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茶起源的四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需要你來判斷一下


關於飲茶起源的四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需要你來判斷一下


天子歲嘗龍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

團香已入中都府,鬥品爭傳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吳中內史才多少,從此蓴羹不足誇。

——梅堯臣《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


茶樹的起源至少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中國人到底何時開始飲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說法。

(一)神農說


關於飲茶起源的四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需要你來判斷一下

唐代陸羽所著《茶經》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其中,神農氏也就是上古三皇炎帝。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

古代傳說,有一次,神農氏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古史又傳說,“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意思是說: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茶來茶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以上只是傳說,多非史實。即使是史實,如果不加申述,也不易明瞭。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其依據為《食經》,此書後確認為偽書,因此,不足為據。

(二)西周說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其地東至魚腹,西至楚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上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魚、鹽、銅、鐵、荼、蜜等皆納貢之。”

這一記載表明在西周時朝,周武王在以魯周公旦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在召公、畢公等幫助下,武王伐殷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和其他珍貴產品納貢於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所以,唐代茶聖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

但是,《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人都以為《爾雅》為周公旦的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旦始,其實,大家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旦。因此,也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三)春秋說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文中苔菜即為茶,於是,有人據此認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而《晏子春秋》根據後來考證根本不是齊晏嬰所作,所以“飲茶始於春秋時代之說”很難據此成立。

世人又以詩曰之“誰為茶苦”,作為飲茶之證明,卻不知此茶是苦菜之荼,並非“荼苦”之茶,我們不能張冠李戴。這樣看來,春秋戰國似乎沒有飲茶之風,故而《周禮•天官• 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只有:一曰水,二曰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這些更能佐證,春秋時期尚未見飲茶。

(四)秦漢說

明代《楊慎記》記載:“西漢理真,俗姓吳氏,修活民之行,種茶蒙頂。”吳理真在蒙頂山種茶,有多處史冊記載。

另外,有吳理真在蒙頂山種茶之傳說:吳理真父早逝,家境貧寒,母親積勞成疾。他是個孝子,每當雄雞報曉,便帶上工具,登上蒙頂,割草拾柴,換米餬口,為母親治病。

一日,吳理真拾好柴,口乾得直冒火,順手揪了一把“萬年青”(即野生茶樹)葉子,放在口裡慢慢咀嚼,口渴漸止,睏乏漸消,精神倍增,頗感奇異。於是他又摘了些帶回家中用開水沖泡,讓老母喝下,果有效果。連服數日,病情好轉,續飲月餘,身體康復。


關於飲茶起源的四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需要你來判斷一下



鄉親們病了,他熱情地用這種葉子泡水給他們飲用,效果也很好。可惜這種樹不多,所生長的葉子遠遠不能滿足治病救人的需要,因此,他決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樹。為了採摘茶種籽,吳理真跑遍了三十八蒙峰。他把茶籽撿回家,用沙土拌和後放入篾筐中,上面蓋以穀草,使茶籽不會黴變和凍壞。為了選擇播種茶籽的地方,吳理真翻越蒙頂的山山嶺嶺,對野生茶樹的生長環境進行分析研究,認定蒙頂五峰之間(今皇茶園)和菱角彎一帶最適宜茶樹生長。這裡雨量充沛,土質肥厚,終年雲遮霧繞,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產茶葉內含物質極為豐富,加上精湛的製作工藝,使蒙山茶具有了獨特的品質。

吳理真為了種茶,在荒山野嶺搭棚造屋,掘井取水,開墾荒地,播種茶籽,管理茶園,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經過了多少次失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吳理真用勤勞和智慧澆灌出了株株嫩綠茁壯的茶樹,他成功了。吳理真把茶葉熬成湯,施捨鄰里,普濟世人。許多人用茶祛疾去病,健體強身。他譜寫了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歷史。

另外,在西漢時期,巴蜀地區是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史謂“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

史證,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說明當時四川一帶,不僅飲茶頗廣,而且有了買賣茶葉的基本市場。

通過以上的正式文獻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西漢時中國就已經有了飲茶之事。但真正飲茶的起始時間應當比這更早一些,究竟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難以界定。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來源:《千年茶文化》

作者:劉曉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祁蕊


相關推薦

關於飲茶起源的四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需要你來判斷一下

《 茶生活 》

作者:王金玲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關於飲茶起源的四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需要你來判斷一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