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廈門夜景

廈門島別稱鷺島,原名嘉禾嶼,明朝依據廈門城命名廈門島。位於福建南部的海灣,因填海造地使面積從最初的110.80平方公里,擴展到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島上有廈門市湖裡區和思明區,其中,思明區是2003年,由原思明區、開元區、鼓浪嶼區合併得來。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思明區地圖

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區南部,市政府駐地,境域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思明方言是廈門話的代表,也是閩南方言代表點之一。《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發佈,評選出2018年中國百強區,思明區位列第33名。

下轄10個街道,分別是: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梧村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篔簹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區政府駐思明區民族路。總面積84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78萬。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思明區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區境屬同安縣嘉禾裡。明末清初鄭成功據此置州,名思明州以念明朝,思念明朝之意。1911年置思明縣。1945年置廈港區、中心區,1946年併為思明區(1966—1978年曾名向陽區)。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設立思明區。2003年由原開元區、思明區、鼓浪嶼區合併為現有思明區。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思明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臺地、平原依次向海岸過渡。周圍海域寬闊、港闊水深浪小,港外有金門島、大擔、浯嶼等島嶼組成天然屏障,通航條件較好。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氣溫較高,降雨量充沛,四季草木常青,氣候宜人。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思明區

這裡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最活躍的區域之一,自三區合併以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全面凸顯“1+1+1>3”的聚合效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2017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21.9億元,比上年增長7.8%;產業質量效益穩步提高。軟件信息業持續壯大,稅收增量貢獻率達57%。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思明區·遠景

商周時代,境內有人類活動。唐末始有境內文化活動。至明代,文學、書畫、戲曲逐漸發展。清康熙乾隆年間,民間具有閩南民俗的文學、音樂、舞蹈活動興起。道光年間區境成為廈門通商口岸中心,西方的教會詩文、音樂舞蹈、建築雕飾等相繼傳入,形成古今文化、中外文化並存與一起發展的多元文化。

新中國思明區文化活動活躍。1979年以來,境內文化事業在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百花齊放。民間故事、歌謠、諺語得到系統整理傳承;當代詩歌、小說、散文優秀作品不斷湧現。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思明區

境內人文薈萃,風景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深水岸線,碧海藍天、沙灘奇石、宜人的氣候,為思明區成為中國最美麗的海港風景城區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鄭成功、陳嘉庚都在思明區留下了足跡。2017年7月8日被稱為音樂島的鼓浪嶼以歷史國際社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萬石蓮寺

區內擁有魯迅紀念館、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戰遺址、鄭成功演武場遺址、鄭成功紀念館、陳化成故居墓園、人類博物館等景觀;有鼓浪嶼、胡裡山炮臺、南普陀寺、環島路觀光大道、萬石山、華僑博物館等景點。還有廈門大學、國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機構。


廈門市思明區,鷺島之南,三區合一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島南部五老峰下,是閩南乃至中國聞名的寺院。起源於唐代,曾數次被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因其與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濟寺同為主祀觀音菩薩,又地處普陀山之南,故名。寺中由會泉法師1925年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學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