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
"
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那麼,在經歷了40年之後,大家一直有個疑問,這個窗口的作用和意義還有多大?

現在,中共中央以一份示範區的意見文件,揭曉了這個答案。深圳,依然會再一次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這也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分析,現階段的中國是以開放在促改革。那麼,深圳這個示範區的建成,不僅會成為內地城市進一步開放的標杆,同時也會成為“一河之隔”香港的一個標杆。

這份示範區的報告,全稱叫《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那麼,裡面有幾個目標,一個是“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大家看清楚了,未來的深圳是“全球標杆城市”,不是“全國”!這個說法過去沒有。

未來30年的深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深圳在未來30年,至少要做30件大事,從產業現代化、營商環境,到文化、民生髮展、生態文明,一個都不少。但由於節目的時間有限,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大家關心的經濟方面。

首先,在創新經濟上,很明確地把深圳的創新屬性提升到從沒有過得高度,直接把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頒給了深圳,提出要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
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那麼,在經歷了40年之後,大家一直有個疑問,這個窗口的作用和意義還有多大?

現在,中共中央以一份示範區的意見文件,揭曉了這個答案。深圳,依然會再一次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這也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分析,現階段的中國是以開放在促改革。那麼,深圳這個示範區的建成,不僅會成為內地城市進一步開放的標杆,同時也會成為“一河之隔”香港的一個標杆。

這份示範區的報告,全稱叫《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那麼,裡面有幾個目標,一個是“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大家看清楚了,未來的深圳是“全球標杆城市”,不是“全國”!這個說法過去沒有。

未來30年的深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深圳在未來30年,至少要做30件大事,從產業現代化、營商環境,到文化、民生髮展、生態文明,一個都不少。但由於節目的時間有限,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大家關心的經濟方面。

首先,在創新經濟上,很明確地把深圳的創新屬性提升到從沒有過得高度,直接把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頒給了深圳,提出要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在未來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建立全球創新領先城市科技合作組織和平臺。

第二,在金融方面,上海有科創板,戰略地位高,自不必說。香港方面,在之前的大灣區規劃裡被看做是國際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中心,規劃裡還鼓勵科創公司去香港上市。所以,在本次《意見》之前,深圳無論比上海、比香港,都差了一大截!但,從本次《意見》開始,深圳有了對標香港和上海的本錢。

《意見》明確,要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第三,在深化改革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繼續發揮好深圳經濟特區“試驗田”“排頭兵”作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為什麼說“全球標杆”不是夢?

縱觀這一切,毫無疑問,深圳正在成為中國一張非常重要的“國際名片”。

現在的問題是,政策力度這麼強,會不會雷聲大雨點小?這個問題在文件裡也特意點明。《意見》裡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重大事項按程序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意見》裡面,關於深圳的設想,都是切合現在深圳實際的!

作為有名的科技創新之城,深圳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一度佔全國的一半,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市值,都在全國名列第一。

"
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那麼,在經歷了40年之後,大家一直有個疑問,這個窗口的作用和意義還有多大?

現在,中共中央以一份示範區的意見文件,揭曉了這個答案。深圳,依然會再一次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這也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分析,現階段的中國是以開放在促改革。那麼,深圳這個示範區的建成,不僅會成為內地城市進一步開放的標杆,同時也會成為“一河之隔”香港的一個標杆。

這份示範區的報告,全稱叫《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那麼,裡面有幾個目標,一個是“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大家看清楚了,未來的深圳是“全球標杆城市”,不是“全國”!這個說法過去沒有。

未來30年的深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深圳在未來30年,至少要做30件大事,從產業現代化、營商環境,到文化、民生髮展、生態文明,一個都不少。但由於節目的時間有限,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大家關心的經濟方面。

首先,在創新經濟上,很明確地把深圳的創新屬性提升到從沒有過得高度,直接把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頒給了深圳,提出要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在未來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建立全球創新領先城市科技合作組織和平臺。

第二,在金融方面,上海有科創板,戰略地位高,自不必說。香港方面,在之前的大灣區規劃裡被看做是國際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中心,規劃裡還鼓勵科創公司去香港上市。所以,在本次《意見》之前,深圳無論比上海、比香港,都差了一大截!但,從本次《意見》開始,深圳有了對標香港和上海的本錢。

《意見》明確,要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第三,在深化改革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繼續發揮好深圳經濟特區“試驗田”“排頭兵”作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為什麼說“全球標杆”不是夢?

縱觀這一切,毫無疑問,深圳正在成為中國一張非常重要的“國際名片”。

現在的問題是,政策力度這麼強,會不會雷聲大雨點小?這個問題在文件裡也特意點明。《意見》裡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重大事項按程序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意見》裡面,關於深圳的設想,都是切合現在深圳實際的!

作為有名的科技創新之城,深圳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一度佔全國的一半,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市值,都在全國名列第一。

中央在深圳有大動作!為了什麼?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9155.18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7.8%。研發投入方面,深圳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4.2%,位居全國城市前列,孵化了華為、大疆、騰訊等全球知名企業。

此外,在一線城市中,深圳經濟從1979年到2018年,這40年裡,一直保持著年均增速20%以上。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元,首次超過香港,僅次於北京和上海,排名第三。並在“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領先於香港和“北上廣”三地,位列“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榜首。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讓深圳成為“全球標杆城市”,這是個夢想。即便它是個夢,這個夢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