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多關注“千與千尋和千惠”的文字,不會讓您失望。真的,廢話不說了,直接上乾貨。

去年夏天的時候去上海出差,住在華山路上的興華賓館。這一帶是舊上海時期法新租界的“西邊界地帶”,有很多建於上世紀初期的老洋房,而且保存狀態良好。沒事兒的時候在賓館附近幾條街散步,隨手拍下一些照片……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從賓館房間的窗戶望出去,下面是車水馬龍的華山路,對面的高樓是興國賓館的新樓。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2:眺望馬路對面,這一大片花園洋房是興國賓館。據說其前身是太古洋行大班的住宅。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3 :出酒店往北走,先看到的是這個紳公館。這裡原來叫“範園”,意思是上海灘花園住宅的典範。圖中這棟四層外廊式建築,曾是民族資本家孫伯群的舊居。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4:沿華山路繼續往北,過了江蘇路的路口,街景為之一變。眼前的華山路被法國梧桐的濃蔭遮閉,異常清幽。華山路初名“徐家彙路”,1921年改名“海格路”,1943年定名華山路至今。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5:1914年法租界擴張後,華山路成為了法新租界的西邊界。在1920年代,這一帶已發展成為當時上海灘最高級的住宅區。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6:華山路與曹家堰路路口。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7:華山路上翻新後的洋房。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8:華山路1000號,現在是上海銀行。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9:從華山路上望向丁香花園3號樓。丁香花園是李鴻章幼子李經邁的宅子。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0:沿華山路走過丁香花園,然後向右拐,就是武康路。武康路舊名“福開森路”,1907年由當時的法租界公董局修築。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1:武康路40弄1號,這棟西班牙風格的小樓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的府邸。唐紹儀在抗戰期間被軍統特工在家中刺殺,不知這棟宅子是否就是血案發生地。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2:武康路99號,這棟英國鄉村風格的別墅是愛國人士、民族資本家劉靖基的故居。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3:武康路上的這些老洋房,現在大多已是尋常百姓家了吧。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4:與武康路橫向交叉的復興西路,舊稱“白賽仲路”,是法租界西段的重要街道。復興西路193號這棟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建於1930年。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5:復興西路147號,西班牙風格的公寓建築。這棟樓的203室是劇作家柯靈的故居。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6:復興西路246號,這棟三層小樓建在道路自然轉彎處的一個非常狹小的三角地塊上,建築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建出了這樣一棟優美的建築。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7:從我住的酒店門口沿華山路往南走不遠,向西拐,就是平武路。這是平武路上的老洋房。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8:沿平武路走到西頭,就到了番禺路。番禺路舊稱“哥倫比亞路”。這條路已在租界之外,是當年租界裡的洋人“越界築路”的結果。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19:番禺路街景。1920年代末,因為租界內已無發展餘地,一家美國人的地產公司在新築成的哥倫比亞路一帶徵得大片土地,建起花園洋房,稱為“哥倫比亞圈”。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20:哥倫比亞圈的總設計師,是當時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鄔達克故居也在番禺路上,就是圖中這棟房子。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21:番禺路上的老樓。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22:番禺路上的老洋房。

街拍舊上海法租界的西邊界地帶(圖)

圖23 :從賓館房間望出去,華山路的夜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