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我國的直轄市曾經有14個之多,後來為什麼變成4個?

時政 野談歷史 2018-12-15

直轄市是指一個國家內直接隸屬於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市,是政區中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城市型政區。中國目前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城市型政區脫胎於地域型政區。古代的“市”原為草市、集市的意思,系縣以下的商業性聚落,與“鎮”、“鄉”一樣均屬於縣管轄。“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可以升為“鎮”,“鎮”的繼續繁榮就可以升為縣。上海就走過了先設市、後升鎮、再置縣的全部過程。

1953年,我國的直轄市曾經有14個之多,後來為什麼變成4個?

由於近代以來城市的崛起,古代原有的行政區劃體系己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遂有城市型政區的誕生。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廣州設市後即脫離了縣而直屬於廣東省,是我國最早的省轄市。1921年7月,民國政府頒佈《市自治制》,曾規定“京都市”由內務部直接監督,但未付諸實施。1926年秋,國民革命軍北伐攻佔武漢三鎮,設置漢口特別市,歸國民革命政府領導。這是第一個直隸於中央政府的市。

1927年6月,設南京為特別市,8月設上海為特別市;1930年6月起,改稱南京院轄市、上海院轄市。1928年7月,設北平為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1930年12月,改稱北平院轄市(1930年6一12月,一度降為河北省轄市)。1928年7月,設天津為特別市,1935年6月,改稱天津院轄市(1930年12月以後,曾降為河北省轄市)。1929年4月,武漢設特別市(6月更名漢口特別市,至1931年5月降為湖北省轄市)。

1953年,我國的直轄市曾經有14個之多,後來為什麼變成4個?

1929年5月,以收回日本交還的膠澳商埠地界設青島為特別市,1930年9月,改稱青島院轄市。1930年1月,曾設廣州為特別市,同年8月降為廣東省轄市。1932年1月,曾設長安為院轄市,但僅籌備未正式成立。1930年9月,收回了1898年被英國租借的威海衛地區,次月設置了直隸中央的“威海衛行政區”,後改置為山東省威海衛省轄市。後又增設哈爾濱、旅大(大連)為院轄市。抗日戰爭期間,重慶因陪都而改為院轄市。

1947年6月,漢口、廣州、西安、瀋陽均恢復為院轄市,並新設了西安、瀋陽二院轄市。至解放前夕,全國共有中央直轄的院轄市十二個。

1953年,我國的直轄市曾經有14個之多,後來為什麼變成4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直轄市分屬三個層次:

一是中央直屬市,有北京、天津二市;

二是大區直屬市,如南京、上海屬華東區,武漢、廣州屬中南區,重慶屬西南區,西安屬西北區,瀋陽、旅大、鞍山、本溪、撫順屬東北區;

三是省直屬市,有哈爾濱、青島二市。

1953年初,中央直屬市和大區直屬市統一改為中央直轄市,同年9月增設哈爾濱、長春為中央直轄市,從而使中央直轄市達14個之多,是我國直轄市最多的時期。

1953年,我國的直轄市曾經有14個之多,後來為什麼變成4個?

1954年6月,六大行政區撤銷,保留北京、天津、上海三個中央直轄市,其餘十一個直轄市劃歸所在省領導而成為省轄市;同年9月頒佈《憲法》,規定我國一級行政區域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從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確了直轄市的行政地位。

1958年2月,天津劃給河北省,1967年1月恢復為直轄市。此後,三十年間直轄市數量一直未變。至1997年3月,將重慶市和川東涪陵、萬縣、黔江三地區從四川省切出,新組建重慶直轄市,從而使直轄市數量增加到目前的四個。

1953年,我國的直轄市曾經有14個之多,後來為什麼變成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