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涉縣 太行山 美麗中國 林業 環境保護 邯鄲之窗 2019-04-10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

將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讓子孫後代一起"森呼吸“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態示範縣、中國綠色名縣、太行山首綠之地、“北有塞罕壩,南有涉縣綠”······如今“生態綠”已經成為涉縣最耀眼的底色,更是涉縣發展的本色。無論春夏秋冬,行走在涉縣的青山綠水裡,都可以暢快地呼吸,愉悅地生活,“生態肺城、詩畫涉縣”已經變成綠的世界、花的海洋、雲的故鄉、水的源泉、旅遊的勝地、生活的天堂,天藍、地綠、水碧、氣潤的健康環保生態標配,涉縣也成為國內外遊客休閒度假的首選之地。

春來百花香,植綠種樹忙。

種下萬畝綠,錦繡江山美。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近年來,涉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始終堅持把植綠造綠增綠作為首選之舉,不遺餘力,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推動全域綠化、全域美化。今春以來,涉縣積極響應全市關於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部署要求,堅持“高大厚密、綠景花香、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花則花、宜草則草”的綠化理念,本著“既重視“量”的增加,更重視“質”的提升,既重視生態效益,更重視景觀效益”的原則,創造性地提出了“高、超、早、濃、全、活、精、效”八字工作法,計劃實施“城區綠化、村莊及庭院綠化、主幹道綠化、荒山綠化、經濟林綠化、礦山生態修復綠化,河渠水系綠化、郊野公園綠化”八大綠化工程,實現營造林約22萬畝,使涉縣造林工作呈現出“綠化花樣多、新意濃、風景處處不同”新特點、新變化和新效果。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涉縣山勢陡峭,石厚土薄,面對“種樹自然條件差、成本高”的實際困難,按照“3691”發展架構和“全時、全域、全民”的“三全”綠化理念,創造性地提出了“667”造林法,在一座座石頭山上演了太行山造林的逆襲。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在龍西工業聚集區沿線、西戌符山礦、聖福天路沿線、後池新愚公路······到處都是黨旗飄揚,人山人海,由全縣廣大黨員幹部一起組成的“植綠大軍”,活躍在涉縣的各個角落,大家一起揮鍬剷土、種樹澆水,共同把“綠”繡到太行山上,成為春日裡最美麗的風景~~~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在綠化造林的征途中,涉縣黨員幹部始終秉持“新時代涉縣精神”,始終懷著忠誠於黨、一心為民的赤誠之心,先後實施了國家糧援項目(“3737”項目)、太行山綠化項目和退耕還林工程等多項國家林業重大工程項目,完成了一項項壯舉。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三分造、七分管,一時造、長期管。為保證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我縣創新管護模式,按照“誰栽植,誰管護”的原則,所有工程以成活率論成敗,以成活株數兌現補助。同時,創立“山長”制,建立起縣、鄉、村三級“山長制”組織體系,實行網格化管理,精準管護。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截至目前,全縣完成造林綠化 12萬畝(其中人工新造林5.8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改造提升1.2萬畝,森林撫育2萬畝)累計造林80萬畝,人均投入2000元、栽樹100棵、綠化山場1畝,創造了中國人均造林奇蹟。優良的空氣、優美的環境成了涉縣人引以為傲的生態“紅利”。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高質發展拓途徑,綠色經濟成主導,鄉村振興惠民生,一林七興顯成效。一個時期以來,特別是通過近兩年的努力,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綠裝,一條條亂石灘變成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一片片雜草地建成了令人賞心悅目的景區。涉縣成為北京以南、河北境內空氣質量最好的地方,成為京津冀重要的生態環境支撐區、涵養地和避霾首選地,成為太行山上最美的、最景觀化的地方,打造出美麗中國的“涉縣樣板”。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徜徉涉縣大地,綠意佈滿山崗。綠化使涉縣人的心靈得到了昇華,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的機制已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涉縣充分彰顯。如今,涉縣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綠色成了旅遊的品牌、鄉村振興的基石、群眾致富的產業,涉縣這一“太行山首綠之地”的生態品牌正越唱越響!


把“綠”繡到太行山上,讓涉縣變成“森林城市”


圖/文:何曉芳、楊彥忠、縣廣電臺、自然資源資源和規劃局李鵬飛、部分綜合自各單位、各鄉鎮

(涉縣時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