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刊文《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上海推進新時代高水平高質量開放發展紀實》、新華社播發文章《“朋友圈”擴容 “尖尖角”嶄露——上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光明日報刊文《一座城市的創新勇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上海路徑(下)》、經濟日報也刊文《升級之路——上海市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動能(下)》。

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上海推進新時代高水平高質量開放發展紀實

人民日報記者 李泓冰 歐陽潔 謝衛群 邱超奕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讀懂上海,須將鏡頭探進它的“鬍鬚”深處——那條高樓間蜿蜒行走的蘇州河,那些梧桐樹下的垃圾桶,那些鋪陳著老上海浩蕩“心事”的萬千弄堂。一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在於經濟數據、高樓林立,更在軟環境:法治是否可靠,百姓是否舒心,環境是否友好,文化是否多元。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4個考察點中,特地安排了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嘉興路街道、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總書記強調,上海要繼續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法治先行,優化營商環境

公平、公正、安全,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剛剛公佈的一份法治建設成績單,對《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設“十三五”規劃》實施進行中期評估,133項任務中,完成度為81.7%。測評中,群眾對上海政府法治建設滿意度達84.56%。

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曹建明在談及自貿區的法律保障時說,堅持法治先行,推動制度創新,要學習推廣上海經驗。

“上海經驗”,就是尊重市場規律,尊重商事交易規則和慣例,鼓勵創新創造,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司法辦案中對內資與外資、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平等保護。

芬蘭礦山機械生產企業美卓公司在上海自貿區建了中國分公司。2017年11月,美卓起訴國內一家企業虛假宣傳、商標侵權。面對國內企業申辯,上海浦東法院充分蒐集證據,依法對兩起相關案件分別頂格判賠經濟損失300萬元,全額支持原告的賠償訴請。美卓相關負責人表示,公正判決,體現了中國維護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堅定了公司在華加大投資的信心。

去年,有家融資租賃公司起訴某集團公司不能按期履約,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按以往規定,要為此支付約1000萬元擔保費用。對重視現金流的融資租賃公司來說,實在是不小的負擔。上海二中院創新性地首次在非金融機構領域運用訴訟保全信用擔保,免除了這筆擔保費,降低了企業維權成本。

一系列創新性的法治實踐在上海先行先試,為營商環境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上海在全國最早開設知識產權法庭,具備了建設國際一流知識產權法院理念、制度、人才等基礎。今年2月1日,上海破產法庭正式成立,將用市場化、法制化手段處置“殭屍企業”,解決困擾市場多年的“執行難”……

去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發佈《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排名一次性提高32位,躍升至第四十六位,其中在涉及司法制度和訴訟程序的“執行合同”領域,上海法院與澳大利亞並列全球第一。

一家網站曾徵集“喜歡上海的100個理由”,這幾條獲大量點贊:“在上海,年輕人依靠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公平又充裕”“很多瘋狂的創意都可以在這裡實現”……

精細“繡花”,優化文明環境

2018年的一場暴雪,為上海治城的“繡花”精神作證。

“開車出門,意外的通暢,驚歎於這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網友點贊連夜除冰掃雪的城市管理者和勞動者。對此,上海人大會議閉幕式上,市委書記李強忍不住脫稿致敬,引發滿場掌聲……

一位來滬採訪的外地記者感嘆頗多,“‘上街沿’沒設鐵柵欄?怎麼攔得住想臨時停車的?不可思議!”“寫完稿去吃夜宵,走小馬路都挺有安全感”……

上海的魅力,讓國內外企業紛至沓來,讓百姓有滿滿的獲得感。

2017年,中共上海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報告中的一段詩意描述,正漸漸變為現實:未來5年,上海的“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

街區適合漫步,首先要文明出行。

近年來上海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持續下降,2018年同比分別下降6.3%、5.2%和6.8%,創歷史新低,日均交通類110警情同比下降12.4%——這是3年前一場史上“最嚴標準、最嚴執法、最嚴管理”的交通大整治成果。

頑症治理,先立法規。從靠人海戰術“維護秩序”轉到“整治違法”,先立法律規矩。開車玩手機、連續變換車道、乘車不繫安全帶……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讓以往不算事兒的壞習慣紛紛“中招”。上海警方將全市劃分為97個交通執法管理責任區,責任落到每一個責任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路口,執法必嚴。

精細“繡花”,重在疏導。“停車難”是城市痛點。大調研發現,像醫院、單位和劇院、小區,集中停放時段都是反向的。上海積極盤活社會資源,針對商場、小區、寫字樓閒置資源,定製了“潮汐式”停車位解決方案,並組織學校、醫院和其他公共服務機構,向社會共享內部停車泊位3.2萬餘個。一堵一疏,破解城市交通亂象,更使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不斷提升。

以“智”取勝,數據治城。“智能交通信號燈管理系統”“行人過街提示系統”“問題網約車大數據篩查”“共享單車數字化管理”以及外賣騎手“一人一車一證一碼”“人員記分管理”等,密織了一張非現場執法網絡。很快,交管信用信息還將納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嚴重交通違法將“掛鉤”個人及企業信用記錄。

公交優先的發展戰略,讓市民更方便,讓城市更文明。

上海,擁有全球最長的、超過700公里的軌交線路,每天有1000萬人次在“地下”穿行。在精細化的城市治理中,文明出行已成為上海人的“下意識”……

全力治汙,優化生態環境

有雙眼睛,不管走到哪兒,經常盯著路邊的小河,看到哪裡垃圾多了、水體太黑,就拿起電話……這位就是上海市總河長李強。

在上海,鮮有市委書記和市長雙雙擔任某項具體工作負責人,而總河長卻是醒目的雙崗。

“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生態質量是一個城市的底色。“空氣好不好,水質好不好,不能光看幾個指標,要看鳥的翅膀、魚的尾巴,看它們往哪兒飛、往哪兒遊。”李強如是說。

靠著上萬位河長、志願者與河道監督員的努力,2018年,上海劣Ⅴ類水體佔比從上年的38.7%下降至18%,今年目標是降到12%;同時,上海的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32.1%;人均綠化面積達8.2平方米,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62倍!

今年清明小長假,1萬多名遊客湧入上海奉賢區青村鎮吳房村訪花看景,小村成了“網紅”打卡地。這得益於環境的綜合施治。

水泥路換成蜿蜒的青石板,路邊矮牆穿插著黛瓦。舊房改造拆下的瓦片、磨盤用於村道景觀建設。百年老宅修舊如舊,建成村史館,同時也供村民議事……2018年7月,吳房村入選上海市首批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項目,對“水、田、路、林”村莊生態系統全新佈局,儘可能保留田間農物、水系林網、鄉村宅院,又兼具現代生活功能,增加公共配套設施。

上海正向“生活垃圾”頑疾發起總攻。

今年,上海將對生活垃圾實施明確分類,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建立計量收費、分類計價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從垃圾產生源頭管到末端處置,全流程、極細化地約束各環節、各部門、各單位、各人群。

在崇明島,垃圾分類已成閃亮生態名片,生活垃圾總量減少1/4,垃圾總體資源化利用率從2017年底的26.7%,提升到2018年下半年的33.4%。

大上海,今年把工作重心向“老、小、舊、遠”傾斜——養老、托幼、舊區改造和鄉村振興,成為一場獨特的“脫貧攻堅”戰,也是生態和人文環境保衛戰。

接軌國際,優化文化環境

澳大利亞墨爾本藝術節藝術總監喬納森·霍洛韋曾打了一個“飛的”往返上海,停留不到24小時,行程只有兩項:觀看楊麗萍編導的《春之祭》,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商洽合作。

改革開放40年,這個藝術節舉辦了20屆,世界頂尖名家名團幾乎都亮過相。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說:“20與40這兩個數字,見證的是藝術節作為上海文化品牌被擦亮,持續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形象與聲音。”

上海近年湧現了一大批“文化地標”。僅2017年9月27日一天,就有上博東館、上圖東館、程十發美術館破土開工。世博文化公園、浦東美術館、宛平劇場、徐家彙體育公園等或改造或新建,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等進入運營……佈局重大文化設施,瞄準的是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目標。

2017年底,“上海文創50條”醒目推出,一系列文創產業政策被認為“解渴、管用、含金量高”,旨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向文創發展痛點、難點、堵點開刀。僅以土地資源供給為例,上海在主體和用地類型方面做了拓展,明確可以利用工業用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街等存量房產、土地,興辦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

奧地利負責文化和媒體事務的國務祕書弗朗茨·莫拉克在兩度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後說:“幾乎每個來上海的人,都深深驚訝於其發展速度和活力。”

“改革開放再出發!”上海大大小小會議上,這已成為最響亮的一句話。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朋友圈”擴容 “尖尖角”嶄露

——上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新華社記者 何欣榮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用合肥的乘車二維碼可以輕鬆掃上海地鐵,長三角軌交互聯互通“朋友圈”不斷擴大;正式啟動才一個月時間,科創板發行審核系統已累計受理約90家企業的發行申請……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科創板、長三角一體化,如今都有了可喜的新進展,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更大力度開放 向“特殊經濟功能區”邁進

4月中旬,瑞士人費利克斯·霍拉赫臨時改變了自己的行程,趕到位於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的瑞伯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他是這家公司投資方——瑞士金融理財規劃商學院的院長。

“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機遇,希望用瑞士職業技能培訓的理念結合本土資源,為中國的金融理財規劃師教育貢獻一份力量。”費利克斯說。

費利克斯的願望能夠落地,得益於上海自貿區允許外商以獨資方式設立非學制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率先改革突破。“從遞交材料到拿到批文,竟然一週不到。反而是我們沒想到能夠這麼快,準備不足,從拿到批文到開業籌備了很長時間。”瑞伯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科笑著說。

首家外商獨資醫院、首家外商獨資金融類投資性公司、首家外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在上海的擴大開放中,上海自貿區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浦東新區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介紹,上海自貿區先後推出兩輪54項擴大開放的措施,累計吸引2800多家企業落地,在近40個領域集聚了一批首創性的外資項目。

在自貿區改革向縱深挺進的基礎上,上海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增設自貿區新片區工作。自貿區新片區實質上是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以更大力度實施制度創新。通過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和制度,進行有差別的探索,加大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完善創新生態 讓更多科創企業露出“尖尖角”

誕生於大學宿舍,瞄準科學服務業,成長為細分市場的龍頭——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泰坦科技的成長,與上海不斷完善的創新生態密切相關。

“一開始創業,6個同學湊份子拿出20萬元,又申請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20萬元的投入。發展壯大後,企業吸引了風險投資的關注。到了現在的階段,就需要資本市場的助力。”泰坦科技創始人謝應波表示。2018年,泰坦科技的營收已達到9.26億元。

包括泰坦科技在內,目前已經有約90家企業申報科創板的發行申請獲受理。總部位於浦東康橋的晶晨半導體拿下了001號受理批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僅浦東一地就集聚了百餘家有意向申報科創板的優質企業。

“上海正在打造的全球科創中心,既要有像上海光源這樣的大科學設施和大科學計劃,也要有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培養出大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創新企業。”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說。

上海市委市政府表示,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推動上海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結合點。上海將全力支持配合證監會和上交所做好相關工作,著力培育優質上市資源,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打造服務全國科創企業的重要投融資平臺。

從零星到批量 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樣板間”

62歲的嘉興市民王玉英,由於腎不舒服經常到上海瑞金醫院就診。她告訴記者:“過去在上海看完病,總是拿著一疊發票回老家排隊報銷,耗去大半天時間。自從去年可以異地門診結算後,如今在上海看病直接刷卡,再也不用來回折騰了。”

最近,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迎來新進展,在去年“1+8”的基礎上擴大至“1+17”,新增江蘇南京、泰州,浙江杭州、溫州,安徽六安等9地。

馬春雷表示,原來長三角三省一市間也有不少合作,但這些合作大部分基於單個項目,成果是零星的、局部的。隨著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的推進,制度性的、系統性的成果開始批量出現。

“長三角不僅是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更應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標杆。要實施重點突破,抓住基礎性、關鍵性的領域與環節,推進一體化發展。”國家發改委原副祕書長範恆山說。

上海市負責人表示,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中央的重大戰略佈局,也對上海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上海和江蘇、浙江正在研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方案。示範區將以制度創新和系統集成為關鍵,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樣板間、探索一體化體制機制的試驗田、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發動機。

央視焦點訪談 | 爭相“落滬”:上海高質量發展“高”在哪?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開放。開放,讓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了世界,而中國的發展也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的今天,中國依然在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上海,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開放一直是它最大的優勢和動力。以只佔全國萬分之六的土地面積,百分之二的人口,卻吸引了全國九分之一的實到外資。那麼,上海是如何做到的?它開放的重點在哪裡?它又是如何留住外資,實現共贏的呢?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在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區這棟灰色的小樓裡,有一家身份特殊的醫院,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外商獨資醫療機構。這家醫院屬於日本永遠幸集團。過去,在相關政策對外資開放之前,有些中國患者也會慕名到日本這個集團所屬的醫院求醫。

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面向高端服務業開放的大門也進一步打開。從政策破冰,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到放寬對投資總額的限制,對外國醫生來滬執業敞開大門等等,上海這片開放的“高地”吸引了永遠幸集團的注意,他們決定,在這裡申請開辦全球第17家連鎖醫療機構。原本擔心在中國辦各種手續很繁瑣,還花錢找了一家諮詢公司做指導。沒想到,上海自貿區提供的一站式服務為他們一路開了綠燈。2014年底提出辦院申請,次年1月,永遠幸就拿到了醫療機構設置許可,2015年10月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總裁範煜說:“自貿區管委會的領導,還有上海市衛計委,還有一些相關部委,雖然我們這個項目很小,但是大家就是比較熱情地接待了,特別是有些政策,比如說自貿區的這個先行先試、先證先照、非禁即入、一些負面清單的這種政策,對日本人來說,因為我們不知道,一問律師,律師就說這個好,這個好像是中國首創的,在中國也是第一步能跨出去的。”

開放的政策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服務體系更好地引入了中國,對於中國患者來說,也多了一份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選擇。

從全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第一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上海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等方面一直在先行先試,為我國全面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去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又制定了100條擴大開放舉措,目前有93條已經落地實施。除了現代服務業以外,金融業、先進製造業也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點。

這臺正在幫人拍照,還能模仿人的筆跡簽名的機器人叫“YuMi”,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雙臂機器人。研製生產這臺機器人的是瑞士ABB集團。去年10月ABB宣佈,將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新建一座全球最大、最先進、最具柔性的機器人工廠。新工廠將落戶上海康橋,緊鄰ABB現有的大型機器人園區。據介紹,新工廠建成後,ABB將成為跨國機器人企業中唯一一家從研發、製造、工程到服務,全價值鏈根植上海的企業。那麼,吸引他們落戶上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ABB機器人中國區總裁李剛說:“首先第一個,市場,中國的市場佔到了全球三分之一,我們認為這個市場還會增長,因為對產業升級的需求不會變;另外在上海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人才基地,生產肯定是必須跟研發緊密結合;另外上海的營商環境,上海有港口,上海的自貿區政策等等,這些給了我們更多支持,讓我們更堅定地在上海發展。”

其實,ABB與上海的淵源早在1994年就開始了。那一年,他們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合資公司,2005年又在上海設立了機器人全球研發中心,並開始在這裡製造工業機器人。不過,由於市場的原因,那時候的產量一年也只有幾百臺。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中國對機器人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到2017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機器人銷往中國。而在上海不斷開放的市場、日益完善的營商環境和政策創新支持下,ABB也不斷加大在上海的投資,調整在中國的發展思路。

上海市現有外資企業5萬多家,在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的同時,外資企業也成為上海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外資企業來了,怎麼留得住、實現共贏呢?這對政府職能的轉變也是個考驗。

前些年,位於上海金橋開發區的沃爾沃建築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就遇到了一個難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開發,他們時常會遇到一些客戶有離岸貿易的需求。也就是說,客戶從他們位於上海的總部訂購設備,但這些設備是在他們國外的工廠生產的,要運到另外一個國家去使用。而由於相關監管政策的限制,過去,這樣的離岸貿易是沒有辦法進行的。

問題的癥結在於,企業、銀行和監管機構之間缺乏互信和核查機制,無法保證離岸貿易的真實性,以及資金使用和來源的合法性。為了做成這樣的生意,沃爾沃總部只能通過設立海外子公司去進行結算。對企業來說增加了很多流程和費用,而相關貿易的稅收也未能落地上海。

有沒有可能對監管模式和金融制度進行一些創新,破解離岸貿易的跨境結算瓶頸呢?上海自貿區金橋管理局局長、金橋管委會主任楊曄介紹:“我們大概前前後後也去溝通、爭取了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是跟一些相關的監管部門、主管部門,還有就是我們的一些金融機構。最後我們這一次突破是採取了什麼方式呢?就是我們作為政府來出具對這個企業的信用度,出具一個白名單,就是政府為企業來背書了。”

有政府為企業離岸貿易的真實性和信譽度背書,2018年11月初,沃爾沃公司完成了他們的首單跨境結算業務,這在全國也尚屬首例。怎麼把它從一個案例變成一項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呢?金橋管理局正在搭建一個綜合信息平臺。未來,企業可以按照自願原則與平臺對接,實時發送他們在國際貿易等方面所產生的資金流、貨物流等相關數據,以消除企業與監管部門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楊曄說,如果沒有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可能對於外資企業來講就很難突破。圍繞這些難點來解決問題,投資環境就更好、更加便利了。擴自貿區以後,這裡的外資投資額大概增加了將近400%。

對於上海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沃爾沃建築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的詹旭感觸很深,因為對於他們企業來說,企業的發展戰略正和相關政策的調整息息相關。

詹旭告訴記者:“我們開始在上海的時候只是一個簡單的加工廠,到後來發展成一個真正的跨國意義上的總部,包括現在你們能看到我們的融資租賃公司、再製造企業。這些其實企業本身是有發展的一個內生動力的,但是政策會及時跟上,甚至有的時候在我們還沒有想得非常清楚的時候,政策會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發展就跟地區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了。”

2018年,上海市實際到位外資173億美元,佔全國的12.8%。外資企業以約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開放是雙贏,而說起高水平開放,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去年11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全球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金額為578.3億美元,為經濟全球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彰顯了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決心。

如今,離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還有半年多時間,國家綜合展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相關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而企業商業展的招展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一些熱門展區早已是一位難求了。

據介紹,第二屆企業商業展的規模將超過首屆,規劃展覽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將新增AR/VR、養老、高端消費品等題材,而質量更是招展中考慮的重點。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我們對一些參展的企業,參展的展品這方面的質量要求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在這方面我們也要有些創新,比方說有一些新產品、新技術,我們希望它能在第二屆進博會上進行首發。除了大企業之外,我們還歡迎一些中小企業參與博覽會,除了發達國家之外,我們還歡迎‘一帶一路’國家,還有一些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參與博覽會。”

為了更好地讓國內採購商瞭解並參與展會,從5月份開始,第二屆進博會還將啟動全國招商路演工作。

雖然進博會只有短短6天,但它的溢出效應卻不止於此。為了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博會,上海市搭建了一批“6+365天”的交易平臺,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孫成海說:“上海為了進博會的召開籌辦傾了全市之力,應該說上上下下全面動員,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上海是長三角的核心區,在長三角這個地帶舉辦大型的進口博覽會,對推動長三角核心區的建設,本身就是起到促進的作用。”

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上海曾通過“先行先試”為全國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像“負面清單”制度就已經全面推廣。接下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上海還將承擔很多,比如說增設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更寬的領域、以更大的力度實施制度創新。而開放將一直是上海的優勢和動力,對於全國來說,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座城市的創新勇氣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上海路徑(下)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 顏維琦 徐丹鹿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超強超短的“最強光”裝置在這裡實現10拍瓦放大輸出,圓了“藍天夢”的國產大飛機從這裡起飛,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中國芯”在這裡生產,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藥”GV-971在這裡誕生……

令人振奮的消息不斷傳出,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步伐愈加堅定。

上海要主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在提高城市經濟密度、提高投入產出效率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強創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時的殷殷囑託,上海正努力從奮力發展、快速發展,向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轉變。

創新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敢冒風險的膽量,也要有攻堅克難和自我革命的勇氣。

上海在努力,在奔跑。

制度創新,為城市發展拓空間

春意盎然的4月,青浦區練塘鎮滿目蔥綠,沿岸綠化帶、萬畝良田景色宜人。要知道,在三四年前,這些綠地上還“種滿”了近百家村級工業企業。

變化得益於上海市從2014年啟動的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作為國際化特大城市,上海近幾年越發感受到了土地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因素:一方面,大批支撐未來發展的項目要落地;另一方面,建設用地已經接近總量紅線。

怎麼辦?上海把目光投向“198區域”。這是指規劃城鎮集中建設區外的198平方公里工業用地,這一區域佔全市工業用地近1/4,工業產值卻不到10%。3年多的時間,上海累計完成減量43.4平方公里,初步實現了“騰籠換鳥”的目標。

城市郊區工業用地“減量化”,城市工業用地“加密度”。2018年開始,上海引導容積率較低的工業園區,既要適當提高容積率,又要充分考慮功能複合,把“廠房+研發”“廠房+總部”融合在一起,提高產業用地的經濟產出。

效果初顯。4月10日,上海市長應勇接受採訪時說,工業園區單位土地產值平均每5年提高10億元/平方公里。2020年上海建設用地控制目標3185平方公里,與國家下達的3226平方公里相比,實現負增長。

制度創新的勇氣,來自政府讓利。小企業減量,鄉鎮的經濟效益如何維持?市裡進行資金補貼,減量指標有償使用。拆掉的企業怎麼辦?上海與周邊省份聯合建立產業園,吸納企業異地搬遷升級。工業園區內,企業在自有土地上升級改造,只要符合產業導向,政府免徵增容費。

2018年,在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中,非稅收入佔11.6%,在31個省區市中最低。如果去除機動車牌照的拍賣費用,佔比不到10%。

制度創新的勇氣,來自自我革命的魄力。按照“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刀刃向內,系統改革政府部門內部業務流程,重構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同辦事流程,有些甚至是革命性再造。

2018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眼下,“一網通辦”平臺註冊企業和公民用戶數超過950萬,接入1339項政務服務事項,90%的網上辦理事項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成”,99%的民生事項實現了全市通辦,效果明顯。

“上海正在通過政策引導、制度創新、政府讓利,來促進資源高效率配置,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說。

科技創新,為城市發展添動力

“GV-971什麼時候上市,在哪能買到”?“求GV-971上市的最新消息”……

去年7月,一款名為“甘露寡糖二酸(GV-971)”的新藥,順利完成臨床3期試驗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一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全球約有4800萬的患者,但在此之前16年,卻沒有一款治療該病的新藥通過臨床3期試驗,全球幾大藥企紛紛遭遇研發滑鐵盧。用“國際首個、中國原創”來形容GV-971一點也不為過。

去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張江科學城考察調研時,向科研人員瞭解了GV-971研發的詳細情況。“效果怎麼樣”“離上市還有多遠”“投放市場後患者一年要花多少錢”,他囑咐科研人員立足自主研發,努力把這件造福千萬患者的事辦好。

這款新藥是由中國海洋大學、位於張江的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和上海綠谷製藥歷經21年技術攻關,聯合研發而成。眼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每批准3個一類新藥,就有一個來自張江;全國每10個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的新藥,就有一個在張江;全球醫藥10強企業,有7家落戶張江。

科技創新的勇氣,來自於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上海深知,沒有在重點領域持之以恆的“深蹲助跑”,就無法實現創新和技術突破的“起飛跳躍”。越是國家急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體現國家競爭力的領域,上海越是需要率先謀劃、著力攻堅。眼下的上海,正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最強光、中國芯、藍天夢、創新藥四大重點創新產業正在快速崛起。

科技創新的勇氣,還來自良好的協同生態。沒有人想到,張江科學城裡一個昔日枯葦搖曳、草木叢生的百畝小島,將“變身”國際人工智能高地。微軟、IBM、英飛凌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入駐,雲從科技、小蟻科技等國內獨角獸企業紛紛落戶。

而在整個張江科學城,從1992年開園以來,已經匯聚了1.8萬家企業,包括5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828家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超過40萬人,其中包括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4位兩院院士和7500名留學歸國人員。集成創新、協同創新在這裡蔚然成風。

科技創新的勇氣,更來自這座城市的重視。上海的城市定位,在原有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基礎上,專門增加了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被提到新的高度。2018年,上海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1年的13.3件提高到2018年的47.5件,科技創新中心框架基礎、重大布局和政策體系初步確立,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平臺加快佈局。

引才創新,為城市發展增後勁

“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在上海擔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一年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蘭克·維爾切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在上海,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研究者,感受到了上海對人才的尊重。他帶領研究所邀請17位全球知名的物理學和天文學家組成國際諮詢委員會,他們先後奔赴上海,展開學術合作與交流。

引才創新的勇氣,來自於海納百川的胸懷。作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制度的試點城市,上海加大力度吸引各類外籍研發人才,簡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部分程序。從2017年至今,上海市共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12萬餘份,其中外國高端人才逾2.3萬份,數量雙雙穩居全國第一。

沒有發表論文,卻順利評上了正高級職稱,這讓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王震有些驚喜。因為在新藥研發領域,很多研究成果都是以專利、技術祕密的形式存在,不適合發表論文。“按照傳統崗位競聘規定,很難評上正高級職稱”。

但幸運的是,上海市通過制度鬆綁為職稱評審放權。去年年底,王震憑藉團隊獲得的一個新藥臨床批件,順利晉升正高級工程師。和他一樣,2015年以來,該所已有16位團隊成員通過這一渠道晉升為高級職稱。

引才創新的勇氣,更來自於尊重人的價值。上海在張開雙臂歡迎天下英才的同時,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科研鬆綁,為創新賦能,為城市發展培育後勁。今年3月,上海在出臺“人才20條”“人才30條”的基礎上,又推出“科改25條”,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要解決人的問題:要讓有作為、有貢獻的科研人員“名利雙收”,科研人員收入從“控總量”變為“做增量”,對承擔重大戰略任務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一項一策”和年薪制。

為解決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世界性難題,上海明確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給單位和科研團隊,讓科研工作者享有更多的成果轉化收益。上海進一步深化實施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解除了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的“捆綁”,部分研發人員開始分享藥品上市後的利潤。眼下,僅在浦東新區,就有32家企業的51個品種參與試點,其中31個品種是Ⅰ類創新藥。

“創新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上海將進一步發揮好開路先鋒、示範引領、突破攻堅的作用,努力構建最科學、最有效的制度體系,發展最先進、最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培育最有爆發力、最有影響力的創新企業,奮力打造最耀眼、最強勁的增長極,打造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升級之路

——上海市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動能(下)

經濟日報記者 楊國民 吳 凱 祝惠春 覃皓珺

央媒持續聚焦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 優化軟環境

進入新時代,上海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突破創新的方式,實現著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上海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目前穩定在70%左右,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提高至30.6%。

新興服務產業:提升品質與影響力

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提升,構建結構優化、服務優質、佈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上海服務”已然成為上海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上海陸家嘴CBD辦公樓中,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正在接受個性定製化的職業課程培訓。該培訓的主辦單位普華永道商務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是全國首家經行業主管部門批准成立且正式開業的外商獨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也是“證照分離”改革的受益者。普華永道合夥人蔡曉穎介紹,公司正在謀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上海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我強烈感受到上海市各級政府支持金融企業落戶、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的力度。”全國首家獲批的合資保險資管公司工銀安盛人壽資管公司即將開辦,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健表示,行業的升級和發展與上海高度重視對外開放與改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

如今,全國首批外資商業零售企業、批發企業、餐飲企業的紮根發展都在上海正式起航,而外資融資租賃企業投資設立單機單船項目子公司、獨資保安服務、郵輪船務、船舶油汙清除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已利用外資實現了新突破。首家外商獨資資信調查及評級機構“穆迪(中國)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投資設立的“易新達旅(上海)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大企業都將在上海的舞臺上實現創新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

從“製造”邁向“智造”

上海明確提出將智能製造作為“上海製造”向“上海智造”轉變的主攻方向。而在以科技創新為名片的上海張江片區,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基礎發展的張江科學城,正是承載著這份願景的希望之地。

在這片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的創新創業熱土上,首輪73個“五個一批”項目已全面開工,一批大科學設施建設,大專項、大計劃和一流創新型院所或積極籌備或穩步運行。那些中國人曾經的夢想,那些幾代科技先賢傾注了生命和熱血的偉大事業,逐一成為了眼前令人振奮的現實:大飛機、量子衛星、蛟龍號深潛器等大國重器相繼問世……

“這裡是一座全產業鏈的島。”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透露,今年8月左右,張江人工智能島將正式開業。在這座希望未來之島、生態之島,將展示中國最先進人工智能技術和裝備,成為融場景中心、交流中心、人工智能展示為一體的新地標,產生更多的創新動力和成果。

2019年年初,微軟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落戶上海張江。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說:“微軟公司會繼續推進在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業務與研發佈局,加速本地區的創新技術研發、創新人才培養與創新成果落地。”

梧高鳳必至。相信會有更多像微軟一樣的科技巨頭,在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吸引下,來上海佈局發展。

傳統制造產業:打造“好口碑”與“新形象”

製造業,始終是這座傳奇都市不可磨滅的“成長基因”。

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既要繼承發揚老品牌,也要做大做強新品牌,努力發展高端製造,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知名度和美譽度。2018年,上海再度吹響了重振“上海製造”的集結號,發佈了《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加快邁向全球卓越製造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傳遞出堅定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決心和信心。

老鳳祥、三槍等老品牌打破“刻板印象”,新上汽集團等國產品牌自我突破“升級難關”,電子、航空等高精尖產業領域努力衝破“技術天花板”……一個個生動的實例,充分驗證了“上海製造”的生命力。

事實上,上海傳統制造業的升級發展要快於想象。位於漕河涇綜合保稅區內的英華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高自動化的機器人正在得到廣泛應用。該公司總經理陳坤輝介紹,從產品設計到材料採購再到生產工藝目前全部實現信息雲端數據化,自動化設備使用率已達到80%。

先進製造業項目更是加快落地。特斯拉新能源汽車製造標誌性項目從戰略簽約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用時5個多月。而沃爾沃建築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所在的金橋片區的特色,正是先進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雙輪驅動”,這裡的工業產值經濟密度達200億元/平方公里,其中汽車產業產值佔全市二分之一。

大江奔騰,永不停歇。過去的上海,曾以改革開放的先鋒姿態,傲立壯闊東方潮頭。如今的上海,正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迎頭衝鋒。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