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失落的漢醫:歷代醫家困惑的源頭──《傷寒論》戰亂散佚

在老師的啟發下,我才明白傷寒經方不是隻能用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在夏天也可以使用。也多虧老師我才把如同無字天書般的脈診儀,看出與經方的關係。

老師在他開的藥方裡面,第一個一定是經方,第二個就是時方(宋、元朝以後出現的方),然後再加三到五味藥,通常是三味藥。細看藥方比重,單位藥的比重都比前面經方、時方來得要高,在老師的門診裡患者的療效不是來自經方的作用,反而是單位藥。補時方的做法也並非張老師所獨創,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渡舟教授開方也是如此。劉教授開的方也是先開一個經方,再開時方,然後再開單位藥。

追尋失落的漢醫:歷代醫家困惑的源頭──《傷寒論》戰亂散佚

從老師那邊我學習到,原來經方可以使用得那麼簡練。後來才知道上海包氏醫宗包識生與包天白醫師,他們使用經方已經不敢隨意加減,一定尊經,絕對不會在經方的組合之外,隨便添加藥物破壞結構。他們將《傷寒雜病論》視作是一完整、有系統的指引,他們體會到張仲景在做如同《易經》一樣的事,將萬事萬物歸納成三八四種條件。岐伯黃帝以來以如此之法認識世界,以簡馭繁,如同統計學,把座標縮減下來,因而可以處理複雜的狀況。

那麼為什麼老師和劉渡舟教授兩位經方家會如此開方?我隱約知道緣由,處方源頭的不確定是最大的原因,千年來漢醫發展傳承的歷史從此展開……

追尋失落的漢醫:歷代醫家困惑的源頭──《傷寒論》戰亂散佚

三國戰亂原書散佚,已失傳承

張仲景成書後,三國時期動亂頻繁,原書散佚,於是歷代朝廷或醫家掇英拾翠,力求恢復原貌。西晉太醫王叔和蒐集整理,編纂而成《傷寒論》,接下來政權世家大族避亂南遷,許多醫家亦遷至江南。後來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成書於652年)時,感慨「江南諸師祕仲景要方而不傳」,努力蒐集仲景諸方,等到晚年成書《千金翼方》。

我們從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更改了張仲景書的體例,便知道他不懂經方。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體例是「每一方劑條文標示一組藥理矩陣,並對應一組可以以脈理呈現的病理矩陣」。《千金翼方》的體例則是以療效來區方,譬如說治療痔瘡的方,他羅列十幾條痔瘡方,他認為這些對痔瘡有幫助,他便都收錄。孫思邈忽略了張仲景「方」的意思,「方」對張仲景來說有方位之意,因而有青龍(東)、白虎(西)、真武(北)、瀉心(南),他已經標示出東西南北的觀念,用空間座標來定位時間。

追尋失落的漢醫:歷代醫家困惑的源頭──《傷寒論》戰亂散佚

唐末戰亂,傷寒雜病論再度面目全非

唐朝之後社會再度經歷一次大動盪,從五代十國到了宋朝。北宋仁宗時發現《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蠹簡,上卷為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英宗年間校正醫書局編纂《傷寒論》通行本,又稱「宋本」或「治平本」。將《金匱玉函要略方》中卷雜病獨立出來,編成《金匱要略》一書。

追尋失落的漢醫:歷代醫家困惑的源頭──《傷寒論》戰亂散佚


到了南宋,經由政府編纂的《和劑局方》、《太平聖惠方》與《聖劑總錄》,除了延續上述疾病大全與對應方劑的僵硬結構外;許多方劑為了民間使用方便,更將經方中關鍵的主藥更動替代。譬如,將理中湯的君藥乾薑換成茯苓而成四君子湯;將芎歸膠艾湯之內的阿膠、艾葉去除而成四物湯;腎氣丸去除桂枝、附子成了六味地黃丸。這樣的改動雖然緩和了方劑的作用,避免診斷不精確之下造成嚴重而立即的不良反應,卻也失去了經方迎刃而解的精確療效。

歷代醫家補其不足

即使由朝廷動員編纂,《傷寒論》仍然有不齊之處,於是後世醫家紛紛窮自身之力,補其中不足。少了〈太陰病霍亂病篇〉,就出現金元醫家李東垣的《脾胃論》。少了〈溫病篇〉,就出現明代吳又可的《溫疫論》,清代葉天士的《溫熱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桂林古本》提到溫病的發展完全與《內經》符合的,以很少的條文,完成了整本《溫病條辨》要達到的目標,這部分的臨床實證我們已能證實。

追尋失落的漢醫:歷代醫家困惑的源頭──《傷寒論》戰亂散佚

至清代乾隆時,由太醫院右判吳謙主持編撰《醫宗金鑑》,以宋本為主,參考了二十餘家的註疏,將宋本條文矛盾不一致處一一刪除,並加以修正後頒行全國,這是目前最通行的標準版本,又稱醫宗金鑑版。

在這樣對漢醫療如此嚴峻的百年間,幸而仍有黃竹齋中醫師在1934年抄寫《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白雲閣藏本)讓醫聖絕學繼續傳承。也才能於承平之時,由科學家研究出隱藏漢醫其中的科學密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