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商品,超越了石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品,幾乎人人都在用

近10年,中國科技發展迅猛,對於原材料的進口需要也越來越大,一休老師查詢了一下,中國最大的進口品居然不是石油,而是芯片。並且進口額還遠超石油,2018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額大約2300億美元,而進口的集成電路數量高達4175.7億個,進口額達到3120.58億美元。最近兩年,我國在芯片業務上受到了來自國外的打壓,被扼住喉嚨的我們才開始意識到要大力研發自主芯片。

這個商品,超越了石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品,幾乎人人都在用

談到芯片製造,大家可以想到的可能是美國的高通公司,但你可知道其實高通公司也是要受到一家來自荷蘭的公司ASML掣肘。主要原因是芯片的製造是離不開光刻機的,而荷蘭是世界頂尖光刻機的全球唯一生產商。那麼何為光刻機呢?光刻機跟航空發動機一起被稱為新時代的“兩彈一星”,也是目前人類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目前世界上能製造出光刻機的國家不超過5個,僅有荷蘭、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而荷蘭的ASML佔據著全球80%的市場,早期的光刻機一臺的售價就高達1億美元一臺,並且還得是ASML的股東才能優先採購,像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

這個商品,超越了石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品,幾乎人人都在用

我國目前對於芯片有多依賴呢?說一個數據,全球54%的芯片出口都出口到中國來,而中國90%的芯片均來自進口。即便是剩下的10%國產製造,也是需要繳交專利費的,就過去10年間,中國在芯片上的進口,就花費了約10萬億元人民幣。

這個商品,超越了石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品,幾乎人人都在用

而中國在芯片的自主研發上,雖小有成就但由於起步晚以及技術難題,一直沒辦法得到有效的突破。2018年,中國在半導體行業設備上的投資就超過100億美元,期間也出現過幾家老牌芯片如飛騰、龍芯、也有最近比較火的海思等,但在性能上國產芯片就是不如國外芯片來的好。

這個商品,超越了石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品,幾乎人人都在用

從芯片安全角度出發考慮,為何美國會擔心使用華為設備,會涉及到安全問題。那麼我國使用進口芯片的時候,這個擔憂也是同樣存在的。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多起芯片感染事件,因此在國產芯片的研發生產上,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而目前的華為也是就是我國在芯片上能有所突破的一家企業,這次遭遇美國的“實體名單”,更加的讓國人意識到國產芯片的重要性,有國外專家預測,中國在未來的5~8年內有可能突破光刻機技術,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芯”

本文一休知識產權研究院首發,轉載請備註(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