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老廈門的中心,中山路,攝影@鄒振岡

島外很多地方,至今不認為自己屬於廈門。

比如同安,“廈門人”到了同安,甚至會聽到一句“你們鳥內……”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如果依照老廈門人的看法,關於“廈門”的定義還要更嚴格——只有這一片位於廈門島東南的騎樓區域才是“廈門”。

於此有證——在改革開放之初,廈大老師如果要去中山路買件衣服,往往會說:“今天我要去一趟廈門。”其實,他(她)要去的“廈門”,距離廈大不過才兩千多米而已。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老廈門的中心,中山路,攝影@鄒振岡

島外很多地方,至今不認為自己屬於廈門。

比如同安,“廈門人”到了同安,甚至會聽到一句“你們鳥內……”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如果依照老廈門人的看法,關於“廈門”的定義還要更嚴格——只有這一片位於廈門島東南的騎樓區域才是“廈門”。

於此有證——在改革開放之初,廈大老師如果要去中山路買件衣服,往往會說:“今天我要去一趟廈門。”其實,他(她)要去的“廈門”,距離廈大不過才兩千多米而已。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市民在中山路觀看街頭攝影展,攝影@鄒振岡

隔著一道窄窄的鷺江海峽,與這片騎樓片區相對,就是“世遺”鼓浪嶼。

廈門曾有過一個“鼓浪嶼區”,這大概是全國最小的“區”,面積只有1.87平方千米,比不上很多“街道”。後來在區劃調整中,鼓浪嶼與廈門本島的老騎樓片區都劃歸思明區。

在老廈門人看來,這裡面又有說法,比如大家會把出生、成長在鼓浪嶼的人,特別稱之為“鼓浪嶼人”。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總結一下,老廈門的兩個現象:

1,廈大,曾經不在廈門。

2,廈門人,分為島外廈門人以及島內廈門人,後者,又分為“廈門人”和“鼓浪嶼人”。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老廈門的中心,中山路,攝影@鄒振岡

島外很多地方,至今不認為自己屬於廈門。

比如同安,“廈門人”到了同安,甚至會聽到一句“你們鳥內……”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如果依照老廈門人的看法,關於“廈門”的定義還要更嚴格——只有這一片位於廈門島東南的騎樓區域才是“廈門”。

於此有證——在改革開放之初,廈大老師如果要去中山路買件衣服,往往會說:“今天我要去一趟廈門。”其實,他(她)要去的“廈門”,距離廈大不過才兩千多米而已。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市民在中山路觀看街頭攝影展,攝影@鄒振岡

隔著一道窄窄的鷺江海峽,與這片騎樓片區相對,就是“世遺”鼓浪嶼。

廈門曾有過一個“鼓浪嶼區”,這大概是全國最小的“區”,面積只有1.87平方千米,比不上很多“街道”。後來在區劃調整中,鼓浪嶼與廈門本島的老騎樓片區都劃歸思明區。

在老廈門人看來,這裡面又有說法,比如大家會把出生、成長在鼓浪嶼的人,特別稱之為“鼓浪嶼人”。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總結一下,老廈門的兩個現象:

1,廈大,曾經不在廈門。

2,廈門人,分為島外廈門人以及島內廈門人,後者,又分為“廈門人”和“鼓浪嶼人”。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暮色中的鷺江,一邊是鼓浪嶼,一邊是廈門島,攝影@何書彬

鷺江兩岸,各有風貌。

分佈在鼓浪嶼上的,多是帶花園的別墅,每家每戶有獨立的空間;分佈在“老廈門”的,則為連成排的騎樓,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緊密交織在一起,不分你我。

騎樓文化,塑造了廈門人的性格

騎樓源於西方的外廊式建築,首見於新加坡。

一百多年前,大量閩南民眾從廈門“下南洋”,經歷過一兩代人的積累過後,他們很多人選擇了返鄉,並把騎樓帶回故土。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老廈門的中心,中山路,攝影@鄒振岡

島外很多地方,至今不認為自己屬於廈門。

比如同安,“廈門人”到了同安,甚至會聽到一句“你們鳥內……”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如果依照老廈門人的看法,關於“廈門”的定義還要更嚴格——只有這一片位於廈門島東南的騎樓區域才是“廈門”。

於此有證——在改革開放之初,廈大老師如果要去中山路買件衣服,往往會說:“今天我要去一趟廈門。”其實,他(她)要去的“廈門”,距離廈大不過才兩千多米而已。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市民在中山路觀看街頭攝影展,攝影@鄒振岡

隔著一道窄窄的鷺江海峽,與這片騎樓片區相對,就是“世遺”鼓浪嶼。

廈門曾有過一個“鼓浪嶼區”,這大概是全國最小的“區”,面積只有1.87平方千米,比不上很多“街道”。後來在區劃調整中,鼓浪嶼與廈門本島的老騎樓片區都劃歸思明區。

在老廈門人看來,這裡面又有說法,比如大家會把出生、成長在鼓浪嶼的人,特別稱之為“鼓浪嶼人”。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總結一下,老廈門的兩個現象:

1,廈大,曾經不在廈門。

2,廈門人,分為島外廈門人以及島內廈門人,後者,又分為“廈門人”和“鼓浪嶼人”。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暮色中的鷺江,一邊是鼓浪嶼,一邊是廈門島,攝影@何書彬

鷺江兩岸,各有風貌。

分佈在鼓浪嶼上的,多是帶花園的別墅,每家每戶有獨立的空間;分佈在“老廈門”的,則為連成排的騎樓,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緊密交織在一起,不分你我。

騎樓文化,塑造了廈門人的性格

騎樓源於西方的外廊式建築,首見於新加坡。

一百多年前,大量閩南民眾從廈門“下南洋”,經歷過一兩代人的積累過後,他們很多人選擇了返鄉,並把騎樓帶回故土。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思明電影院,一座標誌性的老騎樓,攝影@鄒振岡

20世紀20年代,廈門市政會在規劃建設新廈門(即目前所見的老廈門)時,選擇了以騎樓作為街市的主要建築。

當時,在短短的十餘年內,廈門即成長為一個騎樓之城。

今天,除騎樓街區的外圍有高樓建成外,騎樓街區內部基本保持原貌。即便是新建的商業建築,也多是仿照了老騎樓的樣式。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老廈門的中心,中山路,攝影@鄒振岡

島外很多地方,至今不認為自己屬於廈門。

比如同安,“廈門人”到了同安,甚至會聽到一句“你們鳥內……”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如果依照老廈門人的看法,關於“廈門”的定義還要更嚴格——只有這一片位於廈門島東南的騎樓區域才是“廈門”。

於此有證——在改革開放之初,廈大老師如果要去中山路買件衣服,往往會說:“今天我要去一趟廈門。”其實,他(她)要去的“廈門”,距離廈大不過才兩千多米而已。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市民在中山路觀看街頭攝影展,攝影@鄒振岡

隔著一道窄窄的鷺江海峽,與這片騎樓片區相對,就是“世遺”鼓浪嶼。

廈門曾有過一個“鼓浪嶼區”,這大概是全國最小的“區”,面積只有1.87平方千米,比不上很多“街道”。後來在區劃調整中,鼓浪嶼與廈門本島的老騎樓片區都劃歸思明區。

在老廈門人看來,這裡面又有說法,比如大家會把出生、成長在鼓浪嶼的人,特別稱之為“鼓浪嶼人”。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總結一下,老廈門的兩個現象:

1,廈大,曾經不在廈門。

2,廈門人,分為島外廈門人以及島內廈門人,後者,又分為“廈門人”和“鼓浪嶼人”。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暮色中的鷺江,一邊是鼓浪嶼,一邊是廈門島,攝影@何書彬

鷺江兩岸,各有風貌。

分佈在鼓浪嶼上的,多是帶花園的別墅,每家每戶有獨立的空間;分佈在“老廈門”的,則為連成排的騎樓,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緊密交織在一起,不分你我。

騎樓文化,塑造了廈門人的性格

騎樓源於西方的外廊式建築,首見於新加坡。

一百多年前,大量閩南民眾從廈門“下南洋”,經歷過一兩代人的積累過後,他們很多人選擇了返鄉,並把騎樓帶回故土。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思明電影院,一座標誌性的老騎樓,攝影@鄒振岡

20世紀20年代,廈門市政會在規劃建設新廈門(即目前所見的老廈門)時,選擇了以騎樓作為街市的主要建築。

當時,在短短的十餘年內,廈門即成長為一個騎樓之城。

今天,除騎樓街區的外圍有高樓建成外,騎樓街區內部基本保持原貌。即便是新建的商業建築,也多是仿照了老騎樓的樣式。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中山路上的新騎樓,攝影@鄒振岡

騎樓,這種“漂”來的建築,在廈門深深地紮下根來。

這就導致,許多外地遊客,會誤以為騎樓是廈門的“土產”。

騎樓下的空間,既是人們喝茶的地方,又是做為市政道路組成的人行道。

位於騎樓區域中間的中山路商業街,是來廈遊客必至之地。它和它周圍的許多老街一樣,是步行的天堂。

在騎樓下一邊看店,一邊泡茶,三兩個人就這麼“話仙(閒聊)”一整天,是很多老廈門人的生活習慣。

"

當年,甯浩為了拍電影《瘋狂的賽車》,從哈爾濱一路向南,到處尋找外景地。當他看到廈門那一大片老騎樓時,立刻動心了。

電影上映後,伴隨著一曲《浮沉的兄弟》,廈門的海、漁船和騎樓老街,一起登場。

它們,都很廈門。


廈門的一天,是從第一碼頭開始的

天色微微亮,第一碼頭就忙碌起來,漁船從各地送來了海鮮,再由這裡送到旁邊的第八市場。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廈門八市

第八市場,簡稱“八市”,這裡是全廈門海鮮最豐富的市場。很多酒樓來這裡採購海鮮;搬遷出去的老廈門人,也往往從新城區乘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此買買買。

他們買的不是海鮮,他們買的是滿滿的回憶。

愛廈門,就來“八市”。

“八市”及中山路一帶,為廈門的騎樓街區所在。騎樓下的街道,就是黃渤在《瘋狂的賽車》拼命蹬自行車的地方。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瘋狂的賽車》取景地之一

這裡,是“老廈門”所在地。

面積很小,也就相當於兩三個大學校園而已。

直到今天,廈門也不是一個多大的城市,比起同級的很多城市,在規模上要小很多,島內外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才400萬出頭,全市面積更是隻有1699.39平方千米——這個轄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內地的很多縣,在這其中,按照常見的、公認的說法,又只有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廈門島才算是“廈門”。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老廈門的中心,中山路,攝影@鄒振岡

島外很多地方,至今不認為自己屬於廈門。

比如同安,“廈門人”到了同安,甚至會聽到一句“你們鳥內……”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如果依照老廈門人的看法,關於“廈門”的定義還要更嚴格——只有這一片位於廈門島東南的騎樓區域才是“廈門”。

於此有證——在改革開放之初,廈大老師如果要去中山路買件衣服,往往會說:“今天我要去一趟廈門。”其實,他(她)要去的“廈門”,距離廈大不過才兩千多米而已。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市民在中山路觀看街頭攝影展,攝影@鄒振岡

隔著一道窄窄的鷺江海峽,與這片騎樓片區相對,就是“世遺”鼓浪嶼。

廈門曾有過一個“鼓浪嶼區”,這大概是全國最小的“區”,面積只有1.87平方千米,比不上很多“街道”。後來在區劃調整中,鼓浪嶼與廈門本島的老騎樓片區都劃歸思明區。

在老廈門人看來,這裡面又有說法,比如大家會把出生、成長在鼓浪嶼的人,特別稱之為“鼓浪嶼人”。

廈門不大,但是廈門細緻啊!

總結一下,老廈門的兩個現象:

1,廈大,曾經不在廈門。

2,廈門人,分為島外廈門人以及島內廈門人,後者,又分為“廈門人”和“鼓浪嶼人”。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暮色中的鷺江,一邊是鼓浪嶼,一邊是廈門島,攝影@何書彬

鷺江兩岸,各有風貌。

分佈在鼓浪嶼上的,多是帶花園的別墅,每家每戶有獨立的空間;分佈在“老廈門”的,則為連成排的騎樓,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緊密交織在一起,不分你我。

騎樓文化,塑造了廈門人的性格

騎樓源於西方的外廊式建築,首見於新加坡。

一百多年前,大量閩南民眾從廈門“下南洋”,經歷過一兩代人的積累過後,他們很多人選擇了返鄉,並把騎樓帶回故土。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思明電影院,一座標誌性的老騎樓,攝影@鄒振岡

20世紀20年代,廈門市政會在規劃建設新廈門(即目前所見的老廈門)時,選擇了以騎樓作為街市的主要建築。

當時,在短短的十餘年內,廈門即成長為一個騎樓之城。

今天,除騎樓街區的外圍有高樓建成外,騎樓街區內部基本保持原貌。即便是新建的商業建築,也多是仿照了老騎樓的樣式。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中山路上的新騎樓,攝影@鄒振岡

騎樓,這種“漂”來的建築,在廈門深深地紮下根來。

這就導致,許多外地遊客,會誤以為騎樓是廈門的“土產”。

騎樓下的空間,既是人們喝茶的地方,又是做為市政道路組成的人行道。

位於騎樓區域中間的中山路商業街,是來廈遊客必至之地。它和它周圍的許多老街一樣,是步行的天堂。

在騎樓下一邊看店,一邊泡茶,三兩個人就這麼“話仙(閒聊)”一整天,是很多老廈門人的生活習慣。

廈門的城市文化性格,隱藏在騎樓街道里

泡茶的“老廈門”

城市的人情冷暖,其實和城市空間如何安排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騎樓街區,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有機銜接,友好的步行環境和日常社交環境融為一體,很自然地營造出一道人情味很濃的城市風景。

在這裡,“家”和“城市”是渾然一體的。

騎樓文化,就這樣成為廈門人的生活文化;他們的家園意識,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來。

城市在變化,但是廈門人在騎樓裡養成的性格並無太大變化。

他們,還是那群愛生活的廈門人。

騎樓之下,煙火人間。


作者 何書彬

《廈門日報》原記者;非虛構文學作家

長期致力於非虛構文學創作及講述廈門故事

著有《奔騰年代:鼓浪嶼上的商業浪潮》、《引領時代:鼓浪嶼上的人文之光》、《創城記:追尋老廈門印跡》、《大明完人王陽明》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