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對標國際標準,或者說按照國際航運通行做法,我國及上海航運稅收體系有較大差異。國際航運是高度自由化、市場化和充分競爭的行業,是在國際間完成的,對各國都屬離岸業務。二戰後各國為推動本國航運業發展,或主動或默認本國航運資本及管理等要素向免稅國或者自由港聚集。利比里亞、巴拿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船舶免稅登記,註冊船舶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國際海運船舶均在免稅地登記註冊;在免稅區設立的航運公司、經營公司以及註冊的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收入形成的利潤免徵所得稅,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運交易和業務結算在免稅地或自由港完成;新加坡、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除普遍實行航運免稅制度外、航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貿易發達,航運、金融、貿易互為促進,因而形成了航運要素高度聚集、航運交易繁榮,航運金融結算便利,航運高端服務發達的國際航運中心,促進了國家或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貿易國,每年進出口海運量近40億噸,佔全球海運量120多億噸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我國航運稅收較重,因而我國擁有的國際海運船舶約2億噸,僅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不到10%,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我國2億噸船舶中有80%船舶在境外登記註冊,船舶融資、航運交易、金融結算、航運保險、法律等高端服務大多在境外完成。實行更開放的航運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必將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更大規模更好地發展。

國務院頒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開放的國際運輸管理”“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等措施要求,為建設上海自貿新片區,進一步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供了總的指導和遵循。

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海運通行做法,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際,建議研究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一、建議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研究擬訂與國際航運通行做法基本接軌的航運免稅政策方案,按法定程序報請批准,納入上海自貿新片區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二、擴大中外航運資本在新片區的商業存在。在上海自貿新片區登記註冊的中外國際海運船舶免徵關稅、增值稅;航運公司及其船舶從事國際海運取得收入形成利潤免徵所得稅;在新片區註冊的船舶管理公司、船員公司、航運公司所聘用的中國國際海員,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國際海運與國內水運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即國際海運實行免稅制度,國內水運包括沿海、內河運輸仍需依法徵稅,照章納稅。

楊大明(市政協常委,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創新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對標國際標準,或者說按照國際航運通行做法,我國及上海航運稅收體系有較大差異。國際航運是高度自由化、市場化和充分競爭的行業,是在國際間完成的,對各國都屬離岸業務。二戰後各國為推動本國航運業發展,或主動或默認本國航運資本及管理等要素向免稅國或者自由港聚集。利比里亞、巴拿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船舶免稅登記,註冊船舶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國際海運船舶均在免稅地登記註冊;在免稅區設立的航運公司、經營公司以及註冊的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收入形成的利潤免徵所得稅,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運交易和業務結算在免稅地或自由港完成;新加坡、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除普遍實行航運免稅制度外、航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貿易發達,航運、金融、貿易互為促進,因而形成了航運要素高度聚集、航運交易繁榮,航運金融結算便利,航運高端服務發達的國際航運中心,促進了國家或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貿易國,每年進出口海運量近40億噸,佔全球海運量120多億噸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我國航運稅收較重,因而我國擁有的國際海運船舶約2億噸,僅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不到10%,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我國2億噸船舶中有80%船舶在境外登記註冊,船舶融資、航運交易、金融結算、航運保險、法律等高端服務大多在境外完成。實行更開放的航運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必將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更大規模更好地發展。

國務院頒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開放的國際運輸管理”“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等措施要求,為建設上海自貿新片區,進一步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供了總的指導和遵循。

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海運通行做法,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際,建議研究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一、建議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研究擬訂與國際航運通行做法基本接軌的航運免稅政策方案,按法定程序報請批准,納入上海自貿新片區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二、擴大中外航運資本在新片區的商業存在。在上海自貿新片區登記註冊的中外國際海運船舶免徵關稅、增值稅;航運公司及其船舶從事國際海運取得收入形成利潤免徵所得稅;在新片區註冊的船舶管理公司、船員公司、航運公司所聘用的中國國際海員,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國際海運與國內水運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即國際海運實行免稅制度,國內水運包括沿海、內河運輸仍需依法徵稅,照章納稅。

楊大明(市政協常委,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創新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的《外商投資法》剛頒佈不久,它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投資環境,為內商外商企業平等競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但是,就算法律提供了多元化的保護,外商投資者權利的保護和實現最終還是要靠法院和仲裁機構。外商投資者需要知道和信任有它們熟悉的當地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保護到它們的合理利益。

在上海建立自貿區以來,我們看到,上海成立了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這些舉措為創新的爭議解決帶來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在適用法律和審理方式上,和中國傳統的法院和仲裁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與國際上比較普遍的方式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建議從法院和仲裁兩方面作出如下創新:

法院方面,建議在新片區打造上海自貿區國際商事法庭。允許當事人選擇用英文這個國際語言作為訴訟語言。法官人選和聘用機制方面,探索實現多樣化;邀請普通法專家參與陪審;允許持有境外資格的律師代理案件;開展自貿區法院與境外法院合作,通過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形式,使自貿區法院判決可以在境外多個國家的認可和執行。

仲裁方面,落實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通知中的規定,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在新片區內設立業務機構,就國際民商事爭議開展仲裁業務。允許在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向中國法院遞交臨時措施申請;確認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所做出的裁決的性質等。

鍾永喜(市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華東、華中地區首席代表)

借鑑香港經驗推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設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對標國際標準,或者說按照國際航運通行做法,我國及上海航運稅收體系有較大差異。國際航運是高度自由化、市場化和充分競爭的行業,是在國際間完成的,對各國都屬離岸業務。二戰後各國為推動本國航運業發展,或主動或默認本國航運資本及管理等要素向免稅國或者自由港聚集。利比里亞、巴拿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船舶免稅登記,註冊船舶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國際海運船舶均在免稅地登記註冊;在免稅區設立的航運公司、經營公司以及註冊的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收入形成的利潤免徵所得稅,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運交易和業務結算在免稅地或自由港完成;新加坡、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除普遍實行航運免稅制度外、航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貿易發達,航運、金融、貿易互為促進,因而形成了航運要素高度聚集、航運交易繁榮,航運金融結算便利,航運高端服務發達的國際航運中心,促進了國家或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貿易國,每年進出口海運量近40億噸,佔全球海運量120多億噸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我國航運稅收較重,因而我國擁有的國際海運船舶約2億噸,僅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不到10%,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我國2億噸船舶中有80%船舶在境外登記註冊,船舶融資、航運交易、金融結算、航運保險、法律等高端服務大多在境外完成。實行更開放的航運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必將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更大規模更好地發展。

國務院頒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開放的國際運輸管理”“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等措施要求,為建設上海自貿新片區,進一步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供了總的指導和遵循。

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海運通行做法,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際,建議研究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一、建議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研究擬訂與國際航運通行做法基本接軌的航運免稅政策方案,按法定程序報請批准,納入上海自貿新片區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二、擴大中外航運資本在新片區的商業存在。在上海自貿新片區登記註冊的中外國際海運船舶免徵關稅、增值稅;航運公司及其船舶從事國際海運取得收入形成利潤免徵所得稅;在新片區註冊的船舶管理公司、船員公司、航運公司所聘用的中國國際海員,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國際海運與國內水運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即國際海運實行免稅制度,國內水運包括沿海、內河運輸仍需依法徵稅,照章納稅。

楊大明(市政協常委,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創新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的《外商投資法》剛頒佈不久,它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投資環境,為內商外商企業平等競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但是,就算法律提供了多元化的保護,外商投資者權利的保護和實現最終還是要靠法院和仲裁機構。外商投資者需要知道和信任有它們熟悉的當地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保護到它們的合理利益。

在上海建立自貿區以來,我們看到,上海成立了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這些舉措為創新的爭議解決帶來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在適用法律和審理方式上,和中國傳統的法院和仲裁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與國際上比較普遍的方式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建議從法院和仲裁兩方面作出如下創新:

法院方面,建議在新片區打造上海自貿區國際商事法庭。允許當事人選擇用英文這個國際語言作為訴訟語言。法官人選和聘用機制方面,探索實現多樣化;邀請普通法專家參與陪審;允許持有境外資格的律師代理案件;開展自貿區法院與境外法院合作,通過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形式,使自貿區法院判決可以在境外多個國家的認可和執行。

仲裁方面,落實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通知中的規定,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在新片區內設立業務機構,就國際民商事爭議開展仲裁業務。允許在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向中國法院遞交臨時措施申請;確認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所做出的裁決的性質等。

鍾永喜(市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華東、華中地區首席代表)

借鑑香港經驗推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從海陸空三個維度看,臨港新片區空海兩方面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空港和海港,陸路方面是短板。在此分享香港的一些經驗,看看能否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區內外交通銜接。

當年香港建新機場的時候,選址在遠離市區的大嶼山,為了縮短市區往返機場的時間,政府突破了很多困難,建造了一條機場快線。這條快線有如下特點:

第一,機場快線離開市區後,是高速公路,地鐵和快線三線並行,一條直線拉到機場;第二,旅客從機場海關出來,只需走大概一兩百米,就走到列車上;第三,從機場往市區的話,採用了到站驗票的模式,意思是在機場可以不用買票,先上車;第四,這條快線是地鐵化的高速線路,從機場往市區終點站只需24分鐘;第五,這條快線同時肩負把市區值機託運旅客行李運到機場的任務。

目前,上海東站正在建設中,北聯滬通,南聯滬乍杭鐵路,將會是新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後不少旅客會以此為上海的到達站。新片區的發展,疊加上海東站的新客流,再加上浦東機場國際旅客的增長,相信日後往返市區與浦東機場的客流量將明顯增加。

建議圍繞建設一條從上海東站至虹橋站的鐵路快線,或者是在現有的地鐵線路基礎上改造提升,進行可行性研究。兩站的距離大概五、六十公里,跟香港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距離差不多——坐高鐵從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只需要18分鐘。

如果能用18分鐘左右的時間把虹橋和上海東站連接起來,就是把長三角的中央商務區和自貿區新片區連接起來,把兩個區域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特點充分發揮,臨港與虹橋雙翼齊飛,共同推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馬益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對標國際標準,或者說按照國際航運通行做法,我國及上海航運稅收體系有較大差異。國際航運是高度自由化、市場化和充分競爭的行業,是在國際間完成的,對各國都屬離岸業務。二戰後各國為推動本國航運業發展,或主動或默認本國航運資本及管理等要素向免稅國或者自由港聚集。利比里亞、巴拿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船舶免稅登記,註冊船舶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國際海運船舶均在免稅地登記註冊;在免稅區設立的航運公司、經營公司以及註冊的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收入形成的利潤免徵所得稅,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運交易和業務結算在免稅地或自由港完成;新加坡、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除普遍實行航運免稅制度外、航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貿易發達,航運、金融、貿易互為促進,因而形成了航運要素高度聚集、航運交易繁榮,航運金融結算便利,航運高端服務發達的國際航運中心,促進了國家或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貿易國,每年進出口海運量近40億噸,佔全球海運量120多億噸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我國航運稅收較重,因而我國擁有的國際海運船舶約2億噸,僅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不到10%,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我國2億噸船舶中有80%船舶在境外登記註冊,船舶融資、航運交易、金融結算、航運保險、法律等高端服務大多在境外完成。實行更開放的航運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必將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更大規模更好地發展。

國務院頒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開放的國際運輸管理”“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等措施要求,為建設上海自貿新片區,進一步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供了總的指導和遵循。

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海運通行做法,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際,建議研究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一、建議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研究擬訂與國際航運通行做法基本接軌的航運免稅政策方案,按法定程序報請批准,納入上海自貿新片區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二、擴大中外航運資本在新片區的商業存在。在上海自貿新片區登記註冊的中外國際海運船舶免徵關稅、增值稅;航運公司及其船舶從事國際海運取得收入形成利潤免徵所得稅;在新片區註冊的船舶管理公司、船員公司、航運公司所聘用的中國國際海員,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國際海運與國內水運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即國際海運實行免稅制度,國內水運包括沿海、內河運輸仍需依法徵稅,照章納稅。

楊大明(市政協常委,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創新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的《外商投資法》剛頒佈不久,它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投資環境,為內商外商企業平等競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但是,就算法律提供了多元化的保護,外商投資者權利的保護和實現最終還是要靠法院和仲裁機構。外商投資者需要知道和信任有它們熟悉的當地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保護到它們的合理利益。

在上海建立自貿區以來,我們看到,上海成立了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這些舉措為創新的爭議解決帶來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在適用法律和審理方式上,和中國傳統的法院和仲裁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與國際上比較普遍的方式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建議從法院和仲裁兩方面作出如下創新:

法院方面,建議在新片區打造上海自貿區國際商事法庭。允許當事人選擇用英文這個國際語言作為訴訟語言。法官人選和聘用機制方面,探索實現多樣化;邀請普通法專家參與陪審;允許持有境外資格的律師代理案件;開展自貿區法院與境外法院合作,通過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形式,使自貿區法院判決可以在境外多個國家的認可和執行。

仲裁方面,落實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通知中的規定,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在新片區內設立業務機構,就國際民商事爭議開展仲裁業務。允許在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向中國法院遞交臨時措施申請;確認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所做出的裁決的性質等。

鍾永喜(市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華東、華中地區首席代表)

借鑑香港經驗推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從海陸空三個維度看,臨港新片區空海兩方面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空港和海港,陸路方面是短板。在此分享香港的一些經驗,看看能否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區內外交通銜接。

當年香港建新機場的時候,選址在遠離市區的大嶼山,為了縮短市區往返機場的時間,政府突破了很多困難,建造了一條機場快線。這條快線有如下特點:

第一,機場快線離開市區後,是高速公路,地鐵和快線三線並行,一條直線拉到機場;第二,旅客從機場海關出來,只需走大概一兩百米,就走到列車上;第三,從機場往市區的話,採用了到站驗票的模式,意思是在機場可以不用買票,先上車;第四,這條快線是地鐵化的高速線路,從機場往市區終點站只需24分鐘;第五,這條快線同時肩負把市區值機託運旅客行李運到機場的任務。

目前,上海東站正在建設中,北聯滬通,南聯滬乍杭鐵路,將會是新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後不少旅客會以此為上海的到達站。新片區的發展,疊加上海東站的新客流,再加上浦東機場國際旅客的增長,相信日後往返市區與浦東機場的客流量將明顯增加。

建議圍繞建設一條從上海東站至虹橋站的鐵路快線,或者是在現有的地鐵線路基礎上改造提升,進行可行性研究。兩站的距離大概五、六十公里,跟香港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距離差不多——坐高鐵從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只需要18分鐘。

如果能用18分鐘左右的時間把虹橋和上海東站連接起來,就是把長三角的中央商務區和自貿區新片區連接起來,把兩個區域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特點充分發揮,臨港與虹橋雙翼齊飛,共同推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馬益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既要滿足國家的政策管理要求,又要和國際上認可的能力和水平進行比較並超越。

新片區現有信息基礎設施中,其網絡資源和機房資源佈局規模,是基於新片區沒有成立前做的設計和規劃,雖然電信運營商陸續加強了通信資源及能力的儲備,但是要滿足新片區未來的發展要求,亟需進行新的整體規劃和設計。需要提前佈局基礎設施的通信服務能力和政策支持,特別是要加快以5G為引領的雙千兆建設,著力提升連接、算力、存儲、服務等能力和水平,才能滿足更多的高端產業向新片區匯聚。面對未來國際競爭,新片區更需要有國際的視野,在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前提下,政策上必須進行新的設計和探索。如什麼是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國際化、新片區設立和開展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擬採用什麼鼓勵和監管政策等等,都需要提前在設計規劃和實施建設階段前解決。

對照國家和上海對新片區的定位和要求,提以下三條建議:

一、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政策落地研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信息基礎設施,需要相應的政策做配套和支持。上海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准入機制、安全評估、服務提供等等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需要抓緊組織研究制訂。信息基礎設施的總體建設目標,如何實現集約化的共建共享和合理佈局,如何確保智能綠色等等,都需要在實施規劃中體現出來。

二、加快建設亞太數字港和互聯網交換中心,加快建設臨港國際海光纜登陸站。這是作為新片區成為國際化產業集聚區必須提供的基本環境,也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本條件。要確保提供“5G+光網”雙千兆網絡、高品質雲數據中心和國際標準的數據通信基礎設施,打造新片區成為國際信息通信樞紐,成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政府對相關工作已經有所考慮,也希望加快實施規劃落地。

三、加強融合創新,高起點、高質量建設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應用IPv6、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大IT技術,規劃設計建設完備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新片區內客戶服務質量和應用水平。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構建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力服務新片區內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工業製造等產業,助力在新片區內的跨國企業和國內“走出去”企業,便捷利用國際互聯網絡,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片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陸月星(市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

交通先行 加快推動臨港新片區建設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對標國際標準,或者說按照國際航運通行做法,我國及上海航運稅收體系有較大差異。國際航運是高度自由化、市場化和充分競爭的行業,是在國際間完成的,對各國都屬離岸業務。二戰後各國為推動本國航運業發展,或主動或默認本國航運資本及管理等要素向免稅國或者自由港聚集。利比里亞、巴拿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船舶免稅登記,註冊船舶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國際海運船舶均在免稅地登記註冊;在免稅區設立的航運公司、經營公司以及註冊的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收入形成的利潤免徵所得稅,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運交易和業務結算在免稅地或自由港完成;新加坡、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除普遍實行航運免稅制度外、航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貿易發達,航運、金融、貿易互為促進,因而形成了航運要素高度聚集、航運交易繁榮,航運金融結算便利,航運高端服務發達的國際航運中心,促進了國家或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貿易國,每年進出口海運量近40億噸,佔全球海運量120多億噸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我國航運稅收較重,因而我國擁有的國際海運船舶約2億噸,僅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不到10%,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我國2億噸船舶中有80%船舶在境外登記註冊,船舶融資、航運交易、金融結算、航運保險、法律等高端服務大多在境外完成。實行更開放的航運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必將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更大規模更好地發展。

國務院頒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開放的國際運輸管理”“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等措施要求,為建設上海自貿新片區,進一步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供了總的指導和遵循。

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海運通行做法,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際,建議研究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一、建議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研究擬訂與國際航運通行做法基本接軌的航運免稅政策方案,按法定程序報請批准,納入上海自貿新片區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二、擴大中外航運資本在新片區的商業存在。在上海自貿新片區登記註冊的中外國際海運船舶免徵關稅、增值稅;航運公司及其船舶從事國際海運取得收入形成利潤免徵所得稅;在新片區註冊的船舶管理公司、船員公司、航運公司所聘用的中國國際海員,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國際海運與國內水運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即國際海運實行免稅制度,國內水運包括沿海、內河運輸仍需依法徵稅,照章納稅。

楊大明(市政協常委,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創新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的《外商投資法》剛頒佈不久,它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投資環境,為內商外商企業平等競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但是,就算法律提供了多元化的保護,外商投資者權利的保護和實現最終還是要靠法院和仲裁機構。外商投資者需要知道和信任有它們熟悉的當地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保護到它們的合理利益。

在上海建立自貿區以來,我們看到,上海成立了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這些舉措為創新的爭議解決帶來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在適用法律和審理方式上,和中國傳統的法院和仲裁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與國際上比較普遍的方式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建議從法院和仲裁兩方面作出如下創新:

法院方面,建議在新片區打造上海自貿區國際商事法庭。允許當事人選擇用英文這個國際語言作為訴訟語言。法官人選和聘用機制方面,探索實現多樣化;邀請普通法專家參與陪審;允許持有境外資格的律師代理案件;開展自貿區法院與境外法院合作,通過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形式,使自貿區法院判決可以在境外多個國家的認可和執行。

仲裁方面,落實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通知中的規定,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在新片區內設立業務機構,就國際民商事爭議開展仲裁業務。允許在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向中國法院遞交臨時措施申請;確認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所做出的裁決的性質等。

鍾永喜(市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華東、華中地區首席代表)

借鑑香港經驗推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從海陸空三個維度看,臨港新片區空海兩方面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空港和海港,陸路方面是短板。在此分享香港的一些經驗,看看能否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區內外交通銜接。

當年香港建新機場的時候,選址在遠離市區的大嶼山,為了縮短市區往返機場的時間,政府突破了很多困難,建造了一條機場快線。這條快線有如下特點:

第一,機場快線離開市區後,是高速公路,地鐵和快線三線並行,一條直線拉到機場;第二,旅客從機場海關出來,只需走大概一兩百米,就走到列車上;第三,從機場往市區的話,採用了到站驗票的模式,意思是在機場可以不用買票,先上車;第四,這條快線是地鐵化的高速線路,從機場往市區終點站只需24分鐘;第五,這條快線同時肩負把市區值機託運旅客行李運到機場的任務。

目前,上海東站正在建設中,北聯滬通,南聯滬乍杭鐵路,將會是新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後不少旅客會以此為上海的到達站。新片區的發展,疊加上海東站的新客流,再加上浦東機場國際旅客的增長,相信日後往返市區與浦東機場的客流量將明顯增加。

建議圍繞建設一條從上海東站至虹橋站的鐵路快線,或者是在現有的地鐵線路基礎上改造提升,進行可行性研究。兩站的距離大概五、六十公里,跟香港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距離差不多——坐高鐵從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只需要18分鐘。

如果能用18分鐘左右的時間把虹橋和上海東站連接起來,就是把長三角的中央商務區和自貿區新片區連接起來,把兩個區域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特點充分發揮,臨港與虹橋雙翼齊飛,共同推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馬益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既要滿足國家的政策管理要求,又要和國際上認可的能力和水平進行比較並超越。

新片區現有信息基礎設施中,其網絡資源和機房資源佈局規模,是基於新片區沒有成立前做的設計和規劃,雖然電信運營商陸續加強了通信資源及能力的儲備,但是要滿足新片區未來的發展要求,亟需進行新的整體規劃和設計。需要提前佈局基礎設施的通信服務能力和政策支持,特別是要加快以5G為引領的雙千兆建設,著力提升連接、算力、存儲、服務等能力和水平,才能滿足更多的高端產業向新片區匯聚。面對未來國際競爭,新片區更需要有國際的視野,在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前提下,政策上必須進行新的設計和探索。如什麼是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國際化、新片區設立和開展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擬採用什麼鼓勵和監管政策等等,都需要提前在設計規劃和實施建設階段前解決。

對照國家和上海對新片區的定位和要求,提以下三條建議:

一、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政策落地研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信息基礎設施,需要相應的政策做配套和支持。上海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准入機制、安全評估、服務提供等等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需要抓緊組織研究制訂。信息基礎設施的總體建設目標,如何實現集約化的共建共享和合理佈局,如何確保智能綠色等等,都需要在實施規劃中體現出來。

二、加快建設亞太數字港和互聯網交換中心,加快建設臨港國際海光纜登陸站。這是作為新片區成為國際化產業集聚區必須提供的基本環境,也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本條件。要確保提供“5G+光網”雙千兆網絡、高品質雲數據中心和國際標準的數據通信基礎設施,打造新片區成為國際信息通信樞紐,成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政府對相關工作已經有所考慮,也希望加快實施規劃落地。

三、加強融合創新,高起點、高質量建設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應用IPv6、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大IT技術,規劃設計建設完備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新片區內客戶服務質量和應用水平。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構建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力服務新片區內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工業製造等產業,助力在新片區內的跨國企業和國內“走出去”企業,便捷利用國際互聯網絡,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片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陸月星(市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

交通先行 加快推動臨港新片區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臨港新片區建設,交通問題至關重要。臨港偏於上海東南一隅,內外交通連接不暢,假如從市中心駕車到臨港滴水湖和到蘇州金雞湖,都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二是集疏運體系不完善,空港與海港缺少關聯,特別是海鐵聯運成為目前最大的短板。三是市域軌道交通十分薄弱,目前只有一條16號線到臨港新城,公共交通體系亟待完善。因此,從中央賦予新片區特殊的目標與功能要求來衡量,交通仍是發展的瓶頸。從一定意義上講,交通能否先行,是新片區建設能否出功能和效益的關鍵。

為此,就當下解決新片區交通問題需要優先考慮的幾個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一、抓緊啟動新片區綜合交通規劃編制。要立足全市域,面向陸海空,以更高起點、更高標準規劃建設新片區綜合交通體系。強化新片區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建設,完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優化內外交通銜接,著力構建對外高效暢通、對內便捷綠色、管理智能便民的綜合交通體系。

二、加快推進軌道交通規劃建設。著力打造軌道上的新片區,綜合考慮鐵路與市域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一是加快滬通鐵路二期、滬乍杭鐵路和南匯支線建設,把上海東站打造成“虹橋2.0版”樞紐,抓緊改造原浦東鐵路,提前啟動東海二橋鐵路建設。二是加快市域軌道交通佈局與建設。

三、優先推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建議結合新片區總體規劃和交通專項規劃編制,認真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以軌道交通網絡及樞紐為主要依託,勾畫組團式、緊湊型、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區與社區。要特別重視地鐵上蓋的綜合開發,並增加住宅公寓建設,使新片區的交通組織體現“進得來、出得去又留得住”的優勢。

四、同步建設智能交通系統。日前,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範區正式開園,不僅能滿足不同類型自動駕駛車輛的系統定型、傳感器標定、無人系統性能等多方位測試需求,而且可以為車企提供集“港口與機場、產業區與城市生活區、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及鄉村道路”等一體的測試與示範運營場景。要以此為起點和引領,依託大數據、物聯網和5G技術,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於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進而打造真正代表未來交通發展方向的智能交通系統。

王國平(市政協常委、學習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面對新任務 幹部隊伍要有責任擔當

"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任務。9月4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十三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開展專題議政。

會上,13位市政協常委和委員聚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建言。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本文圖片均為金鬆 攝

增設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進口博覽會和考察上海時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彰顯了上海改革開放邁向新的歷史起點的堅強決心和堅實步伐,迎來了上海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機遇。

建設好新片區,要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對錶本市和國內12個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實際:

第一, 國際上公認的自貿區。從特徵上研判: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進出高度自由化、便利化,要素跨界流動充分自由;經濟開放、營商便利、成本合理、管理有效、法制健全的一流制度環境和區位優勢;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功能凸顯,區域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從趨勢上分析: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更加註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更加註重服務貿易開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從業自由制度聯動創新,更加註重金融創新開放。從通行規則上把握:主要有境內關外、港區合一;按照境內關外、設計特殊稅制;建立現代立體物流、交通樞紐;實行單一管理機構主導的管理體制;自由貿易區(港)法律法規體系先行;提升司法的國際程度;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成果;發揮特殊經濟功能等8個方面。

第二,國內自貿區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市場開放尚顯不足,市場主體對自貿區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部分政策措施未能有效落實,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待突破;差異化探索成效不明顯;受制於試點範圍限制和區域分割,政策實施效果和輻射帶動應有作用不明顯。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創新所需自主權不足;政策創新整體性、協同性不夠;對標國際規則的壓力測試不充分;法律法規調整滯後,激勵和容錯機制不足。

全力打造新片區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的“王牌”,要舉全市之力,用好特殊支持政策50條這個濃重筆墨去用心用力繪就總體方案23條三大類78項具體任務這張藍圖。重點提以下3點建議:

一、聚焦制度性開放,全力爭取總體方案相關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政策看點多、彈性足、空間大。把“路條政策”變成“落地政策”,關鍵在於:第一,要梳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為重點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涉及總體方案第4至第10條中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政策,著力推進制度性開放。第二,分類分批加大基於“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要看新片區試驗好不好,關鍵要看壓力測試報告(成果)有多少。

二、聚力產業體系建設,做好做足產城融合重頭戲

建議一要加快制定空間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依規而行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二要對標國際構建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的功能平臺。三要用國際視野、國際合作、國際規則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做精做強“2+3+4”產業體系。四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優質資本和經驗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民生領域和園區建設、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渠道,形成高品質國際化城市服務功能。

三、聚合特區管理,創新積累“上海經驗”

中央明確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體現了對新片區大力度的賦權賦能。為此,一要把準定位,體現協調好上海的主體責任。新片區管委會主體職能,包括與自貿區的關係,加大向新片區管委會放權力度,確保新片區擁有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二要按照“地方財政留用、市區專項扶持”的原則,用好新片區產生的所有地方收入,用足五年不少於1000億的市區兩級籌措的發展資金。建議財政部門制定《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財政預算單列口徑。三要注重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尤其在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設立民商事爭議業務仲裁機構、主分區物理圍網監管、自由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和資本自由進出、兌換、自由便利的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行低稅制和簡稅制等方面跨出步子。四是加大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力度。抓緊梳理新片區擬出臺各項改革開放舉措涉及調整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儘早按法定程序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同意授權後實施。同時建議啟動開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調研,積極向最高院爭取成立上海商事法院。五是切實把新片區總體方案與長三角規劃綱要聯動實施,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孔美琪(市政協常委,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

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稅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為充分發揮對標一流、先行先試的引領示範作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應創新實施與國際自由貿易區慣例接軌的稅收政策,從後端的稅收徵管和納稅人服務逐漸向前端延伸至實體稅制。基於新片區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簡稅制、低稅率、惠稅收”為原則,對實行“境內關外”監管區域內的實體企業及其他特殊機構(公司)實施差別化的稅制安排,強化對全球跨國企業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一是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資料顯示,普遍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建議自貿區新片區大膽創新數字圍網監管模式,打造更加先進的集稅收、金融、備案、信用、簽證、檢驗檢疫、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全系統數字化大平臺,對片區內各類機構(公司)及其業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監管。

目前,除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自貿區註冊企業實際業務不區分在區內還是區外發生,為公平稅負,所得稅稅率只能與國內企業保持一致,按25%徵收。建議對於高新技術外資企業、“卡脖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企業亦實行同等稅收優惠。以提升新片區對全球資金與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開展離岸稅制探索,培育離岸經濟發展“新動能”。世界各國投資者之所以對離岸機構(公司)青睞有加,關鍵在於其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稅收上享有巨大優惠。建議依託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劃割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功能片區及離岸金融先行區,實行物理圍欄監管。建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服務實體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對於離岸機構(公司)開展的離岸業務和跨境業務可減免間接稅、增值稅、利得稅、印花稅等。

三是給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稅收優惠,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超低水平關稅乃至零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優惠是世界各國自由貿易(港)區的通行做法。建議在自貿區新片區,將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擴大應用到高端服務貿易領域。比如,對經批准設立的按“境內關外”監管的醫療機構,除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外,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生的醫療耗材零售業務,諸如安裝血管支架、心臟起搏器等,參照現行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給予按進口商品跨境零售徵收綜合稅,即關稅為零,增值稅及消費稅按70%計徵,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

用好物理圍網區域 凸顯特殊經濟功能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對於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乃至我國國際競爭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新片區應當是新時代進一步提升“引進來”戰略的新高地,需要再一次為吸引外資出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走出去”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離岸貿易、離岸金融、轉口貿易等,提供適宜的制度支持;實施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的新高地,需要我們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要求較高的新興產業提供寬鬆的環境;探索自由貿易港戰略的先行區,真正把“境內關外”及安全監管等制度落地、吃透。

這次新片區方案的亮點是:四大新興產業、物理圍網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探索跨境金融、參照特區管理。其中最亮點當屬物理圍網區域制度設計,由此,新片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塊是物理圍網外區域——是升級版的自貿試驗區,另一塊是物理圍網內區域——是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區。由於有物理圍網,這裡面就可以實行更加寬鬆的政策,就目前政策的落地,就具有無限想象力。建議:

儘量做大物理圍網區域空間範圍,按產城綠融合發展理念重新規劃,力爭到2035年基本形成一個自由貿易新城框架雛形。

在物理圍網區域穩步探索“境內關外”政策,為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累經驗。

積極探索和開發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功能,從作為卓越全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站位去開發和探索重大特殊功能,如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旅遊消費功能等。

積極探索物理圍網區域的特殊法律法規制度,讓物理圍網區域有與自己更大力度開放的地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政策體系。物理圍網區域的政策和做法更多是獨特的,不可複製和推廣。這就要求上海更多地自主開展貼近市場的創新業務,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主動。

精準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實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嚴格把控,會形成對其他地區的衝擊和稅基的搬家,關鍵要用好物理圍網區域,嚴控內地企業入網資格和入網資金,把物理圍網區域打造成國際企業和新興產業頭部企業集聚的高地,把針對貨物的圍網,打造成對所有經濟活動的圍網,賦予圍網區域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既減少對內衝擊,又有利於集聚海外投資和技術,把重點放在做增量文章上。

史吉平(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二線高效管住”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實現“境內關外、來去自由、風險可控”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充分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監管”突破現有管理方式的瓶頸,是實現“二線高效管住”,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達到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的路徑之一。

建議建立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非可視、非可觸、非可感的“虛擬”圍網監控體系(簡稱數字圍網),對獲得授權的人員、貨物及交通工具進入控制區域進行實時數據集成,並對未獲得授權的各類行為進行即時干預,實現對控制區域進行高效管控;其次,制定監管技術體系、相關制度體系、法律體系、業務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立一套全方位智慧監管體系;最後,以三步走推進,用3年完善現有海關監管的最新成果,構建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平穩過渡、用3年實現智慧監管替代傳統監管、再用2年全面建成智慧監管體系,達成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應通過建立全方位監管制度體系,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體如下:

實施“智慧監管”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針對監管空間、監管對象和監管流程綜合制定涵蓋業務體系、技術體系、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技術標準、信息安全體系、相關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置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規體系,完成智慧監管頂層設計。

由政府牽頭建設新片區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由政府牽頭建設智慧監管大數據平臺,包括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邊檢、市場監管局、商委、海事局、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信息與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應用服務。建立企業信用分級管理、監管信息互認共享、數字圍網,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跨業務的協同工作機制。

制定應急預案和聯動處置機制防控系統性風險。建立海關、海事、工商、稅務、銀行、港口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協同機制,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並與城市級和國家級應急系統互通。

壽偉光(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好吸引國內外人才服務新片區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人才是關鍵,需要制定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實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和自由便利的停居留政策,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區建設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吸引、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力度很大的政策。新片區的產城融合、總部經濟、離岸貿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要集聚金融、財務、外匯、法律、貿易服務業高端人才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製造業急需人才,新片區還要特別聚焦引進能夠主導創新資源配置的企業家、科學家, 鑑於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加強人才創業政策支持。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從審批向備案制轉變,將工商登記、外資備案、稅務申報、環保審核等行政程序性事務實現“一口辦理”。對於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並給予企業家或高管人員相應的政策支持;對專家評審通過的重點引進的領軍人才創業項目,制定針對該企業的前置返稅支持、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政策;對取得國家級和地方級科技成果的創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府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的PRE-IPO輔導機構,對於有可能進入IPO 的企業,給予上市培訓的資金支持,打造全球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建立人才流動共享政策體系。改革開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師”應時而生,成為長三角區域鄉鎮企業攻堅克難的技術“別動隊”。在當今高鐵改變時空並將長三角連為“一座城”的情形下,新片區應率先研究建立“軌道人才”的柔性政策體系,便於各類人才實現多點執業、多重身份的自由轉換。如收入結算機制、稅收政策體系、科研成果互認、國際交流的服務支持等,從而形成新片區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更具包容的人才吸納和共享環境,這也有利於增強新片區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帶動功能。

加強人才綜合配套服務。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開通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擴大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涉外醫療保險結算網絡,實施海外人才在滬就醫使用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加強與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文化秀場、小型博物館、藝術展覽場所、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開展文體、學術等活動,適應和滿足人才多層次需求。

王秋良(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打造自貿區新片區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營造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是把自貿區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結合自貿區新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特點,就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適應產業新型化需要,創新嚴格保護機制。

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合同、商業祕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的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與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等前沿問題,根據嚴格保護、分類施策的司法政策,合理確定保護範圍和強度,明確裁判思路和裁判規則;對於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和行政處罰後仍實施侵權的行為,要充分利用法律規則施以懲罰性賠償;高度關注商業祕密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遏制利用商業祕密進行不正當競爭;高度關注惡意訴訟問題,防止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影響知識產權運用甚至影響企業上市。

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偵查的無縫銜接,加大知識產權犯罪司法懲治力度,充分發揮財產刑作用,形成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減少和防止民事糾紛向刑事犯罪轉化。

二、適應貿易自由化需要,創新快速保護機制。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大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庫查詢知識產權登記情況,主動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政府搭建平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指導。

要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快速通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機制,充分調動專業化調解組織資源,提升調解效率效果。

要完善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快速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降低立案門檻,壓縮立案時間;積極運用司法臨時措施,對當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請,依法審查,快速實施;尤其是要發揮行為保全的臨時禁令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案件取證、證據保全等快速維權過程中的運用。

三、適應運營國際化需要,創新立體保護機制。

要適應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要求,更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重點是要妥善處理跨境電商、平行進口、委託加工出口等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挑戰,及時研判相關法律問題,合理平衡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和國家貿易政策,妥善作出侵權與否的認定。

既要著眼跨國企業在自貿區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者知識產權運營基地的需要,也要著眼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實施海外維權的需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思路,引導更多的本土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區,做大做強專業化服務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圍繞新片區在港航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有效提升新片區內船舶供應市場的規模和能級。從新片區發展來看,提供大宗貨物交易結算服務是一項重要功能,這對新片區彙集大規模資金流、數據流和物流,提升區域能級具有重大意義。國際航運中心通常也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以新加坡為例,2018年,僅保稅船用燃油交易就達4800萬噸,約200億美元市場規模。洋山深水港區去年幹線集裝箱船靠泊超過4000艘次,按單航次燃油消耗2000-3000噸測算,燃油總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但實際供應保稅油僅110萬噸,且目前5家全國性和7家區域性持有牌照的保稅燃油供應商均不在上海註冊,供油交易結算也不在上海完成。同時,以保稅方式向國際船舶供應燃油,是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吸引船舶掛靠的重要手段之一,亦可派生出航運金融、船舶維修、貨物轉運等大量需求。此外,現代港口船舶裝卸效率較高,船舶在港時間較短,因此,船舶對備件供應的時效性、便利性要求非常高。我們建議,新片區積極爭取保稅燃油供應牌照的核發權;對於使用境外採購的船舶部件,備案與核銷手續應當充分便利,以確保船舶的運營計劃,吸引船公司在上海港補充備品、備件;在向外籍船舶供水、蔬菜和其他食品時,給予退稅或免稅,消除上海船供食品的價格劣勢。

建議加快將新片區打造成為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港口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拓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有助於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服務輻射能力,吸引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供應鏈金融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務向上海集聚,推動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全球卓越城市。新片區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中轉集拼樞紐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建議,儘快打通往來於洋山與外高橋等不同海關跨關區的貨物通關操作流程,實現跨關區通關的高效協同;在新片區內,探索保稅貨物憑艙單信息辦理進(出)境備案的便利方案,施行保稅貨物進(出)境備案與進(出)口報關相融合的簡化流程。總之,通過優化海關監管流程,提升國際中轉集拼貨物在上海港不同作業區域、不同監管區域高效、便捷地轉運、組合。

蘇新剛(市政協常委,招商局集團董事、華東總部總經理)

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對標國際標準,或者說按照國際航運通行做法,我國及上海航運稅收體系有較大差異。國際航運是高度自由化、市場化和充分競爭的行業,是在國際間完成的,對各國都屬離岸業務。二戰後各國為推動本國航運業發展,或主動或默認本國航運資本及管理等要素向免稅國或者自由港聚集。利比里亞、巴拿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船舶免稅登記,註冊船舶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國際海運船舶均在免稅地登記註冊;在免稅區設立的航運公司、經營公司以及註冊的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收入形成的利潤免徵所得稅,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運交易和業務結算在免稅地或自由港完成;新加坡、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除普遍實行航運免稅制度外、航運法規體系健全、金融、貿易發達,航運、金融、貿易互為促進,因而形成了航運要素高度聚集、航運交易繁榮,航運金融結算便利,航運高端服務發達的國際航運中心,促進了國家或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貿易國,每年進出口海運量近40億噸,佔全球海運量120多億噸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我國航運稅收較重,因而我國擁有的國際海運船舶約2億噸,僅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不到10%,與我國貿易大國地位不相稱。我國2億噸船舶中有80%船舶在境外登記註冊,船舶融資、航運交易、金融結算、航運保險、法律等高端服務大多在境外完成。實行更開放的航運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必將促進我國航運產業更大規模更好地發展。

國務院頒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開放的國際運輸管理”“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等措施要求,為建設上海自貿新片區,進一步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供了總的指導和遵循。

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海運通行做法,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實際,建議研究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稅收體系:

一、建議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研究擬訂與國際航運通行做法基本接軌的航運免稅政策方案,按法定程序報請批准,納入上海自貿新片區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二、擴大中外航運資本在新片區的商業存在。在上海自貿新片區登記註冊的中外國際海運船舶免徵關稅、增值稅;航運公司及其船舶從事國際海運取得收入形成利潤免徵所得稅;在新片區註冊的船舶管理公司、船員公司、航運公司所聘用的中國國際海員,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國際海運與國內水運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即國際海運實行免稅制度,國內水運包括沿海、內河運輸仍需依法徵稅,照章納稅。

楊大明(市政協常委,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創新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的《外商投資法》剛頒佈不久,它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投資環境,為內商外商企業平等競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但是,就算法律提供了多元化的保護,外商投資者權利的保護和實現最終還是要靠法院和仲裁機構。外商投資者需要知道和信任有它們熟悉的當地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保護到它們的合理利益。

在上海建立自貿區以來,我們看到,上海成立了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這些舉措為創新的爭議解決帶來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上海自貿區法庭和上海自貿區仲裁院在適用法律和審理方式上,和中國傳統的法院和仲裁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與國際上比較普遍的方式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建議從法院和仲裁兩方面作出如下創新:

法院方面,建議在新片區打造上海自貿區國際商事法庭。允許當事人選擇用英文這個國際語言作為訴訟語言。法官人選和聘用機制方面,探索實現多樣化;邀請普通法專家參與陪審;允許持有境外資格的律師代理案件;開展自貿區法院與境外法院合作,通過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形式,使自貿區法院判決可以在境外多個國家的認可和執行。

仲裁方面,落實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通知中的規定,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在新片區內設立業務機構,就國際民商事爭議開展仲裁業務。允許在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向中國法院遞交臨時措施申請;確認自貿區設立的境外仲裁機構所做出的裁決的性質等。

鍾永喜(市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華東、華中地區首席代表)

借鑑香港經驗推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從海陸空三個維度看,臨港新片區空海兩方面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空港和海港,陸路方面是短板。在此分享香港的一些經驗,看看能否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區內外交通銜接。

當年香港建新機場的時候,選址在遠離市區的大嶼山,為了縮短市區往返機場的時間,政府突破了很多困難,建造了一條機場快線。這條快線有如下特點:

第一,機場快線離開市區後,是高速公路,地鐵和快線三線並行,一條直線拉到機場;第二,旅客從機場海關出來,只需走大概一兩百米,就走到列車上;第三,從機場往市區的話,採用了到站驗票的模式,意思是在機場可以不用買票,先上車;第四,這條快線是地鐵化的高速線路,從機場往市區終點站只需24分鐘;第五,這條快線同時肩負把市區值機託運旅客行李運到機場的任務。

目前,上海東站正在建設中,北聯滬通,南聯滬乍杭鐵路,將會是新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後不少旅客會以此為上海的到達站。新片區的發展,疊加上海東站的新客流,再加上浦東機場國際旅客的增長,相信日後往返市區與浦東機場的客流量將明顯增加。

建議圍繞建設一條從上海東站至虹橋站的鐵路快線,或者是在現有的地鐵線路基礎上改造提升,進行可行性研究。兩站的距離大概五、六十公里,跟香港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距離差不多——坐高鐵從西九龍站到深圳北站只需要18分鐘。

如果能用18分鐘左右的時間把虹橋和上海東站連接起來,就是把長三角的中央商務區和自貿區新片區連接起來,把兩個區域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特點充分發揮,臨港與虹橋雙翼齊飛,共同推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馬益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新片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既要滿足國家的政策管理要求,又要和國際上認可的能力和水平進行比較並超越。

新片區現有信息基礎設施中,其網絡資源和機房資源佈局規模,是基於新片區沒有成立前做的設計和規劃,雖然電信運營商陸續加強了通信資源及能力的儲備,但是要滿足新片區未來的發展要求,亟需進行新的整體規劃和設計。需要提前佈局基礎設施的通信服務能力和政策支持,特別是要加快以5G為引領的雙千兆建設,著力提升連接、算力、存儲、服務等能力和水平,才能滿足更多的高端產業向新片區匯聚。面對未來國際競爭,新片區更需要有國際的視野,在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前提下,政策上必須進行新的設計和探索。如什麼是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國際化、新片區設立和開展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擬採用什麼鼓勵和監管政策等等,都需要提前在設計規劃和實施建設階段前解決。

對照國家和上海對新片區的定位和要求,提以下三條建議:

一、加快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政策落地研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信息基礎設施,需要相應的政策做配套和支持。上海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准入機制、安全評估、服務提供等等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需要抓緊組織研究制訂。信息基礎設施的總體建設目標,如何實現集約化的共建共享和合理佈局,如何確保智能綠色等等,都需要在實施規劃中體現出來。

二、加快建設亞太數字港和互聯網交換中心,加快建設臨港國際海光纜登陸站。這是作為新片區成為國際化產業集聚區必須提供的基本環境,也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本條件。要確保提供“5G+光網”雙千兆網絡、高品質雲數據中心和國際標準的數據通信基礎設施,打造新片區成為國際信息通信樞紐,成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政府對相關工作已經有所考慮,也希望加快實施規劃落地。

三、加強融合創新,高起點、高質量建設新片區信息基礎設施。應用IPv6、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大IT技術,規劃設計建設完備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新片區內客戶服務質量和應用水平。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構建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力服務新片區內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工業製造等產業,助力在新片區內的跨國企業和國內“走出去”企業,便捷利用國際互聯網絡,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片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陸月星(市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

交通先行 加快推動臨港新片區建設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臨港新片區建設,交通問題至關重要。臨港偏於上海東南一隅,內外交通連接不暢,假如從市中心駕車到臨港滴水湖和到蘇州金雞湖,都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二是集疏運體系不完善,空港與海港缺少關聯,特別是海鐵聯運成為目前最大的短板。三是市域軌道交通十分薄弱,目前只有一條16號線到臨港新城,公共交通體系亟待完善。因此,從中央賦予新片區特殊的目標與功能要求來衡量,交通仍是發展的瓶頸。從一定意義上講,交通能否先行,是新片區建設能否出功能和效益的關鍵。

為此,就當下解決新片區交通問題需要優先考慮的幾個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一、抓緊啟動新片區綜合交通規劃編制。要立足全市域,面向陸海空,以更高起點、更高標準規劃建設新片區綜合交通體系。強化新片區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建設,完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優化內外交通銜接,著力構建對外高效暢通、對內便捷綠色、管理智能便民的綜合交通體系。

二、加快推進軌道交通規劃建設。著力打造軌道上的新片區,綜合考慮鐵路與市域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一是加快滬通鐵路二期、滬乍杭鐵路和南匯支線建設,把上海東站打造成“虹橋2.0版”樞紐,抓緊改造原浦東鐵路,提前啟動東海二橋鐵路建設。二是加快市域軌道交通佈局與建設。

三、優先推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建議結合新片區總體規劃和交通專項規劃編制,認真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以軌道交通網絡及樞紐為主要依託,勾畫組團式、緊湊型、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區與社區。要特別重視地鐵上蓋的綜合開發,並增加住宅公寓建設,使新片區的交通組織體現“進得來、出得去又留得住”的優勢。

四、同步建設智能交通系統。日前,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範區正式開園,不僅能滿足不同類型自動駕駛車輛的系統定型、傳感器標定、無人系統性能等多方位測試需求,而且可以為車企提供集“港口與機場、產業區與城市生活區、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及鄉村道路”等一體的測試與示範運營場景。要以此為起點和引領,依託大數據、物聯網和5G技術,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於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進而打造真正代表未來交通發展方向的智能交通系統。

王國平(市政協常委、學習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面對新任務 幹部隊伍要有責任擔當

如何推動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相關政策落地?政協委員們這樣建議

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是目前新片區功能定位最權威的表述,對新任務實踐的期待,有三方面:

一是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境內關外的自由貿易區,因此,全域性、整體性境內關外可作為努力爭取的目標。

二是成為對我國產業升級產生推動作用的示範區,進而配置國際高端資源,承載全球化窗口功能。

三是成為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的新發展平臺。

面對新任務、新期待,幹部隊伍解放思想,敢於擔當,敢為天下先,無疑是新片區建設的決定性因素。這種決定因素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求大力塑造幹部敢為天下先的工作狀態和奮鬥狀態。這種狀態對改革開放後的上海而言並不陌生,甚至記憶猶新,20世紀90年代在浦東開發開放過程中曾呈現出充滿激情,開拓進取,敢於擔當,敢為天下先的奮鬥畫面。這種奮鬥狀態,不應僅僅成為歷史的故事,在新片區中應在實踐中重現。然而,敢為天下先的狀態重現是有條件的,而不是單純靠喊口號,它具有規律性,應予以尊重。

一是具有探索創新、開拓進取、敢為天下先的意識。知行合一,真正的知必然成為行。這裡的意識主要是價值觀的認同,即上海只有依靠敢為天下先才能走向未來。

二是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品德。這種品德具有犧牲精神,對於中共黨員,這是黨章所要求的,也是黨員應有品質所決定的。不願突破原有利益格局,不願犧牲個人利益就談不上敢為天下先的自覺。

三是具有風險抵禦的能力和素養。若把簡單的沖沖殺殺視為敢為天下先,實質上偏離了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品德。

四是形成包容機制。不應以一個項目一次性工作成敗作為評價依據,而應以總體評價主流的業績作為評價的導向。

五是具有在整個社會範圍內形成敢為天下先的輿論氛圍和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要讓創新發展的業績成為選拔任用幹部的基本依據和主要平臺,最為關鍵的是讓幹部真正感受到在政治堅定前提下的“業績為王”不是口號,而是真實的幹部成長過程。

在上述五個要素中,意識是先導、環境是根基,我們既要倡導意識,更要著力創造環境,在環境創造中也要敢為天下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