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難不難?中科院院士:門檻極低但安全性未知

邵峰 科普 社會 新京報 2018-11-28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的爭議還在持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峰今日(11月27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基因編輯技術操作上並不難,賀建奎的基因編輯手術沒有任何創新性。他認為,在現階段和可預見的將來,應該嚴格禁止以任何理由在人的生殖細胞和胚胎上做基因編輯並讓嬰兒出生。

邵峰介紹說,基因編輯技術在過去5年內由美國發端,進而發展起來,“以我們想要的方式編輯基因,實際上是一項門檻極低的常規化技術,可以說任何一個生物學家都可以操作。賀建奎的基因編輯手術並不具有任何創新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沒有科學研究可以證明,進行基因編輯的操作是安全的。邵峰提到,基因編輯技術出現至今不過短短5年時間,而對其安全性的評估則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長期觀察試驗才能得出。從科學和醫學角度來說,基因編輯對病人的風險根本沒法估計,很可能有很大風險。

首先,被敲除的基因可能有目前尚未發現的其他功能,基因編輯嬰兒可能由此產生不可預期的健康、性格等問題。其次,基因編輯存在脫靶的風險。簡單來說,連發10枚子彈,可能有2枚子彈沒有命中,打到了其他地方,改變了靶標以外的其他基因。而脫靶在胚胎階段並不能被馬上發現,要等到胚胎髮育成嬰兒,可以提供足夠多的細胞,才能檢測是否脫靶,而這時脫靶的影響已經造成。

他補充提到,就算解決了前述風險,科學層面也很難判斷哪個基因可以做,哪個不可以做,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沒有邊界。監管永遠會有漏洞和不到位,尤其是在全球範圍來說。現在需要法律界和社會倫理界的人士參與進來,而不是由搞基因編輯的科學家自己決定可以怎麼做。

邵峰認為,基因編輯即便對少數個體的疾病治療有幫助,但人類繁衍和進化有自身的規律,基因編輯對整個人類獲益有限,而且被編輯了的基因是會傳給後代的,對人類這個物種繁衍帶來的風險是長遠和不可預期的,“在現階段和可預見的將來,應該嚴格禁止以任何理由在人的生殖細胞和胚胎上做基因編輯並讓嬰兒出生。”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倪偉 編輯 陸愛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