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誕生的契機來源於主演福山雅治本人。是枝裕和是和福山雅治見面後,才開始寫這部電影的劇本。

故事參考真實事件。

兩個家庭在孩子在上小學的年齡得知,孩子出生時被護士調了包。

福山雅治所飾演的父親良多是在建築公司任職的精英人士,住在高檔公寓,性格固執,略有些傲慢。另一家夫妻經營小電器店,家裡除了抱錯的兒子,還有兩個孩子,日子不富有但很快樂。和良多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良多雖然給家人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忙碌陪伴孩子較少,身為精英的他對待孩子管教嚴厲又缺少親密感。

而另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會陪著孩子們嬉戲玩耍。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誕生的契機來源於主演福山雅治本人。是枝裕和是和福山雅治見面後,才開始寫這部電影的劇本。

故事參考真實事件。

兩個家庭在孩子在上小學的年齡得知,孩子出生時被護士調了包。

福山雅治所飾演的父親良多是在建築公司任職的精英人士,住在高檔公寓,性格固執,略有些傲慢。另一家夫妻經營小電器店,家裡除了抱錯的兒子,還有兩個孩子,日子不富有但很快樂。和良多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良多雖然給家人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忙碌陪伴孩子較少,身為精英的他對待孩子管教嚴厲又缺少親密感。

而另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會陪著孩子們嬉戲玩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兩對父母本想讓孩子適應對方家庭後慢慢換回來,但是他們忽略了陪伴比血緣關係更重要。

因為血緣,割捨了和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感情,所有人都很痛苦。

互換孩子後,良多看見相機裡,送走兒子曾偷偷拍下他睡覺、辦公時的照片,忍不住流淚了。看似和他不親密的孩子,其實一直在偷偷仰望他,愛著他。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誕生的契機來源於主演福山雅治本人。是枝裕和是和福山雅治見面後,才開始寫這部電影的劇本。

故事參考真實事件。

兩個家庭在孩子在上小學的年齡得知,孩子出生時被護士調了包。

福山雅治所飾演的父親良多是在建築公司任職的精英人士,住在高檔公寓,性格固執,略有些傲慢。另一家夫妻經營小電器店,家裡除了抱錯的兒子,還有兩個孩子,日子不富有但很快樂。和良多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良多雖然給家人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忙碌陪伴孩子較少,身為精英的他對待孩子管教嚴厲又缺少親密感。

而另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會陪著孩子們嬉戲玩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兩對父母本想讓孩子適應對方家庭後慢慢換回來,但是他們忽略了陪伴比血緣關係更重要。

因為血緣,割捨了和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感情,所有人都很痛苦。

互換孩子後,良多看見相機裡,送走兒子曾偷偷拍下他睡覺、辦公時的照片,忍不住流淚了。看似和他不親密的孩子,其實一直在偷偷仰望他,愛著他。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他去對方家裡想找回兒子,兒子以為自己已經被爸爸拋棄,轉身跑走。

良多追了一路,告訴孩子自己從前對他的關注太少。

我可能做的不夠好,但是我也是你的爸爸。

直到分開,作為父親的他才明白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也不再禁錮於血緣關係。

電影最後暗含著互換的孩子回到原先家庭的結局,是枝裕和想向觀眾傳達不要禁錮於“血緣”的想法,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誕生的契機來源於主演福山雅治本人。是枝裕和是和福山雅治見面後,才開始寫這部電影的劇本。

故事參考真實事件。

兩個家庭在孩子在上小學的年齡得知,孩子出生時被護士調了包。

福山雅治所飾演的父親良多是在建築公司任職的精英人士,住在高檔公寓,性格固執,略有些傲慢。另一家夫妻經營小電器店,家裡除了抱錯的兒子,還有兩個孩子,日子不富有但很快樂。和良多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良多雖然給家人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忙碌陪伴孩子較少,身為精英的他對待孩子管教嚴厲又缺少親密感。

而另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會陪著孩子們嬉戲玩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兩對父母本想讓孩子適應對方家庭後慢慢換回來,但是他們忽略了陪伴比血緣關係更重要。

因為血緣,割捨了和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感情,所有人都很痛苦。

互換孩子後,良多看見相機裡,送走兒子曾偷偷拍下他睡覺、辦公時的照片,忍不住流淚了。看似和他不親密的孩子,其實一直在偷偷仰望他,愛著他。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他去對方家裡想找回兒子,兒子以為自己已經被爸爸拋棄,轉身跑走。

良多追了一路,告訴孩子自己從前對他的關注太少。

我可能做的不夠好,但是我也是你的爸爸。

直到分開,作為父親的他才明白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也不再禁錮於血緣關係。

電影最後暗含著互換的孩子回到原先家庭的結局,是枝裕和想向觀眾傳達不要禁錮於“血緣”的想法,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看這部電影時,我想起從小看過許多部講述抱錯孩子的片子。比如《菩提樹下》、《錯愛一生》、《一不小心愛上你》。

大抵劇情都類似,兩個家庭經濟條件懸殊,窮人家裡的灰姑娘和富人家裡的大小姐同時愛上一個男人,展開一段狗血的愛恨情仇。

當這些電視劇還停留在家長裡短,煽動觀眾情緒時。是枝裕和的電影用日常的家庭對話、貼近真實生活的場景向我們提問:維繫親子關係的是“血緣”還是“時間”?

他希望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能夠解除禁錮我們思想的枷鎖。

影片中,很明顯孩子們愛從小陪伴自己的父母深過血緣至親,認為被送走是種拋棄。

認回親生骨肉天經地義,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割捨自己真實的情感。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誕生的契機來源於主演福山雅治本人。是枝裕和是和福山雅治見面後,才開始寫這部電影的劇本。

故事參考真實事件。

兩個家庭在孩子在上小學的年齡得知,孩子出生時被護士調了包。

福山雅治所飾演的父親良多是在建築公司任職的精英人士,住在高檔公寓,性格固執,略有些傲慢。另一家夫妻經營小電器店,家裡除了抱錯的兒子,還有兩個孩子,日子不富有但很快樂。和良多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良多雖然給家人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忙碌陪伴孩子較少,身為精英的他對待孩子管教嚴厲又缺少親密感。

而另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會陪著孩子們嬉戲玩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兩對父母本想讓孩子適應對方家庭後慢慢換回來,但是他們忽略了陪伴比血緣關係更重要。

因為血緣,割捨了和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感情,所有人都很痛苦。

互換孩子後,良多看見相機裡,送走兒子曾偷偷拍下他睡覺、辦公時的照片,忍不住流淚了。看似和他不親密的孩子,其實一直在偷偷仰望他,愛著他。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他去對方家裡想找回兒子,兒子以為自己已經被爸爸拋棄,轉身跑走。

良多追了一路,告訴孩子自己從前對他的關注太少。

我可能做的不夠好,但是我也是你的爸爸。

直到分開,作為父親的他才明白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也不再禁錮於血緣關係。

電影最後暗含著互換的孩子回到原先家庭的結局,是枝裕和想向觀眾傳達不要禁錮於“血緣”的想法,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看這部電影時,我想起從小看過許多部講述抱錯孩子的片子。比如《菩提樹下》、《錯愛一生》、《一不小心愛上你》。

大抵劇情都類似,兩個家庭經濟條件懸殊,窮人家裡的灰姑娘和富人家裡的大小姐同時愛上一個男人,展開一段狗血的愛恨情仇。

當這些電視劇還停留在家長裡短,煽動觀眾情緒時。是枝裕和的電影用日常的家庭對話、貼近真實生活的場景向我們提問:維繫親子關係的是“血緣”還是“時間”?

他希望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能夠解除禁錮我們思想的枷鎖。

影片中,很明顯孩子們愛從小陪伴自己的父母深過血緣至親,認為被送走是種拋棄。

認回親生骨肉天經地義,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割捨自己真實的情感。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們一定要執著血緣關係嗎?孩子一定要像自己的父母嗎?這些禁錮被打破了。

也會想到和家人的關係,不能因為有血緣存在,就忽略陪伴啊。沒有時間的堆疊,血緣也維繫不了親情。

這本書完成時,《小偷家族》還沒上映,現在看來,《小偷家族》和《如父如子》有一個相似點,就是時間和陪伴,比血緣關係更牢固。

小偷家族裡一家幾口沒有血緣關係,他們各自被親人傷害或拋棄,生活在社會底層,遊走在法律邊緣,卻能夠像家人一般互相取暖。

是枝裕和似乎在用這兩部電影告訴觀眾:血緣不是禁錮我們的羈絆。

"

剛讀完是枝裕和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著名導演。去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早期電影《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等也獲得過眾多獎項。

是枝裕和的每部電影,都幾乎讓我在看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停在腦海裡回放和思索。

看完《步履不停》會去想面對親人我們為什麼總有遺憾;《如父如子》讓我第一次懷疑,親子關係裡血緣重要還是陪伴重要;《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五口,如果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還會彼此取暖嗎?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想明白導演拍電影時如何構思,才讓觀眾看到人性的豐富和真實。

在這種好奇心下買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這本書。

是枝裕和在書裡回顧了自己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記錄了他從電視行業如何轉為電影創作,講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自己拍攝時的角度。

許多電影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途中也有過偏離主題,但是枝裕和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觀察社會。邂逅的每位演員也都給了他靈感,與演員們碰撞出的火花、臨時修改的劇情,才呈現出電影裡打動人的細節,最終完成引發我們思考的作品。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電影並非高喊口號的東西,它就是為了表達生命真實豐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看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被他的謙遜和坦誠所打動,又一次體會到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態度。世事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開放的心態才能感知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是枝裕和早期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無人知曉》。劇本以1988年在東京豐島區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原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孩子的父親在長子快到入學年齡時失蹤,母親此後認識不同的男子,相繼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次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些孩子們沒有辦出生登記,無法上學。

長子十四歲時,母親去和新結交的戀人生活,離開了家。孩子們靠母親偶爾寄來的錢維持溫飽。第二年四月,三女兒被來家裡玩耍的長子朋友打死,長子把三女兒埋在雜林裡。後來房東發現孩子們獨自生活,向警局報案,公眾才知道這件事。

當時社會的批判焦點主要集中在棄子女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是枝裕和卻沒有站在批判母親的制高點。

他認為母親雖然不負責任,但也獨自生下孩子將他們養大;孩子們雖物質匱乏,兄妹間卻親密無間。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在書裡描寫了創作這本電影時內心的想法。他不想探討誰對誰錯,而是講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一旁觀察和傾聽他們。

電影《無人知曉》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做了部分修改。

四個孩子起初是快樂的,聚在一間小公寓裡玩耍,彼此分享喜怒哀樂。母親看起來樂觀開朗,身為哥哥的長子,對待弟弟妹妹十分溫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想是枝裕和不想批判母親,是因為他在書裡描寫的一個報道。被兒童諮詢中心收養的妹妹說“哥哥很溫柔”。如果母親每天抱怨、打罵孩子,哥哥是不可能那麼溫柔的對待弟弟妹妹的。

如果家裡充滿惡語和暴力,恐怕孩子們早就走上歪路了。

電影裡沒有批判的臺詞和激烈的劇情,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幾個孩子是如何一點點枯萎的。

導演的角度客觀,所以人物也都豐富立體。母親拋棄了他們,又偶爾寄錢回來。生而不養的父親們面對來討生活費的長子,也不是避而不見。

這些父母不負責任,自己過的也很糟糕,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十惡不赦。

儘管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也有許多溫馨的瞬間。長子在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用所剩無幾的錢分成幾個信封,讓便利店的店員幫他寫上名字,裝作是媽媽寄給大家的。哥哥真的很溫柔啊。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是枝裕和改變了妹妹去世的方式,將真實事件裡的被毆打致死改為從椅子上摔死。也許真實的事件太過殘忍。

這種殘忍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點點侵蝕掉你生活的環境。孩子們生活費越來越少、停水停電、家裡漸漸充滿了臭味,開始吃了上頓沒下頓,直到有人死亡。

是枝裕和在書裡寫道,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裡的。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裡複雜,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情況都在灰色地帶,無法用一個絕對的形容詞去定義。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想傳達的,不是審判母親,而是讓現實中的我們,對生活的看法有所改變。

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喜歡確定性和標準答案。看電視劇會判斷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評價某個人,也要用明確的標籤。

而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和獨白後,體會到隱藏在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才是生命的獨特之處。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討論一位當紅男演員氣質獨特,有女性之美,演技具有多樣性。卻被粉絲誤讀,認為這樣的評價傷害了演員。

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具有多樣性是好事,意味著他能塑造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在演員的道路上會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接受複雜性,他們把自己的單一想法投射在演員身上。這對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許多人對周迅的評價是捉摸不透。她的眼神裡有孩童的純粹,又有成熟女人的深邃,有天真無邪,又有悵然若失。你無法給她下一個絕對的定義,把她劃分為某個類型的演員。

小時候看《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覺得她很特別,飾演的杜心雨外表清純,性格卻時而陰鬱時而奔放;

後來《李米的猜想》顛覆了我對她的認識,如此神經質的角色她演起來絲毫沒有違和感;

去年的《如懿傳》雖然被吐槽年齡大演十幾歲的青櫻讓觀眾齣戲,但隨著劇情深入,周迅準確呈現瞭如懿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細微的表情和不動聲色的眼淚讓觀眾折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這些複雜的特質交織在一起,讓作為演員的她,可以塑造出立體的角色。

周迅曾說她想做記錄片式的演員,因為紀錄片的真情實感最打動她。

真情實感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不存在單一的對錯好壞。演員如果能準確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過於單一絕對的氣質,顯然是不真實的。

我們普通人,都是由善、惡、積極、消極等多面的情緒組成,生活也是由平淡、驚喜、低谷、高光時刻組成。

是枝裕和的在書裡寫到每部電影的構思角度,都是作為觀察者,讓電影成為我們帶著批判性的視角觀察日常的契機,他確實做到了。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

從是枝裕和的書裡可以瞭解到,他是一位十分看重選角,並且擅長從演員身上獲得靈感的導演。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如父如子》這部電影誕生的契機來源於主演福山雅治本人。是枝裕和是和福山雅治見面後,才開始寫這部電影的劇本。

故事參考真實事件。

兩個家庭在孩子在上小學的年齡得知,孩子出生時被護士調了包。

福山雅治所飾演的父親良多是在建築公司任職的精英人士,住在高檔公寓,性格固執,略有些傲慢。另一家夫妻經營小電器店,家裡除了抱錯的兒子,還有兩個孩子,日子不富有但很快樂。和良多家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良多雖然給家人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忙碌陪伴孩子較少,身為精英的他對待孩子管教嚴厲又缺少親密感。

而另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會陪著孩子們嬉戲玩耍。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兩對父母本想讓孩子適應對方家庭後慢慢換回來,但是他們忽略了陪伴比血緣關係更重要。

因為血緣,割捨了和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感情,所有人都很痛苦。

互換孩子後,良多看見相機裡,送走兒子曾偷偷拍下他睡覺、辦公時的照片,忍不住流淚了。看似和他不親密的孩子,其實一直在偷偷仰望他,愛著他。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結尾時他去對方家裡想找回兒子,兒子以為自己已經被爸爸拋棄,轉身跑走。

良多追了一路,告訴孩子自己從前對他的關注太少。

我可能做的不夠好,但是我也是你的爸爸。

直到分開,作為父親的他才明白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也不再禁錮於血緣關係。

電影最後暗含著互換的孩子回到原先家庭的結局,是枝裕和想向觀眾傳達不要禁錮於“血緣”的想法,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看這部電影時,我想起從小看過許多部講述抱錯孩子的片子。比如《菩提樹下》、《錯愛一生》、《一不小心愛上你》。

大抵劇情都類似,兩個家庭經濟條件懸殊,窮人家裡的灰姑娘和富人家裡的大小姐同時愛上一個男人,展開一段狗血的愛恨情仇。

當這些電視劇還停留在家長裡短,煽動觀眾情緒時。是枝裕和的電影用日常的家庭對話、貼近真實生活的場景向我們提問:維繫親子關係的是“血緣”還是“時間”?

他希望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能夠解除禁錮我們思想的枷鎖。

影片中,很明顯孩子們愛從小陪伴自己的父母深過血緣至親,認為被送走是種拋棄。

認回親生骨肉天經地義,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割捨自己真實的情感。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我們一定要執著血緣關係嗎?孩子一定要像自己的父母嗎?這些禁錮被打破了。

也會想到和家人的關係,不能因為有血緣存在,就忽略陪伴啊。沒有時間的堆疊,血緣也維繫不了親情。

這本書完成時,《小偷家族》還沒上映,現在看來,《小偷家族》和《如父如子》有一個相似點,就是時間和陪伴,比血緣關係更牢固。

小偷家族裡一家幾口沒有血緣關係,他們各自被親人傷害或拋棄,生活在社會底層,遊走在法律邊緣,卻能夠像家人一般互相取暖。

是枝裕和似乎在用這兩部電影告訴觀眾:血緣不是禁錮我們的羈絆。

是枝裕和《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用開放的態度面對外部世界

是枝裕和的電影大多是開放式結局。漸漸淡出視線的背影、遠去的公交車、人物孤單的獨白,似乎都在向觀眾傳達: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是枝裕和的母親角色御用演員樹木希林說:正、邪、美、醜.......正是同時集不同的屬性於一身,人方才成為了人。尤其是我們演員。

我們每個人都如此。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是要回歸到尋常生活的。如果導演的作品能帶給我們思考,那麼他編織的故事就成功了。

有善良美好也有陰鬱憤怒,才有了每個人不同於他人的人生。真實和豐富性,是生命的可貴之處,它給了我們更多選擇。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活著的過程才有趣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