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科技進步,工業發展讓這個農村的手藝人遭到淘汰,成了永恆的記憶
新三農天地
1/7 塘裡村位於百工之鄉永康市的東南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塘裡村的傳統手藝人,或走村串戶,或紮根一方,憑藉一身精湛的手藝養家餬口,發家致富。 如今,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很多農村手藝人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塘裡村也不例外。塘裡村將村裡的農房開闢為百工館,把塘裡村手工技藝打造成雕塑,以傳承民族文化,守衛精神家園,讓塘裡村的傳統手藝成為人們永恆的記憶。
2/7 這是打鐵,塘裡村打鐵工匠歷史悠久,多以出門外地上門加工為經營方式,俗稱打行爐。
3/7 裁縫算得上是一門好手藝,只要一把剪刀,一條是蛇尺,一塊麵粉,外加一隻用木炭加熱的熨斗就行。
4/7 農村婦女用木製腰機,用棉麻的經緯線交織成棉布,俗稱土布。
5/7 打錫又稱錫雕,是永康五金主要的傳統手工技藝。塘裡村藝人保留著半工半農的習俗,多以農閒時出門在外地上門加工,流動作業。
6/7 木匠俗稱做木,有大木、小木之分。大木以造房子、農具製作為主。小木以傢俱製作為主。
7/7 補銅壺介於銅、錫匠之間,是以修舊補漏為主的一門傳統手藝。現在,有些農村集市,依然能看到補銅壺的工匠。農民們為了省錢,就拿來補。
2017-05-1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