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生薑喜歡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耐寒和抗旱能力比較弱,適宜生薑生長的溫度為25℃~28℃。但是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生薑也容易發生腐爛病。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青枯病、腐敗病,是各地生薑主產區的重要病害,通常會引起生薑大面積腐爛死亡,會造成20%~30%的減產損失,嚴重的話能造成60%的減產損失,甚至是絕收!7月份正處於生薑腐爛病高發期,我們該怎樣用科學有效的防治技巧才能保豐收呢?

今天耕種邦就從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供廣大姜農朋友參考。

一、生薑腐爛病的發病症狀

腐爛病可對生薑全株造成危害,一般從莖基部及其相連的地下根莖的上半部母姜先發病,隨後向子姜、孫姜和抽生的莖上擴展。病株莖基部和病姜初為水潰狀、淡黃褐色,失去光澤,漸漸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部分解變為汙白色的黏稠汁液,具有惡臭味,這一點和生薑根腐病有很大的區別。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生薑喜歡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耐寒和抗旱能力比較弱,適宜生薑生長的溫度為25℃~28℃。但是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生薑也容易發生腐爛病。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青枯病、腐敗病,是各地生薑主產區的重要病害,通常會引起生薑大面積腐爛死亡,會造成20%~30%的減產損失,嚴重的話能造成60%的減產損失,甚至是絕收!7月份正處於生薑腐爛病高發期,我們該怎樣用科學有效的防治技巧才能保豐收呢?

今天耕種邦就從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供廣大姜農朋友參考。

一、生薑腐爛病的發病症狀

腐爛病可對生薑全株造成危害,一般從莖基部及其相連的地下根莖的上半部母姜先發病,隨後向子姜、孫姜和抽生的莖上擴展。病株莖基部和病姜初為水潰狀、淡黃褐色,失去光澤,漸漸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部分解變為汙白色的黏稠汁液,具有惡臭味,這一點和生薑根腐病有很大的區別。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地上莖發病呈暗紫色,根發病呈黃褐色,都可引起部分和全部組織變褐腐爛。由於根莖失去吸收和傳導水分的功能,輕病株葉片凋菱下垂,葉緣捲曲,葉尖和葉脈鮮黃色至黃褐色,引起早期落葉;嚴重時葉片菱捲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最後莖葉枯死和植株死亡。除此之外,受潛伏侵染的生薑在貯藏期仍然會發病腐爛。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生薑喜歡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耐寒和抗旱能力比較弱,適宜生薑生長的溫度為25℃~28℃。但是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生薑也容易發生腐爛病。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青枯病、腐敗病,是各地生薑主產區的重要病害,通常會引起生薑大面積腐爛死亡,會造成20%~30%的減產損失,嚴重的話能造成60%的減產損失,甚至是絕收!7月份正處於生薑腐爛病高發期,我們該怎樣用科學有效的防治技巧才能保豐收呢?

今天耕種邦就從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供廣大姜農朋友參考。

一、生薑腐爛病的發病症狀

腐爛病可對生薑全株造成危害,一般從莖基部及其相連的地下根莖的上半部母姜先發病,隨後向子姜、孫姜和抽生的莖上擴展。病株莖基部和病姜初為水潰狀、淡黃褐色,失去光澤,漸漸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部分解變為汙白色的黏稠汁液,具有惡臭味,這一點和生薑根腐病有很大的區別。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地上莖發病呈暗紫色,根發病呈黃褐色,都可引起部分和全部組織變褐腐爛。由於根莖失去吸收和傳導水分的功能,輕病株葉片凋菱下垂,葉緣捲曲,葉尖和葉脈鮮黃色至黃褐色,引起早期落葉;嚴重時葉片菱捲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最後莖葉枯死和植株死亡。除此之外,受潛伏侵染的生薑在貯藏期仍然會發病腐爛。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二、生薑腐爛病的發病規律

1、病原:該病主要由茄科勞爾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所致的細菌病害,有的地區為該菌和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複合侵染。

2、傳播途徑: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和根莖(種姜)內越冬,土壤裡病菌可存活2年以上。生薑腐爛病的發生和以下因素有關:

①帶菌種姜,病害可通過種姜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帶菌種姜是田間的主要初侵染源;

②帶菌土壤,以及未腐熟的帶菌糞肥,病菌多從傷口侵染植株基基部,或直接引起地下母姜發病,也可從葉片的水孔侵入植株,沿維管束向上、下擴展、蔓延至根莖,進入薄壁組織引起腐爛;

③病原細菌經灌溉水、風雨以及地下害蟲、農事作業等途徑傳播,進行頻繁的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植株死亡。田間病害由一個或多個發病中心向四周傳播擴散,一旦蔓延就難以控制。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生薑喜歡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耐寒和抗旱能力比較弱,適宜生薑生長的溫度為25℃~28℃。但是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生薑也容易發生腐爛病。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青枯病、腐敗病,是各地生薑主產區的重要病害,通常會引起生薑大面積腐爛死亡,會造成20%~30%的減產損失,嚴重的話能造成60%的減產損失,甚至是絕收!7月份正處於生薑腐爛病高發期,我們該怎樣用科學有效的防治技巧才能保豐收呢?

今天耕種邦就從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供廣大姜農朋友參考。

一、生薑腐爛病的發病症狀

腐爛病可對生薑全株造成危害,一般從莖基部及其相連的地下根莖的上半部母姜先發病,隨後向子姜、孫姜和抽生的莖上擴展。病株莖基部和病姜初為水潰狀、淡黃褐色,失去光澤,漸漸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部分解變為汙白色的黏稠汁液,具有惡臭味,這一點和生薑根腐病有很大的區別。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地上莖發病呈暗紫色,根發病呈黃褐色,都可引起部分和全部組織變褐腐爛。由於根莖失去吸收和傳導水分的功能,輕病株葉片凋菱下垂,葉緣捲曲,葉尖和葉脈鮮黃色至黃褐色,引起早期落葉;嚴重時葉片菱捲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最後莖葉枯死和植株死亡。除此之外,受潛伏侵染的生薑在貯藏期仍然會發病腐爛。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二、生薑腐爛病的發病規律

1、病原:該病主要由茄科勞爾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所致的細菌病害,有的地區為該菌和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複合侵染。

2、傳播途徑: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和根莖(種姜)內越冬,土壤裡病菌可存活2年以上。生薑腐爛病的發生和以下因素有關:

①帶菌種姜,病害可通過種姜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帶菌種姜是田間的主要初侵染源;

②帶菌土壤,以及未腐熟的帶菌糞肥,病菌多從傷口侵染植株基基部,或直接引起地下母姜發病,也可從葉片的水孔侵入植株,沿維管束向上、下擴展、蔓延至根莖,進入薄壁組織引起腐爛;

③病原細菌經灌溉水、風雨以及地下害蟲、農事作業等途徑傳播,進行頻繁的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植株死亡。田間病害由一個或多個發病中心向四周傳播擴散,一旦蔓延就難以控制。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三、生薑腐爛病防治方法

1、留下選無病種姜或種姜消毒

①從無病姜田、窖內嚴格選種。種姜收穫先晾晒幾天,後放在20℃~33℃條件下7~8天促進傷口癒合,剔除病姜後入窖,貯藏溫度應控制在12℃~15℃;

②選擇色澤鮮黃、組織緻密,芽口多而完整無傷痕的老薑作種。種姜種植前先適度晾晒5~7天,可用40%甲醛溶液150倍液浸泡6小時,撈起姜種堆悶6~12小時後播種;也可用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500毫克/千克浸種48小時,種姜塊沾草木灰然後栽種。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生薑喜歡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耐寒和抗旱能力比較弱,適宜生薑生長的溫度為25℃~28℃。但是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生薑也容易發生腐爛病。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青枯病、腐敗病,是各地生薑主產區的重要病害,通常會引起生薑大面積腐爛死亡,會造成20%~30%的減產損失,嚴重的話能造成60%的減產損失,甚至是絕收!7月份正處於生薑腐爛病高發期,我們該怎樣用科學有效的防治技巧才能保豐收呢?

今天耕種邦就從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供廣大姜農朋友參考。

一、生薑腐爛病的發病症狀

腐爛病可對生薑全株造成危害,一般從莖基部及其相連的地下根莖的上半部母姜先發病,隨後向子姜、孫姜和抽生的莖上擴展。病株莖基部和病姜初為水潰狀、淡黃褐色,失去光澤,漸漸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部分解變為汙白色的黏稠汁液,具有惡臭味,這一點和生薑根腐病有很大的區別。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地上莖發病呈暗紫色,根發病呈黃褐色,都可引起部分和全部組織變褐腐爛。由於根莖失去吸收和傳導水分的功能,輕病株葉片凋菱下垂,葉緣捲曲,葉尖和葉脈鮮黃色至黃褐色,引起早期落葉;嚴重時葉片菱捲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最後莖葉枯死和植株死亡。除此之外,受潛伏侵染的生薑在貯藏期仍然會發病腐爛。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二、生薑腐爛病的發病規律

1、病原:該病主要由茄科勞爾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所致的細菌病害,有的地區為該菌和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複合侵染。

2、傳播途徑: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和根莖(種姜)內越冬,土壤裡病菌可存活2年以上。生薑腐爛病的發生和以下因素有關:

①帶菌種姜,病害可通過種姜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帶菌種姜是田間的主要初侵染源;

②帶菌土壤,以及未腐熟的帶菌糞肥,病菌多從傷口侵染植株基基部,或直接引起地下母姜發病,也可從葉片的水孔侵入植株,沿維管束向上、下擴展、蔓延至根莖,進入薄壁組織引起腐爛;

③病原細菌經灌溉水、風雨以及地下害蟲、農事作業等途徑傳播,進行頻繁的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植株死亡。田間病害由一個或多個發病中心向四周傳播擴散,一旦蔓延就難以控制。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三、生薑腐爛病防治方法

1、留下選無病種姜或種姜消毒

①從無病姜田、窖內嚴格選種。種姜收穫先晾晒幾天,後放在20℃~33℃條件下7~8天促進傷口癒合,剔除病姜後入窖,貯藏溫度應控制在12℃~15℃;

②選擇色澤鮮黃、組織緻密,芽口多而完整無傷痕的老薑作種。種姜種植前先適度晾晒5~7天,可用40%甲醛溶液150倍液浸泡6小時,撈起姜種堆悶6~12小時後播種;也可用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500毫克/千克浸種48小時,種姜塊沾草木灰然後栽種。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2、輪作換往和施用淨肥

北方姜區:建議與蔥蒜(或菠菜)、玉米、小麥、甘薯實行3年輪作制;南方姜區:宜採用與小麥、水稻、油菜(或白菜、蘿蔔)、蔥和大蒜等3~4年輪作。姜田施足充分腐熟的基肥並混用草木灰,不可用病株殘體驅制土雜肥,做到種植生薑的基肥無腐爛病菌。

3、加強栽培管理

選擇土質疏鬆、高燥平整、土質肥沃地塊種姜。深溝高哇栽培,雨後及時排水,防止病田排水流入無病姜田;採用無汙染井水灌溉。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撒生石灰消毒。田間作業時,要避免生薑植株造成機械傷口,防止病菌侵染。收穫後清潔田園。

4、防治地下害蟲

種姜和栽培前,要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避免病菌從地下根莖部的傷口侵染。

"

生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生薑不僅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還有很多藥用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民間更是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的老話。炎熱的夏季大家適當吃一些生薑,有助於抑制腸胃細菌的滋生。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生薑喜歡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耐寒和抗旱能力比較弱,適宜生薑生長的溫度為25℃~28℃。但是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生薑也容易發生腐爛病。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青枯病、腐敗病,是各地生薑主產區的重要病害,通常會引起生薑大面積腐爛死亡,會造成20%~30%的減產損失,嚴重的話能造成60%的減產損失,甚至是絕收!7月份正處於生薑腐爛病高發期,我們該怎樣用科學有效的防治技巧才能保豐收呢?

今天耕種邦就從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供廣大姜農朋友參考。

一、生薑腐爛病的發病症狀

腐爛病可對生薑全株造成危害,一般從莖基部及其相連的地下根莖的上半部母姜先發病,隨後向子姜、孫姜和抽生的莖上擴展。病株莖基部和病姜初為水潰狀、淡黃褐色,失去光澤,漸漸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部分解變為汙白色的黏稠汁液,具有惡臭味,這一點和生薑根腐病有很大的區別。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地上莖發病呈暗紫色,根發病呈黃褐色,都可引起部分和全部組織變褐腐爛。由於根莖失去吸收和傳導水分的功能,輕病株葉片凋菱下垂,葉緣捲曲,葉尖和葉脈鮮黃色至黃褐色,引起早期落葉;嚴重時葉片菱捲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最後莖葉枯死和植株死亡。除此之外,受潛伏侵染的生薑在貯藏期仍然會發病腐爛。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二、生薑腐爛病的發病規律

1、病原:該病主要由茄科勞爾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所致的細菌病害,有的地區為該菌和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複合侵染。

2、傳播途徑: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和根莖(種姜)內越冬,土壤裡病菌可存活2年以上。生薑腐爛病的發生和以下因素有關:

①帶菌種姜,病害可通過種姜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帶菌種姜是田間的主要初侵染源;

②帶菌土壤,以及未腐熟的帶菌糞肥,病菌多從傷口侵染植株基基部,或直接引起地下母姜發病,也可從葉片的水孔侵入植株,沿維管束向上、下擴展、蔓延至根莖,進入薄壁組織引起腐爛;

③病原細菌經灌溉水、風雨以及地下害蟲、農事作業等途徑傳播,進行頻繁的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植株死亡。田間病害由一個或多個發病中心向四周傳播擴散,一旦蔓延就難以控制。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三、生薑腐爛病防治方法

1、留下選無病種姜或種姜消毒

①從無病姜田、窖內嚴格選種。種姜收穫先晾晒幾天,後放在20℃~33℃條件下7~8天促進傷口癒合,剔除病姜後入窖,貯藏溫度應控制在12℃~15℃;

②選擇色澤鮮黃、組織緻密,芽口多而完整無傷痕的老薑作種。種姜種植前先適度晾晒5~7天,可用40%甲醛溶液150倍液浸泡6小時,撈起姜種堆悶6~12小時後播種;也可用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500毫克/千克浸種48小時,種姜塊沾草木灰然後栽種。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2、輪作換往和施用淨肥

北方姜區:建議與蔥蒜(或菠菜)、玉米、小麥、甘薯實行3年輪作制;南方姜區:宜採用與小麥、水稻、油菜(或白菜、蘿蔔)、蔥和大蒜等3~4年輪作。姜田施足充分腐熟的基肥並混用草木灰,不可用病株殘體驅制土雜肥,做到種植生薑的基肥無腐爛病菌。

3、加強栽培管理

選擇土質疏鬆、高燥平整、土質肥沃地塊種姜。深溝高哇栽培,雨後及時排水,防止病田排水流入無病姜田;採用無汙染井水灌溉。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撒生石灰消毒。田間作業時,要避免生薑植株造成機械傷口,防止病菌侵染。收穫後清潔田園。

4、防治地下害蟲

種姜和栽培前,要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避免病菌從地下根莖部的傷口侵染。

高溫多溼生薑腐爛病易爆發,學會科學防治技巧,確保後期增產增收

5、藥劑防治

發現葉片凋萎下垂,葉緣捲曲的中心病株時,對病株和周圍的植株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溼粉劑400倍液,或50%氯澳異氯尿酸可溶性粉劑1200倍液,或72%硫酸鏈黴素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灌根,每株0.4~0.5升。也可選用75%敵磺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粉劑800倍液等噴淋等,每隔7天~10天噴1次,連噴3~4次。

防控姜腐爛病要注重預防,從控制初侵染源入手,採用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化學防治的綜合措施,才能取得成效。用藥的時候應注意輪換使用,若噴藥後遇大雨天氣,應在雨過天晴後及時補噴。

文:耕種邦 圖:網絡、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