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和個人繳納,退休後待遇差別大嗎?

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和個人繳納待遇差距不大,但是繳費方式差異很大。

國家允許個人繳納社保,主要是為了防止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個體工商戶、自謀職業人員、非全日制用工勞動者,無法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而提供的一種保障。這一要求是按《社會保險法》有明確規定,國家允許個人繳納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

既然交的是同樣的養老保險,未來養老金的計算也會是一種方法,因此對於大家來說,相同繳費年限15年,差距就不大了。

不過我們的繳費年限不是決定養老金待遇的唯一因素。另外的因素還有退休年齡、繳費基數、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法、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式等等。

我們看看怎麼計算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工作、繳費時間較早的人,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會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和個人繳納,退休後待遇差別大嗎?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中除了繳費年限之外,影響高低的重要的因素是繳費指數。繳費指數簡單來講,就叫繳費檔次。如果我們按照60%檔次繳費,繳費指數就是0.6。

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歷年的平均值。

繳費指數實際上是很凌亂的,比如北京市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我們的個人繳費基數是6000元,這樣我們的繳費指數是0.7086。

確定個人繳費基數,實際上是按照上年度本人的月均工資確定的,所以一般不會,恰恰是60%或者100%的社平繳費基數。

但是個人交費的時候,相關代扣代繳機構會提供恰好的比例繳費基數讓大家選擇方便統一扣費核帳。比如杭州市2018年就提供了4種80%,100%,200%,300%。

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和個人繳納,退休後待遇差別大嗎?


大家如果都是60%的最低繳費基數,繳費15年,退休待遇就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這樣基礎養老金是相同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退休年齡越大激發越數越小,相同金額下,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高。比如同樣個人賬戶5萬元,50歲退休,每月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256.41元;五十五歲退休,每月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294.12元;60歲退休每月領取359.71元;70歲退休每月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892.86元。可是有誰會選擇70歲退休呢?能領幾年養老金啊?

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和個人繳納,退休後待遇差別大嗎?

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錢,實際上是按照我們繳費基數的8%每月劃入個人賬戶,然後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佈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

所以,只要我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不同,即使同年退休,也會造成養老金不一樣,但總歸是差不多的。

個人繳納保險和企業繳納保險,最大的區別在於費用承擔問題

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繳費由職工和企業共同承擔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用,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承擔。個人繳費由自己承擔相關的保險費用。

比如上海市,企業繳納養老保險的話,個人承擔8%的繳費基數,企業承擔20%。總共是28%的繳費比例。個人自己要全額承擔費用,負擔就相當重了。

因此,各地普遍採用的是降低繳費比例的方式。絕大多數地區採取的是養老保險按照20%繳納,杭州市甚至按照18%。醫療保險可以開發一種沒有個人賬戶的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煙臺等地就是這麼做的。

另外,國家為了促進創業就業,還允許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人員補貼,青島市目前的標準是每月500元,上海市補貼50%,海南省補貼66%。不過時間有限制,最長三年,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話可以延遲到退休。

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和個人繳納,退休後待遇差別大嗎?

所以,無論怎麼看企業給繳納社保是最合算的,但是如果個人通過企業掛靠自己承擔全部費用,那就是相當的不明智了。除非為了享受生育保險,失業保險或者退休年齡上的優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