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極簡主義生活題材的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十二自詡為“精緻的薅羊毛女孩”,因為她雖然愛好廣泛卻非常精打細算。她所有的影視網站會員賬號都是與朋友共用費用分攤,喜歡閱讀電子書能用pdf解決就少買實體。

買衣服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5件白T恤3條牛仔褲加幾件小外套,十二可以變著花樣搭配出半個月不重樣的穿法。

作為一個“恩格爾係數”超高的吃貨,以前每個月她都要花費一大筆去吃遍網紅店。但現在她開始學會下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個32塊錢的鍋用了半年,每天下班就直奔菜市場買好下一天需要的三餐食材,加起來也就20來塊。現在每週只需一百元,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她吃得同樣的滿足快樂。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極簡主義生活題材的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十二自詡為“精緻的薅羊毛女孩”,因為她雖然愛好廣泛卻非常精打細算。她所有的影視網站會員賬號都是與朋友共用費用分攤,喜歡閱讀電子書能用pdf解決就少買實體。

買衣服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5件白T恤3條牛仔褲加幾件小外套,十二可以變著花樣搭配出半個月不重樣的穿法。

作為一個“恩格爾係數”超高的吃貨,以前每個月她都要花費一大筆去吃遍網紅店。但現在她開始學會下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個32塊錢的鍋用了半年,每天下班就直奔菜市場買好下一天需要的三餐食材,加起來也就20來塊。現在每週只需一百元,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她吃得同樣的滿足快樂。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劇照


“要真正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十二說生活應該是質樸的,不是靠物品堆砌出來。

“如果想過上滿室花香的怡人生活,你需要的不是一個精緻花瓶,而是要插上自己喜歡的鮮花。”

而買花的成本遠比想象中要低。一朵玫瑰3-5元,常見的雛菊百合康乃馨單價也不會超過10元。

而在一些農貿市場裡,一把桔梗或者玫瑰才十來二十塊,買一把回家,隨便用個20塊的玻璃花瓶插上,能讓家裡保持三四天的芳香與喜悅。

提高生活品質的終極武器和唯一祕訣就是,熱愛生活。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極簡主義生活題材的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十二自詡為“精緻的薅羊毛女孩”,因為她雖然愛好廣泛卻非常精打細算。她所有的影視網站會員賬號都是與朋友共用費用分攤,喜歡閱讀電子書能用pdf解決就少買實體。

買衣服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5件白T恤3條牛仔褲加幾件小外套,十二可以變著花樣搭配出半個月不重樣的穿法。

作為一個“恩格爾係數”超高的吃貨,以前每個月她都要花費一大筆去吃遍網紅店。但現在她開始學會下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個32塊錢的鍋用了半年,每天下班就直奔菜市場買好下一天需要的三餐食材,加起來也就20來塊。現在每週只需一百元,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她吃得同樣的滿足快樂。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劇照


“要真正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十二說生活應該是質樸的,不是靠物品堆砌出來。

“如果想過上滿室花香的怡人生活,你需要的不是一個精緻花瓶,而是要插上自己喜歡的鮮花。”

而買花的成本遠比想象中要低。一朵玫瑰3-5元,常見的雛菊百合康乃馨單價也不會超過10元。

而在一些農貿市場裡,一把桔梗或者玫瑰才十來二十塊,買一把回家,隨便用個20塊的玻璃花瓶插上,能讓家裡保持三四天的芳香與喜悅。

提高生活品質的終極武器和唯一祕訣就是,熱愛生活。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粗糙生存,精緻生活


我有個朋友,她經常在朋友圈晒她的營養早餐,兩片抹了牛油的麵包,一個煎蛋,一杯果汁或者牛奶。

她說這樣的早餐只要6塊錢左右,麵包是8塊錢10片的方包,雞蛋一個1塊2,進口黃油29塊能買20個,足夠她吃三週。用黃瓜胡蘿蔔各一條,3塊錢做一個小沙拉,連蔬果也齊全了。

獲得這樣一份營養早餐的代價不過是每天早起15分鐘,花5分鐘煎蛋,然後10分鐘享用。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極簡主義生活題材的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十二自詡為“精緻的薅羊毛女孩”,因為她雖然愛好廣泛卻非常精打細算。她所有的影視網站會員賬號都是與朋友共用費用分攤,喜歡閱讀電子書能用pdf解決就少買實體。

買衣服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5件白T恤3條牛仔褲加幾件小外套,十二可以變著花樣搭配出半個月不重樣的穿法。

作為一個“恩格爾係數”超高的吃貨,以前每個月她都要花費一大筆去吃遍網紅店。但現在她開始學會下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個32塊錢的鍋用了半年,每天下班就直奔菜市場買好下一天需要的三餐食材,加起來也就20來塊。現在每週只需一百元,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她吃得同樣的滿足快樂。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劇照


“要真正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十二說生活應該是質樸的,不是靠物品堆砌出來。

“如果想過上滿室花香的怡人生活,你需要的不是一個精緻花瓶,而是要插上自己喜歡的鮮花。”

而買花的成本遠比想象中要低。一朵玫瑰3-5元,常見的雛菊百合康乃馨單價也不會超過10元。

而在一些農貿市場裡,一把桔梗或者玫瑰才十來二十塊,買一把回家,隨便用個20塊的玻璃花瓶插上,能讓家裡保持三四天的芳香與喜悅。

提高生活品質的終極武器和唯一祕訣就是,熱愛生活。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粗糙生存,精緻生活


我有個朋友,她經常在朋友圈晒她的營養早餐,兩片抹了牛油的麵包,一個煎蛋,一杯果汁或者牛奶。

她說這樣的早餐只要6塊錢左右,麵包是8塊錢10片的方包,雞蛋一個1塊2,進口黃油29塊能買20個,足夠她吃三週。用黃瓜胡蘿蔔各一條,3塊錢做一個小沙拉,連蔬果也齊全了。

獲得這樣一份營養早餐的代價不過是每天早起15分鐘,花5分鐘煎蛋,然後10分鐘享用。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生活的滋味並不在於貴。/ 《小森林》


如果吃膩了,可以花18塊買一袋火腿片,再花3塊錢買一斤生菜,自己就可以做一個健康的火腿三明治,又可以有一週的好心情。

生活裡不僅僅只有品牌,只有高大上,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再多的錢只是灑在表面的雨滴,無法滋潤內心。

“月薪7000,在一線城市如何過上高品質生活?”阿陸說知乎上這個熱門問題,讓他意識到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其實與物質無關。

於是他退掉了6000多塊的健身房年卡,每天早起一小時在小區附近的綠道晨跑。而為了能夠堅持早起,他戒掉了熬夜的習慣也擺脫了偶爾失眠的困擾。

以前他為了提高睡眠質量買來的乳膠記憶枕頭和安神睡眠香薰,作用通通比不上十一點就放下手機來得有效。

如何用低成本過上高質生活,才是精緻生活的學問。而現在的年輕人要做的,就是重新理解什麼叫品質。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極簡主義生活題材的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十二自詡為“精緻的薅羊毛女孩”,因為她雖然愛好廣泛卻非常精打細算。她所有的影視網站會員賬號都是與朋友共用費用分攤,喜歡閱讀電子書能用pdf解決就少買實體。

買衣服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5件白T恤3條牛仔褲加幾件小外套,十二可以變著花樣搭配出半個月不重樣的穿法。

作為一個“恩格爾係數”超高的吃貨,以前每個月她都要花費一大筆去吃遍網紅店。但現在她開始學會下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個32塊錢的鍋用了半年,每天下班就直奔菜市場買好下一天需要的三餐食材,加起來也就20來塊。現在每週只需一百元,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她吃得同樣的滿足快樂。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劇照


“要真正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十二說生活應該是質樸的,不是靠物品堆砌出來。

“如果想過上滿室花香的怡人生活,你需要的不是一個精緻花瓶,而是要插上自己喜歡的鮮花。”

而買花的成本遠比想象中要低。一朵玫瑰3-5元,常見的雛菊百合康乃馨單價也不會超過10元。

而在一些農貿市場裡,一把桔梗或者玫瑰才十來二十塊,買一把回家,隨便用個20塊的玻璃花瓶插上,能讓家裡保持三四天的芳香與喜悅。

提高生活品質的終極武器和唯一祕訣就是,熱愛生活。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粗糙生存,精緻生活


我有個朋友,她經常在朋友圈晒她的營養早餐,兩片抹了牛油的麵包,一個煎蛋,一杯果汁或者牛奶。

她說這樣的早餐只要6塊錢左右,麵包是8塊錢10片的方包,雞蛋一個1塊2,進口黃油29塊能買20個,足夠她吃三週。用黃瓜胡蘿蔔各一條,3塊錢做一個小沙拉,連蔬果也齊全了。

獲得這樣一份營養早餐的代價不過是每天早起15分鐘,花5分鐘煎蛋,然後10分鐘享用。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生活的滋味並不在於貴。/ 《小森林》


如果吃膩了,可以花18塊買一袋火腿片,再花3塊錢買一斤生菜,自己就可以做一個健康的火腿三明治,又可以有一週的好心情。

生活裡不僅僅只有品牌,只有高大上,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再多的錢只是灑在表面的雨滴,無法滋潤內心。

“月薪7000,在一線城市如何過上高品質生活?”阿陸說知乎上這個熱門問題,讓他意識到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其實與物質無關。

於是他退掉了6000多塊的健身房年卡,每天早起一小時在小區附近的綠道晨跑。而為了能夠堅持早起,他戒掉了熬夜的習慣也擺脫了偶爾失眠的困擾。

以前他為了提高睡眠質量買來的乳膠記憶枕頭和安神睡眠香薰,作用通通比不上十一點就放下手機來得有效。

如何用低成本過上高質生活,才是精緻生活的學問。而現在的年輕人要做的,就是重新理解什麼叫品質。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豆瓣上“像我這樣節儉地生活”話題目前已經達到兩千五百多萬的瀏覽量,8000多個豆瓣用戶分享了他們的節儉生活心得。但所有的心得最後都歸結於四個字,便是物盡其用。

@方芊:

染髮自己買染髮劑,看電影找在線資源或用公司發的電影卡,房間抱枕、掛毯、紙巾袋等物品都是自己做的,花是小區周邊採的,不斷精簡衣櫥,只在優衣庫打折的時候買幾件,出門靠共享單車或電動車,房車買不起,但從來沒有缺錢花的時候。


@林鹽鹽鹽:

去配眼鏡,店員計算器算出來需要2000多一副眼鏡,轉身白白。但,逛實體店還是有意義的,就是學名詞,學到“鈦眼鏡框”這個名詞以後,淘寶,拿著度數當場188配了一副一毛一樣的。

@Shadow:

座標深圳,24歲,房奴。最近愛上了做飯,並摸索出了不少省錢方法。驚奇地發現以前在樓下隨便吃個餛飩的錢原來自己做飯夠吃一天。以前從來不逛超市的我,如今發現晚上肉類買一送一,肉菜市場晚上還可以買到七毛錢兩顆的大白菜、一塊錢一根的茄子。最近最大的開銷就是入手了烤箱,99塊錢的格蘭仕,非常節約時間。現在發現50塊錢能非常好地吃一週。


"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當代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細數起來能有一千零一種。

最近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放棄像父輩那樣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著“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

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只租不買”的風潮,而且這種“租來的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花錢租衣服、租房、租室內裝飾早已不是新鮮事。現在,可供人們租用的物品選擇範圍更大。

小到室內裝飾、衣物電器,大到獨棟別墅、臨時辦公室,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的。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和高薪銷售主管,都沒買房,他們在租來的公寓中生活得很好。


38歲的雷諾斯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的主管。她說,自己幼時學到的是省錢、投資、買房,現在她住洛杉磯,她的日常用品多半是租來的。

只租不買倒不是出於及時行樂,而是一邊活在當下又一邊策劃未來,因為她覺得萬事都可能發生改變。

出於個人財務情況和生活理念的雙重考量,這些美國年輕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下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成長過程中,成年的象徵就是擁有東西,現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一家衣物租賃訂購服務公司的創始人亨塞克感慨道。

只租不買的背後,也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生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物品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對此心有慼慼焉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度把“不擁有任何東西的生活”這個話題推上了微博熱搜。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租不到,只有想不到。/ unsplash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接地氣又“窮”開心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偽精緻”。大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過著與收入水平不一致的“精緻”生活。

人民日報就對這種生活狀態做出非常精闢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但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如何過上精緻的生活”,沒有一個回答會建議你去買買買。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緻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外物來體現自己。而是從內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知乎截圖


在這一點上,香港人就做得特別好。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收入高消費的“洋氣”城市,但香港人卻活得精打細算而又接地氣。

香港有一部電影叫《慳錢家族》,慳錢就是粵語中“省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曾志偉飾演的韋大漢因為失業,攜全家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一個“省錢比賽真人秀”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2年,亞洲金融風暴剛剛平息不久,香港經濟蕭條,失業者增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喜劇的形式給當時的香港人加油鼓勁。

影片中花樣百出的省錢妙招讓人捧腹大笑:去商場吃免費食品、乘公車各種逃票、吃一元錢火鍋⋯⋯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慳錢家族》電影劇照


現實的生活或許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極端,但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碰到逛菜市場買雞的市民劉青雲先生,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周潤發,在大排檔吃魚蛋粉的陳奕迅。

香港人太懂得一個生活道理: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下班回到家,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看雜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

週末為自己好好地做一頓真正的晚餐,兩杯紅酒、幾盤拿手菜,平常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香港街頭總是充滿生活煙火氣。/unsplash


理財師Tammy Lally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所以有些人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哪怕只承擔得起B,卻非要負擔A。

然而Tammy Lally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畢竟真正精緻的生活,花的不是錢而是心思。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越簡單越快樂

當代青年一定沒少被人說過花錢大手大腳,雖然他們只是更願意為高品質的生活買單。

CBNData發佈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必需品,對於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會變得越快樂嗎?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似乎忽略了一點,生活的幸福指數與擁有物的價值其實並不掛鉤。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圖/CBNData


在國內一片買買買的時候,國外卻颳起了一股扔扔扔之風。開始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對生活的斷舍離。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單生活更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極簡主義生活題材的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十二自詡為“精緻的薅羊毛女孩”,因為她雖然愛好廣泛卻非常精打細算。她所有的影視網站會員賬號都是與朋友共用費用分攤,喜歡閱讀電子書能用pdf解決就少買實體。

買衣服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5件白T恤3條牛仔褲加幾件小外套,十二可以變著花樣搭配出半個月不重樣的穿法。

作為一個“恩格爾係數”超高的吃貨,以前每個月她都要花費一大筆去吃遍網紅店。但現在她開始學會下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個32塊錢的鍋用了半年,每天下班就直奔菜市場買好下一天需要的三餐食材,加起來也就20來塊。現在每週只需一百元,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她吃得同樣的滿足快樂。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劇照


“要真正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十二說生活應該是質樸的,不是靠物品堆砌出來。

“如果想過上滿室花香的怡人生活,你需要的不是一個精緻花瓶,而是要插上自己喜歡的鮮花。”

而買花的成本遠比想象中要低。一朵玫瑰3-5元,常見的雛菊百合康乃馨單價也不會超過10元。

而在一些農貿市場裡,一把桔梗或者玫瑰才十來二十塊,買一把回家,隨便用個20塊的玻璃花瓶插上,能讓家裡保持三四天的芳香與喜悅。

提高生活品質的終極武器和唯一祕訣就是,熱愛生活。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粗糙生存,精緻生活


我有個朋友,她經常在朋友圈晒她的營養早餐,兩片抹了牛油的麵包,一個煎蛋,一杯果汁或者牛奶。

她說這樣的早餐只要6塊錢左右,麵包是8塊錢10片的方包,雞蛋一個1塊2,進口黃油29塊能買20個,足夠她吃三週。用黃瓜胡蘿蔔各一條,3塊錢做一個小沙拉,連蔬果也齊全了。

獲得這樣一份營養早餐的代價不過是每天早起15分鐘,花5分鐘煎蛋,然後10分鐘享用。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生活的滋味並不在於貴。/ 《小森林》


如果吃膩了,可以花18塊買一袋火腿片,再花3塊錢買一斤生菜,自己就可以做一個健康的火腿三明治,又可以有一週的好心情。

生活裡不僅僅只有品牌,只有高大上,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再多的錢只是灑在表面的雨滴,無法滋潤內心。

“月薪7000,在一線城市如何過上高品質生活?”阿陸說知乎上這個熱門問題,讓他意識到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其實與物質無關。

於是他退掉了6000多塊的健身房年卡,每天早起一小時在小區附近的綠道晨跑。而為了能夠堅持早起,他戒掉了熬夜的習慣也擺脫了偶爾失眠的困擾。

以前他為了提高睡眠質量買來的乳膠記憶枕頭和安神睡眠香薰,作用通通比不上十一點就放下手機來得有效。

如何用低成本過上高質生活,才是精緻生活的學問。而現在的年輕人要做的,就是重新理解什麼叫品質。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豆瓣上“像我這樣節儉地生活”話題目前已經達到兩千五百多萬的瀏覽量,8000多個豆瓣用戶分享了他們的節儉生活心得。但所有的心得最後都歸結於四個字,便是物盡其用。

@方芊:

染髮自己買染髮劑,看電影找在線資源或用公司發的電影卡,房間抱枕、掛毯、紙巾袋等物品都是自己做的,花是小區周邊採的,不斷精簡衣櫥,只在優衣庫打折的時候買幾件,出門靠共享單車或電動車,房車買不起,但從來沒有缺錢花的時候。


@林鹽鹽鹽:

去配眼鏡,店員計算器算出來需要2000多一副眼鏡,轉身白白。但,逛實體店還是有意義的,就是學名詞,學到“鈦眼鏡框”這個名詞以後,淘寶,拿著度數當場188配了一副一毛一樣的。

@Shadow:

座標深圳,24歲,房奴。最近愛上了做飯,並摸索出了不少省錢方法。驚奇地發現以前在樓下隨便吃個餛飩的錢原來自己做飯夠吃一天。以前從來不逛超市的我,如今發現晚上肉類買一送一,肉菜市場晚上還可以買到七毛錢兩顆的大白菜、一塊錢一根的茄子。最近最大的開銷就是入手了烤箱,99塊錢的格蘭仕,非常節約時間。現在發現50塊錢能非常好地吃一週。


你活得這麼精緻,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有煙火氣的菜市場,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圖蟲創意


2008年,J.K.羅琳受邀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了一場題為“美好的生活”的演講。

她說:“如果給我一個時間機器,我會告訴21歲的自己,個人的幸福建立在自己能夠認識到:生活不是擁有的物品與成就的清單。”

精緻生活從來不表現在所謂的物質上,而粗糙生活也只是針對偽精緻而言,這才是一種真正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當然需要儀式感,但首先,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


✎作者 | 王中中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