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書法 藝術 美術 明朝 榮寶齋在線 榮寶齋在線 2017-09-12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

——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戴本孝與新安畫派

戴本孝,字務旃,又名殷禮,號鷹阿山樵、前休子、迢谷山農、天根道人、守硯庵主等,生於明天啟元年(1621),卒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祖籍徽州休寧,後遷移至和州(今安徽和縣),故有“前休子”之別號,以示其念念不忘休寧祖先。

在中國繪畫史上,戴本孝是新安畫派的中堅人物,善用枯筆寫元人山水,其作品頗能代表新安畫派枯淡幽寂的藝術風格。明清之際,國家動盪,江山易祚,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許多明朝遺民不滿現實但又報國無門,只好避世林野,寄情書畫,抒憤解憂。由此,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遺民畫家群體,新安畫派便在此時發展壯大。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松風泉石圖 19cm×26.2cm 安徽博物院藏

最早論及新安畫家者,乃清代著名學者王士禎,“新安畫家,宗尚倪、黃,以僧漸江開其先路”。並將漸江、查士標、孫逸和汪之瑞並稱為“新安四家”。關於“新安四家”,歷來頗有爭議。朱季海先生認為漸江、查士標與程邃、戴本孝才真正可以並稱“新安四家”,孫逸和汪之瑞無法與戴本孝比肩。澳門藝術博物館編《雲林宗派: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集》則指出新安畫派中高水準畫家眾多,非漸江、查士標、孫逸和汪之瑞四人所能概括,故擴充之,增加藝術水平相若者四人:程邃、戴本孝、鄭旼、江注,是為“新安八家”。無論是將戴本孝列入“新安四家”或是“新安八家”,均反映出其藝術成就及其在新安畫派中地位非同一般。

真山真水,引以臥遊

戴本孝出生於和縣望族,自幼飽讀經史子集,力圖報效祖國。其父戴重(1601—1646)為明末諸生,在國破家亡之時與清兵誓死抗爭,失敗後不堪忍受“苟延殘喘”的生活,絕食殉節,時戴本孝二十六歲,仲弟移孝才十來歲,家庭遭此變故,本孝心灰意懶,舉家遁跡於鷹阿山迢迢谷中,過著“負薪窮谷,傭書村塾,賣文鬻畫”的寒苦生活。直至康熙元年(1662),明王朝徹底覆滅,一直致力於反清復明的兄弟移孝北歸,家事有所依託,戴本孝才開始遊歷中華名勝,真正以繪畫為業,創作了大量不朽的山水佳作,成為一名布衣畫家。

戴本孝性喜自然,清淨淡泊,不求聞達,遊歷生涯佔據了整個後半生。據《和州志》記載:“……以布衣遨遊四方,陟泰山,走京師,西訪周秦古道,登華嶽之巔。所覽山川雲物,奇譎變化,胸中嶽嶽,不可抑制,即奮筆為圖畫……”戴本孝歷經坎坷,對山川雲物有著更深的理解與感悟,故“胸中嶽嶽,不可抑制”。他的絕大部分作品是隨著行遊活動而不斷創作,是其面對山川名勝時的真情流露,是“可望、可行、可遊、可居”的真實遊賞空間,使觀者如身臨其境。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山谷迴廊圖 165cm×51.5cm 安徽博物院藏

戴本孝的書畫創作是在其行遊之後才真正開展起來,故其1662年之前的作品極少。加之集錄其四十五歲之前所作詩文的《前生詩稿》已軼,戴本孝四十歲之前的書畫風貌及藝術思想均不得而知。《山谷迴廊圖》是目前所知戴本孝早期作品之一,作於康熙元年(1662),時年作者42歲。作者以“馬一角”式的構圖,用幹筆淡墨繪群山壯觀雄偉,曲折向上,聳入雲端。丘壑深谷,犬牙參差。山腰處古鬆欹側,茅亭危建,險峻奇絕。山下百草豐茂,林木蓊鬱,曲徑通幽,迴廊蜿蜒曲折。戴本孝紮實的繪畫功底和精湛的筆墨技藝顯露無疑,乾淨利索的線條勾寫山石輪廓,枯筆淡墨反覆皴擦,以濃焦墨點苔,格調清新蕭疏、淡遠俊麗。筆墨深得“元四家”中王蒙藝術創作之精髓,構圖繁複,寫景稠密,善用渴墨苔點來表現山川林巒的鬱茂蒼茫。戴本孝對王蒙尤為推崇敬仰,有詩作雲:“卓哉黃鶴翁,香光因居士。豈有賢渭陽,翻以似為恥。渴筆貌孱顏,千秋寄仰止。”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巢民老人觀菊圖 188cm×96.4cm 安徽博物院藏

枯筆淡墨貌寫家山,抒發胸中逸氣以寄託對故園的思念,這是新安畫家的一個共同特點。皖南的黃山有著幽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厚的人文景觀,吸引大批新安名家相繼登臨,並創作出大批以黃山為題材的作品。1662年戴本孝出遊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名重一時的黃山,並在途中巧遇漸江,“相聚五日,備臻歡適。”黃山之行和與漸江的會晤,是戴本孝藝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被石濤嘆為“百劫塵根都洗盡”的黃山給了他強烈而新奇的視覺衝擊;而漸江乃“新安畫派”的領軍人物,宗尚倪、黃,尤“喜仿雲林,遂至極境”,他與戴本孝同為明朝遺民,不禁惺惺相惜,相見恨晚。漸江“敢言天地是吾師”的豪言壯語深深感染了戴本孝,對其後來的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在戴氏1664年的《草閣聽泉圖》中已初現端倪。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草閣聽泉圖 154cm×82cm 安徽博物院藏

《草閣聽泉圖》描繪山川蒼莽逶迤,樹木叢生,雲環霧繞,似入仙境。兩山之間一橋飛架,泉水潺潺從橋下流過,順勢而下。橋上草閣高築,兩隱士對坐,靜聽泉聲。近處一老者執杖行走於林間小徑,也似是被潺潺泉聲吸引,正緣聲尋源。款署:甲辰秋八月畫並題,鷹阿山老樵本孝。甲辰即1664年,時年戴本孝44歲。在筆墨上,作者擅用幹筆,山石多用枯筆淡墨皴擦出體面,點苔較少。樹木以溼筆點染,陰陽間隔,層次分明。布境高曠清逸,格調鬆秀枯淡,墨色蒼渾,氣象清遠。與之前的《山谷迴廊圖》風格已有很大區別,開始顯示出自家特色。戴本孝以黃山為題材的作品很多,以擅寫黃山實景而聞名於畫史。上述《草閣聽泉圖》雖未具體說明所繪何處之景,但從山石樹木形態分析也應是根據黃山風景所畫。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白龍潭圖 194.9cm×55.4cm 安徽博物院藏

《白龍潭圖》是戴本孝黃山諸作之一,圖繪崇山峻嶺,雄奇磊落,直插雲霄,汩汩清泉從山間飛流直下,衝進潭底,浪花激盪,奔衝向前。丘壑幽邃,萬木崢嶸,重巒疊嶂之間煙霧升騰,嵐氣縹緲。蒼勁有力的線條勾勒山石輪廓,幹筆淡墨皴染,凸顯長方體山石之堅凝厚重。所繪樹木,技法多樣,勾皴點染並施,與淡墨染就的山石相映成趣。整幅作品渾潤幽淡,蒼茫空靈,富有生機,於幹筆渴墨中染造筆墨渾融,以幹求溼,以燥求潤。右上方隸書題“白龍潭”三字,左上方款題:“黑潭雲物,白晝風霆。駴觀警聽,更現不測。神山自具,威音足以震懾塵俗。固如此胸中磊塊,筆底氛埃,幾欲淘汰殆盡,始知遊名山,讀異書,見偉人,其風概相同也。鷹阿。”黃山是戴本孝精神家園的棲息地,是其思念故國的精神寄託。黃山以其峻秀之姿、雄奇之美給戴本孝以心靈上的洗禮,以致其“胸中磊塊,筆底氛埃,幾欲淘汰殆盡”。“始知遊名山,讀異書,見偉人,其風概相同也”,黃山風景的奇偉瑰麗使戴本孝悟出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寓萬千丘壑於胸”的真理,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並走向成熟。

戴本孝至老遊興不減,曾二登黃山,三上太華,攀泰嶽,走匡廬,乃至“一生經萬死,五嶽只孤行”。豐富的行遊經歷使其認識到“師真山”“以天地為真本”的重要性,他在《贈龔半畝》詩文中曰:“古人真跡不易見,塵眼尤難辨真贗。真山原是古人師,古人嘗對真山面……”認識到真正值得師法的古人真跡很少,且真偽難辨,古人真跡也是在“嘗對真山面”的感悟中創作出來的。他希望畫家拋開傳統程式的禁錮,不要盲尊“六法”,自題山水畫雲:“老從林壑見前身,每對名山輒寫真。讀書萬卷行萬里,古人六法少知津。”正是胸寓丘壑,戴本孝筆下的風景幽淡簡遠而又偉峻深沉,描繪出自然界真山真水的神韻。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山徑泊舟圖 132cm×60cm 安徽博物院藏

戴本孝與漸江相交雖短,但對戴本孝的藝術之路卻有深遠影響。戴本孝對漸江的人品和畫格傾慕不已,戊辰(1688)十月,在一幅山水畫作上題道:“林光山氣最清幽,添個茅亭更覺投。讀罷蒙莊齊物論,端居一室得天遊。此昔予贈漸江句也,餘家山居常數為圖,多在六法之外。”這裡不僅有戴本孝對漸江繪畫藝術的高度評價,也體現出其對“澄味懷象”“臥遊”“暢神”等美學思想的重視。

晚年時期,戴本孝的繪畫已達到了“筆少畫多,境顯意深,險不入怪、平不類弱,經營慘淡、結構自然”的四難境界。他更加惜墨如金,墨調枯淡乾渴,作品構圖簡率自然,縮小了筆墨之間的濃淡差距,畫面層次更趨簡淡。用筆柔中寓剛,枯中含腴,構皴點染簡約,點線形態融於物象中。形態各異的山石結構分明實在,近看筆觸卻模糊柔和,色調幽淡而不覺雜亂,具淡遠雅緻、雄渾樸實之感。《和州志》載:“是時高隱之士,意氣頹放,率以繪事見長,若徐枋、蕭雲從、僧漸江輩,皆以意所獨構,鹹自成家。本孝兼其長,頗為時所推許。”戴本孝集眾名家之長,又師法真山真水,以元人氣韻蔚宋人風骨,自然名重一時。

書印兼善,文詞斐然

新安名家戴本孝其人其藝——以安徽博物院藏品為例

清 戴本孝 湖山逸興圖 138cm×69.5cm 安徽博物院藏

中國曆來有“書畫同源”的傳統,一代大師黃賓虹先生曾說:“書畫同源,欲明畫法,先究書法。”明清之際很多畫壇高手都兼擅書法, 戴本孝亦是如此。《和州志》曰:“本孝幼工書畫,所得晉唐名墨盈篋笥。除肆力於詩詞之外,以其餘慧習繪畫業,臨摹金石古文,若隸楷法書,皆有遠致。”可見,戴本孝自小就臨摹先賢名跡,書法功底深厚。可惜目前尚未發現戴本孝有獨立的書法作品傳世,其書法風貌只能從諸多的繪畫題跋中窺見一斑。早期題字端麗古雅,如《山谷迴廊圖》中的行書題跋。晚年書作趨向蒼勁老辣,隸書結體方折,稜角分明,古樸勁健,如《湖山逸興圖》(1690)中“湖山逸興”四字。

文 / 李豔紅

(本文作者任職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節選自《藝術品》2017-04 總第64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