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丙洲路網不斷完善 正朝“國際旅遊島”的目標邁進

廈門 交通 歷史 鄭成功 廈門島 地理 樂居網 2019-05-27

看城跡

環東海域新城

位於廈門地理幾何中心,橫跨集美、同安、翔安三區,面積約113平方公里。經過十餘年的建設,如今已成為我市城市建設的主戰場、跨島發展的主陣地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廈門丙洲路網不斷完善 正朝“國際旅遊島”的目標邁進

環東海域建設給丙洲帶來的變化首先體現在交通和環境上。圖為丙洲島與現代服務丙洲片區。(陳嘉新 攝)

五月的暖風,帶著淡淡的鹹味,從南面海上吹來,拂過廈門島,深入北面內陸。在同安區西柯鎮丙洲社區上空,一隻黑鳶逆風懸停。從這裡,它可以俯瞰環繞廈門最大內灣同安灣的環東海域新城。我們的蹲點走訪從這裡開始,不僅因為這裡是新城的地理中心,更因為這裡是新城建設的起點——2006年7月22日,環東海域綜合整治建設首期工程開工儀式就在這裡舉行,清淤吹填、道路建設、跨海大橋三大工程同步啟動。

如果那隻黑鳶的先祖364年前在丙洲上空盤旋,就會發現,許多人正在這裡奮力建設一座規模小得多的全新城池。在翻閱同安文史資料時,我們意外地發現,有史料記載,1655年,抗清據守丙洲的鄭成功軍隊曾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區別於同安老城的“新城”。

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證實了這一記載。他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進行文物普查時,他還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相傳為鄭成功所築“新城”的飲馬窟遺址,只可惜該遺址已在後來的漁業養殖中消失。

1954年出生的丙洲村民陳進水對這個飲馬窟頗有印象。童年討小海歸來,他總會到這個飲馬窟洗洗腳,當時他還經常在海水退去後,發現一些三合土砌成的、疑是“新城”遺址的殘垣。熟悉丙洲歷史的陳進水說,丙洲島原為7座小島,其中明末清初鄭軍所築“新城 ”就位於最南側的大埔島上,北側六島在清末時逐漸合為一體,為丙洲村民所居住,獨大埔孤懸。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為發展村集體經濟,丙洲村築堤連接大埔,在大埔和原兩島中間的低窪地帶建立鹽場,兩島終合為一島。

鄭成功的“新城”早已消亡於現實空間,當時的情況已難以細細考究,但那時的建設者一定也無法想象如今新城的模樣。

在“鄭成功新城”所在的位置,我們看到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地鐵4號線丙洲島站正在快馬加鞭施工。陳進水告訴我們,當初的飲馬窟遺址就位於地鐵施工圍擋牆後面的地塊,而未來附近將建設一個地鐵出入口。

在我們身後不遠處,與同安大橋“肩並肩”一同跨越同安灣,連接丙洲島與同安、翔安的地上鐵已經可以窺見雛形。對當地村民來說,新城帶給他們的最大變化,首先就是交通基礎設施的飛躍發展。

四面環海的丙洲,曾經最大的不便就是交通,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初,與外界的聯繫仍只能靠渡船,或者等退潮時蹚水。1970年至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的熱潮中,策槽公社(後改為西柯鎮)在丙洲島北、中、南分別建了一條連接大陸的堤壩,並將其中的灘塗改造為耕地,丙洲孤島與大陸終於連成一片,並擁有了3條出島通道,但這3條通道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晴天不好走,雨天更難以通行。

環東海域新城開建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成為先期建設的重中之重。被定位為國際旅遊島的丙洲島與西側大陸之間的水域再次被打通,同安大橋、同丙大橋、丙洲大橋等連接或途經丙洲島的交通項目先後建成,丙洲村內的路網也不斷完善。目光投向更遠處,循著迤邐的海岸線,彩虹跑道、椰風海韻、高樓林立,已投用的濱海旅遊浪漫線一期成為市民遊客休閒的好去處,二期項目也正快速推進。

穿梭時空,兩座新城在“城跡70年”的尋訪中疊合。向海而生的廈門正在跨島發展中尋求更大的突破,向海而生的環東海域新城正在廈門跨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抒寫新歷史,創造新輝煌,讓我們拭目以待。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環東海域新城如今已是高樓林立,風光秀美。(陳嘉新 攝)

聲音

廈門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工程一部副經理劉慶誠:

這裡發生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從2007年到現在一直在參與環東海域建設,剛過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如今,經過整治和開發,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次幹道延伸到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高樓大廈、高端酒店、產業園區、優質學校有序分佈在濱海西大道兩側,居民進來了,企業進來了,學校辦起來了,人氣起來了。(廈門日報 記者 殷磊 盧漳華 吳耀東 朱道衡)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