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手工藝 黃良 趙小明 書法 四本看長安 2017-05-30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麻鞋編織非遺傳承人趙小明和慕名而來的席悅瑩)

讀者席悅瑩要買藝術家趙小明的麻鞋,我帶著她去了小邵村,連鍋端把趙小明所有的藏品全部收購了,進了38雙鞋。麻鞋編織非遺傳承人冉炳全趙小明夫婦向我介紹了黃良街辦的另一個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代表人物西仁村的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荊條編織西安市非遺傳承人擔籠仁村張有學夫婦)

打通電話,我馬不停蹄直奔西仁村。黃良仁村原有東南西北四個村,現在僅存三個村:南仁村,西仁村,北仁村三個村。我的方向感特別強,從子午大道十字向西,經南仁村向北,直接來到了張有學的門口,黃良仁村歷史很古老,南仁村和西仁村現存國槐古樹各一棵,均列入西安市古樹保護名錄。古樹枝繁葉茂,高大雄偉,高出兩層樓一籌。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夫婦是一對淳樸的農村人,住在一處普通的農家小院。八十年代的門,平房,院中保存轆轤和水井,栽有柿子樹,種月季花,在鄰居高樓大廈的包圍中,反而獨樹一幟,更加吸引眼球。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作家以作品說話,非遺傳承人也是以作品說話的。能夠在擔籠仁村眾多的荊條編織手中脫穎而出,張有學靠的也是他的手藝。我和書法家周德老師的學生席悅瑩來到他家的時候,他正坐在樹蔭下編織一個小籠籠。四本看長安每天更新,張有學也在每天出荊條編織新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四本和張有學夫婦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張有學作品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往事悠悠,歲月如歌,這些曾經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否喚起了你塵封的當年記憶?感謝嫂子把家裡的老物件拿出來,我才有機會展示給大家。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拍了照片,坐在院子的樹蔭下聊天,一門一井,一花一樹,,一磚一瓦,都是那麼的熟悉,我彷彿回到了韋兆我的老家,倍感親切。張有學大哥和我是一家子,都姓張,五百年前是一家。他的荊條編織傳承通過了長安區非遺,也通過了西安市非遺,證書正在辦理中。你不問,他不說,我無法把他和西仁村的村支部書記聯繫在一起。但是他確確實實當了16年西仁村支部書記,住在簡陋的屋子裡寧靜從容鍥而不捨進行荊條編織,傳承長安黃良擔籠仁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書法家周德老師學生席悅瑩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四本和張有學夫婦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黃良的田野)

(黃良的田野)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艾草,你認識嗎?)

過去講“360行,行行出狀元”,高手在民間。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行業面臨著後繼無人失傳消失的可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四本的這一期節目但願能起到宣傳的作用。發現,與大家分享,我們一起向前看,走向前。

黃良街辦的又一個非遺,擔籠仁村的荊條編織傳承人張有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