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消失的都市手藝人—織補匠,75年織補路,一針一線見匠心

手工藝 家居裝飾 晴雯 精工 草根生活幫 草根生活幫 2017-10-18

《紅樓夢》裡有晴雯病補孔雀裘:寶玉的一件孔雀羽毛織就的氅衣燒壞一個破洞,丫頭晴雯熬了一夜,用孔雀金線將氅衣織補得完好無缺。

巧奪天工、天衣無縫,織補作為一門手藝,曾被渲染得頗具浪漫色彩,而在上個世紀,上海的織補業也曾幾度輝煌,不少織補大師留下傳奇故事。

而今,這個行業卻已經褪去了當初色彩。上海織補業的頭塊牌子“老日升”,原本在天津路、南京路、河南路的多家門店均已不見蹤影。

精工織補從國營老店漸漸變成街頭營生,又漸漸淡出人們視線,難覓蹤影。在舟山路上,一家開了16年的織補攤是如今少有的留存。兩代織補匠人守在這裡,一針一線,繼續著這份日漸式微的手藝。

日漸消失的都市手藝人—織補匠,75年織補路,一針一線見匠心

老人今年90歲,耳不聾眼不花,捏起織補針來依舊穩當,雖然已經把攤子交給女兒女婿自己在家頤養天年,但有織補上的難題,他還是會出手相助。

老人做這一行,已整整75年。早在建國之前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織補師,駝絲棉西裝、軟緞旗袍,甚至皮大衣都能補,當時他的侄子、外甥和各種親戚,大大小小十幾口人都來上海跟他學織補,這一家成了織補世家。

日漸消失的都市手藝人—織補匠,75年織補路,一針一線見匠心

女兒把小攤擺到了舟山路自家房子的門口,舟山路織補攤的名氣,也就此傳開。

日漸消失的都市手藝人—織補匠,75年織補路,一針一線見匠心

現在舟山路上的小攤,就是老人女兒和女婿一起經營。幾片木板搭成的棚子,容納一人一桌,略微擋些冷風。紅油漆在舊木板上刷出“精工織補”的招牌,都已經有些破損。

這是一條桌布,桌布中央破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這也能補?徐阿姨解釋說:“這是海鷗飯店送來的,老客人了,還好只要補好就行,不用太精細的。”說來輕鬆,這樣一個大洞,要花上徐阿姨好幾個小時的功夫。

日漸消失的都市手藝人—織補匠,75年織補路,一針一線見匠心

織補不像是平日家裡打補丁,用布料把破洞補上,而是要利用衣物本身的線,將破洞周邊的經線緯線慢慢連起,重新織就。只見徐阿姨用一個小圓繃架箍緊破洞處,用極細的針從桌布邊緣藏在內端的邊縫裡挑出一根線,眼睛湊在一個自制的放大鏡下,細細地界出布料的經緯,然後按照紋路來回織補。幹活時,徐巧珍常常一個多小時不動彈。

一旁的老魏解釋:不同的布料有各自的紋路,有的平有的斜,有的還有花紋,特別是流水線上製成的衣物,人手很難做出和機器一樣的效果,要真正做到“天衣無縫”,不容易!

說起織補匠人越來越少,徐阿姨倒一點沒覺得奇怪:“一方面小青年的衣服穿了扔,沒壞掉就丟掉了,要織補的人少了。另外一方面,這個活實在太苦,太枯燥,一整天就坐在那兒,腰痠手腫眼睛痛,又賺不了太多錢,沒人要學的呀,不划算。”

日漸消失的都市手藝人—織補匠,75年織補路,一針一線見匠心

老兩口自己就住在小攤所在的舟山路上,一間6.9平方米的小房間,加上門外自己搭出來的灶間,就是全部了。房間裡,從地板到閣樓,全都堆著織補的活計,平時,徐阿姨在下面守攤接活做活計,魏師傅在樓上也不停歇,夫妻倆馬不停蹄,一個月可以有四五千元入賬,徐阿姨已經覺得很滿足了。兒子今年三十多歲,和大多上海小孩一樣,上大學,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徐阿姨說:“他呀,針都沒拿過。”

雖然活計緊,有認識的街坊走過,徐阿姨還是會停下手頭的活兒來打個招呼,遇到相識的隔壁阿姨抱著小毛頭路過,她還會特地站起來逗小毛頭玩一會兒。倒是她自己的袖子,破了洞,也沒空補。“俗話說,賣鹽喝淡湯,裁縫穿爛衫。”徐阿姨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