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3. 聲音誘惑法

利用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的特性,用播放設備播放食草動物的聲音把食肉動物吸引到附近。比如說,如果要調查某個地區獅子的數量,但這些獅子又比較分散,調查人員可以在特定地點播放角馬垂死掙扎的聲音,然後把附近的獅子吸引過來。

不過,相應地,這些傳統的調查方法都有一些缺陷

  • 紅外觸發相機售價比較貴,而且很容易被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碰倒或破壞。
  • 當某個保護區面積太大或者地面太乾燥時,調查人員很難循著車輪的痕跡找到某群野生動物的活動地點對其進行直接觀察。
  • 某些保護區特別是遊客比較多的保護區,播放獵物的聲音來吸引食肉動物前來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因為這可能會給遊客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這3個傳統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費時、費力又費錢

野生動物調查新方法:旅遊照片調查法

於是,拉菲克想通過利用遊客拍攝的照片,來達到調查研究某些野生食肉動物的目的。經過精心考慮後,他開始在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下面的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個驗證某種調查方式是否可行的實驗:

  • 1. 招募一些有相機的遊客充當自願者。
  • 2. 給這些遊客提供小型的GPS跟蹤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他們的位置。
  • 3. 當遊客結束遊覽後,把他們拍攝的照片發給拉菲克。
  • 4. 拉菲克等研究人員用時間和地點標記這些照片,然後根據所拍攝的野生動物身上的花紋、晶須、體型等特徵對個體進行人工識別。
  • 5. 利用計算機模型來估算某個區域某一野生動物的數量。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3. 聲音誘惑法

利用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的特性,用播放設備播放食草動物的聲音把食肉動物吸引到附近。比如說,如果要調查某個地區獅子的數量,但這些獅子又比較分散,調查人員可以在特定地點播放角馬垂死掙扎的聲音,然後把附近的獅子吸引過來。

不過,相應地,這些傳統的調查方法都有一些缺陷

  • 紅外觸發相機售價比較貴,而且很容易被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碰倒或破壞。
  • 當某個保護區面積太大或者地面太乾燥時,調查人員很難循著車輪的痕跡找到某群野生動物的活動地點對其進行直接觀察。
  • 某些保護區特別是遊客比較多的保護區,播放獵物的聲音來吸引食肉動物前來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因為這可能會給遊客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這3個傳統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費時、費力又費錢

野生動物調查新方法:旅遊照片調查法

於是,拉菲克想通過利用遊客拍攝的照片,來達到調查研究某些野生食肉動物的目的。經過精心考慮後,他開始在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下面的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個驗證某種調查方式是否可行的實驗:

  • 1. 招募一些有相機的遊客充當自願者。
  • 2. 給這些遊客提供小型的GPS跟蹤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他們的位置。
  • 3. 當遊客結束遊覽後,把他們拍攝的照片發給拉菲克。
  • 4. 拉菲克等研究人員用時間和地點標記這些照片,然後根據所拍攝的野生動物身上的花紋、晶須、體型等特徵對個體進行人工識別。
  • 5. 利用計算機模型來估算某個區域某一野生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遊客和花豹。

實驗結果很理想

結果,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共有26個旅行團中50個以上的遊客給拉菲克等研究人員提供了超過25000張照片,照片多得出人意料,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呀!這些照片中的野生動物主要是非洲的5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結果發現,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與傳統的3種調查方式得出的結果相當,同時成本更低。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3. 聲音誘惑法

利用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的特性,用播放設備播放食草動物的聲音把食肉動物吸引到附近。比如說,如果要調查某個地區獅子的數量,但這些獅子又比較分散,調查人員可以在特定地點播放角馬垂死掙扎的聲音,然後把附近的獅子吸引過來。

不過,相應地,這些傳統的調查方法都有一些缺陷

  • 紅外觸發相機售價比較貴,而且很容易被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碰倒或破壞。
  • 當某個保護區面積太大或者地面太乾燥時,調查人員很難循著車輪的痕跡找到某群野生動物的活動地點對其進行直接觀察。
  • 某些保護區特別是遊客比較多的保護區,播放獵物的聲音來吸引食肉動物前來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因為這可能會給遊客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這3個傳統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費時、費力又費錢

野生動物調查新方法:旅遊照片調查法

於是,拉菲克想通過利用遊客拍攝的照片,來達到調查研究某些野生食肉動物的目的。經過精心考慮後,他開始在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下面的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個驗證某種調查方式是否可行的實驗:

  • 1. 招募一些有相機的遊客充當自願者。
  • 2. 給這些遊客提供小型的GPS跟蹤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他們的位置。
  • 3. 當遊客結束遊覽後,把他們拍攝的照片發給拉菲克。
  • 4. 拉菲克等研究人員用時間和地點標記這些照片,然後根據所拍攝的野生動物身上的花紋、晶須、體型等特徵對個體進行人工識別。
  • 5. 利用計算機模型來估算某個區域某一野生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遊客和花豹。

實驗結果很理想

結果,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共有26個旅行團中50個以上的遊客給拉菲克等研究人員提供了超過25000張照片,照片多得出人意料,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呀!這些照片中的野生動物主要是非洲的5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結果發現,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與傳統的3種調查方式得出的結果相當,同時成本更低。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斑鬣狗。

尤其是在成本方面,研究人員對比後發現,如果通過佈置紅外觸發相機的方式對當地的野生動物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至少要花費9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3000元);而通過利用旅遊照片的方式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花費僅有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元)。兩種調查方式的成本大約相差30倍,這說明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來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更具成本優勢。

旅遊照片調查法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義

今年5月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地球上有大約100萬個物種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如果物種數量下降的速度不發生改變,那麼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有幾十萬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保護環境,保護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然而,正如科學家所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某種物種分佈在哪裡,數量有多少,那麼我們就無法實施相應的保護活動,更不知道何時實施保護活動。這樣一來,很多物種都會在人類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3. 聲音誘惑法

利用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的特性,用播放設備播放食草動物的聲音把食肉動物吸引到附近。比如說,如果要調查某個地區獅子的數量,但這些獅子又比較分散,調查人員可以在特定地點播放角馬垂死掙扎的聲音,然後把附近的獅子吸引過來。

不過,相應地,這些傳統的調查方法都有一些缺陷

  • 紅外觸發相機售價比較貴,而且很容易被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碰倒或破壞。
  • 當某個保護區面積太大或者地面太乾燥時,調查人員很難循著車輪的痕跡找到某群野生動物的活動地點對其進行直接觀察。
  • 某些保護區特別是遊客比較多的保護區,播放獵物的聲音來吸引食肉動物前來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因為這可能會給遊客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這3個傳統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費時、費力又費錢

野生動物調查新方法:旅遊照片調查法

於是,拉菲克想通過利用遊客拍攝的照片,來達到調查研究某些野生食肉動物的目的。經過精心考慮後,他開始在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下面的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個驗證某種調查方式是否可行的實驗:

  • 1. 招募一些有相機的遊客充當自願者。
  • 2. 給這些遊客提供小型的GPS跟蹤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他們的位置。
  • 3. 當遊客結束遊覽後,把他們拍攝的照片發給拉菲克。
  • 4. 拉菲克等研究人員用時間和地點標記這些照片,然後根據所拍攝的野生動物身上的花紋、晶須、體型等特徵對個體進行人工識別。
  • 5. 利用計算機模型來估算某個區域某一野生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遊客和花豹。

實驗結果很理想

結果,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共有26個旅行團中50個以上的遊客給拉菲克等研究人員提供了超過25000張照片,照片多得出人意料,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呀!這些照片中的野生動物主要是非洲的5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結果發現,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與傳統的3種調查方式得出的結果相當,同時成本更低。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斑鬣狗。

尤其是在成本方面,研究人員對比後發現,如果通過佈置紅外觸發相機的方式對當地的野生動物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至少要花費9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3000元);而通過利用旅遊照片的方式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花費僅有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元)。兩種調查方式的成本大約相差30倍,這說明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來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更具成本優勢。

旅遊照片調查法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義

今年5月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地球上有大約100萬個物種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如果物種數量下降的速度不發生改變,那麼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有幾十萬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保護環境,保護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然而,正如科學家所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某種物種分佈在哪裡,數量有多少,那麼我們就無法實施相應的保護活動,更不知道何時實施保護活動。這樣一來,很多物種都會在人類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已經成為瀕危物種的非洲野狗。

而旅遊照片調查法如果開展起來,將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 1. 遊客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可以提供龐大的且十分有價值的數據。比如,僅在2018年,來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遊客就達到了4000萬人次,他們通常都攜帶著相機或智能手機,在旅遊的同時也無意間收集了很多數據。如果對這些數據加以利用,可以讓科學家對某一地區的野生動物進行連續、快速的評估,從而對這些動物的瞭解更加詳細,不延誤保護動物的最好時機。
  • 2. 遊客向科研人員提供旅遊照片就可以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這將極大地提高普通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參與度及積極性
  • 3.可以極大地節省研究成本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美國某自然資源生態實驗室的科學家格雷格·紐曼等專家認為,雖然首次旅遊照片調查法是針對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這5種食肉動物進行的,但旅遊照片調查法值得推廣,比如亞洲的老虎的調查工作與美洲的美洲虎的調查工作都可以借鑑。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3. 聲音誘惑法

利用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的特性,用播放設備播放食草動物的聲音把食肉動物吸引到附近。比如說,如果要調查某個地區獅子的數量,但這些獅子又比較分散,調查人員可以在特定地點播放角馬垂死掙扎的聲音,然後把附近的獅子吸引過來。

不過,相應地,這些傳統的調查方法都有一些缺陷

  • 紅外觸發相機售價比較貴,而且很容易被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碰倒或破壞。
  • 當某個保護區面積太大或者地面太乾燥時,調查人員很難循著車輪的痕跡找到某群野生動物的活動地點對其進行直接觀察。
  • 某些保護區特別是遊客比較多的保護區,播放獵物的聲音來吸引食肉動物前來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因為這可能會給遊客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這3個傳統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費時、費力又費錢

野生動物調查新方法:旅遊照片調查法

於是,拉菲克想通過利用遊客拍攝的照片,來達到調查研究某些野生食肉動物的目的。經過精心考慮後,他開始在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下面的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個驗證某種調查方式是否可行的實驗:

  • 1. 招募一些有相機的遊客充當自願者。
  • 2. 給這些遊客提供小型的GPS跟蹤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他們的位置。
  • 3. 當遊客結束遊覽後,把他們拍攝的照片發給拉菲克。
  • 4. 拉菲克等研究人員用時間和地點標記這些照片,然後根據所拍攝的野生動物身上的花紋、晶須、體型等特徵對個體進行人工識別。
  • 5. 利用計算機模型來估算某個區域某一野生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遊客和花豹。

實驗結果很理想

結果,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共有26個旅行團中50個以上的遊客給拉菲克等研究人員提供了超過25000張照片,照片多得出人意料,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呀!這些照片中的野生動物主要是非洲的5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結果發現,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與傳統的3種調查方式得出的結果相當,同時成本更低。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斑鬣狗。

尤其是在成本方面,研究人員對比後發現,如果通過佈置紅外觸發相機的方式對當地的野生動物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至少要花費9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3000元);而通過利用旅遊照片的方式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花費僅有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元)。兩種調查方式的成本大約相差30倍,這說明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來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更具成本優勢。

旅遊照片調查法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義

今年5月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地球上有大約100萬個物種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如果物種數量下降的速度不發生改變,那麼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有幾十萬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保護環境,保護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然而,正如科學家所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某種物種分佈在哪裡,數量有多少,那麼我們就無法實施相應的保護活動,更不知道何時實施保護活動。這樣一來,很多物種都會在人類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已經成為瀕危物種的非洲野狗。

而旅遊照片調查法如果開展起來,將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 1. 遊客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可以提供龐大的且十分有價值的數據。比如,僅在2018年,來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遊客就達到了4000萬人次,他們通常都攜帶著相機或智能手機,在旅遊的同時也無意間收集了很多數據。如果對這些數據加以利用,可以讓科學家對某一地區的野生動物進行連續、快速的評估,從而對這些動物的瞭解更加詳細,不延誤保護動物的最好時機。
  • 2. 遊客向科研人員提供旅遊照片就可以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這將極大地提高普通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參與度及積極性
  • 3.可以極大地節省研究成本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美國某自然資源生態實驗室的科學家格雷格·紐曼等專家認為,雖然首次旅遊照片調查法是針對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這5種食肉動物進行的,但旅遊照片調查法值得推廣,比如亞洲的老虎的調查工作與美洲的美洲虎的調查工作都可以借鑑。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印度的一些老虎保護區每年吸引了大批遊客。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旅遊照片調查法也有一些缺陷:

  • 1. 這種方法僅適用於那些開展了生態旅遊項目且有較多遊客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遊客較少甚至不允許遊客進入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則不適用
  • 2. 遊客在參觀野生動物時,主要會把注意力都放在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豹、鬣狗等大中型動物身上,而忽視那些小型動物或隱藏得很好的動物。因此,目前來看此方法適用的調查對象還有限
"
失敗能夠給人帶來啟發。在科學上,很多成功的方法都是在科研人員經歷過一些失敗後,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出來的。在動物研究和保護領域,更是如此。一位科研人員在尋找一隻花豹未果後,卻想出了一個保護、調查野生動物的好辦法:讓人邊旅遊邊拍照就能參與到獅子、老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及調查工作當中。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拉攏”遊客了,或許下一個就是你。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拍攝獵豹。

尋找獨耳花豹失敗

卡西姆·拉菲克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一名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曾在非洲研究大型食肉動物的行為、生態及保護。有一次,拉菲克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一頭花豹——這頭花豹十分獨特,只有一隻耳朵。

沒想到,拉菲克的運氣十分不好,尋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這頭獨耳花豹,接著他的吉普車又陷入了疣豬廢棄的洞穴中。最後,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車子弄出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天的時間已經快要結束了,他連這隻獨耳花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顯得十分落魄。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拉菲克在非洲大草原上。

當天晚些時候,拉菲克遇到了一些導遊和遊客,當他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的時候,導遊和遊客們都笑了,因為他們在當天早些時候見過這隻獨耳花豹

失敗後的啟發

也正是這次尋找獨耳花豹的失敗經歷,拉菲克才開始意識到:導遊和遊客收集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但卻沒有被用在科學研究上。他想: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天都有很多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這些遊客基本上都會攜帶相機,然後拍下數百張的照片,當他們的遊覽結束時,就會把照片帶走。

那麼,能不能讓這些遊客的照片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呢?比如說統計某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參觀野生動物的遊客往往會拍攝大量的照片。

傳統的食肉動物數量調查方法及其缺陷

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計算某個區域中獅子、豹子、鬣狗、獵豹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研究人員通常使用3種方法:

  • 1. 紅外觸發相機調查法

在野外佈置一些紅外觸發相機,當野生動物從一旁經過時,紅外觸發相機就會自動拍下野生動物的照片。最後研究人員再根據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

  • 2. 直接觀察法

在事先了解某類野生食肉動物經常出沒的區域後,研究人員會駕駛車輛沿著基本固定的路線來到該區域,直接對食肉動物的數量進行統計。比如,一個獅群的活動地方基本是固定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來到附近對它們進行調查。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 3. 聲音誘惑法

利用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的特性,用播放設備播放食草動物的聲音把食肉動物吸引到附近。比如說,如果要調查某個地區獅子的數量,但這些獅子又比較分散,調查人員可以在特定地點播放角馬垂死掙扎的聲音,然後把附近的獅子吸引過來。

不過,相應地,這些傳統的調查方法都有一些缺陷

  • 紅外觸發相機售價比較貴,而且很容易被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碰倒或破壞。
  • 當某個保護區面積太大或者地面太乾燥時,調查人員很難循著車輪的痕跡找到某群野生動物的活動地點對其進行直接觀察。
  • 某些保護區特別是遊客比較多的保護區,播放獵物的聲音來吸引食肉動物前來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因為這可能會給遊客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這3個傳統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費時、費力又費錢

野生動物調查新方法:旅遊照片調查法

於是,拉菲克想通過利用遊客拍攝的照片,來達到調查研究某些野生食肉動物的目的。經過精心考慮後,他開始在博茨瓦納北部的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了下面的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個驗證某種調查方式是否可行的實驗:

  • 1. 招募一些有相機的遊客充當自願者。
  • 2. 給這些遊客提供小型的GPS跟蹤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他們的位置。
  • 3. 當遊客結束遊覽後,把他們拍攝的照片發給拉菲克。
  • 4. 拉菲克等研究人員用時間和地點標記這些照片,然後根據所拍攝的野生動物身上的花紋、晶須、體型等特徵對個體進行人工識別。
  • 5. 利用計算機模型來估算某個區域某一野生動物的數量。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遊客和花豹。

實驗結果很理想

結果,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共有26個旅行團中50個以上的遊客給拉菲克等研究人員提供了超過25000張照片,照片多得出人意料,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呀!這些照片中的野生動物主要是非洲的5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結果發現,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與傳統的3種調查方式得出的結果相當,同時成本更低。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斑鬣狗。

尤其是在成本方面,研究人員對比後發現,如果通過佈置紅外觸發相機的方式對當地的野生動物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至少要花費9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3000元);而通過利用旅遊照片的方式進行為期3個月的調查,花費僅有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元)。兩種調查方式的成本大約相差30倍,這說明利用旅遊照片調查法來估算某種野生食肉動物數量的方式更具成本優勢。

旅遊照片調查法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義

今年5月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地球上有大約100萬個物種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如果物種數量下降的速度不發生改變,那麼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有幾十萬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保護環境,保護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然而,正如科學家所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某種物種分佈在哪裡,數量有多少,那麼我們就無法實施相應的保護活動,更不知道何時實施保護活動。這樣一來,很多物種都會在人類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已經成為瀕危物種的非洲野狗。

而旅遊照片調查法如果開展起來,將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 1. 遊客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可以提供龐大的且十分有價值的數據。比如,僅在2018年,來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遊客就達到了4000萬人次,他們通常都攜帶著相機或智能手機,在旅遊的同時也無意間收集了很多數據。如果對這些數據加以利用,可以讓科學家對某一地區的野生動物進行連續、快速的評估,從而對這些動物的瞭解更加詳細,不延誤保護動物的最好時機。
  • 2. 遊客向科研人員提供旅遊照片就可以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這將極大地提高普通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參與度及積極性
  • 3.可以極大地節省研究成本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美國某自然資源生態實驗室的科學家格雷格·紐曼等專家認為,雖然首次旅遊照片調查法是針對獅子、斑鬣狗、花豹、非洲野狗、獵豹這5種食肉動物進行的,但旅遊照片調查法值得推廣,比如亞洲的老虎的調查工作與美洲的美洲虎的調查工作都可以借鑑。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印度的一些老虎保護區每年吸引了大批遊客。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旅遊照片調查法也有一些缺陷:

  • 1. 這種方法僅適用於那些開展了生態旅遊項目且有較多遊客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遊客較少甚至不允許遊客進入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則不適用
  • 2. 遊客在參觀野生動物時,主要會把注意力都放在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豹、鬣狗等大中型動物身上,而忽視那些小型動物或隱藏得很好的動物。因此,目前來看此方法適用的調查對象還有限
邊旅遊邊拍照就能保護獅子老虎?科學家已經開始“拉攏”遊客了

圖:在巴西的某處溼地,遊客們正在近距離觀察打鬧的美洲豹。

不過,儘管如此,旅遊照片調查法還是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標記成千上萬張野生動物照片、通過照片識別不同野生動物個體的工作可以讓人工智能來完成,這樣的話調查效率會有更大的提升,成本也會更加低廉。或許在不遙遠的未來,當我們去某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參觀遊覽時,就可以瘋狂地拍攝照片,為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順便”盡一份力。

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科普知識。#這很科學##奇妙的動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