運行方向呈約45°左右的夾角。這個夾角越小越接近中鋒運筆;越大,越接近偏鋒運筆。這種運筆方法在王羲之的作品裡面非常多。王羲之的字,有中鋒有側鋒,又以中鋒為主。“中鋒為主,側鋒取妍。”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金農 漆書



藏鋒起收

還有一種筆法,叫“藏鋒起收”。毛筆在運行過程當中要“藏鋒”,起筆的時候藏起來,下筆時筆鋒痕跡被覆蓋在筆畫中,不露鋒芒,起筆的方向與點畫運行的方向相反;收筆的時候又藏起來,筆鋒回到點畫內在離開紙面,筆畫外不露鋒芒。這是中國書法的很重要的特點。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露鋒起收

相對的筆法,是“露鋒起收”。起筆時筆鋒表露在點畫外面,收筆時筆鋒表露在點畫外而有明顯的鋒芒。露鋒和藏鋒這兩種方法,在書法中經常交叉使用。比如寫顏體字的時候要藏鋒,臨摹《蘭亭序》的時候就要露鋒。




“側鋒”運筆

第三種叫“側鋒”運筆,介於中鋒與偏鋒之間的運筆方法。接觸紙面的筆毫方向與筆的運行方向呈約45°左右的夾角。這個夾角越小越接近中鋒運筆;越大,越接近偏鋒運筆。這種運筆方法在王羲之的作品裡面非常多。王羲之的字,有中鋒有側鋒,又以中鋒為主。“中鋒為主,側鋒取妍。”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金農 漆書



藏鋒起收

還有一種筆法,叫“藏鋒起收”。毛筆在運行過程當中要“藏鋒”,起筆的時候藏起來,下筆時筆鋒痕跡被覆蓋在筆畫中,不露鋒芒,起筆的方向與點畫運行的方向相反;收筆的時候又藏起來,筆鋒回到點畫內在離開紙面,筆畫外不露鋒芒。這是中國書法的很重要的特點。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露鋒起收

相對的筆法,是“露鋒起收”。起筆時筆鋒表露在點畫外面,收筆時筆鋒表露在點畫外而有明顯的鋒芒。露鋒和藏鋒這兩種方法,在書法中經常交叉使用。比如寫顏體字的時候要藏鋒,臨摹《蘭亭序》的時候就要露鋒。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還有“提按”。筆毫在紙上作上下運動。提筆畫細,按筆畫粗,提按造成了筆畫粗細的節律變化。

平移

第七種叫“平移”。筆毫在紙上不作上下的運動,而僅作平行於紙面的中鋒移動,筆畫沒有明顯的粗細變化。

轉折

還有“轉折”。筆毫在平移時作圓弧形的轉向運行,或者在平移時,突然在一點上作方向的改變,形成一個折角。轉折有很多種方法,有的是圓的,有的是方的。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轉筆(孫過庭《書譜》)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折筆(蘇軾《黃州寒食詩貼》)



以上八種用筆方法,是中國書法裡最核心、最重要的。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用墨

至於用墨,概括起來也有四種。

濃墨

墨濃如漆,寫在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彩外耀。

淡墨

水加得多,磨的時間不長,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

漲墨

第三種叫“漲墨”,過量的墨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水分從點畫中分離,線面交融。

渴筆或枯筆

第四種叫“渴筆”或者“枯筆”,指筆中之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裡學書法,花很多的時間練習,就是要研究這些筆法,把它們運用得非常熟練。中國古代書論裡,有一種“骨氣論”,非常強調筆法。漢代的蔡邕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肌膚之麗。”李世民認為,寫字要“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用筆方法要正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審美品格

筆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筆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審美的內容包括哪些呢?我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字的重心的安排,第二是書勢的變化,第三是黑白的佈置,第四是點畫的呼應。

重心



用墨

至於用墨,概括起來也有四種。

濃墨

墨濃如漆,寫在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彩外耀。

淡墨

水加得多,磨的時間不長,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

漲墨

第三種叫“漲墨”,過量的墨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水分從點畫中分離,線面交融。

渴筆或枯筆

第四種叫“渴筆”或者“枯筆”,指筆中之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裡學書法,花很多的時間練習,就是要研究這些筆法,把它們運用得非常熟練。中國古代書論裡,有一種“骨氣論”,非常強調筆法。漢代的蔡邕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肌膚之麗。”李世民認為,寫字要“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用筆方法要正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審美品格

筆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筆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審美的內容包括哪些呢?我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字的重心的安排,第二是書勢的變化,第三是黑白的佈置,第四是點畫的呼應。

重心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米芾《清和帖》



米芾有一個著名的字帖《清和帖》,其中第三行第三個字是“何”,觀察它的結字,可以看出重心的安排,“可”被提得非常高。這就體現了米芾的字以奇險出名的特色。重心是書法風格很重要的內容,一個字的重心平穩與否與支撐這個字的支點有很大的關係。

書勢

書勢的變化,就是這個字寫的時候怎麼樣來進行變化。漢字每個字的各種字體都有其特定的形體和態勢。例如王鐸的《臨歐陽詢行書帖》和《七律詩》立軸,寫的時候,左右呼應,上下連貫,這就形成了它的特點。



用墨

至於用墨,概括起來也有四種。

濃墨

墨濃如漆,寫在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彩外耀。

淡墨

水加得多,磨的時間不長,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

漲墨

第三種叫“漲墨”,過量的墨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水分從點畫中分離,線面交融。

渴筆或枯筆

第四種叫“渴筆”或者“枯筆”,指筆中之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裡學書法,花很多的時間練習,就是要研究這些筆法,把它們運用得非常熟練。中國古代書論裡,有一種“骨氣論”,非常強調筆法。漢代的蔡邕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肌膚之麗。”李世民認為,寫字要“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用筆方法要正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審美品格

筆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筆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審美的內容包括哪些呢?我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字的重心的安排,第二是書勢的變化,第三是黑白的佈置,第四是點畫的呼應。

重心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米芾《清和帖》



米芾有一個著名的字帖《清和帖》,其中第三行第三個字是“何”,觀察它的結字,可以看出重心的安排,“可”被提得非常高。這就體現了米芾的字以奇險出名的特色。重心是書法風格很重要的內容,一個字的重心平穩與否與支撐這個字的支點有很大的關係。

書勢

書勢的變化,就是這個字寫的時候怎麼樣來進行變化。漢字每個字的各種字體都有其特定的形體和態勢。例如王鐸的《臨歐陽詢行書帖》和《七律詩》立軸,寫的時候,左右呼應,上下連貫,這就形成了它的特點。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王鐸《七律詩》



黑白的佈置



用墨

至於用墨,概括起來也有四種。

濃墨

墨濃如漆,寫在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彩外耀。

淡墨

水加得多,磨的時間不長,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

漲墨

第三種叫“漲墨”,過量的墨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水分從點畫中分離,線面交融。

渴筆或枯筆

第四種叫“渴筆”或者“枯筆”,指筆中之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裡學書法,花很多的時間練習,就是要研究這些筆法,把它們運用得非常熟練。中國古代書論裡,有一種“骨氣論”,非常強調筆法。漢代的蔡邕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肌膚之麗。”李世民認為,寫字要“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用筆方法要正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審美品格

筆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筆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審美的內容包括哪些呢?我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字的重心的安排,第二是書勢的變化,第三是黑白的佈置,第四是點畫的呼應。

重心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米芾《清和帖》



米芾有一個著名的字帖《清和帖》,其中第三行第三個字是“何”,觀察它的結字,可以看出重心的安排,“可”被提得非常高。這就體現了米芾的字以奇險出名的特色。重心是書法風格很重要的內容,一個字的重心平穩與否與支撐這個字的支點有很大的關係。

書勢

書勢的變化,就是這個字寫的時候怎麼樣來進行變化。漢字每個字的各種字體都有其特定的形體和態勢。例如王鐸的《臨歐陽詢行書帖》和《七律詩》立軸,寫的時候,左右呼應,上下連貫,這就形成了它的特點。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王鐸《七律詩》



黑白的佈置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顏真卿《勤禮碑》



就是說這個字的點畫,哪些地方要繁,哪些地方要簡,哪些地方要密,哪些地方要疏。顏真卿的《勤禮碑》,字中心的佈置就非常講究。“千里”的“裡”,最後一點,斜了以後頂下來,這樣才能保持重心的平衡。

點畫



用墨

至於用墨,概括起來也有四種。

濃墨

墨濃如漆,寫在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彩外耀。

淡墨

水加得多,磨的時間不長,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

漲墨

第三種叫“漲墨”,過量的墨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水分從點畫中分離,線面交融。

渴筆或枯筆

第四種叫“渴筆”或者“枯筆”,指筆中之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裡學書法,花很多的時間練習,就是要研究這些筆法,把它們運用得非常熟練。中國古代書論裡,有一種“骨氣論”,非常強調筆法。漢代的蔡邕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肌膚之麗。”李世民認為,寫字要“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用筆方法要正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審美品格

筆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筆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審美的內容包括哪些呢?我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字的重心的安排,第二是書勢的變化,第三是黑白的佈置,第四是點畫的呼應。

重心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米芾《清和帖》



米芾有一個著名的字帖《清和帖》,其中第三行第三個字是“何”,觀察它的結字,可以看出重心的安排,“可”被提得非常高。這就體現了米芾的字以奇險出名的特色。重心是書法風格很重要的內容,一個字的重心平穩與否與支撐這個字的支點有很大的關係。

書勢

書勢的變化,就是這個字寫的時候怎麼樣來進行變化。漢字每個字的各種字體都有其特定的形體和態勢。例如王鐸的《臨歐陽詢行書帖》和《七律詩》立軸,寫的時候,左右呼應,上下連貫,這就形成了它的特點。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王鐸《七律詩》



黑白的佈置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顏真卿《勤禮碑》



就是說這個字的點畫,哪些地方要繁,哪些地方要簡,哪些地方要密,哪些地方要疏。顏真卿的《勤禮碑》,字中心的佈置就非常講究。“千里”的“裡”,最後一點,斜了以後頂下來,這樣才能保持重心的平衡。

點畫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王獻之的《鴨頭丸帖》



再看點畫的呼應。王獻之的《鴨頭丸帖》,點畫連貫,很有呼應。東晉時期,人們注意到點畫的呼應,這也是行書、草書的一個特點。

章法

此外,在中國書法作品中,決定字如何排列的是章法。

行氣

首先是“行氣”的變化。“行氣”就是一行字之間的氣韻。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線式的,給人以整齊肅穆、始終如一的感覺;一種是曲線式的,給人以活潑多變、靈動激越的感覺。趙孟頫的《秋深帖》就是直線式行款,而黃庭堅的草書跟趙孟頫不一樣,是一種曲線式的行走,更加豐富,更具有藝術感染力。

字距

章法的變化還體現在字距的變化上。一行字的字距均等,給人以勻稱安寧的感覺,這種字與字之間的組合稱為平均式。一行字的字距不均等,字間的留白也不平均,這種字間有緊有鬆,有疏有密,形成疏密相間、黑白對比的組合形式稱為對比式。



用墨

至於用墨,概括起來也有四種。

濃墨

墨濃如漆,寫在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彩外耀。

淡墨

水加得多,磨的時間不長,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

漲墨

第三種叫“漲墨”,過量的墨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水分從點畫中分離,線面交融。

渴筆或枯筆

第四種叫“渴筆”或者“枯筆”,指筆中之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裡學書法,花很多的時間練習,就是要研究這些筆法,把它們運用得非常熟練。中國古代書論裡,有一種“骨氣論”,非常強調筆法。漢代的蔡邕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肌膚之麗。”李世民認為,寫字要“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用筆方法要正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審美品格

筆法品格和審美品格是中國書法的本體內容,審美品格是筆法品格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的提升和豐富。沒有審美,中國書法的藝術內涵也就消失了。審美的內容包括哪些呢?我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字的重心的安排,第二是書勢的變化,第三是黑白的佈置,第四是點畫的呼應。

重心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米芾《清和帖》



米芾有一個著名的字帖《清和帖》,其中第三行第三個字是“何”,觀察它的結字,可以看出重心的安排,“可”被提得非常高。這就體現了米芾的字以奇險出名的特色。重心是書法風格很重要的內容,一個字的重心平穩與否與支撐這個字的支點有很大的關係。

書勢

書勢的變化,就是這個字寫的時候怎麼樣來進行變化。漢字每個字的各種字體都有其特定的形體和態勢。例如王鐸的《臨歐陽詢行書帖》和《七律詩》立軸,寫的時候,左右呼應,上下連貫,這就形成了它的特點。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王鐸《七律詩》



黑白的佈置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顏真卿《勤禮碑》



就是說這個字的點畫,哪些地方要繁,哪些地方要簡,哪些地方要密,哪些地方要疏。顏真卿的《勤禮碑》,字中心的佈置就非常講究。“千里”的“裡”,最後一點,斜了以後頂下來,這樣才能保持重心的平衡。

點畫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王獻之的《鴨頭丸帖》



再看點畫的呼應。王獻之的《鴨頭丸帖》,點畫連貫,很有呼應。東晉時期,人們注意到點畫的呼應,這也是行書、草書的一個特點。

章法

此外,在中國書法作品中,決定字如何排列的是章法。

行氣

首先是“行氣”的變化。“行氣”就是一行字之間的氣韻。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線式的,給人以整齊肅穆、始終如一的感覺;一種是曲線式的,給人以活潑多變、靈動激越的感覺。趙孟頫的《秋深帖》就是直線式行款,而黃庭堅的草書跟趙孟頫不一樣,是一種曲線式的行走,更加豐富,更具有藝術感染力。

字距

章法的變化還體現在字距的變化上。一行字的字距均等,給人以勻稱安寧的感覺,這種字與字之間的組合稱為平均式。一行字的字距不均等,字間的留白也不平均,這種字間有緊有鬆,有疏有密,形成疏密相間、黑白對比的組合形式稱為對比式。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楊凝式《韭花帖》



比如楊凝式的《韭花帖》,朋友給他送了韭菜花,他吃了以後很高興,就寫了這幅字。前面寫得很緊,後面寫得很鬆,這是他的章法。

還有行與行之間的變化。比如文徵明的手札,行跟行之間沒有什麼變化,這叫平均式。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明顯比文徵明的作品變化豐富,有很多塗塗改改,有長有短。有的地方很密,有的地方很疏,有的地方寫了一半再重寫。無意的圈點,有的實圈,有的是虛圈,塗改圈點也成了他的美,這個很隨意自然而然形成的東西,成了書法的個性化的符號,也是書法審美的重要的內容。

自然

中國古代書論裡,關於書法審美的內容非常多。書法的審美強調字形的美,也強調自然的美。有人問我,什麼樣的字才叫好?我說,寫得很自然就好。字形美,自然是一種美。而米芾講,為什麼說王獻之的字寫得好?因為“子敬天真超逸”,這也是一種美。

文化內涵

第三點,文化是中國書法的內涵。前面已經講過,現在書法界最缺少的就是文化,人文的內涵不太豐富。書法作品有沒有格調,有沒有品位,主要看書法家有沒有文化。文化體現在哪些地方呢?我想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

書寫內容

一個是書寫內容。我在北京的博物館看過一個展覽,很有名的書畫家的展覽,結果作品的內容汙穢不堪。好的藝術品應該強調書寫內容的典雅、鮮活、書豐富。

書如其人

第二是“書如其人”,書法家的風格,要體現本人的涵養。過分追求醜俗,也是書法家人文涵養缺失的表現。書法像人一樣,應該是謙謙君子,講究禮節。

文化修養

第三是內在的文化修養。中國書法重視的是內在的深層次的美,自己要有深厚的修養,才能領會到這種美。中國古代書論特別強調,書法要表達個人的興趣,表現涵養。比如張懷瓘說“先文而後墨”,黃庭堅說蘇東坡“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中國古代的小手札,一封小信,書譜裡面討論的內容,都有豐富的人文涵養,都值得深入研究。

哲學境界

第四個方面,哲學是中國書法的靈魂,哲學何以成為中國書法的靈魂?中國書法重自然,重生命,重直觀,書法就像佛教一樣,既強調“頓悟”,又強調與“漸修”相結合。書法裡有豐富的辯證思維,這樣才能使作品提升境界。弘一法師去世之前留下四個字:“悲欣交集”。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明顯比文徵明的作品變化豐富,有很多塗塗改改,有長有短。有的地方很密,有的地方很疏,有的地方寫了一半再重寫。無意的圈點,有的實圈,有的是虛圈,塗改圈點也成了他的美,這個很隨意自然而然形成的東西,成了書法的個性化的符號,也是書法審美的重要的內容。

自然

中國古代書論裡,關於書法審美的內容非常多。書法的審美強調字形的美,也強調自然的美。有人問我,什麼樣的字才叫好?我說,寫得很自然就好。字形美,自然是一種美。而米芾講,為什麼說王獻之的字寫得好?因為“子敬天真超逸”,這也是一種美。

文化內涵

第三點,文化是中國書法的內涵。前面已經講過,現在書法界最缺少的就是文化,人文的內涵不太豐富。書法作品有沒有格調,有沒有品位,主要看書法家有沒有文化。文化體現在哪些地方呢?我想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

書寫內容

一個是書寫內容。我在北京的博物館看過一個展覽,很有名的書畫家的展覽,結果作品的內容汙穢不堪。好的藝術品應該強調書寫內容的典雅、鮮活、書豐富。

書如其人

第二是“書如其人”,書法家的風格,要體現本人的涵養。過分追求醜俗,也是書法家人文涵養缺失的表現。書法像人一樣,應該是謙謙君子,講究禮節。

文化修養

第三是內在的文化修養。中國書法重視的是內在的深層次的美,自己要有深厚的修養,才能領會到這種美。中國古代書論特別強調,書法要表達個人的興趣,表現涵養。比如張懷瓘說“先文而後墨”,黃庭堅說蘇東坡“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中國古代的小手札,一封小信,書譜裡面討論的內容,都有豐富的人文涵養,都值得深入研究。

哲學境界

第四個方面,哲學是中國書法的靈魂,哲學何以成為中國書法的靈魂?中國書法重自然,重生命,重直觀,書法就像佛教一樣,既強調“頓悟”,又強調與“漸修”相結合。書法裡有豐富的辯證思維,這樣才能使作品提升境界。弘一法師去世之前留下四個字:“悲欣交集”。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弘一法師《悲欣交集》



這四個字已經超越了字的技法本身。我們已經不用在意字本身寫得好還是壞,已經不能用收筆是不是回鋒這樣技法去評析。這四個字裡麵包含了高度哲學化的內容,是生命精神的一種體現。書法成為了一種哲學的提升,生命的象徵。

中國書法的發展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中國書法未來的發展?我想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對應以上的四層境界:

正見力學,深美閎約,文心詩境,圓融神明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明顯比文徵明的作品變化豐富,有很多塗塗改改,有長有短。有的地方很密,有的地方很疏,有的地方寫了一半再重寫。無意的圈點,有的實圈,有的是虛圈,塗改圈點也成了他的美,這個很隨意自然而然形成的東西,成了書法的個性化的符號,也是書法審美的重要的內容。

自然

中國古代書論裡,關於書法審美的內容非常多。書法的審美強調字形的美,也強調自然的美。有人問我,什麼樣的字才叫好?我說,寫得很自然就好。字形美,自然是一種美。而米芾講,為什麼說王獻之的字寫得好?因為“子敬天真超逸”,這也是一種美。

文化內涵

第三點,文化是中國書法的內涵。前面已經講過,現在書法界最缺少的就是文化,人文的內涵不太豐富。書法作品有沒有格調,有沒有品位,主要看書法家有沒有文化。文化體現在哪些地方呢?我想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

書寫內容

一個是書寫內容。我在北京的博物館看過一個展覽,很有名的書畫家的展覽,結果作品的內容汙穢不堪。好的藝術品應該強調書寫內容的典雅、鮮活、書豐富。

書如其人

第二是“書如其人”,書法家的風格,要體現本人的涵養。過分追求醜俗,也是書法家人文涵養缺失的表現。書法像人一樣,應該是謙謙君子,講究禮節。

文化修養

第三是內在的文化修養。中國書法重視的是內在的深層次的美,自己要有深厚的修養,才能領會到這種美。中國古代書論特別強調,書法要表達個人的興趣,表現涵養。比如張懷瓘說“先文而後墨”,黃庭堅說蘇東坡“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中國古代的小手札,一封小信,書譜裡面討論的內容,都有豐富的人文涵養,都值得深入研究。

哲學境界

第四個方面,哲學是中國書法的靈魂,哲學何以成為中國書法的靈魂?中國書法重自然,重生命,重直觀,書法就像佛教一樣,既強調“頓悟”,又強調與“漸修”相結合。書法裡有豐富的辯證思維,這樣才能使作品提升境界。弘一法師去世之前留下四個字:“悲欣交集”。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弘一法師《悲欣交集》



這四個字已經超越了字的技法本身。我們已經不用在意字本身寫得好還是壞,已經不能用收筆是不是回鋒這樣技法去評析。這四個字裡麵包含了高度哲學化的內容,是生命精神的一種體現。書法成為了一種哲學的提升,生命的象徵。

中國書法的發展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中國書法未來的發展?我想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對應以上的四層境界:

正見力學,深美閎約,文心詩境,圓融神明


朱天曙|今天中國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文化



正見力學

所謂“正見力學”,是強調學習書法要重本源。正其本源,蒙以養正。“正見”而後重“力學”,所謂“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也。我們應力學古法,綜其廣博,知其源流。首先要對中國的書法有正確的看法,並付諸於行動。

深美閎約

所謂“深美閎約”,是強調書法的藝術審美。漢字象形別於一般的繪畫之形,其形高度概括與提煉,許慎《說文解字敘》所謂的“畫成其物,隨體詰屈”。漢字形式是由自然“形勢”提煉而成的“字勢”,囊括萬殊,裁成一相。正如王國維所說,書法到最後要表現一種深刻的美,內在的美,既要宏大,又要簡約。

文心詩境

所謂“文心詩境”,是中國書法藝術精神的寄託。中國藝術意法相生,以“意”為體,以“法”為用。書法本於文字,原為實用,然翰逸神飛,一寓於書,全在於“意”。我們現在從事藝術的人要有文心,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詩和遠方”。藝術不光是現實的可以比賽的技術,而是要用生命去寄託的內容,這樣藝術才能變得豐富。

圓融神明

“圓融神明”就是哲學的境界,中國書法的最高的境界,“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中國古人論書有很多的詞彙,借筆墨來闡發他們的藝事性情和人生哲學。

關注【美術影音app】,獲取書畫圈裡更多新鮮資訊;加入【藝術圈子】,與更多藝術愛好者實時互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