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上海是和平解放的?明明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圖說:解放軍攻過四川路橋

前些年,有人竟然稱1949年上海的政權更迭,基本上採取了和平方式。

他們的依據是這兩個故事:

趙祖康,是國民黨當局倉皇逃離上海前,臨時給封的代理市長。1949年5月28日,當佩戴著軍管會臂章的陳毅來到舊市政府大樓二樓市長辦公室,與趙祖康問答兩句以後,兩人握手。陳毅,這位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首任市長,還熱情相邀趙祖康參加新市政府的工作,擔任工務局長。

劉昌義,是國民黨軍在上海的指揮中樞湯恩伯、石覺、陳大慶等撤往海上或吳淞口前,臨時給封的淞滬警備副司令——話說國民黨反動當局真小氣,臨了給劉昌義一個全權指揮權,卻只封了個“副”官。劉昌義上任後,解放軍與之取得了聯繫。1949年5月26日,他率國民黨51軍撤出蘇州河北岸陣地,由解放軍27軍進駐。解放後,按照起義人員對待的劉昌義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


誰說上海是和平解放的?明明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圖說:國民黨軍潰逃時丟棄在黃浦江畔的武器

然而,“和平解放”恐怕只是美好的願望,事實並非如此。

上海戰役,作為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京滬杭戰役的一部分,本身堪稱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原因在於,即便到了1949年5月20日左右,仍有國民黨軍政人員在南京路上吹噓大上海固若金湯,防禦工事之牢固堪比當年面對德軍的斯大林格勒。面對遠東第一國際大都市,人民解放軍又必須執行不得用重炮的命令,亦即“瓷器店裡打老鼠”,這需要付出比使用重炮更大的傷亡代價,也需要更多戰爭藝術。

在上海解放70週年前夕,《新民週刊》記者在位於上海寶楊路599號寶山烈士陵園內的上海解放紀念館採訪時,看到此地陳列的上海戰役戰績統計,顯示此次戰役共消滅敵人兵力153243人,其中俘虜94516人,斃傷14941人,投誠43786人。上海戰役擊毀國民黨軍飛機3架、汽車6輛、坦克11輛、軍艦18艘。而解放軍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光是鐫刻在“解放上海烈士英名牆”上的有名有姓者,就有八千多人。

上海之戰無法避免


誰說上海是和平解放的?明明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圖說:1949年5月9日,粟裕、張震電報中央軍委圍攻上海部署圖

有人曾經提出這樣的問題:“上海跟北平,是當時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城市。中國共產黨在接管北平和接管上海時,有什麼樣的區別?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

眾所周知,平津戰役中,解放軍通過軍事鬥爭,在天津擊敗了陳長捷部,在解放天津的同時,也震懾了在北平的傅作義,最終贏得了北平之和平解放。而在上海之戰前,人民解放軍在淮海戰場贏得了比天津之戰大得多的軍事鬥爭勝利,百萬雄師過大江,似乎並不怎麼費力就解放了國民黨政權的首都南京。這樣的震懾比天津之戰大得多了。

對於國民黨反動派來說,既然南京已經失守,既然已經鐵了心撤往臺灣島,為何要在上海貌似拼死一戰呢?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嚴愛雲對此的回答是:“蔣介石是浙江奉化人,上海是蔣介石起家之地。湯恩伯是蔣介石的嫡系。蔣介石對南京這一國民黨政權的政治中心不守,對上海這一全國的經濟中心,卻準備負隅頑抗。”

1949年4月26日,蔣介石從奉化老家出發,乘軍艦來到上海,親自部署上海的防禦。他在復興島召見在上海國民黨軍的團以上軍官,訓話、打氣。他不僅自稱一定要與上海共存亡,堅決不撤,要與官兵共艱苦,還“預測”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要爆發,不出三個月,美國就會恢復對他的援助。

當然,蔣介石此番講話,未必是他當時內心所堅信的,更多目的還在於蠱惑人心。當時的國際格局,冷戰正在拉開序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法不過是痴人說夢。特別是美國看到國民黨大勢已去,當時對蔣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在人民解放軍還沒有過長江的2月份,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堅決要求停止向國民黨政權運送根據《援華法案》送往中國的物資。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不停止對中國的軍援,但要儘可能採取非正式行動,拖延啟運。”艾奇遜認真執行了杜魯門的“拖延啟運”政策,使從美國港口開往中國的貨船暫停出港。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國都沒有繼續向蔣介石集團運送過任何物資。其再次對蔣示好,要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後。

陷入絕望的蔣介石唯一的希望是能夠以拖待變。畢竟,1949年4月底的上海,湯恩伯所轄國民黨軍還有20萬兵力。除了37、52、75、12、54、123軍,以及21、51軍殘部以外,還有老蔣覺得非常能打的青年軍204師等部隊,加上週至柔的空軍、桂永清的海軍第一艦隊,還有炮兵、工程兵、裝甲兵,這些都是蔣介石集團號稱能在上海一戰的資本。毛澤東在日本投降前夕,針對中國的反動分子,曾言:“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正如地上的灰塵。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這一點,對於蔣介石集團,真是恰如其分。


誰說上海是和平解放的?明明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圖說: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士兵向解放軍投降

上海之戰初期,國民黨軍看似拼死抵抗的直接原因,在於國民黨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於1949年4月25日下達了“七殺令”,什麼“放棄陣地者處死”“混亂作戰秩序者處死”“遲疑猥瑣者處死”“造謠惑眾者處死”之類。而當年參戰的解放軍幹部曾回憶:“後來國民黨軍投降了,在地堡射擊口上揮著白旗,半天不見人出來。我們繞到地堡後邊一看,原來門被反鎖了,狠毒的軍官就是讓士兵當炮灰的。

瓷器店裡如何打老鼠

對於不久前剛經歷過淮海戰役,又較為順利地完成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在當時部隊官兵的內心深處,對拿下上海,並不存在任何懷疑。甚至,為了更好地接管上海,解放軍停下了急行軍的腳步,在丹陽整訓。

時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委粟裕回憶:“1949 年 5 月初,總前委移駐京滬線上的丹陽城,我和張震率領三野機關自常州東移蘇州。指揮上海戰役。當時中央軍委和總前委考慮,由於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尚未完成,要求我第三野戰軍暫不要進攻上海,而且也不要靠近上海,不要驚動敵人,不使其過早地退出上海,以免倉促進去陷於混亂;同時令第二野戰軍主力集結於浙贛線休整,隨時準備支援我三野作戰。”

之所以中共中央做出不過快進入上海的決定,在於當時擁有600萬人口的上海,是亞洲最大的城市,是中國的工商業中心。能否完好無損地佔領這個大城市,是一項艱鉅、複雜的任務。陳毅曾對三野幹部說:“進入上海是中國革命的最後一個難關,是一個偉大的考驗。”

說起攻佔上海之難,猶如“瓷器店裡打老鼠”。陳毅曾多次強調,如果打爛了上海,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就要蒙受重大損失。


誰說上海是和平解放的?明明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圖說:解放軍風餐露宿,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且看1949年5月25日凌晨,27軍的主陣地在蘇州河以南的主要街區。未等拂曉,指戰員就開始組織攻擊。然而,蘇州河北岸是百老匯大廈、郵電大樓,亦即如今的上海大廈、上海郵政博物館建築之所在。在當年,這些制高點對解放軍來說,是相當撓頭的火力集中部位。對峙從清晨到中午。27軍軍長聶鳳智趕到現場,看到的景況是一線指戰員怒氣沖天。有人向他抱怨:“是愛無產階級的戰士,還是愛資產階級的樓房?是我軍幹部、戰士的鮮血和生命重要,還是官僚資產階級的樓房重要?”

此時的聶鳳智軍長,牢記著陳毅的囑託——一定要軍政全勝!一定要把人民的損失減低到最低限度!

為何在解放軍一線指戰員口中的“資產階級的樓房”,會成為陳老總口中可能的“人民的損失”?聶鳳智比誰都明白,在沒有奪下上海的時候,這些樓房確實還被敵人佔領著,可如果解放軍奪下了這些樓房,這些回到人民手中的建築,就不再屬於資產階級,而成為人民的財產。這,才是戰上海的大義!“我們沒有任何權力毀壞它,必須盡最大努力去保全它!”聶鳳智如是說。在第一線,他親自觀察,召開緊急會議,再次強調了盡力保護上海市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建築物的重要性。不準使用重武器,寧可延緩勝利時間,也要等到夜間迂迴進攻。

犧牲,在黎明之前

再以27軍第79師235團1營3連為例。這支部隊所屬團,在濟南戰役時便立下赫赫戰功,號稱“濟南第一團”。1949年4月20日19時20分,3連從安徽省無為縣白茆洲的溝渠中拖出隱蔽的船隻,翻壩入江,一字排開,向長江以南進發,贏得了“渡江第一船”的美譽。在進攻蘇州河以南的戰鬥中,當年5月25日接近中午時分,3連指導員姜呼萬和副連長孫宏英帶領官兵衝到了外白渡橋。“渡江第一船”的14 名戰士剛衝到距橋頭20 多米的地方,突然身邊閃出一片紅光,由重機槍、輕機槍、卡賓槍組成的火網瞬間將他們打倒——14人壯烈犧牲。


誰說上海是和平解放的?明明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圖說:在上海戰役中,市民為解放軍引路

時值由春入夏的小滿時節,接近中午的陽光開始變得愈發猛烈與刺眼。太陽晒得柏油馬路發燙。這是解放軍戰士此前幾乎沒有遇到過的情況——解放南京,大部隊是在半夜進入城區的,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起來的時候,總統府的青天白日旗正被戰士們丟棄於地!

姜呼萬費了好大勁才把戰士們穩住。他需要的是封鎖國民黨軍的火力。調來機槍連配屬給他們的一挺馬克沁重機槍和八挺輕機槍,3連向對岸的輕重機槍火力點猛打,與此同時,把戰士分成一個個戰鬥小組,輪番向橋頭衝擊。可是,眼看衝到了橋拱之際,戰士們又呼啦啦全部倒下。沒有犧牲的戰士,向前爬不了幾米,就被敵人的子彈釘在了橋面上。橋邊的護欄、馬路的路面全被國民黨軍打成了“馬蜂窩”。

為了減少犧牲,27軍黨委最終決定,改變戰術,在蘇州河正面佯攻的情況下,分兵開到滬西渡過蘇州河,再向東迂迴,抄國民黨軍的後路。

在上海解放紀念館,記者看到了上海戰役解放軍犧牲的最高職務者——1938年參加新四軍的胡文傑,時任解放軍29軍87師259團團長。在1949年5月13日率團奪取月浦大葉村後,胡文傑率部於5月15日攻佔月浦街區。在部署阻擊國民黨軍反撲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3歲!

除解放軍參戰部隊烈士外,記者在上海解放紀念館還看到了隨軍支前幹部、民工烈士,以及為迎接上海解放而犧牲的地方烈士的名錄。戰火中催生出新上海,這一點,毋容置疑。

新民週刊 姜浩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