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廳:正跟省婦聯溝通 探討嬰幼兒托育

時政 南方都市報 2019-02-07
省教育廳:正跟省婦聯溝通 探討嬰幼兒托育

廣東兩會·熱話題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南都問卷調查顯示,對於托育機構,超七成表示“非常需要”!近七成稱會因沒人照顧孩子而放棄二孩……0到3歲嬰幼兒托育市場需求大,卻存在暫無明確主管部門,亦缺行業標準等現狀。

托育難題如何破解?在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委員呼籲,儘快出臺相關政策規範,加強托幼教育的監管。同時建議大力發展“單位託管”模式,探索以社區為主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務等。

“需求相當迫切。”談及0-3歲幼兒托育的社會需求,省政協委員、廣州市教育評估和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調研員鄧靜紅直言不諱。“通常說,對於這些0-3歲的幼兒照顧,主要還是由家中上一輩的老人來承擔,基本以家庭管理模式為主。”但是伴隨“二胎時代”來臨,不少老人直言“帶不動”。“上一輩老人的年齡普遍較大。第一個小孩還有照顧的精力,等到第二個孩子來了,老人就比較吃力了。”在鄧靜紅看來,二胎孩子“帶不動”成了當下不少年輕家庭的常態問題。

“需求有,但是市場亂。”省政協委員、民建韶關市委會主委、韶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曦長期關注託管話題,去年提出的《關於加強小學生校外託管機構管理系列提案》獲選優秀提案。在陳曦看來,由於0-3歲幼兒尚處於初期的成長髮育階段,自我保護能力和抵抗能力極差,而專業的餵養方式、托幼環境,將對幼兒的成長帶來極其重要的影響。

昨日,列席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的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說,如果把學前教育延長一年,即延長至兩歲的兒童,廣東需要新增160萬個學前教育學位,教育部門壓力很大,無法支撐。

景李虎介紹,目前國家還沒有明確0-3歲嬰幼兒托育的監管體系。廣東省教育廳近期也在跟省婦聯溝通,對0-3歲嬰幼兒托育進行研究探討,“希望由婦聯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切入,牽頭開展0-3歲嬰幼兒托育試點”。

從業者說

無明確主管部門,很多機構申請資質打擦邊球

張旺(化名)是一家幼教集團的董事長,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擁有多家幼托機構。他告訴記者,以往0-3歲的托幼教育不是硬需求,所以尚未引發社會討論。但近年來,這一矛盾越來越突出,托幼教育漸漸成為一種硬需求。

張旺表示,目前廣東省對於0-3歲托幼教育,並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也沒有出臺相關的規範性文件,監管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托幼機構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條件,符合哪些要求,都沒有明確的標準。這就導致很多托幼機構在申請資質上做文章,打擦邊球,申請教育諮詢、文化培訓的資質,做著托幼教育這件事,市場亟待規範。”

無獨有偶,廣州另一家早教機構的王老師,也表示目前托幼機構開設門檻低,政府沒有統一的監管標準,托幼機構開設門檻低,師資不穩定,專業度也不夠,甚至有時會出現亂象。她希望政府早日出臺管理標準,為符合規範的機構頒發辦學許可證,讓機構安心辦學。

辦學成本高,高收費使普通市民無力承擔

張旺還呼籲政府能夠加大對托育的扶持力度,在土地資金、收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補貼,讓市民都能承擔得起托幼費用。

“托幼機構現在面臨很多困境,首先就是成本太高。例如,托幼機構租用的土地屬於商業性質,房租高,但機構上客率還不高,投入產出比低,入不敷出導致很多機構無力經營下去。”他說,“大中型的托幼機構為了維持運營,收取的費用相對高,甚至有些課程一節課四五百元,普通家庭承擔不起,托幼教育變成了奢侈品。”

為此,他建議政府將托育與社區結合在一起,提供相應的場地以供辦學,同時給予一定學費補貼。“舉例來說,我們的收費是一節課200元,如果社區提供場地,房租成本降了,我們的課程可以降到一節課100元,機構成本低了,市民也能夠負擔得起,對於機構和市民都是好事。”

委員建議

公益組織、企業、社區等共同發力

省政協委員鄧靜紅認為,當下有三種“托育”模式可以一試。“首先就是呼籲公益性組織的進入,儘量引導各類的托育機構走上公益性道路,承擔一定程度的社會責任”。之所以強調公益性,鄧靜紅有自己的考慮。“對於學前教育,已經非常明確的要求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包括不能有一些高收入、高利潤的資本介入,對於托育的要求也是一樣。”鄧靜紅認為,公益組織開辦的托育機構,在保證專業性的前提下,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走“非營利”的路子。

除了公益組織的介入,在大型企業內部搭建“托幼平臺”,已成為不少大企業的“福利之選。”“因為大型企業員工很多,搭建一個良好的托幼平臺,對於員工而言本身就是一種福利。”鄧靜紅認為,從解決企業員工後顧之憂的角度,即使托幼平臺不能形成企業本身的利潤點,卻會在無形之中為企業帶來更大利好。“因為員工放心,這比發獎金來得更實在。”鄧靜紅介紹,目前“企業辦托育”的模式在國外比較普遍。“父母上班就帶著孩子去,下班再接孩子回家。有效提升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就是無形中的有形利潤。”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相對於大部分城市而言,社區已然是一個較為成熟的基層管理單位。“社區會不會是一個托幼的好空間?”鄧靜紅介紹,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已開始了社區對幼兒託養的機制摸索。

政府既強化監管意識,又提供政策福利

“0到3歲嬰幼兒,應當說還不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對象。”省政協委員、雲浮市教育局局長楊東凱認為,當前社會對0—3歲嬰幼兒托育有市場需求,但缺乏明確監管部門和標準細則。

“政府需要加以重視,每個小孩都非常寶貝,家長願意花錢送小孩去托幼機構進行早教,需要對這一市場進行規範,對從業人員水平素質、服務內容等方面進行監管,確保市場健康有序。”楊東凱說,托幼機構經營性質更強,應由衛生、管理等多個部門共同來監管。“個人認為教育部門可提供一些配合,在專業知識、教育質量等方面作為輔助,共同促進”。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既要強化監管意識,也可考慮為托幼機構提供一定的政策福利。”鄧靜紅也建議,企業招標入駐後,政府可以適度提供一定的租金、稅收優惠,為企業提供幫助。

圍繞健康保育,多部門協同規範、專業管理

省政協委員陳曦呼籲應在衛生健康委員會統一牽頭的前提下,圍繞幼兒健康保育進行市場規範、專業管理。“對於這個階段的幼兒來說,如何保障健康是首要問題。”陳曦建議,優先政府主導,衛健委進行牽頭,市場管理等其他部門協同合作,對資質、登記、定價等問題進行統一規範。

“就我個人而言,專業的醫護人士進行托育,勢必會更有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陳曦認為,0-3歲的幼童較為脆弱,容易出現特殊情況,更需要專業醫護人員的照料。

多方合力的“單位託管”模式是否可行?陳曦認為,對於0-3歲的幼兒托育,鼓勵大型企業開展福利性“單位託管”,但並不建議強調普遍的“義務性”。“最終托幼還是要走向市場,規範、機制都需要市場推動,不斷健全。”

他山之石

南京:依託婦幼保健服務體系整合資源

2017年初,南京出臺了《南京市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工作提升行動計劃(2017- 2020年)》,進一步理順嬰幼兒保育機構管理體制,明確並落實部門職責,激發社會力量舉辦保育機構的活力和創造力。計劃提出,依託婦幼保健服務體系,整合孕婦學校、媽媽學校等相關資源,將早期發展普惠服務與婦幼保健服務有效結合。實施“啟始計劃”,探索推廣“1+1+N”普惠型、社區化服務。

行動計劃中落實每3萬人口區域建有1個育兒園的要求,指導保育機構科學選擇場地,合理確定規模。城區以發展育兒園和有特色的親子園為主;郊區依託各級衛生計生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加強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中心(站、室)建設。

上海: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托育班並分類管理

2018年,上海公佈了《關於促進和加強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區在新建配套幼兒園時,按照本市《普通幼兒園建設標準》(DG/TJ08- 45)規定,落實托育班的建設要求,滿足舉辦托育班的用房需求;通過改建、擴建幼兒園,增加託班的資源供給;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托育班;支持公益性託兒所擴大服務對象的覆蓋面,努力緩解本市入托的供需矛盾。

同時,以多種方式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托育服務。引導支持舉辦者在居住社區、工作單位等場所單獨或聯合舉辦非營利性托育機構,引導企事業單位、園區和商務樓宇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鼓勵挖掘社區資源滿足托育服務需求。

在管理上,提倡分類管理托育機構,舉辦非營利性托育機構(不含托育點)的,由區托育服務管理機構向舉辦者發放《依法開展托育服務告知書》;企事業單位、園區和商務樓宇開辦面向本單位職工適齡幼兒的免費福利性托育點,區托育服務管理機構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核查;舉辦營利性托育機構(不含托育點),工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監管。

統籌:南都記者賀蓓 採寫:南都記者張一鎏 賀蓓 陽廣霞 路漫漫 傅靜怡 見習記者 董曉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