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向產業化轉變,不得不解決的“老問題”

手工藝 藝術 經濟 世界歷史 文器 2017-04-11

“非遺”向產業化轉變,不得不解決的“老問題”

編者按:自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實施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各級依法深入推動非遺搶救式保護與開發式保護取得突破性成效,續爾關於非遺生產性保護向產業化轉變的理論爭鋒與實踐探索至今仍有延續。

日前,從文化部公佈的《各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情況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來看,關於非遺產業化表述幾乎隻字未提,更多則是聚焦“傳承與保護”這個老話題。由此可見,如果非遺要想跟產業化結合起來,最關鍵的問題是有效解決好以“傳承人”為核心的“老問題”。

必須把“老藝人”特殊人才保護好

眾所周知,“老藝人”是民間文化遺產存續發展的最重要的主體和最主要的源動力。非遺保護,說到底就是對非遺傳承人的搶救和保護。受資金緊、城鎮化等因素影響,當前我國“非遺”傳承人面臨普遍斷層、後繼無人的危機。

據統計分析,目前我國大多數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年齡偏大,平均處於50歲以上的年齡段,最大的已經進入“百歲”行列。此次《報告》明確指出,傳承人隊伍老齡化問題也較為突出,在世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50%以上超過70週歲。

導致傳承人“老齡化”的誘因是多方面:一是受“技不外傳”傳統觀念制約,形成家族式傳承斷代;二是受“口傳心授”固化模式影響,造成傳承渠道堵塞;三是受“市場萎縮”客觀因素困擾,滋生“學而無用”思想。這些現實告訴我們,“老藝人”這個群體保護不好,非遺傳承脈絡就會“香火漸斷”,有些可挖掘的重要項目就會永遠成為記憶。

面對嚴峻形勢,2015年,文化部啟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利用數字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全面系統地記錄傳承人掌握的非遺知識和精湛技藝,為後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寶貴資料。

但從目前情況看,缺乏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和培養機制是關鍵。各級政府部門重心多放在對非遺項目的評審和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上,沒有按照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具體情況和不同類別特點,因類制宜地制定出符合“以人為本、活態傳承”精神的傳承人保護措施,尤其是在後備傳承人的培訓和培養機制上缺乏切實管用的辦法。

滿足需求是傳承文化的最好辦法。因此,有專家認為,非遺本身也應該走向市場,才能保持其活力。但是,走向市場化的前提又是,必須化解具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傳承人”斷代的危機。所以,把“老藝人”作為特殊人才保護好也就成為當務之急。

必須把“老手藝”特殊技能傳承好

所謂的“老手藝”,就是人們常說的傳統技藝,它是民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積累和傳承下來的,具有豐富的歷史、科技和人文內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為主,採用傳統的手工藝,有完整的工藝流程,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傳統審美意趣,是人類歷史文化延續的見證。

近年來,學界和業界爭論的焦點不外乎“生產性保護”與“產業化延續”哪個利大於弊的問題。生產性保護的目的是,藉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使其融入現代社會生活實踐,並在生活中持久傳承。而產業化延伸,則是生產模式更加貼近市場需求,以產品消費促進經濟提升。兩者間爭論的核心就是,能不能以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

留住老技藝的基礎是保留工藝方法,這需要搶救性地發現和保護現有的傳承人。傳統的工藝包括一些藝術,都是口傳心授,一旦傳承人過世,就可能銷聲匿跡。如果不是建國之初,北京市政府將已經失散的景泰藍手藝人聚集起來,成立景泰藍廠,景泰藍一定不會有今天的輝煌。這也是我國最初走非遺產業化的一個成功的實例。

由此可見,傳統經典手工技藝的生產性方式保護具有可觀的產業化前景可挖,但依然需要遵循“老技藝”生產個性:一是完整化,即對手工技藝的立體運作體系,包括版權、知識產權加以全面的保護,利用現代管理手段延續技藝傳承和生產方式,保持核心工藝技術和完整工藝流程。二是區別化,傳統手工藝生產非同於一般工業的文化經濟或文化產業,需要政府和社會在產業政策上給予區別對待、特別扶持。三是自律化,即引導傳承人、從業者和生產主體遵循傳統手工藝生產規律和運作方式,堅守核心技術形態、質量和品格,使之具有不可複製的特質。

必須把“老規矩”制約瓶頸突破好

“百年字號,祖傳技藝”常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自詡的詞語,也是極為吸引人的廣告詞。至今,家族傳承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主要傳承方式。同時,也是制約非遺傳承發展的瓶頸所在。

按傳統式的族規,家族技藝絕活“傳男不傳女”、“傳媳婦不傳閨女”、“傳長門不傳旁門”、“傳內不傳外”。這是時代使然。家族傳承也有其優勢,可以保持祖傳技藝的純正、正宗、地道,不變異、不變質、不變味。尤其是在原國家實施“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政策後,這種世代單傳逐漸造成了今天“人走藝絕”、技藝失傳的危機。

藝界多有名師出高徒的讚譽,大家談起藝人的時候,往往會先說起他(她)是某某人的徒弟、高足、關門弟子,說他(她)曾拜某某為師、師從某某人。但在傳統非遺領域卻一直存在一個守舊的思想,僅從這些行業諺語中就可以窺見一斑:“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徒弟徒弟,三年奴隸”,“能捨錢一斤,不傳一招新”,“徒弟傳徒弟,越傳越差氣”等等。

師徒傳承從古至今,是傳統技藝、民間演藝、中醫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主要傳承方式。為突破這個“老規矩”帶來的人才“瓶頸”,近年來,文化部以非遺保護傳承的核心因素——傳承人群為抓手,先後開展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工作,對代表性項目和代表傳統人進行宣傳鼓勵,給予政策上的最大保護。

2015年10月,文化部就聯合教育部開展“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將手工藝者請進專業院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非遺傳承人群的實踐水平和傳承能力。時至今日,研培計劃實施已超過一年,據統計,共有57所高校參與,近1萬人次參加培訓。古老的非遺經過現代高等教育“淬火”,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

為此,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級試行傳承人高校研修培養計劃,探索傳統師帶徒、家族傳承與現代職業化教育相結合、民間與行業相結合等新模式,進一步拓展傳承途徑和方式。同時,要重點研究制定專門的非遺人才培養規劃,解決好大師級的保護與傳承、傳統技藝後備人員的遴選與培養等問題,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吸引優秀的年輕人加入到非遺傳承保護中來。

結束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由生產性保護向產業化轉變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今年《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發佈實施和深入推進,非遺產業化、市場化和商品化前景一定會迎來又一個春天!

(執筆:王軍 樑紀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