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開始估算KOC的大致粉絲量級,認為KOC大概就是公號粉絲<30萬,微博粉絲<50萬,抖音粉絲<100萬,快手粉絲<100萬,小紅書粉絲<5萬,B站粉絲<5萬的KOL。

有人編起了段子:你投得起的叫KOC,你投不起的叫KOL,而你,永遠是別人的私域流量。

還有人藉機引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小明千方百計終於加上了女神小花的微信,在他暗自高興自己終於成為女神備胎離成功更進一步的同時,小花心想又收割了一個私域流量,離成為KOC又近了一步。

所以,KOC到底是個啥?嚴肅解釋地話,KOL即“Key Opinion Leader”,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科技評論人Keso吐槽,這個英文根本翻譯不通:“意見消費者?消費意見的人?直接叫帶貨王就好了,弄個不倫不類的英文縮寫何苦呢?”

KOC到底該如何定義,它和KOL究竟有沒有區別?KOC會是趨勢嗎?喧囂過後,我們也想知道,KOC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邀請一些新媒體人、企業公關與甲方人士參與了這場大討論。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開始估算KOC的大致粉絲量級,認為KOC大概就是公號粉絲<30萬,微博粉絲<50萬,抖音粉絲<100萬,快手粉絲<100萬,小紅書粉絲<5萬,B站粉絲<5萬的KOL。

有人編起了段子:你投得起的叫KOC,你投不起的叫KOL,而你,永遠是別人的私域流量。

還有人藉機引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小明千方百計終於加上了女神小花的微信,在他暗自高興自己終於成為女神備胎離成功更進一步的同時,小花心想又收割了一個私域流量,離成為KOC又近了一步。

所以,KOC到底是個啥?嚴肅解釋地話,KOL即“Key Opinion Leader”,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科技評論人Keso吐槽,這個英文根本翻譯不通:“意見消費者?消費意見的人?直接叫帶貨王就好了,弄個不倫不類的英文縮寫何苦呢?”

KOC到底該如何定義,它和KOL究竟有沒有區別?KOC會是趨勢嗎?喧囂過後,我們也想知道,KOC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邀請一些新媒體人、企業公關與甲方人士參與了這場大討論。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我推崇KOC,主要是指一種思維方式”

@閆躍龍

關於今天的質疑,我推崇KOC主要是一種思維方式,即更以人為中心,內容人格化,讀者粉絲化。

KOL和KOC也不是割裂的,優秀的KOL本身就是KOC思維的勝利,優秀的KOC也會成為頭部大V。有了KOC思維,品牌甚至可以自己成為KOC。

粉絲不是硬性指標,就像我文中的例子,幾百粉絲卻能帶來很高銷售額,真正做到的KOL也不多。很多的KOL還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不是身邊的朋友。


“沒錢才投KOC是扯淡,有錢的甲方全都要”

@嚴明 | LOOK創始人

這兩篇文章立場都比較偏頗。是用完全對立的邏輯,來說一個原本相關的問題。

首先,社交媒體時代,其實無法定義多少粉絲才算KOL;其次,意見領袖一定會更平民化——就像剛開始少數媒體壟斷,後來可能是幾百幾千個KOL,現在更多人有這種發聲和影響別人的能力。

營銷一定是組合性的。現在淘寶、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的內容,其實非常扁平,並不是大號就有更多權重。他們代表群體性意見,一直是非常核心的消費決策內容。

所謂“沒錢才投KOC”是扯淡,因為有錢的甲方會有更多元的選擇。比如美妝大品牌一次campaign,可能投50個大號,還會找2000個活躍用戶的試用,所以這是個金字塔關係,相對少量KOL和大量KOC共同組成這個生態,融合但不對立。

KOC這玩意早就有了,之所以突然火了,一是因為品牌越來越重視直面消費者,二是因為現在社交平臺太多,用戶有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使得“素人意見領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

@付聖強Jason | ONE·一個總經理

KOL和KOC當然有區別,最核心的區別在於影響力的大小,以及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KOC這個概念出現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真的就是“流量太貴,我們太窮”。這確實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概念。說白了KOL就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廣告投放對象,KOC就是影響力相對較小的轉化廣告、CPS之類的投放對象。

KOC的終局就是KOL,因為KOC積累的影響力變大之後也就成了KOL。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開始估算KOC的大致粉絲量級,認為KOC大概就是公號粉絲<30萬,微博粉絲<50萬,抖音粉絲<100萬,快手粉絲<100萬,小紅書粉絲<5萬,B站粉絲<5萬的KOL。

有人編起了段子:你投得起的叫KOC,你投不起的叫KOL,而你,永遠是別人的私域流量。

還有人藉機引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小明千方百計終於加上了女神小花的微信,在他暗自高興自己終於成為女神備胎離成功更進一步的同時,小花心想又收割了一個私域流量,離成為KOC又近了一步。

所以,KOC到底是個啥?嚴肅解釋地話,KOL即“Key Opinion Leader”,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科技評論人Keso吐槽,這個英文根本翻譯不通:“意見消費者?消費意見的人?直接叫帶貨王就好了,弄個不倫不類的英文縮寫何苦呢?”

KOC到底該如何定義,它和KOL究竟有沒有區別?KOC會是趨勢嗎?喧囂過後,我們也想知道,KOC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邀請一些新媒體人、企業公關與甲方人士參與了這場大討論。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我推崇KOC,主要是指一種思維方式”

@閆躍龍

關於今天的質疑,我推崇KOC主要是一種思維方式,即更以人為中心,內容人格化,讀者粉絲化。

KOL和KOC也不是割裂的,優秀的KOL本身就是KOC思維的勝利,優秀的KOC也會成為頭部大V。有了KOC思維,品牌甚至可以自己成為KOC。

粉絲不是硬性指標,就像我文中的例子,幾百粉絲卻能帶來很高銷售額,真正做到的KOL也不多。很多的KOL還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不是身邊的朋友。


“沒錢才投KOC是扯淡,有錢的甲方全都要”

@嚴明 | LOOK創始人

這兩篇文章立場都比較偏頗。是用完全對立的邏輯,來說一個原本相關的問題。

首先,社交媒體時代,其實無法定義多少粉絲才算KOL;其次,意見領袖一定會更平民化——就像剛開始少數媒體壟斷,後來可能是幾百幾千個KOL,現在更多人有這種發聲和影響別人的能力。

營銷一定是組合性的。現在淘寶、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的內容,其實非常扁平,並不是大號就有更多權重。他們代表群體性意見,一直是非常核心的消費決策內容。

所謂“沒錢才投KOC”是扯淡,因為有錢的甲方會有更多元的選擇。比如美妝大品牌一次campaign,可能投50個大號,還會找2000個活躍用戶的試用,所以這是個金字塔關係,相對少量KOL和大量KOC共同組成這個生態,融合但不對立。

KOC這玩意早就有了,之所以突然火了,一是因為品牌越來越重視直面消費者,二是因為現在社交平臺太多,用戶有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使得“素人意見領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

@付聖強Jason | ONE·一個總經理

KOL和KOC當然有區別,最核心的區別在於影響力的大小,以及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KOC這個概念出現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真的就是“流量太貴,我們太窮”。這確實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概念。說白了KOL就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廣告投放對象,KOC就是影響力相對較小的轉化廣告、CPS之類的投放對象。

KOC的終局就是KOL,因為KOC積累的影響力變大之後也就成了KOL。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個人認為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在廣告主需要大規模投放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定數量的KOC。且在找KOC的過程中,廣告主本身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太大了,最終整個環節的效率還是不如直接找影響力較大的KOL。

但是KOC和KOL並不是相互矛盾的關係。KOL負責帶來話題和傳播度,KOC負責互動和轉化,兩者都是廣告投放矩陣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像一盤大棋,缺了誰都是不行的。

所以KOC和KOL是早已存在的概念,廣告人不必過度焦慮。

或許KOC這個概念最大的意義在於,KOC其實就是產品的每一個用戶。現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真的不好糊弄了,所有公司都應該高度關注產品的口碑傳播,所有創業者都應該用心打造自己的產品,讓每一個用戶成為自己產品的KOC,引起用戶自發的傳播和推薦。以往高價買下電視黃金時段就能帶動銷量,靠流量紅利、渠道紅利就能賣貨的時代,或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買方賣方強勢與否,造成KOL/KOC差異”

@威示爾初 | 天津華寶CEO、極地之悅創始人

KOC和KOL沒有本質區別,其實就是市場議價能力的體現。粉絲多當然更願意接廣告,粉絲少就只能接受CPS。就是買方賣方的強勢與否,僅此而已,沒有什麼玄學。這篇稿子之所以火,是因為有兩方對立,很多KOL轉發,其實是在嘲笑KOC。

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趨勢,更像一個問題。流量是稀缺品。以前KOL在KOC階段時,根本接不到廣告。現在品牌找流量已經急眼了,巴不得你還在幼兒園,就把你拿出來用了。另外,新品牌沒那麼多錢的時候,肯定要看效果和轉化,希望有人接CPS廣告。大紅人不想接,只有小紅人願意,就催生了越來越多KOC。

對品牌來說,KOC就是保本賺息的理財產品,KOL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如果品牌抗風險能力強,肯定願意去投KOL。品牌和紅人都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投法,沒那麼複雜。但是KOC一定會絞盡腦汁成為KOL。

“KOL是推,KOC是晒”

@涓姐 | 新榜創新資源負責人

KOC並非全新概念,以前更多被稱呼為測評師、體驗官,是典型的口碑傳播。平臺的算法推薦打破了粉絲圈層,讓大量KOC獲得了更多曝光機會,也讓營銷增加了口碑傳播的路徑。

不能簡單地以粉絲量大小、收費高低來區分KOL和KOC。KOL和KOC的區別就在於Leader和Consumer這兩種身份上的區別,與粉絲量級、內容質量無關。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開始估算KOC的大致粉絲量級,認為KOC大概就是公號粉絲<30萬,微博粉絲<50萬,抖音粉絲<100萬,快手粉絲<100萬,小紅書粉絲<5萬,B站粉絲<5萬的KOL。

有人編起了段子:你投得起的叫KOC,你投不起的叫KOL,而你,永遠是別人的私域流量。

還有人藉機引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小明千方百計終於加上了女神小花的微信,在他暗自高興自己終於成為女神備胎離成功更進一步的同時,小花心想又收割了一個私域流量,離成為KOC又近了一步。

所以,KOC到底是個啥?嚴肅解釋地話,KOL即“Key Opinion Leader”,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科技評論人Keso吐槽,這個英文根本翻譯不通:“意見消費者?消費意見的人?直接叫帶貨王就好了,弄個不倫不類的英文縮寫何苦呢?”

KOC到底該如何定義,它和KOL究竟有沒有區別?KOC會是趨勢嗎?喧囂過後,我們也想知道,KOC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邀請一些新媒體人、企業公關與甲方人士參與了這場大討論。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我推崇KOC,主要是指一種思維方式”

@閆躍龍

關於今天的質疑,我推崇KOC主要是一種思維方式,即更以人為中心,內容人格化,讀者粉絲化。

KOL和KOC也不是割裂的,優秀的KOL本身就是KOC思維的勝利,優秀的KOC也會成為頭部大V。有了KOC思維,品牌甚至可以自己成為KOC。

粉絲不是硬性指標,就像我文中的例子,幾百粉絲卻能帶來很高銷售額,真正做到的KOL也不多。很多的KOL還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不是身邊的朋友。


“沒錢才投KOC是扯淡,有錢的甲方全都要”

@嚴明 | LOOK創始人

這兩篇文章立場都比較偏頗。是用完全對立的邏輯,來說一個原本相關的問題。

首先,社交媒體時代,其實無法定義多少粉絲才算KOL;其次,意見領袖一定會更平民化——就像剛開始少數媒體壟斷,後來可能是幾百幾千個KOL,現在更多人有這種發聲和影響別人的能力。

營銷一定是組合性的。現在淘寶、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的內容,其實非常扁平,並不是大號就有更多權重。他們代表群體性意見,一直是非常核心的消費決策內容。

所謂“沒錢才投KOC”是扯淡,因為有錢的甲方會有更多元的選擇。比如美妝大品牌一次campaign,可能投50個大號,還會找2000個活躍用戶的試用,所以這是個金字塔關係,相對少量KOL和大量KOC共同組成這個生態,融合但不對立。

KOC這玩意早就有了,之所以突然火了,一是因為品牌越來越重視直面消費者,二是因為現在社交平臺太多,用戶有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使得“素人意見領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

@付聖強Jason | ONE·一個總經理

KOL和KOC當然有區別,最核心的區別在於影響力的大小,以及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KOC這個概念出現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真的就是“流量太貴,我們太窮”。這確實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概念。說白了KOL就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廣告投放對象,KOC就是影響力相對較小的轉化廣告、CPS之類的投放對象。

KOC的終局就是KOL,因為KOC積累的影響力變大之後也就成了KOL。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個人認為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在廣告主需要大規模投放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定數量的KOC。且在找KOC的過程中,廣告主本身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太大了,最終整個環節的效率還是不如直接找影響力較大的KOL。

但是KOC和KOL並不是相互矛盾的關係。KOL負責帶來話題和傳播度,KOC負責互動和轉化,兩者都是廣告投放矩陣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像一盤大棋,缺了誰都是不行的。

所以KOC和KOL是早已存在的概念,廣告人不必過度焦慮。

或許KOC這個概念最大的意義在於,KOC其實就是產品的每一個用戶。現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真的不好糊弄了,所有公司都應該高度關注產品的口碑傳播,所有創業者都應該用心打造自己的產品,讓每一個用戶成為自己產品的KOC,引起用戶自發的傳播和推薦。以往高價買下電視黃金時段就能帶動銷量,靠流量紅利、渠道紅利就能賣貨的時代,或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買方賣方強勢與否,造成KOL/KOC差異”

@威示爾初 | 天津華寶CEO、極地之悅創始人

KOC和KOL沒有本質區別,其實就是市場議價能力的體現。粉絲多當然更願意接廣告,粉絲少就只能接受CPS。就是買方賣方的強勢與否,僅此而已,沒有什麼玄學。這篇稿子之所以火,是因為有兩方對立,很多KOL轉發,其實是在嘲笑KOC。

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趨勢,更像一個問題。流量是稀缺品。以前KOL在KOC階段時,根本接不到廣告。現在品牌找流量已經急眼了,巴不得你還在幼兒園,就把你拿出來用了。另外,新品牌沒那麼多錢的時候,肯定要看效果和轉化,希望有人接CPS廣告。大紅人不想接,只有小紅人願意,就催生了越來越多KOC。

對品牌來說,KOC就是保本賺息的理財產品,KOL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如果品牌抗風險能力強,肯定願意去投KOL。品牌和紅人都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投法,沒那麼複雜。但是KOC一定會絞盡腦汁成為KOL。

“KOL是推,KOC是晒”

@涓姐 | 新榜創新資源負責人

KOC並非全新概念,以前更多被稱呼為測評師、體驗官,是典型的口碑傳播。平臺的算法推薦打破了粉絲圈層,讓大量KOC獲得了更多曝光機會,也讓營銷增加了口碑傳播的路徑。

不能簡單地以粉絲量大小、收費高低來區分KOL和KOC。KOL和KOC的區別就在於Leader和Consumer這兩種身份上的區別,與粉絲量級、內容質量無關。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KOL是在特定領域有相當話語權並被廣泛認可的,能產生話題影響,是一種單向的意識輸出,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推”;KOC是基於其消費群體的身份表達真實感受,分享生活經驗,與其他消費者相互交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晒”。

KOC的核心特徵是擁有特定領域豐富的消費經驗,且能分享優質的真實體驗內容,他們不以商業推廣為目的,而是希望通過自身能力,換取更多的消費體驗機會,並將感受公開分享。

有許多粉絲體量很大的博主也願意以消費者的身份去分享晒物,而只想用少量費用去大規模採買所謂的KOC,很有可能會換來一堆虛假賬號的寫手推文。而簡單認為願意接CPS的就是KOC,那更是錯誤地把KOC定義為了微商分銷員。

此外,KOC會提高品牌對產品打磨的重視,這對於最終消費者來說是受益的。KOC營銷合作在未來會有大幅的提升,甚至將達到與KOL同等重視的程度,但這並不能說KOC就能取代KOL,KOC對品牌的營銷作用體現在不同的環節和效果,兩者不可或缺,並相輔相成。

KOC能幫品牌更高效地收集消費意見,低成本地測試市場反饋,並能在一定範圍內形成口碑傳播。KOL能幫品牌快速建立消費信任,實現廣泛的話題影響及高效的銷售轉化。

所有品牌都需要KOC,新品上市前需要通過KOC獲取對產品的一手認知,上市後更需要KOC的前期種草去鋪墊市場反饋,最後成熟產品需要KOC去保持在市場上的持續口碑曝光。

但KOC並不會毫無條件地選擇合作的品牌產品,有用戶意識的高品質、高性價比、有內容、有亮點的產品才會受到KOC的歡迎,簡單來說,好產品才能和KOC合作。

最後,成為KOL不是KOC的唯一選擇,職業測評師、買手、KOL都是可能,這是KOC自身的態度和能力決定的。

“我就是KOC啊”

@於小戈 | 「大眼睛買買買」創始人

我本來就是KOC。我們和“粉絲”的關係一直都是平等的,沒有誰粉誰的沒有高下關係,關注我們內容的用戶,我們暱稱彼此“老業主”,從來不用粉絲這個詞。

我們和“老業主”的關係,並非博主負責種草、收割粉絲經濟,不是我說好就是好,而是老業主們交流自己的幾種需求,一致認為什麼產品好,我們負責實現,服務好大家。

KOC在自己的社交半徑裡,心智溢價力和消費導購能力都極強,遠遠超越了KOL。

在我看來,KOL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掙廣告費,價值在於給品牌背書,短時高效曝光,評估KOL的價值,粉絲不是單一維度,要看他們影響粉絲直接間接行為的能力。KOL和粉絲之間的關係,是有高下的,是單一傳播,本質就是PGC單向傳播,由一個或者一小撮人創造高質內容,feed大多數人的需求。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開始估算KOC的大致粉絲量級,認為KOC大概就是公號粉絲<30萬,微博粉絲<50萬,抖音粉絲<100萬,快手粉絲<100萬,小紅書粉絲<5萬,B站粉絲<5萬的KOL。

有人編起了段子:你投得起的叫KOC,你投不起的叫KOL,而你,永遠是別人的私域流量。

還有人藉機引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小明千方百計終於加上了女神小花的微信,在他暗自高興自己終於成為女神備胎離成功更進一步的同時,小花心想又收割了一個私域流量,離成為KOC又近了一步。

所以,KOC到底是個啥?嚴肅解釋地話,KOL即“Key Opinion Leader”,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科技評論人Keso吐槽,這個英文根本翻譯不通:“意見消費者?消費意見的人?直接叫帶貨王就好了,弄個不倫不類的英文縮寫何苦呢?”

KOC到底該如何定義,它和KOL究竟有沒有區別?KOC會是趨勢嗎?喧囂過後,我們也想知道,KOC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邀請一些新媒體人、企業公關與甲方人士參與了這場大討論。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我推崇KOC,主要是指一種思維方式”

@閆躍龍

關於今天的質疑,我推崇KOC主要是一種思維方式,即更以人為中心,內容人格化,讀者粉絲化。

KOL和KOC也不是割裂的,優秀的KOL本身就是KOC思維的勝利,優秀的KOC也會成為頭部大V。有了KOC思維,品牌甚至可以自己成為KOC。

粉絲不是硬性指標,就像我文中的例子,幾百粉絲卻能帶來很高銷售額,真正做到的KOL也不多。很多的KOL還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不是身邊的朋友。


“沒錢才投KOC是扯淡,有錢的甲方全都要”

@嚴明 | LOOK創始人

這兩篇文章立場都比較偏頗。是用完全對立的邏輯,來說一個原本相關的問題。

首先,社交媒體時代,其實無法定義多少粉絲才算KOL;其次,意見領袖一定會更平民化——就像剛開始少數媒體壟斷,後來可能是幾百幾千個KOL,現在更多人有這種發聲和影響別人的能力。

營銷一定是組合性的。現在淘寶、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的內容,其實非常扁平,並不是大號就有更多權重。他們代表群體性意見,一直是非常核心的消費決策內容。

所謂“沒錢才投KOC”是扯淡,因為有錢的甲方會有更多元的選擇。比如美妝大品牌一次campaign,可能投50個大號,還會找2000個活躍用戶的試用,所以這是個金字塔關係,相對少量KOL和大量KOC共同組成這個生態,融合但不對立。

KOC這玩意早就有了,之所以突然火了,一是因為品牌越來越重視直面消費者,二是因為現在社交平臺太多,用戶有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使得“素人意見領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

@付聖強Jason | ONE·一個總經理

KOL和KOC當然有區別,最核心的區別在於影響力的大小,以及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KOC這個概念出現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真的就是“流量太貴,我們太窮”。這確實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概念。說白了KOL就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廣告投放對象,KOC就是影響力相對較小的轉化廣告、CPS之類的投放對象。

KOC的終局就是KOL,因為KOC積累的影響力變大之後也就成了KOL。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個人認為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在廣告主需要大規模投放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定數量的KOC。且在找KOC的過程中,廣告主本身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太大了,最終整個環節的效率還是不如直接找影響力較大的KOL。

但是KOC和KOL並不是相互矛盾的關係。KOL負責帶來話題和傳播度,KOC負責互動和轉化,兩者都是廣告投放矩陣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像一盤大棋,缺了誰都是不行的。

所以KOC和KOL是早已存在的概念,廣告人不必過度焦慮。

或許KOC這個概念最大的意義在於,KOC其實就是產品的每一個用戶。現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真的不好糊弄了,所有公司都應該高度關注產品的口碑傳播,所有創業者都應該用心打造自己的產品,讓每一個用戶成為自己產品的KOC,引起用戶自發的傳播和推薦。以往高價買下電視黃金時段就能帶動銷量,靠流量紅利、渠道紅利就能賣貨的時代,或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買方賣方強勢與否,造成KOL/KOC差異”

@威示爾初 | 天津華寶CEO、極地之悅創始人

KOC和KOL沒有本質區別,其實就是市場議價能力的體現。粉絲多當然更願意接廣告,粉絲少就只能接受CPS。就是買方賣方的強勢與否,僅此而已,沒有什麼玄學。這篇稿子之所以火,是因為有兩方對立,很多KOL轉發,其實是在嘲笑KOC。

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趨勢,更像一個問題。流量是稀缺品。以前KOL在KOC階段時,根本接不到廣告。現在品牌找流量已經急眼了,巴不得你還在幼兒園,就把你拿出來用了。另外,新品牌沒那麼多錢的時候,肯定要看效果和轉化,希望有人接CPS廣告。大紅人不想接,只有小紅人願意,就催生了越來越多KOC。

對品牌來說,KOC就是保本賺息的理財產品,KOL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如果品牌抗風險能力強,肯定願意去投KOL。品牌和紅人都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投法,沒那麼複雜。但是KOC一定會絞盡腦汁成為KOL。

“KOL是推,KOC是晒”

@涓姐 | 新榜創新資源負責人

KOC並非全新概念,以前更多被稱呼為測評師、體驗官,是典型的口碑傳播。平臺的算法推薦打破了粉絲圈層,讓大量KOC獲得了更多曝光機會,也讓營銷增加了口碑傳播的路徑。

不能簡單地以粉絲量大小、收費高低來區分KOL和KOC。KOL和KOC的區別就在於Leader和Consumer這兩種身份上的區別,與粉絲量級、內容質量無關。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KOL是在特定領域有相當話語權並被廣泛認可的,能產生話題影響,是一種單向的意識輸出,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推”;KOC是基於其消費群體的身份表達真實感受,分享生活經驗,與其他消費者相互交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晒”。

KOC的核心特徵是擁有特定領域豐富的消費經驗,且能分享優質的真實體驗內容,他們不以商業推廣為目的,而是希望通過自身能力,換取更多的消費體驗機會,並將感受公開分享。

有許多粉絲體量很大的博主也願意以消費者的身份去分享晒物,而只想用少量費用去大規模採買所謂的KOC,很有可能會換來一堆虛假賬號的寫手推文。而簡單認為願意接CPS的就是KOC,那更是錯誤地把KOC定義為了微商分銷員。

此外,KOC會提高品牌對產品打磨的重視,這對於最終消費者來說是受益的。KOC營銷合作在未來會有大幅的提升,甚至將達到與KOL同等重視的程度,但這並不能說KOC就能取代KOL,KOC對品牌的營銷作用體現在不同的環節和效果,兩者不可或缺,並相輔相成。

KOC能幫品牌更高效地收集消費意見,低成本地測試市場反饋,並能在一定範圍內形成口碑傳播。KOL能幫品牌快速建立消費信任,實現廣泛的話題影響及高效的銷售轉化。

所有品牌都需要KOC,新品上市前需要通過KOC獲取對產品的一手認知,上市後更需要KOC的前期種草去鋪墊市場反饋,最後成熟產品需要KOC去保持在市場上的持續口碑曝光。

但KOC並不會毫無條件地選擇合作的品牌產品,有用戶意識的高品質、高性價比、有內容、有亮點的產品才會受到KOC的歡迎,簡單來說,好產品才能和KOC合作。

最後,成為KOL不是KOC的唯一選擇,職業測評師、買手、KOL都是可能,這是KOC自身的態度和能力決定的。

“我就是KOC啊”

@於小戈 | 「大眼睛買買買」創始人

我本來就是KOC。我們和“粉絲”的關係一直都是平等的,沒有誰粉誰的沒有高下關係,關注我們內容的用戶,我們暱稱彼此“老業主”,從來不用粉絲這個詞。

我們和“老業主”的關係,並非博主負責種草、收割粉絲經濟,不是我說好就是好,而是老業主們交流自己的幾種需求,一致認為什麼產品好,我們負責實現,服務好大家。

KOC在自己的社交半徑裡,心智溢價力和消費導購能力都極強,遠遠超越了KOL。

在我看來,KOL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掙廣告費,價值在於給品牌背書,短時高效曝光,評估KOL的價值,粉絲不是單一維度,要看他們影響粉絲直接間接行為的能力。KOL和粉絲之間的關係,是有高下的,是單一傳播,本質就是PGC單向傳播,由一個或者一小撮人創造高質內容,feed大多數人的需求。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KOL模式,從信息閉環商業價值趨勢來看,中心化,單向傳播的觸達和轉化價值,逐漸會被KOC去中心化,千人千面,多維傳播發酵,大型微小商業體構成的網絡所超越。

從前流行過一陣內容電商的概念,後來為什麼沒人說了?因為大盤已經變成了無內容不電商,誰再說自己家是做內容電商,顯得很可笑。

同樣哪個渠道品牌,哪個產品品牌不需要KOC麼?沒有任何一個品牌不需要KOC。KOL、KOC,本身並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關係,而未來必然是無商業不社交,沒有哪家能逃得開社交,KOC是社交的粒子,微小個體。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只是電商生態,傳統廣告模式不受影響。然而,商業的本質不會改變,對於品牌來說,哪個口袋出,最終都是一本賬。

近三年,品牌主都逐漸發現,投了明星不能直接帶貨,投了KOL也帶不動貨,但不投又不行,純粹靠渠道和微小商業網絡起不了勢。於是,每個節點的定位就很清晰,明星負責背書,KOL負責話題傳播,渠道負責把明星和博主的背書效能放大,下沉到如同毛細血管一般的真實消費人群裡,而每一個KOC就像酵母,千千萬萬真實體驗與推薦,不停地輪迴發酵。

“KOC就是微商玩剩下的”

@吳懟懟 | 新媒體人

KOC就是便宜一些的KOL吧,或者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私域充斥帶貨廣告的小KOL,說到底就是微商玩剩下的那些,現在被某些自媒體包裝成了KOC。

大公司和小公司整體都沒什麼預算了,一些自媒體需要造概念。其實沒有庫存煩惱的零售品牌根本不需要這些。比如服飾零售商優衣庫,爆款搶都來不及,基本用不上朋友圈推廣。

我覺得KOC沒有終局,做久了信任度可能就會下降,不過狡兔三窟,手上一個KOC沒了,還有千萬個站起來。

“KOC是內行+銷售員”

@翁章 |「硬核笑點」運營者

KOL是有傳播學溯源的,KOC屬於派生詞,可能是研究具體電商場景的畫像標籤。它的核心特徵,是直接跟商品售賣關聯。這個角色一直存在,就是《引爆點》裡提到的內行+銷售員,放在以前類似奢侈品櫃姐。

KOL是從影響層面談的,KOC更多地偏售賣轉化層面。大範圍來看,我覺得KOL包含KOC,畢竟KOL是先前主導的概念。現在這個詞火有三個原因:一是經濟下行,二是自媒體迎合,三是大家也不清楚定義。

KOC是舊詞新解,不算是趨勢,AI這種東西是趨勢。場景電商,尤其快消品最適合投放KOC,KOC的終局是中小企業。

“KOC的存在並不意味著KOL的崩塌”

@某杭州大廠公關

在與KOL/KOC的合作中,投放費用只是考量的因素之一。我能感覺到的是存量市場,無論甲方和乙方,還是媒體和公關,亦或電商和社交,大家都在向對面過河,不斷地去了解雙方的需求和平衡點,從而決定真正適合的投放渠道。

KOC的存在並不意味著KOL的崩塌,就像KOL鼎盛時代,KOC其實就一直存在,只是沒有姓名而已。如果只從任何一個大而泛的角度去討論KOL和KOC,即便有道理,也沒有指導意義。


“真正做企業的不會折騰這些概念”

@姐夫李 | 公關和自媒體人

提出和反對KOL和KOC的,都是像我一樣的營銷類自媒體,真正做企業的不會折騰這些概念。所有關於營銷、關於心理的理論前人都總結過了,你靜下心來總結消化,找到符合自己產品的打法就是。

截稿發稿前,圍繞KOL與KOC的大討論仍然在朋友圈刷屏。有人在朋友圈說,微信好友3000+,感覺自己是個KOC了,這年頭誰還不是個KOC了咋的?

刷屏App上,有網友認為,00後想當網紅的比例很高,剛好KOC又降低門檻,這或許是一種新型的割韭菜方式。

不過正如大家所討論的,KOC突然被熱議的背後,其實說到底還是一種人口紅利枯竭帶來的行業焦慮。KOC究竟意味著什麼,會帶來哪些趨勢,可能還需要今天過後,更冷靜的思考。

傍晚,環時互動老金髮文《科學的廣告似乎不需要kol koc 哦》,評論一位網友的發問大概說出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心聲:

"

今天,你被KOC刷屏了嗎?這麼一個概念,炸出了兩篇10w+。

先是昨天一篇《KOL老矣,KOC當興》,作者閆躍龍認為,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文章一出迅速引發業內討論。很快,今天一篇《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隔空開懟,作者薑茶茶認為,KOC就是200塊錢以下、不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這一罵,炸出了諸多反感“造概念”的人,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寫下《新滑稽營銷熱詞大解釋》。

比如,KOA=汽車KOL;KOB=嬰幼KOL,KOX=未知是否有商業價值的KOL。國外也有類似概念,有跡可循的就有仨:immature influencer、micro-influencer、nano-influencer。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忍不住了,說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說xx已死,試問“我們做的是殯葬行業嗎”。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有人開始估算KOC的大致粉絲量級,認為KOC大概就是公號粉絲<30萬,微博粉絲<50萬,抖音粉絲<100萬,快手粉絲<100萬,小紅書粉絲<5萬,B站粉絲<5萬的KOL。

有人編起了段子:你投得起的叫KOC,你投不起的叫KOL,而你,永遠是別人的私域流量。

還有人藉機引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小明千方百計終於加上了女神小花的微信,在他暗自高興自己終於成為女神備胎離成功更進一步的同時,小花心想又收割了一個私域流量,離成為KOC又近了一步。

所以,KOC到底是個啥?嚴肅解釋地話,KOL即“Key Opinion Leader”,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科技評論人Keso吐槽,這個英文根本翻譯不通:“意見消費者?消費意見的人?直接叫帶貨王就好了,弄個不倫不類的英文縮寫何苦呢?”

KOC到底該如何定義,它和KOL究竟有沒有區別?KOC會是趨勢嗎?喧囂過後,我們也想知道,KOC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邀請一些新媒體人、企業公關與甲方人士參與了這場大討論。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我推崇KOC,主要是指一種思維方式”

@閆躍龍

關於今天的質疑,我推崇KOC主要是一種思維方式,即更以人為中心,內容人格化,讀者粉絲化。

KOL和KOC也不是割裂的,優秀的KOL本身就是KOC思維的勝利,優秀的KOC也會成為頭部大V。有了KOC思維,品牌甚至可以自己成為KOC。

粉絲不是硬性指標,就像我文中的例子,幾百粉絲卻能帶來很高銷售額,真正做到的KOL也不多。很多的KOL還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不是身邊的朋友。


“沒錢才投KOC是扯淡,有錢的甲方全都要”

@嚴明 | LOOK創始人

這兩篇文章立場都比較偏頗。是用完全對立的邏輯,來說一個原本相關的問題。

首先,社交媒體時代,其實無法定義多少粉絲才算KOL;其次,意見領袖一定會更平民化——就像剛開始少數媒體壟斷,後來可能是幾百幾千個KOL,現在更多人有這種發聲和影響別人的能力。

營銷一定是組合性的。現在淘寶、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的內容,其實非常扁平,並不是大號就有更多權重。他們代表群體性意見,一直是非常核心的消費決策內容。

所謂“沒錢才投KOC”是扯淡,因為有錢的甲方會有更多元的選擇。比如美妝大品牌一次campaign,可能投50個大號,還會找2000個活躍用戶的試用,所以這是個金字塔關係,相對少量KOL和大量KOC共同組成這個生態,融合但不對立。

KOC這玩意早就有了,之所以突然火了,一是因為品牌越來越重視直面消費者,二是因為現在社交平臺太多,用戶有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使得“素人意見領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

@付聖強Jason | ONE·一個總經理

KOL和KOC當然有區別,最核心的區別在於影響力的大小,以及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KOC這個概念出現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真的就是“流量太貴,我們太窮”。這確實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概念。說白了KOL就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廣告投放對象,KOC就是影響力相對較小的轉化廣告、CPS之類的投放對象。

KOC的終局就是KOL,因為KOC積累的影響力變大之後也就成了KOL。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個人認為KOC不是趨勢,因為KOC本身體量太小了,在廣告主需要大規模投放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定數量的KOC。且在找KOC的過程中,廣告主本身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太大了,最終整個環節的效率還是不如直接找影響力較大的KOL。

但是KOC和KOL並不是相互矛盾的關係。KOL負責帶來話題和傳播度,KOC負責互動和轉化,兩者都是廣告投放矩陣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像一盤大棋,缺了誰都是不行的。

所以KOC和KOL是早已存在的概念,廣告人不必過度焦慮。

或許KOC這個概念最大的意義在於,KOC其實就是產品的每一個用戶。現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真的不好糊弄了,所有公司都應該高度關注產品的口碑傳播,所有創業者都應該用心打造自己的產品,讓每一個用戶成為自己產品的KOC,引起用戶自發的傳播和推薦。以往高價買下電視黃金時段就能帶動銷量,靠流量紅利、渠道紅利就能賣貨的時代,或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買方賣方強勢與否,造成KOL/KOC差異”

@威示爾初 | 天津華寶CEO、極地之悅創始人

KOC和KOL沒有本質區別,其實就是市場議價能力的體現。粉絲多當然更願意接廣告,粉絲少就只能接受CPS。就是買方賣方的強勢與否,僅此而已,沒有什麼玄學。這篇稿子之所以火,是因為有兩方對立,很多KOL轉發,其實是在嘲笑KOC。

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趨勢,更像一個問題。流量是稀缺品。以前KOL在KOC階段時,根本接不到廣告。現在品牌找流量已經急眼了,巴不得你還在幼兒園,就把你拿出來用了。另外,新品牌沒那麼多錢的時候,肯定要看效果和轉化,希望有人接CPS廣告。大紅人不想接,只有小紅人願意,就催生了越來越多KOC。

對品牌來說,KOC就是保本賺息的理財產品,KOL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如果品牌抗風險能力強,肯定願意去投KOL。品牌和紅人都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投法,沒那麼複雜。但是KOC一定會絞盡腦汁成為KOL。

“KOL是推,KOC是晒”

@涓姐 | 新榜創新資源負責人

KOC並非全新概念,以前更多被稱呼為測評師、體驗官,是典型的口碑傳播。平臺的算法推薦打破了粉絲圈層,讓大量KOC獲得了更多曝光機會,也讓營銷增加了口碑傳播的路徑。

不能簡單地以粉絲量大小、收費高低來區分KOL和KOC。KOL和KOC的區別就在於Leader和Consumer這兩種身份上的區別,與粉絲量級、內容質量無關。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KOL是在特定領域有相當話語權並被廣泛認可的,能產生話題影響,是一種單向的意識輸出,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推”;KOC是基於其消費群體的身份表達真實感受,分享生活經驗,與其他消費者相互交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晒”。

KOC的核心特徵是擁有特定領域豐富的消費經驗,且能分享優質的真實體驗內容,他們不以商業推廣為目的,而是希望通過自身能力,換取更多的消費體驗機會,並將感受公開分享。

有許多粉絲體量很大的博主也願意以消費者的身份去分享晒物,而只想用少量費用去大規模採買所謂的KOC,很有可能會換來一堆虛假賬號的寫手推文。而簡單認為願意接CPS的就是KOC,那更是錯誤地把KOC定義為了微商分銷員。

此外,KOC會提高品牌對產品打磨的重視,這對於最終消費者來說是受益的。KOC營銷合作在未來會有大幅的提升,甚至將達到與KOL同等重視的程度,但這並不能說KOC就能取代KOL,KOC對品牌的營銷作用體現在不同的環節和效果,兩者不可或缺,並相輔相成。

KOC能幫品牌更高效地收集消費意見,低成本地測試市場反饋,並能在一定範圍內形成口碑傳播。KOL能幫品牌快速建立消費信任,實現廣泛的話題影響及高效的銷售轉化。

所有品牌都需要KOC,新品上市前需要通過KOC獲取對產品的一手認知,上市後更需要KOC的前期種草去鋪墊市場反饋,最後成熟產品需要KOC去保持在市場上的持續口碑曝光。

但KOC並不會毫無條件地選擇合作的品牌產品,有用戶意識的高品質、高性價比、有內容、有亮點的產品才會受到KOC的歡迎,簡單來說,好產品才能和KOC合作。

最後,成為KOL不是KOC的唯一選擇,職業測評師、買手、KOL都是可能,這是KOC自身的態度和能力決定的。

“我就是KOC啊”

@於小戈 | 「大眼睛買買買」創始人

我本來就是KOC。我們和“粉絲”的關係一直都是平等的,沒有誰粉誰的沒有高下關係,關注我們內容的用戶,我們暱稱彼此“老業主”,從來不用粉絲這個詞。

我們和“老業主”的關係,並非博主負責種草、收割粉絲經濟,不是我說好就是好,而是老業主們交流自己的幾種需求,一致認為什麼產品好,我們負責實現,服務好大家。

KOC在自己的社交半徑裡,心智溢價力和消費導購能力都極強,遠遠超越了KOL。

在我看來,KOL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掙廣告費,價值在於給品牌背書,短時高效曝光,評估KOL的價值,粉絲不是單一維度,要看他們影響粉絲直接間接行為的能力。KOL和粉絲之間的關係,是有高下的,是單一傳播,本質就是PGC單向傳播,由一個或者一小撮人創造高質內容,feed大多數人的需求。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KOL模式,從信息閉環商業價值趨勢來看,中心化,單向傳播的觸達和轉化價值,逐漸會被KOC去中心化,千人千面,多維傳播發酵,大型微小商業體構成的網絡所超越。

從前流行過一陣內容電商的概念,後來為什麼沒人說了?因為大盤已經變成了無內容不電商,誰再說自己家是做內容電商,顯得很可笑。

同樣哪個渠道品牌,哪個產品品牌不需要KOC麼?沒有任何一個品牌不需要KOC。KOL、KOC,本身並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關係,而未來必然是無商業不社交,沒有哪家能逃得開社交,KOC是社交的粒子,微小個體。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只是電商生態,傳統廣告模式不受影響。然而,商業的本質不會改變,對於品牌來說,哪個口袋出,最終都是一本賬。

近三年,品牌主都逐漸發現,投了明星不能直接帶貨,投了KOL也帶不動貨,但不投又不行,純粹靠渠道和微小商業網絡起不了勢。於是,每個節點的定位就很清晰,明星負責背書,KOL負責話題傳播,渠道負責把明星和博主的背書效能放大,下沉到如同毛細血管一般的真實消費人群裡,而每一個KOC就像酵母,千千萬萬真實體驗與推薦,不停地輪迴發酵。

“KOC就是微商玩剩下的”

@吳懟懟 | 新媒體人

KOC就是便宜一些的KOL吧,或者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私域充斥帶貨廣告的小KOL,說到底就是微商玩剩下的那些,現在被某些自媒體包裝成了KOC。

大公司和小公司整體都沒什麼預算了,一些自媒體需要造概念。其實沒有庫存煩惱的零售品牌根本不需要這些。比如服飾零售商優衣庫,爆款搶都來不及,基本用不上朋友圈推廣。

我覺得KOC沒有終局,做久了信任度可能就會下降,不過狡兔三窟,手上一個KOC沒了,還有千萬個站起來。

“KOC是內行+銷售員”

@翁章 |「硬核笑點」運營者

KOL是有傳播學溯源的,KOC屬於派生詞,可能是研究具體電商場景的畫像標籤。它的核心特徵,是直接跟商品售賣關聯。這個角色一直存在,就是《引爆點》裡提到的內行+銷售員,放在以前類似奢侈品櫃姐。

KOL是從影響層面談的,KOC更多地偏售賣轉化層面。大範圍來看,我覺得KOL包含KOC,畢竟KOL是先前主導的概念。現在這個詞火有三個原因:一是經濟下行,二是自媒體迎合,三是大家也不清楚定義。

KOC是舊詞新解,不算是趨勢,AI這種東西是趨勢。場景電商,尤其快消品最適合投放KOC,KOC的終局是中小企業。

“KOC的存在並不意味著KOL的崩塌”

@某杭州大廠公關

在與KOL/KOC的合作中,投放費用只是考量的因素之一。我能感覺到的是存量市場,無論甲方和乙方,還是媒體和公關,亦或電商和社交,大家都在向對面過河,不斷地去了解雙方的需求和平衡點,從而決定真正適合的投放渠道。

KOC的存在並不意味著KOL的崩塌,就像KOL鼎盛時代,KOC其實就一直存在,只是沒有姓名而已。如果只從任何一個大而泛的角度去討論KOL和KOC,即便有道理,也沒有指導意義。


“真正做企業的不會折騰這些概念”

@姐夫李 | 公關和自媒體人

提出和反對KOL和KOC的,都是像我一樣的營銷類自媒體,真正做企業的不會折騰這些概念。所有關於營銷、關於心理的理論前人都總結過了,你靜下心來總結消化,找到符合自己產品的打法就是。

截稿發稿前,圍繞KOL與KOC的大討論仍然在朋友圈刷屏。有人在朋友圈說,微信好友3000+,感覺自己是個KOC了,這年頭誰還不是個KOC了咋的?

刷屏App上,有網友認為,00後想當網紅的比例很高,剛好KOC又降低門檻,這或許是一種新型的割韭菜方式。

不過正如大家所討論的,KOC突然被熱議的背後,其實說到底還是一種人口紅利枯竭帶來的行業焦慮。KOC究竟意味著什麼,會帶來哪些趨勢,可能還需要今天過後,更冷靜的思考。

傍晚,環時互動老金髮文《科學的廣告似乎不需要kol koc 哦》,評論一位網友的發問大概說出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心聲:

真風口還是偽概念?一場關於KOC的真理大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