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

'錢穆與《中國史綱》'
"錢穆的《國史大綱》與張蔭麟的《中國史綱》是民國時期中國通史寫作的兩座高峰。錢張二人同事清華,志趣相投,過從甚密,因此兩部通史有交互影響之處。王家範教授在導讀上海古籍版《中國史綱》時說:“蔭麟寫《史綱》,上述兩書(呂思勉《中國通史》、錢穆《國史大綱》)均不及見到。與錢穆先生...
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
前言:“夢想”這個詞在這個年代顯得格外的廉價,似乎經常聽人說自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而又似乎每個人都在嘲笑別人的夢想。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有夢想的文藝青年成了...
反駁錢穆先生
吳鉤/文錢穆先生於我個人的讀史經歷而言,有重大意義。我少年時多讀魯迅、柏楊雜文,對中國歷史、對傳統文化持一種反傳統的淺薄啟蒙主義立場。直至年歲漸長,對國史...
錢穆:讀一讀《詩經》
錢穆:讀一讀《詩經》|讀經典《詩經》被儒家列為五經之一,它不光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同時在古代還有政治和教化的功能。《詩經》收入西周初(公元前11世...
古詩 詩經 錢穆 國學 2017-05-25
錢穆:人生真理
西方思想,大體可分三系:一為宗教。二為科學。三為哲學。此三系思想,均以探討真理為目標。所謂真理,則可有兩種看法:一認真理為超越而外在,絕對而自存。一認真理...
錢穆:讀書與做人
今天在這講堂裡有年青的同學,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真是一次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盛會。如按年歲來排,便可分三班;所以講話就比較難。因為所講如是年青人比較喜歡...
讀書 錢穆 孔子 歷史 2019-04-04
錢穆:學的人生
《論語》開首第一篇第一章即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第一字即為“學”字,是要常常學,時時學,永遠地學,一輩子去學。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
錢穆:黃帝的故事
傳說中的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人,是奠定中國文明的第一座基石。在他以前,人類雖然已經開始前進,對事物已經有很多的發明;但是了他,似乎有一個時期的激劇發...
錢穆 : 向內的人生
人生只是一個嚮往,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沒有嚮往的人生。 嚮往必有對象。那些對象,則常是超我而外在。 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為戀愛,二為財富。故...
錢穆 孟子 2019-06-26
錢穆:主義與制度
政治上有一個主義,必然將形成一種制度。政治上有一個制度,其背後亦必然有一番主義。有主義,無制度,是落空。有制度,無主義,是盲目。主義不必人人能懂,更不必人...
'錢穆:讀書有主見'
"今世上有一般議論,成就後生懶惰。如雲不敢輕議前輩,不敢妄立論之類,皆中怠情者之意。前輩固不敢妄議,然論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鑿空立論,然讀書有疑,有所見,自不容不立論。其不立論者,只是讀書不到疑處耳。今按:讀書先貴徹了,徹了後自會疑,疑後自有見。有所見,自不容不立論。此...
錢穆 讀書 朱熹 2019-08-31
錢穆:中國人的人生哲學
中國思想,則認為天地中有萬物,萬物中有人類,人類中有我。由我而言,我不啻為人類之中心,人類不啻為天地萬物之中心。而我之與人群與物與天,則尋本而言,渾然一體,既非相對,亦非絕對。最大者在最外圍,最小者佔最中心。天地雖大,中心在我。然此決非個人主義。個人主義乃由分離個人與天、物...
錢穆教你讀《論語》
林語堂說:“吾嘗細讀《論語》,精讀《論語》而咀嚼之,覺得聖人無一句話不幽默。”楊絳說:“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在錢穆眼裡,...
'錢穆:人生三路向'
"壹人生只是一個嚮往,我們不能想象一個沒有嚮往的人生。嚮往必有對象。那些對象,則常是超我而外在。對精神界嚮往的最高發展有宗教,對物質界嚮往的最高發展有科學。前者偏於情感,後者偏於理智。若借用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的話,“宗教是軟心腸的,科學是硬心腸的”。由於心腸軟硬之不同,而所...
錢穆:人的四種心
孟子說:每一人必有四種心,說心裡面有四種不同形態,和四種不同衝動。稱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那些都得慢慢兒發展出來。為什...
錢穆:我的人生經驗
這篇文章是錢穆先生在香港做過的一次演講,題目為《讀書與做人》,錢穆先生將他的讀書經驗與人生感悟娓娓道來。今天在這講堂裡有年青的同學,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
國學 錢穆 孟子 文學 2017-04-29
錢穆:王學大綱七條
1良知講及王學,最先聯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麼東西呢?《傳習錄》上說: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兩字...
'錢穆:人生三路向'
"一人生只是一個嚮往,我們不能想象一個沒有嚮往的人生。嚮往必有對象。那些對象,則常是超我而外在。對精神界嚮往的最高發展有宗教,對物質界嚮往的最高發展有科學。前者偏於情感,後者偏於理智。若借用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的話,“宗教是軟心腸的,科學是硬心腸的”。由於心腸軟硬之不同,而所...
錢穆:孔子師從何處?
在《論語》裡,孔子弟子子貢講了一段話。他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貢所說“...
錢穆:中國的“紙片”政治
中國人傳統觀念,既不重視多數,故連帶而有對於徒黨之輕視。故曰:“君子群而不黨。”朋黨在中國政治史上,有害無益,事例昭著,不待羅舉。中國人既不好結黨,因亦不...
推薦中...