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說了,讓“她”活起來

世界有著四大文明古國,分別為印度,埃及,巴比倫和中國。除了中國之外的另外三大文明古國由於被外敵入侵,雖然有的延用了古國名稱,但古文化已經完全改變,被新文化取而代之,古文明自然不復存在。而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何能夠“獨善其身”?即便是遭遇入侵,中華文明仍能夠得以延續和傳承?這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先進所在,她不僅擁有強大的同化能力,而且能夠把祖先的光輝事蹟作為進步的動力,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就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我們的祖先們憑藉高超的智慧創造出一批又一批的文化遺產,怎麼讓這些遺產活起來?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數次重要講話中,學習大軍歸納為三個詞,即“守護、匠心、傳承”。

詞一:守護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歷史文化遺產及其生存環境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一段時間以來,城市的擴張使得拆毀歷史建築的事件屢見不鮮,許多文化地標在“為經濟發展讓路”和“保衛GDP”中消亡,不少歷史文化名城、古建築、古遺址遭到破壞,文物非法交易,盜掘古遺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違法犯罪活動屢禁不止,大量珍貴文物流失境外,以及由於人們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遷,民族或區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等等,重要文化遺產的消亡或失傳,令人痛心疾首!為此,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刻不容緩。2016年4月12日,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保護文化遺產,是連接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更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歷史文化遺產不可再生,這筆寶貴遺產我們要守好、護好,既要防止其成為“不中不西”的“奇葩文化”,也要避免成為“不古不今”的“迷失文化”,要對歷史文化遺產多一份敬重,尊重和欣賞文化遺產這片土壤所承載的文化氣息,展現出我們應有的文化自信。要加大遺產保護的立法,從嚴落實責任,切實保護好文化遺產,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詞二:匠心

2013年8月,習近平在一份關於河北正定古城情況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充分肯定近年來正定古城保護工作。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秉持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即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古城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個縮影,習近平提及“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這應該如何理解?學習大軍認為這個“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一種飽含著“大愛”和“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是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匠心獨具”。過去我們缺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繼承,缺少傳統文化走出去的自信,缺少文化發展的高度,時常沉迷於“拿來主義”,而迷失“自我”。試問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都不熱愛了,那這些傳統文化又有何價值,又談何保護呢?所以說,保持一顆“匠心”與習近平提及文化自信不謀而合。2017年9月3日,習近平在廈門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參觀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影雕工藝展覽時指出:“這些工藝師現在做的事情就跟繡花一樣,但她們繡花是在石頭上而不是在絲綢上。”的確,我們的工藝師們不平凡!我們的文化遺產不平凡!我們敢於向世界展示我們不一樣的文化,這就是自信!石頭上繡花雖然不易,但是我們有精益求精、完美無瑕的工匠精神,我們熱愛自己的傳統文化,珍惜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優秀的文化、強大的國家以及人民的力量作為後盾,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

詞三:傳承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我國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39項、世界遺產5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72項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86位,各項數據均位居世界前茅,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這些遺產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既要保護好,更要傳承好。要從歷史文化遺產中,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看到可挖掘、可利用的文化內涵,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理念,更加關注其存續力和生命力,讓文化遺產走進現實生活,並與之融合、綻放光彩。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在北京考察城市規劃和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視察大運河森林公園時指出:“通州有不少歷史文化遺產,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知古而鑑今,歷史文化遺產需要以適合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去,古為今用,可以是形式不限、方法不限,但是初衷不變、內涵不變!我們要傳承好而不變味,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進一步詮釋和豐富她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

最後,學習大軍希望有一天,富裕起來的國人們不再起早貪黑地購買所謂的電子產品,而是出現在博物館和文化館裡。通過保護和傳承好我們的文化遺產,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使其能夠煥發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文/學習大軍,2017年9月17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