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祁縣來說,總人口不到30萬,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67公里。祁縣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就正式建縣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

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祁縣來說,總人口不到30萬,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67公里。祁縣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就正式建縣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首先,祁縣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在地理位置上,祁縣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2°12'5“-112°39'6“,北緯37°4'5“-37°28'6“之間。東與太谷縣相鄰,西與平遙縣接壤,南與武鄉縣交界,北與清徐縣毗連,東南與榆社縣峰巒相依,西北與文水縣隔河相望。祁縣的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67公里。就祁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為晉國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餘祁澤藪,故別名昭餘。城邑在今縣東南古縣鎮。《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

"

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祁縣來說,總人口不到30萬,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67公里。祁縣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就正式建縣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首先,祁縣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在地理位置上,祁縣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2°12'5“-112°39'6“,北緯37°4'5“-37°28'6“之間。東與太谷縣相鄰,西與平遙縣接壤,南與武鄉縣交界,北與清徐縣毗連,東南與榆社縣峰巒相依,西北與文水縣隔河相望。祁縣的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67公里。就祁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為晉國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餘祁澤藪,故別名昭餘。城邑在今縣東南古縣鎮。《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由此,就祁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來。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山西省祁縣一帶成為趙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祁縣屬太原郡。漢朝時期,祁縣仍屬太原郡這一建制。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晉中市祁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西晉時期,祁縣屬太原國,縣城遷到祁城村。北魏時,祁縣屬大原郡。太和年間,遷縣城於今址。北齊時期,廢祁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恢復了祁縣這一建制,祁縣屬幷州。

"

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祁縣來說,總人口不到30萬,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67公里。祁縣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就正式建縣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首先,祁縣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在地理位置上,祁縣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2°12'5“-112°39'6“,北緯37°4'5“-37°28'6“之間。東與太谷縣相鄰,西與平遙縣接壤,南與武鄉縣交界,北與清徐縣毗連,東南與榆社縣峰巒相依,西北與文水縣隔河相望。祁縣的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67公里。就祁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為晉國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餘祁澤藪,故別名昭餘。城邑在今縣東南古縣鎮。《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由此,就祁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來。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山西省祁縣一帶成為趙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祁縣屬太原郡。漢朝時期,祁縣仍屬太原郡這一建制。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晉中市祁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西晉時期,祁縣屬太原國,縣城遷到祁城村。北魏時,祁縣屬大原郡。太和年間,遷縣城於今址。北齊時期,廢祁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恢復了祁縣這一建制,祁縣屬幷州。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唐朝建立後,祁縣屬太州。後復屬幷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祁縣屬河東道太原府這一建制。彼時,河東道轄境在黃河之東故名,故名,東距常山,西據河,南抵首陽、太行,北邊突厥。宋至道三年(997)改河東道為河東路,其地東際常山,西逾河,南距底柱,北塞雁門,即今山西長城以南、聞喜縣以北全境、及陝西葭縣以北之地,治幷州,祁縣屬之。到了南宋時期,在祁縣東南之團柏鎮設幘州,祁縣屬之,不久之後,幘州廢,祁縣屬晉州,改祁為祈。

"

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祁縣來說,總人口不到30萬,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67公里。祁縣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就正式建縣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首先,祁縣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在地理位置上,祁縣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2°12'5“-112°39'6“,北緯37°4'5“-37°28'6“之間。東與太谷縣相鄰,西與平遙縣接壤,南與武鄉縣交界,北與清徐縣毗連,東南與榆社縣峰巒相依,西北與文水縣隔河相望。祁縣的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67公里。就祁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為晉國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餘祁澤藪,故別名昭餘。城邑在今縣東南古縣鎮。《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由此,就祁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來。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山西省祁縣一帶成為趙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祁縣屬太原郡。漢朝時期,祁縣仍屬太原郡這一建制。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晉中市祁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西晉時期,祁縣屬太原國,縣城遷到祁城村。北魏時,祁縣屬大原郡。太和年間,遷縣城於今址。北齊時期,廢祁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恢復了祁縣這一建制,祁縣屬幷州。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唐朝建立後,祁縣屬太州。後復屬幷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祁縣屬河東道太原府這一建制。彼時,河東道轄境在黃河之東故名,故名,東距常山,西據河,南抵首陽、太行,北邊突厥。宋至道三年(997)改河東道為河東路,其地東際常山,西逾河,南距底柱,北塞雁門,即今山西長城以南、聞喜縣以北全境、及陝西葭縣以北之地,治幷州,祁縣屬之。到了南宋時期,在祁縣東南之團柏鎮設幘州,祁縣屬之,不久之後,幘州廢,祁縣屬晉州,改祁為祈。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不到30萬,距太原市67公里

最後,元朝建立後,複稱祁縣,屬冀寧路這一建制。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祁縣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清朝取代明朝後,祁縣屬山西省太原府。到了1914年,祁縣屬冀寧道。1928年,祁縣直屬於山西省。1999年,撤銷晉中地區,設立晉中市,祁縣屬晉中市。總的來說,截至2018年底,祁縣總面積85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8萬人,也即不到30萬。祁縣平面輪廓呈東南至西北長條狀。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67公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