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拖欠醫藥費卻找來職業醫鬧拉橫幅的一家人……

攝像機真實記錄下的一場病房鬧劇,更是爆發了節目中最激烈的畫面,讓編導產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行做戰地記者的懷疑。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拖欠醫藥費卻找來職業醫鬧拉橫幅的一家人……

攝像機真實記錄下的一場病房鬧劇,更是爆發了節目中最激烈的畫面,讓編導產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行做戰地記者的懷疑。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家人鬧事是因為病人出了意外。病人患有一種罕見病,庫欣綜合徵。患者術後必須非常小心,主治醫生孫青芳特地安排大家住到附近的盧灣分院,那裡環境更利於術後監控。然而病人家屬並不領情也不遵守醫囑,最終出了意外。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拖欠醫藥費卻找來職業醫鬧拉橫幅的一家人……

攝像機真實記錄下的一場病房鬧劇,更是爆發了節目中最激烈的畫面,讓編導產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行做戰地記者的懷疑。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家人鬧事是因為病人出了意外。病人患有一種罕見病,庫欣綜合徵。患者術後必須非常小心,主治醫生孫青芳特地安排大家住到附近的盧灣分院,那裡環境更利於術後監控。然而病人家屬並不領情也不遵守醫囑,最終出了意外。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孫醫生在和家屬談話過程中一次次垂下的眼眸,述說著自己的心累,她明明為了患者費盡心力做了最好的安排,卻換來有些人的不配合。她為患者訂製的路線卡片,家屬看也沒仔細看,病房裡的大吵大鬧更是對年輕醫生的從業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她的這次談話,從頭到尾在意的並不是病患家屬對她是否負責的質疑,她關心的是病人的安危,以及今後如果沒人再願意做醫生了,將來的病人該怎麼辦。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拖欠醫藥費卻找來職業醫鬧拉橫幅的一家人……

攝像機真實記錄下的一場病房鬧劇,更是爆發了節目中最激烈的畫面,讓編導產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行做戰地記者的懷疑。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家人鬧事是因為病人出了意外。病人患有一種罕見病,庫欣綜合徵。患者術後必須非常小心,主治醫生孫青芳特地安排大家住到附近的盧灣分院,那裡環境更利於術後監控。然而病人家屬並不領情也不遵守醫囑,最終出了意外。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孫醫生在和家屬談話過程中一次次垂下的眼眸,述說著自己的心累,她明明為了患者費盡心力做了最好的安排,卻換來有些人的不配合。她為患者訂製的路線卡片,家屬看也沒仔細看,病房裡的大吵大鬧更是對年輕醫生的從業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她的這次談話,從頭到尾在意的並不是病患家屬對她是否負責的質疑,她關心的是病人的安危,以及今後如果沒人再願意做醫生了,將來的病人該怎麼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命運交響曲》最後一章節叫“感謝”,某種程度和開頭形成了呼應,10%不到的不滿意率來於何處,或許就有那位因為不按照規定領取病歷單的大叔的成分。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拖欠醫藥費卻找來職業醫鬧拉橫幅的一家人……

攝像機真實記錄下的一場病房鬧劇,更是爆發了節目中最激烈的畫面,讓編導產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行做戰地記者的懷疑。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家人鬧事是因為病人出了意外。病人患有一種罕見病,庫欣綜合徵。患者術後必須非常小心,主治醫生孫青芳特地安排大家住到附近的盧灣分院,那裡環境更利於術後監控。然而病人家屬並不領情也不遵守醫囑,最終出了意外。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孫醫生在和家屬談話過程中一次次垂下的眼眸,述說著自己的心累,她明明為了患者費盡心力做了最好的安排,卻換來有些人的不配合。她為患者訂製的路線卡片,家屬看也沒仔細看,病房裡的大吵大鬧更是對年輕醫生的從業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她的這次談話,從頭到尾在意的並不是病患家屬對她是否負責的質疑,她關心的是病人的安危,以及今後如果沒人再願意做醫生了,將來的病人該怎麼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命運交響曲》最後一章節叫“感謝”,某種程度和開頭形成了呼應,10%不到的不滿意率來於何處,或許就有那位因為不按照規定領取病歷單的大叔的成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但我們看到更多病人和家屬要去行政樓找領導。他們是來送錦旗的。這是中國人表達善意的特有方式。表揚一個人,要讓他的上級部門知道。

還有盤子、水晶杯、字畫、手工作品等,大家懷著最樸素的情感,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感謝醫生對他們的幫助。即便不送禮物,每一次握手,每一句感謝,都是對醫生付出的最好回報。

"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多人覺得這集講的是醫患關係,其實是通過醫院這個小社會中一層層看似對立的關係,反映醫學的本質,甚至生命的真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通過這集我們發現,醫院裡不僅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的醫患關係,還包括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關係,前輩醫生和年輕醫生的關係,醫院裡不是醫生和病人的交流,更是醫生、病患攜手與病魔的抗爭。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瑞金醫院,全國聞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7年,瑞金醫院的住院、門診、急診的滿意率都超過了90%,一年裡,節目組在這裡蹲守記錄了100例真實的醫患關係案例。數字和鏡頭下的事實告訴我們,即便是頂尖的醫院,在醫學面前,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切都是一個比例,一種概率。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神經外科門診裡,面部痙攣是病人來這裡求助的常見疾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面部痙攣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事實上,每個被它困擾的病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課上著上著不知道怎麼臉就斜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外出談生意的銷售,只能不停地說話,一旦停下來,他就只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否則,一個不停抽搐的他,又怎麼能說服別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一個胸科醫生,自己開了無數病人的胸,卻對面癱手術望而卻步了十年。

外行人看似只是簡單的面部痙攣,實際上卻是一個需要全麻的大手術。自己同為醫生的面部痙攣患者陳勇說,即便被困擾了十年,他也不敢走進手術室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滑到無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中。他作為醫生,同時這次又是患者,他深知每一次治療都是一個比例,而不是承諾。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耳後的髮際線,鑽一個小孔,打開頭顱。在顯微鏡下,逐層剪開腦組織的蛛網膜。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趙衛國就像老和尚打坐,一動也不動,看不到他眨眼,也感受不到他呼吸。他手裡的槍鑷,在陳勇的腦袋深處,一點點行進。

值得高興的是,這次陳勇獲得了好運。

病人太多了,趙衛國一口氣,可以連著做三臺這樣的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術後,陳勇這麼說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讓既是醫生,身份又轉換為患者的陳勇說出這番話特別具有說服力。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百分之一百有把握的手術,這就是命運跟你開的玩笑。醫生的職責是陪你同命運抗爭,但命運本身還是命運。

這個道理在整集中不停被證明。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作為一個病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難處,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我們很難想象醫院也有自己難處,比如資源的緊缺,用血的緊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在第二章節中,觀眾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沒血”。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做手術的患者因為沒有血手術不斷延期,家人焦急地等待,卻又無可奈何。

血是有限的,那麼血用到哪裡去了呢?

用血是有順序的,優先保障的是急救手術,接下來才是一些慢性病手術。

家屬、醫生都在苦苦等待,而輸血科主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運籌帷幄,甚至他作為一個“家中無糧的地主”,因為被內科外科急救科各個科室催促,反倒成了最頭疼的那個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任醫師王學鋒:“如果不停的話,造成什麼後果呢?急診沒有血,要搶救的患者。那個不是擇期手術,跑來不輸血,不輸血就死。”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臨床輸血科主管技師鄒緯對病患說:“我答應你不要緊,再來,我也答應不要緊。後來再答應我沒東西可以答應了。”

話糙理不糙,病患也明白了他的不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血資源緊張,但外科醫生絕不低頭,即便有困難,也要幫助病人克服疾病。於是,我們看到了攜手病人一起對抗命運的外科醫生,“病人、家屬和醫生一起冒一下險,可能需要再沒有血的情況下做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劉俊反覆爭取,只要了一袋血。經過科室反覆討論,醫生決定將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兩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沈平先做,如果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一方面是要保證病人的手術安全,另一方面要節約用血。爭取病人能夠不輸血。整個手術下來,只能用五塊紗布。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最重要的中心。少出血,就要快。一位醫生開胸的同時,另一位醫生也劃開了病人的大腿。

在兩人的精妙配合下,這袋血一直沒有用。手術成功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不多不少,五塊紗布。

省下一袋血,下一個病人有救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除了這場與血液奔跑的手術,我們還看到其他手術中,醫生雙手拼命擠壓著血袋,血袋被翻折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手術室裡的醫生說“沒血也要搶救”;

看到輸血科的負責人愁眉不展地說“都要吃飽穿暖,病人怎麼辦?”

一個個真實的場景道盡了各自的不易。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一起抵抗病魔吧。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沈平最後成功手術,他的家人一番話或許很像獻血宣傳片,但想必是發自內心,經歷過絕望才會改變想法去獻血,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完這一集之後,能結合自身情況,健康獻血,造福更多病人。讓患者、家屬、醫生都少一些無血可用的絕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務處的綜合接待辦,一個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交道的地方。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個房間環境不是那麼好,牆上有一個窟窿,估計是哪個暴躁的病人家屬動手時留下的。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你以為在這裡只會看到爭吵、打架,但這裡還有雙方的眼淚、默默不出聲但握緊的拳頭……

劉西英主任一上來就道破,醫患調解是站在兩難和兩痛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情況下,病人和醫生都難,大多數情況下,發生不好的情況後,家屬和醫生都痛。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就像胰腺外科副主任程東峰的眼淚,節目裡沒有敘述他和這個病患詳細的診療過程,只知道那個病人沒能救過來。家屬在綜合接待辦對程醫生說“我們不是針對你”,程醫生則抑制不住眼淚。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很少有醫生在病人面前哭,這會被人誤會,認為醫生承認自己有了過失”。但程醫生的眼淚說明他曾真心為這個病人付出過努力,46頁病史、106頁會診記錄、124頁醫囑單,如果這都不算全心全意,那什麼才算好醫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集人間世,也告訴我們,醫生看過了許多生死,卻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堅強更抗壓。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綜合醫療辦的很多醫生,即便沒有過錯,還是會內疚。比如本集中最神祕的X醫生。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X醫生的患者因粘連性腸梗阻在瑞金醫院創傷外科做了手術。正常出院一週後腹脹再次入院,動了第二次手術,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梁是X的上級,他在懇談室裡和家屬的聊天讓人印象深刻,從患者家屬和醫生兩個角度分別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公正客觀,並且主動提出讓更高級的專家們前來複盤會診,找出這次醫治失敗可能的原因。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於是我們看到了珍貴的醫療缺陷委員會的現場會議畫面,如果說精彩的辯論節目是神仙吵架,那這個就是神仙集體看病。

當普外科主任醫師燕敏詢問完X醫生的手術操作,對他說出“問題就在這個地方”,你是不是也心裡咯噔一緊,覺得X醫生真的犯錯了,但是接下去燕主任說了他的故事,原來他也曾在手術中碰到過這種情況,而過程和結果,也都讓他永遠難忘。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那個病人是43歲一個男性,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沒有手術病史,就是粘連性腸梗阻。我們兩個人就從頭分到底,開完以後,大概是3到5天以後又梗阻了,到一個禮拜左右的時候梗阻就是不能緩解了,然後派出我們最大的張聖道老師和尹浩然老師去開刀,沒辦法開,全部是一塊餅,最後這個病人是sacrifice,也犧牲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黃粱用醫療缺陷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去向家屬解釋X醫生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一點點地講病情。家屬們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拍桌子,沒有摔門,只是哭著聽,努力理解著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生做到這個程度,我已經做到白髮蒼蒼了,我越來越感覺到,醫學在病魔面前真的有的時候顯得很蒼白。”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跟家屬解釋完,黃梁又與X醫生談話,“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容易,到你這個年紀的外科醫生,在瑞金醫院做的,也是屈指可數的。那你有今天也不容易。如果就此你就躺下了或者不願意做醫生了,我覺得非常可惜。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論是燕敏的經歷,還是黃梁的勸解,在這裡彷彿看到一種傳承,資深的醫生也是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業的過程中會經手成千上萬的病例,不可能每一個都能治癒,無法治癒的不一定就是醫生的過錯,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盡了全力做正確的決定,其他就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好在最後我們看到了X醫生重新站起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在節目中露不露臉沒那麼重要,病人能好就好了。

《人間世2》開播前,曾在街頭採訪了許多路人,問他們對於人間世2最期待的內容是什麼,很多人提到了醫患關係,而在這之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社會新聞中、影視劇中經常會見到的醫鬧場面,到底醫鬧有那麼可怕嗎?醫鬧發生的頻率高嗎?

畫面告訴了我們答案。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不是隻有電視劇裡才能見到的一排墨鏡黑衣人。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名女子為了拿兩份工資故意到醫院騙病假單。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還有拖欠醫藥費卻找來職業醫鬧拉橫幅的一家人……

攝像機真實記錄下的一場病房鬧劇,更是爆發了節目中最激烈的畫面,讓編導產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行做戰地記者的懷疑。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這家人鬧事是因為病人出了意外。病人患有一種罕見病,庫欣綜合徵。患者術後必須非常小心,主治醫生孫青芳特地安排大家住到附近的盧灣分院,那裡環境更利於術後監控。然而病人家屬並不領情也不遵守醫囑,最終出了意外。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孫醫生在和家屬談話過程中一次次垂下的眼眸,述說著自己的心累,她明明為了患者費盡心力做了最好的安排,卻換來有些人的不配合。她為患者訂製的路線卡片,家屬看也沒仔細看,病房裡的大吵大鬧更是對年輕醫生的從業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她的這次談話,從頭到尾在意的並不是病患家屬對她是否負責的質疑,她關心的是病人的安危,以及今後如果沒人再願意做醫生了,將來的病人該怎麼辦。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命運交響曲》最後一章節叫“感謝”,某種程度和開頭形成了呼應,10%不到的不滿意率來於何處,或許就有那位因為不按照規定領取病歷單的大叔的成分。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但我們看到更多病人和家屬要去行政樓找領導。他們是來送錦旗的。這是中國人表達善意的特有方式。表揚一個人,要讓他的上級部門知道。

還有盤子、水晶杯、字畫、手工作品等,大家懷著最樸素的情感,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感謝醫生對他們的幫助。即便不送禮物,每一次握手,每一句感謝,都是對醫生付出的最好回報。

沒有不犯錯的醫生,也沒有100%成功的手術

醫學還有很多缺陷,醫院、醫生也很難做到完美,但如果就像節目最後那位阿姨說的那樣,“醫生我想和你永遠做朋友”,醫患雙方都用更善意的心態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那麼大家攜手對抗命運的成功率一定會更高一些。

(來源:《人間世2》項目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